[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死何以念七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4
人死何以念七
  在中国民间,流行着一种人死必须「念七」的风俗。考其原因,即因为人死了之后,在七七四十九日之中,其「中阴身」在尚未遇到生缘以前,家人恐其堕落在三途恶道之中,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故请僧人,于每一个七期之日,供佛设斋,念经拜忏,以冀消除亡者在生前之各种罪业,希望以追福的力量,得生善处。若是在七期以内,或七期之后,死者生缘已定,投生转世,既成定局,家人纵为死者超度其亡魂,事实于事无补。
 
  每一个人,来世的果报,已在生前之因行中,业已支配决定。如系杀人放火,作恶多端,已种地狱之因,阎罗王已在阴冥地府,早有记载,到死之时,即差遣无常,拘拿到案,宣布定罪,送狱执行。请人念经拜忏,虽然不能说是没有好处,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且事过境迁,徒劳无益,只能说是对生者可以得到一种安慰而已。还有许多世俗之人,不明义理,每届七期,请人作七,杀鸡宰鸭,鱼肉荤腥,有的还大肆铺张,宴请亲友,如此不但毫无福德可增,反给亡人追加罪过,冥阳不利,他的「中阴身」本可转世投生善道,为此差别因缘,启发死者,往昔恶因种子现形,一念贪心入鬼道,一念瞋心堕地狱,一念痴心转畜生,弄巧成拙,愚不可及,希望世人,改此不良风气,对家庭可免浪费,对死者不害及亡魂,听其自然随业转生。
 
  世人常指那些平素不用功的学生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要想考取大学金榜题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们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建立在平时多多为善,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尊崇圣教,敦亲睦邻,精勤正业,慈悲喜舍,济世利人等一切善行,并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吝、不饮酒、不瞋恚、不愚痴、不骄慢、不放纵、不狐疑、不妒忌、不欺心、不诈取、不邪见、不迷信、不妄谬、不背信、不忘义、不勾心斗角、不投机取巧等诸恶莫作;进一步学佛修行,到一生报尽,临命终时,即能往生十方佛国净土,或生天上,享受天福。如果不能做到生天或往生佛土,也要能把握来生为人,行善积德,励行人乘佛教,不必要于死后七七日内花费钱财,去做不得受用的事,也不失去人身,当站在人道的立场,由做善人,进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济世利人,立大志,发大愿,多生累劫,没有疲厌,直到成就圆满佛果,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最大功德。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十亿耳
下一篇:三十七道品
 佛陀教人如何择交
 五浊恶世
 人死何必悲泣
 圣开法师 禅诗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小人之恩不可不报
 人死何以念七
 三明即三通
 大树随流
 菩萨不是鬼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知足与不知足[栏目:人生佛教语录]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哪些区别?[栏目:原始部派小乘大乘·佛教理论综合研究]
 不生气的气[栏目:隽永故事]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一)第五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弟子序[栏目:自然的代价]
 五百罗汉 403、金刚明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中国式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栏目:法忍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2年01月13日(则慧法师)[栏目:戒幢寺首届网络班·在家律讲课记录]
 生命减少了,离往生近了[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