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3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9

《广论奢摩他23》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2-07

352页,上次所讲的段落是《修次第中编》开示三种所缘对象的类型,第一种是从能诠的角度来讲,第二种是从所诠的角度来讲,第三种是从能够引发信心的角度来讲,由此把它列为所缘的对象,是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安立的。

所缘的对象不同,造成我们的心能不能安住的功效,应该也有所差别,也不太一样的。心所要缘取的对境如果不相同,也许也会导致我们的心容易安住或容易散乱呢!应当有不同的效果。

譬如佛像铸得很沉稳、很庄重的时候,心好像容易压伏、容易安住,如果轻飘飘好像很容易拿走的感觉,心要缘取就好像不是很稳定,好像容易散乱。如果就能诠的角度来看,三藏十二部或是八万四千法门,当然非常的多、无量无边。但是现在不要把它演绎开来,以收摄浓缩的方式来讲,三藏典籍的根本之处,以《慧论》(增上慧学),应该是以《慧学》、《对法藏》为主,其他者为辅,这个部分容易达成我们的心不散乱、容易安住,容易达成效果。

从能诠的角度来讲,轮回、涅槃的法当然非常的多,一切浓缩起来,可以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包括。就归纳的方式而言,从它能够归纳的道理这方面来思惟,心也容易收摄,在这方面也就很有帮助了。

其次,从我们产生信心的对象来讲,譬如佛像,任何能够引发我们信心的佛像都可以。有些人对阿弥佗佛信心强烈,有些人对文殊菩萨信心比较大,有些人喜欢观世音菩萨,对观世音菩萨有信心,有些人对地藏菩萨有信心,有人对世尊有信心,有些人对至尊仁波切有信心,有些对密勒日巴有信心,任何的对境只要能够引发自己信心的对境,心专注在上面好像很容易安住,因为祂引发我强烈的信心,可见所缘的对象不同,造成的效果不太一样,所以就讲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所缘对象。

前面所谈的三种类型,比较困难的项目,应该是缘取五蕴这个项目(352页倒数第三行),其于蕴等住心之法,谓先了知一切有为五蕴所摄,次于五蕴渐摄有为,即缘五蕴任持其心。因为五蕴这个部分应该是比较困难,因此又进一步说明。「其于蕴等」,这个「等」字又包括什么呢?那就要了解一下了。

五蕴可以收摄许多的法,「蕴等」就表示还有其他者,也有这种功效呢!可以归纳一切法,即蕴也可以归纳法,处也可以归纳法,亦即这个部份比较困难,所以要再进一步做说明。

五蕴可以包括有为法,即谓先了知一切有为五蕴所摄,有为法可以包括在五蕴的情况,大家不要产生误解,一般谈到五蕴,经常谈到施设基五蕴,这是指补特伽罗的施设基为五蕴,此时谈到的五蕴是补特伽罗心续所摄的五蕴等等。这里谈到有为法包括在五蕴的意思,就不是只有施设基这个五蕴而已,指的是一般谈到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跟所谈补特伽罗心续所摄的五蕴,有一点点差别了。

补特伽罗心续所摄的五蕴是一个很小的范围,但这里谈到一般的五蕴范围就大得不得了,所以这里谈到一般的五蕴可以包括一切的有为法。譬如就补特伽罗心续所摄的五蕴,补特伽罗心续所摄的色蕴只有身体一个项目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讲一般五蕴的色蕴,山河大地色法都是色蕴。所以谈到施设基五蕴,或近取的五蕴(近取蕴)跟这里谈到的一般五蕴,大小范围差别非常的大,一般的五蕴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所以当然能够把有为法包括在里面,不要把它等同于一般补特伽罗的施设基的五蕴或是近取的五蕴,跟这里谈的一般五蕴不太一样,有点差别。

五蕴包括有为法,谓先了知一切有为五蕴所摄,然后对五蕴渐渐摄有为法的部份,即缘取五蕴任持其心。有为法可以归纳在五蕴里面,五蕴包括有为法,但没有包括无为法,这部份要先了解学习。即要先了解五蕴中有为法被包括的情况,这要学习才能了解的。

要先了知有为法所摄的部份,是应该要先去界定什么是五蕴,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要先了解清楚,要如何了解呢?从色法到相智之间的万法,这是从中转(第二)*轮来解释的,中转*轮开示万法是由色法到相智之间的一切法,万法共有108大项,其中遍烦恼的部分有53大项,净治(烦恼)部分共有55个项目,加起来共有108种,这108个项目可以包括一切的万法(由色法到相智都包括在这里)。

其中属于有为法的部份有多少?这个要进一步区分有为法和无为法,把万法里有为法的部份做一个区分,又是如何归纳在五蕴里?这要好好做一个了解,这整个方面的学习,就是这里所讲,谓先了知一切有为五蕴所摄,次于五蕴渐摄有为,即缘五蕴任持其心。是指这个意思,因此怎么归纳的要好好的了解,这样来做学习,总之这里所讲的意思是指,如中转*轮所讲万法是指由色法至相智之间的法全部归纳在万法,其中有为法到底有多少?无为法有多少?所以要先把有为法、无为法区分清楚,区分出来的有为法是怎么归纳在五蕴里,又要学习又要了解。

现在五蕴已经归纳了有为法,把已经归纳形成的五蕴再思惟,平常如果我们的心去思惟万法,当然心是完全散开,但假设对境已经归纳浓缩的,当我们的心放在对境的时候,心也能够达到归纳浓缩的效果,所以心去思惟对境的时候,这个对境是已经浓缩过的对境,因为已经把有为法归纳在五蕴里,因此对境是已经浓缩的,而对境和有境是相依赖,如果对境是散开一切万法的话,那思惟万法的内心本身当然也是散开。

如果对境已经由有为法归纳成五蕴的话,对境已经是归纳后的结果,因此心去思惟五蕴的时候,心也达成归纳收摄的效果,心完全散开的散乱也能够避开,能够达到思绪集中浓缩的效果。这是由对境的效用影响到内心本身,因为对境、有境互相依赖,所以假设对境已经浓缩,有境也会达成浓缩收摄的效果,因此五蕴渐摄有为,即缘五蕴任持其心,这时候缘取五蕴,一心系念在五蕴,维持在上面,心也会达到收摄的效果。

例如,广论的大纲可以包括广论所有的意义,就算是大纲里的根本大纲又有许多分支的大纲,所以根本大纲又可以包括分支的大纲,散开来可以开演出广论所有的意义,因为广论的意义这么大,所以当我们内心去思惟广论的意义的时候,心就完全散开。

如果把它的意义聚融在根本大纲里(大纲会发挥聚融的效果),当我的心放在大纲的时候,心也达到聚融的效果,这是因为对境本身是一个浓缩聚融的对境,那会造成心容易收摄、凝结在一起的效果。

如果今天要讲广论的意义不依靠大纲的话,这么广大(漫天盖地)的意义是说不出口的。但是如果从大纲去思惟,可以掌握到关键,因为大纲可以含摄所有意义,亦即大纲可以得到聚融的效果,所以当我的心放在大纲的上面,心也达到收摄聚融的效果,此即对境本身可以发挥一些影响。

至尊仁波切开示譬如观择而修,能生观慧。对境能够帮助有境原因何在?譬如观择而修,能生观慧。如是摄略而修,亦引生胜三摩地(殊胜的等持)观择而修是指心续思惟很多,一一的去作抉择、分析,就会引发很多胜慧、聪明的能力,思惟很多,个别个别分开的了解很清楚,此时是指个别个别散开去思惟。

现在不用这种方式,假设对境是已经归纳凝聚的对境,我的心放在上面,那心也会凝聚,心凝聚之后就会引发殊胜的等持。这时候不须要内心的思惟分析很多,我是要缘取一个已经凝聚的对境,安住在上面,那我的心也会凝聚,会有很大的帮助。摄心所缘是摄心缘取已经凝聚过后的对境,(「而不流散」)心就不会散乱散开来,就是有这个帮助,此即《对法论》的教授,这是《对法论》实修的方式、教诫。

如是亦应了知界处摄一切法,跟前面的道理一样也应该了解,十八界和十二处能摄一切的法,前面谈到五蕴只摄有为法,可是十二处、十八界就不是只有包括有为法,就前面所谈到的色法到相智一切万法全部包括在十二处、十八界里,这个亦应了知,也是跟前面谈到的一样,这个也要去学习也要了解十二处、十八界怎么归纳的。已经归纳形成的部份,界和处,心渐摄于彼任持其心,心完全缘取对象放在上面,然后不断的维系在上面,心也收摄了,这样的一种观修方式。这个部份要解释的(倒数第三行),其于蕴等住心之法,「等」就是包括处、界。所以后面要把界和处的情况做一个说明,就是要说明前面「等」字的意思。

接下来说明四种所缘必要性何在?分类成不同类型的原因,就是它一定有各自不同的必要性,不同的必要性何在?首先,净行所缘的必要性何在?又,净行所缘,上品贪行等易除贪等,依此易得胜三摩地(殊胜的等持),故是殊胜所缘。是一种非常特别殊胜所缘的对象。

靠着净行所缘实修的必要性,是能够把贪念之心等等去除掉,因为贪念之心等等的干扰去除掉之故,得到等持当然就很容易了,即这个方面有一个特别的特性,殊胜的所缘。例如修不净观,能够把内心贪念之心减弱,贪念之心遮除、破除掉。假设贪念之心力量强大,当然造成安止一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安止的意思就是心要有住分,所以首先心要沉淀下来,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之中,内心要发挥一个力量,让心很稳定安住下来。

首先内心的妄念粗糙的晃动、妄念、散乱这些都要先排除,然后心才可以沉淀下来,进入自己的内心,好好的稳定下来,慢慢才有可能形成安止。假设贪心的力量很强大,心要宁静、沉淀,好好的稳定下来,根本不可能,因为贪念之心力量强大的话,心都在动乱之中,这是贪心的毛病所造成。故修不净观,很容易把贪心排除掉,贪心排除之后,要修等持,心要很宁静稳定下来当然就很容易达成。

这里是以贪心为例,其他也都是如此配合,瞋恨之心强烈,愚痴之心强烈、傲慢之心强烈、忌妒之心强烈等等,也是运用净行所缘的方式实修,把这些动荡不安的心排除,然后心稳定下来,要产生等持就容易多了,这是净行所缘的必要性。在这方面它是一个很特别所缘对象,这是讲它的必要性。

其次是善巧所缘。善巧所缘,是能破离彼诸法之补特伽罗我,随顺引生通达无我毗婆舍那(胜观),故是极善奢摩他(安止)所缘。这是非常善好安止的所缘对象,就善巧所缘是安止当中最好的,因为学安止的目的,当然最后是要产生胜观。如果缘取善巧所缘如补特伽罗无我等等,缘取这个部分来修安止,好好的实修,后面要引发毗婆舍那(胜观)就很容易、会有特别的帮助,就这个方面而言是一个很特别、非常好的安止所缘的对象。

净惑所缘,能总对治一切烦恼,故义极大。净烦恼所缘,世间道清净烦恼,出世间道清净烦恼。二种类型中,世间道净治烦恼,是要思惟欲界粗糙,初静虑天寂静,然后初静虑天粗糙,二静虑天寂静,就轮回的世间而言,下界粗劣,上界甚好,这样观修的话第一个会把世间的烦恼,现前的部分完全灭掉(消除掉),这种方式的实修就是世间道净惑所缘的观修方式。

出世间道的净惑所缘,初地以上才有,因为得到见道位之后才能够达成,资粮道、加行道都没有,小乘、大乘都是如此,见道位之后才有,见道位时后遍计的烦恼才能够形成对治,修道位的时候俱生烦恼的对治才能够形成,所以要见道位之上才有的,这种观修的方式是总体对治一切的烦恼,在这方面就有最大的效果,非常有必要性的。

可能大家有这么一个问题,前面谈到补特伽罗无我观修,是属于善巧所缘。后面净烦恼的所缘,不是又包括了吗?恐怕前前后后不太一样。因为前面讲的是补特伽罗无我的观修,如果是补特伽罗无我观修的话,资粮道有、加行道也有,但是后面讲净惑所缘的时候,就我执的对治而言,能够去对付我执,见道位才能够产生。就我执而言,遍计的部份,它的对治的力量要见道位才形成,俱生的部份,对治的力量要到修道位才能够形成,所以见道位之前都没办法去对付我执。可是就算没有得到见道位,前面资粮道、加行道也可缘取补特伽罗无我观修,但是要对付我执、要有力量把它打败,恐怕要见道位才会有,因此这二者就不太一样了。

得到见道位的时候,才能够断除遍计的部份,才具有威力。那先要了解什么是遍计的烦恼,就烦恼而言是指得到解脱方面的障碍,在获得解脱这方面形成的障碍称为遍计烦恼(对四谛取舍不了解、愚昧无知)。遍计烦恼要怎么断掉呢?即苦谛见道所应断、集谛见道所应断、灭谛见道所应断、道谛见道所应断,这些都是属于烦恼,要把它灭掉,要如何灭掉呢?要观修四谛,不只是观修还要现证,已经现证后再继续观修就有威力,把对四谛取舍愚昧无知这部份排除、消灭掉,这都是指出世间净惑所缘。

出世间净惑所缘,谈到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的观修方式(352页倒数第6行),第二所缘,第一种是世间净惑所缘,第二种是出世间净惑所缘。出世间净惑所缘就是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相的观修,出世间的净惑所缘是得到见道位以后才有。

世间道净惑所缘要思惟欲界是不好的,上二界是好的(初静虑天是好的、二静虑天是好的),这样再三思惟的话,会成为整体欲界烦恼总体的对治,因为是思惟整个欲界都不好,上界比较好,这样思惟当然会变成欲界烦恼整体的对治。所以这个部分跟前面善巧所缘的必要性不相同,跟净行所缘的必要性也都完全不相同。

如果就出世间道净惑所缘而言,观修四谛十六行相也会变成整体遍计烦恼的对治,因此就不像净行所缘对治某一个烦恼,或善巧所缘去专心善巧某一部份,都不是这个样子,必要性完全不一样,所以就净惑所缘它会成为一个总体烦恼的对治,在这方面是它的必要性,所以词句里才会谈到(353页第三行)净惑所缘,能总对治一切烦恼,这是指能够从总体方面去对治烦恼。譬如世间道的净惑所缘,会变成总体欲界烦恼的对治,如果是出世间道净惑所缘,会变成总体遍计烦恼的对治,亦即总体去对治总体的烦恼。

这个段落是再做一个归纳说明,因为至尊仁波切在前面详细的说明,这里简略再做一个归纳说明,所以这里谈到,又,净行所缘,这个「又」是指前面已经把每一项都已经解释说明完毕了,又再做一个说明补充归纳的解释,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是为了什么目的?它的必要性何在?再一项一项又做了说明

徧满(周徧)所缘,离前所缘非更别有,徧满所缘就是在三者之前,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周徧在这三种所缘里面,把这三种所缘整体再做一个解释,三种所缘里面能缘取的有境应该是什么样子?所缘取的对境应该是什么样子?然后会达到什么效果?这方面整体来做一个解释,这种整体方面的解释就是徧满所缘。

至尊仁波切在徧满所缘讲了三个大纲,即能缘取的有境是什么性质?所缘的对象又是什么性质?然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是在徧满所缘所讲的,所以徧满所缘并没有特别指出某一个对境,然后我去缘取它,不讨论这个。它只是总体来讲有境是如何来进行?对境又是什么子?然后发挥什么效果?并没有个别指出哪一个对境,缘取它来实修,徧满所缘不是指这个意思,因此才说徧满所缘,离前所缘非更别有,「离前」就是前面三个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所以徧满所缘是这三个所缘总体做讨论,不是离开这三种所缘之外还有其他者。

「故」是指前面三种所缘都有它的必要性,前面已经讲了这个所缘有它的必要性,那个所缘有它的必要性,这些具有各自必要性的所缘,了解了之后因此之故,即前面已经讲了各各所缘都有其必要性,所以怎么样,因此之故,故当依殊胜奢摩他所缘修三摩地,依殊胜的安止所缘来修等持的意思,这是因为前面谈到每一种所缘都有各自的必要性存在,因此之故,就应当缘取这些有它的必要性的所缘对境,然后来好好修安止,以这个方式来成就等持,应该要这样做,意思就是指没有必要性的那些所缘,缘取它来修安止没有用处。

有缘块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自显未达妙三摩地所缘建立(理论)。这是不懂修等持的理论,修等持的时候所缘对象是什么?这方面的理论都不懂,不是很善巧。对于具足必要性的对象当作所缘、而作实修应该要这样做的,故当依殊胜奢摩他所缘修三摩地,但是这些具有必要性的所缘对象也有前后次第的情形存在。

首先,就内心的烦恼而言,从前辈子持续过来的烦恼,有一些已经串习形成,力量比较强的烦恼,譬如贪念心比较严重;傲慢心较严重;瞋恨心较严重;嫉妒心比较严重,每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有些烦恼是从上辈子持续串习所形成,有时候二个、三个烦恼,由前辈子串习所形成,所以这几个烦恼的力量就比较强大。首先要先把这些力量较大的烦恼压伏,才能够实修,在压伏这些烦恼方面而言,要靠净行所缘,先把这些力量强大的烦恼压伏之后来修安止,当然也比较可以达成。

在净行所缘上,一方面压伏以前串习力量强大的烦恼,一方面就在这个所缘上面来达成安止,也是可以的。如果必要性是考虑到这一点,要达成安止的话,这个项目就已经可以达成了,修安止也就足够了,也就可以达成了。

假设现在将目标放在产生胜观,则所缘境就要转变成善巧所缘。这是考虑到必要性来讲,如果我的必要性是抱着一个期望,目的是安止达成之后,还要达成胜观,如果把这个当作目标,要先靠净行所缘,把串习力强大的烦脑压伏,观察烦恼没有了,就可以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来观修,因为这样可以达成将来的目标、可以产生胜观,如果要以这个为目标的话,可能所缘就要转变成善巧所缘。

假设烦恼压伏之后,如果烦恼还会再产生,就要把净行所缘再持续的作实修。若要以证悟无我的意义,产生胜观当为目标那么所缘要改为善巧所缘,在自己胜观的产生方面就会有很大帮助。

假设不仅是这个样子,还要去对治整体的烦恼,就要以净烦恼所缘,四谛十六行相作观修,以这个方式去对治整体的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万法都会引发烦恼,轮回、涅槃的一切万法都是烦恼产生的基础,所以把四谛的实行相好好观修作一个了解,由净惑所缘把内心烦恼的引发这部份灭掉,如果有这个目标,那所缘的对境又要转向净惑所缘。所以缘取四谛十六行相来观修,以这个观修作为整体烦恼的对治,那就有这个必要性存在。

可见三种所缘,它的必要性当然也不一样,不过它的层次,好像也有稍微往后面提升的情况,比起净行所缘而言,善巧所缘的层次好像比较高级,但要视自己能力作衡量标准。若自己在善巧所缘的部分还不能够达成的话,能力还不足够,应该把净行所缘再三持续作实修,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要以自己的能力作观察,顺着自己的能力、程度去选择才是比较好的方式。

所缘有这么多类型,表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假设缘取没有必要性的对境,当作所缘来观修,如缘取木头、石头作观修最初好像很容易达到内心的安住,也会引发等持,但对达成正式的安止是没有作用的,因为不能灭烦恼,也就是无法产生正式的安止。所以缘木头、石头作实修者,可能是「未达妙三摩地所缘建立(理论)」,表示他未通达所缘对境的理论。

因为当一开始缘取木头和石块的时候,心好像容易很安住,好像很有帮助,这是因为对境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缘取它心很容易安住下来,但是后面要达成安止,要对付烦恼时,就没有帮助、用处,没有必要性。表示这样的禅修者(修定者)没有通达所缘对境应该是什么的理论。

外道的书曾提过,对所贪念的女朋友,会引发我贪念之心,我一样可以缘取这个对境,心很容易专注在上面,故心很容易安住、产生等持,用这个方式也可以来作实修,不过依靠这种方式没有办法达成安止的,不能够对治烦恼,只会使烦恼增加,对灭掉烦恼是没有用处的。可是外道却认为,对我的心一开始的安住好像有帮助,因此用它来作实修。其实这个对后面对治烦恼是无意义的,也没帮助、没有必要性。这种实修是表示没有通达观修所缘的理论。这是解释「有缘块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中「等」这个字,除了木头石头以外还有其他的解释。

一般来说,修安止所缘的对象粗细不同,让我们得到安止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这些都有影响的。缘取对境若较细分、困难,要得到安止当然也困难些,若缘取的对象比较容易、简单,要得到安止也就比较容易。譬如说,缘取空性而得到安止,那是多么的困难!比起这个,缘取无常得到安止,不是更加容易多了,如果跟缘取无常得到安止比较的话,那么缘取我自己身体、缘取出入息,要得到安止,不是更加容易多了。所以所缘对象粗细不同,主体本身要得到安止的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

若一开始修安止时,缘取自己的身体、出入息实修,也得到安止,但是这样是无法得到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因为他缘取的是自己的身体、出入息而已,所以已经得到安止后,还要开始再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来修安止,然后才会得到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那又要很辛苦作实修。所以在还没观修安止前,先想办法将自己粗分的贪心,粗糙的妄念、散乱灭掉,暂时先不要缘出入息、缘取身体修不净观,而直接缘取补特伽罗无我作观修,一方面观修安止也得到安止,也得到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等于是花一道手续、辛苦,就可以得到了,不必分成两次来作,所以如果观修安止就直接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来修安止,不仅成就了安止,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也得到了,即同时一起,毕其功于一役,花一次心血,二个功效都有。

假设不是这种情况,就如前面所谈到的,先缘取出入息,然后缘取我身体,辛苦劳累修…修,得到安止了,得到安止之后有没有得到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呢?没有。已经得到安止之后,为了要得到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又再辛苦作实修,然后又再缘取补特伽罗无我观修,然后才得到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要花很多的心血。因此如果先把粗糙的烦恼压伏,内心妄念、散乱先把它压伏,然后修安止。修安止的时候直接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来修安止,就比较容易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的安止与缘取四谛十六行相的安止又不一样。如果不是只有缘取补特伽罗无我修安止,而是把目标放得更大、更加深入、意义更大,要缘取四谛十六行相作观修(这是指有这种能力的人),即前所谈禅修者本身有能力直接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来修安止。现在假设这个人能力更高,从最初修安止的时候,就想我缘取的对境要比补特伽罗无我的意义,更多更加深入,有此能力的人,那一开始就缘取四谛十六行相来作观修,如果这样的话,他不仅得到安止,缘四谛十六行相的安止也得到,就真的是毕其功于一役。

若不直接缘取四谛十六行相来修的话,可能先缘出入息、身体得到安止,这与缘取补特伽罗无我得到安止又不一样,得到这个安止已经很辛苦劳累,又要开始去修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然后再得到安止,但这并不是缘取四谛十六行相得到的安止,所以又开始缘取四谛十六行相修安止,非常辛苦劳累实修,又得到一个安止,前前后后非常劳累辛苦啦!因此这里最主要是禅修者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作分析。

缘取四谛十六行相来修安止,又得到安止,但这也不是得到缘空安止,这也不一样的,前面谈到缘空的安止是最困难的。因此要看情况来进行,如果在修安止的时候,想得到缘空的安止,因此朝这个目标去前进。想要得到缘空的安止,前面要先证悟空性,然后才有可能缘空性得到安止,也就是只要得到缘空安止,其它的不要,如果这样等待下去,那实在太可惜了,在未了悟空性,没有缘空安止之前,都不去修安止,其他的安止也不修,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佛尊阿底峡在《道炬论》谈到,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要迅速圆满,要靠神通的威力,而引发神通当然要靠安止,那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见安止是多么重要。现在说安止非常有必要,我就是要先得到缘空安止。可是得到缘空安止是最困难的,因为必须先证悟空性,才有可能缘取空性观修安止,得到缘空安止。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安止都不要实修了,若是这样想,那实在太可惜了。

观修安止时,至少要先产生造作菩提心,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尚未产生造作菩提心的情况之下,修安止虽然可以得到安止,修观,观也得到了,最后就引发神通,引发神通之后只追求自利,伤害其他众生的事,会愈作愈多,我执也愈来愈强烈。如果是这种情况,好一点的堕入下乘门,更遭糕的是堕入三恶道,因为有神通威力,造作了许多入三恶道严重的罪业。这种情况就是修安止的前面,没有产生造作的菩提心,所以应当说造作菩提心没有产生前,不应当如此来作实修,首先要好好重视造作菩提心,这也是至尊仁波切,把安止的讨论放在后面的原因。

在没有神通威力之下,我执都非常强烈,所做的都是我执的事情,如果有了神通之后,又得到了增加我执威力的工具,此时,心中所想的皆是自私自利的事,运用神通力,骗他人让自己得利,诈骗、伤害他人的工具我都有了,那大概都是造作严重的罪业,所以通常在造作菩提心还没产生之前,不要去修还比较好呢!

又有说,这是破除对方的主张,之所以要破除,是因为前面本派谈,修安止要缘取什么对境?所缘对境就很多,净行所缘有五种,善巧所缘又很多种,净惑所缘又很多种,已经讨论很多所缘取对境是什么?因此有人主张,如果实修安止、胜观时,应当无所缘取而观修。为什么呢?因为凡是有缘取都是妄念,都是谛执,只要缘取某一个对象之后来观修,就不是观修。因为既然是缘取某一个对境就是妄念,就是谛执,有人提出这样的主张。

下文:「又有说,于所缘住心皆是着相,遂以不系所缘无依而住,谓修空性」任何一个所缘(只要能指出一个所缘)然后心专一安住在上面,此即对行相的执着、就是妄念、就是谛执,因此「遂以」,这是对方的主张,不系所缘无依而住,谓修空性。因此不要缘取任何的所缘,应当没有任何所缘,就是前面所谈到的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这些根本就不必要,应该安住在无所缘取中,这样来观修才是正确的,这样才称为观修空性。不系所缘无依而安住,才称为观修空性,有人提出这么一个主张。所以至尊仁波切破除这种主张说:「此是未解修空之现相(样子),主张者看起来就是不了解观修空性的样子。

对方主张:应当没有所缘的对象,所以要无依靠之处安住而观修(无依而观修),至尊仁波切破除此主张:「当知尔时若全无知,则亦无修空之定,若有知者,为知何事,故亦定有所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缘,以境与所缘所知,是一义故」若主张无所依而观修,即在没有所缘的对境来作观修,如果这样做的话,在观修当时有没有有境的心识本身?假设没有有境能知心识本身,那就没有观修者;因为没有所依的对境,所以也没有能知心识(有境)存在,那没有能观修者存在,也就没有观修,就不能称为观修。

如果现在是在观修,有一个能知心识(观修者)存在,因为他是某个对境的能知者之故,所以我们才把他安立为有境(能知的心识),他之所以成为能知的心识,因为他依于一个对境来安立,相对于对境而安立出有境(能知的心识)。若主张把能知的心识当成有境,就一定要靠他所了知的对境来安立他是有境,只要是一个被了知的对境,那就是所缘、就是所知,这都是同义词,所以你说无依而观修只是骗子的话而已,因为对境与所缘、所知是同义词,既然是跟有境相对的对境,那就是一个所缘,既然前面说无所依而观修,现在又说有一个所缘,故前说无所缘而观修,这只是一个假的话而已。

因为依于这个对境才能安立有境,所以有一个能知的心识、有境存在,就表示它是靠一个对境来安立,那个对境就是所缘、所知,这是一个同义词。既然有所缘,前面你又说无所缘而观修,不是执着行相,然后说至尊仁波切所说观修的方式是执相、是妄念,因为他有所缘。如果这样说,那从你的推论得知,你的观修也是有所缘,也是有对境,所以你的观修也是妄念、也是执相。

我们有时会说,不要胡思乱想、不要思惟。不要思惟本身就是一种思惟,因为他思惟着:「不要思惟」。假设不作任何思惟,就像泥土、石头一样,好像完全睡着了。像这样完全没有思惟并不能称为观修,因为已经睡着了,如何能称为观修呢?没有对境不要思惟的意思是:在我的内心里,任何对境都不要让它出现。内心对境出现这部份我把它压住、灭掉,让它全部不要出现,就称为没有对境存在,这句话还有他的对境,因为无对境就是对境,这是一种无遮。

我现在所观修的对境就是没有对境,把没有对境当成对境,这是无遮的方式,那不是还是有对境吗?观修本身一定要有个有境的心识(能观修者)存在,观修的心识是把无对境当成是它的对象。「无对境」的意思是,任何对境都不让它出现,安住在这里,把「没有对境」当成「对境」。譬如,非实有法是实有法的反面,缘取这个也是一种无遮。无实有法也是一个对境,因为它是一个无遮的方式。

观修「无所缘取、无所依」是指内心所要出现的对境,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对境,全部都不要出现,如此观修时,心识所缘取的对境就是缘取「没有对境」来当它的对境。至尊仁波切主张观修一定有对境,只不过像前面所提的例子,把无对境当作他的对象,也就是缘取这个来作观修,凡是观修皆有其对象存在,至尊仁波切以此方式破斥对方的主张。对方以无所缘(无所依)而来观修,这样才没有执着行相,至尊仁波切说这样也有缘取的行相,之所以有缘取的对境的原因,是有一个能知的心识存在,那一定有它的对境。

就观修空性而言,并非将我们的心识灭除,心识是持续之流,是不能灭掉的。从无始轮回以来,一直持续流动到现今,将来还要继续流动下去,所以心识本身是个续流,只要心识存在,就会有对境在心识出现而成为对境,一定会有的。那灭除是灭除什么呢?在我们的心识对境有时以错乱的方式出现,我们对于对境的了解错乱,它在心识中会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出现,我们要将这种错误灭掉。

对境本应如理如实地以本来面貌(究竟实相、正确的方式)出现在我们心识中,应该要这个样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对境以错误方式出现时,我们就要将错误灭掉,要灭掉的是这个。观修空性是对境在心识中出现时,我们内心对它错乱的了解要排除掉,让对境究竟的实相如理如实地以原来面貌在内心出现。对境究竟的实相是什么呢?就是空性。

让对境真正究竟的实相在内心明白、清晰地出现,那么内心的了解、明白的能力更加强大了,了解到究竟的实相。所以内心是更加聪明了解最准确、最清晰的。除此之外,不是把内心弄得完全不明白、完全不了解,完全不能认知,好似一个傻瓜笨蛋一样,这样就不能当作观修。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4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5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No Ajahn Chah《030》[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宏智禅师坐禅指要[栏目:圣严法师]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栏目: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为什么要以戒为师?[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法门平等,为什么教派之间会有争论?[栏目:达真堪布]
 生死师徒情——缅怀恩师惠觉上人[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得到佛法?[栏目:达真堪布]
 No Mind, No Enlightenment[栏目:Master Sheng-Yen]
 附录二 菩萨戒会诵戒仪[栏目:菩萨戒指要]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五章 不共前行——五加行实修指导[栏目:根让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