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9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4

《广论奢摩他59》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2-06

我们上次讲到384页这个地方,现在谈到安止的时候,就科判而言,进行到的段落380页「一. 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界限. 二. 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 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现在在第一个段落,安止到底已经成功了不成功,这个部分说明分成两项:「一.显示正义」就是本文、正文说明。「二.有作意相及断疑.」现在在本文这个段落,「显示正义」这个段落,那到底安止得到没有得到呢?它的界限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于缘善的对境,专一的等持先得到之后(这一个无过失的等持得到之后),还要再产生心轻安,之后还要再产生身轻安,之后又要产生身轻安之乐,然后又要产生心轻安之乐。这两种乐最初产生的时候,力量都很强大的,之后还要再使它的力量逐渐减少、逐渐减少,到跟这个等持要相随顺,对等持能够发挥帮助的这种安乐,这个时候才是在等持所摄持下的,对这个等持有所帮助的这种身心轻安的乐,不是刚开始那个样子,因为力量比较薄弱的,对等持能够发挥帮助的,它所帮助的那个等持,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就是安止。虽然安止得到的一个界限,分水岭是从这里来判定的,就是要跟这个等持相随顺的,对等持能够发挥帮助的,这两种安乐它帮助的那个等持,就把它称之为安止,界限要从这里来谈的。

这个说法要用《声闻地》来做支持,所以才有384页《声闻地》的经文,就是能立因要用《声闻地》的经文来做说明,身心轻安之乐产生的时候,不是最初的那个样子,就是最初的那个样子要破掉,力量要逐渐的减弱减弱,减弱到要跟等持相随顺,对等持能够发挥帮助,这时候的等持,就把它取名字叫做安止,这个时候才算正式得到安止。倒数第四行「如是生已」这个时候产生的等持,「或名得奢摩他,」这个时候才把它取名字称之为得到安止,「或名有作意,使得堕在」堕在就是列于、属于「有作意数。

「或名有作意」这个要看前面,这个名词是《经庄严论》里面的句子,在381页第六行,「《庄严经论》云:由习无作行,次获得圆满,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这个用的是《经庄严论》里面的名词,所以这里又谈到了,384页倒数第四行「如是生已或名得奢摩他,或名有作意,」有作意的意思就是得到作意的意思。

所以轻安之乐要先产生,不过产生的轻安之乐,所谓得到安止的时候那个轻安之乐,不是一产生轻安之乐那个时候的等持,轻安之乐力量要慢慢减少减少,到最后产生跟这个等持相随顺的轻安之乐,就是说对等持有帮助,跟等持相随顺的轻安之乐,在这个轻安之乐的伴随摄持之下的等持,那个等持才能够给它取名字称之为安止,是这个样子来讲的。

这样子的安止是什么情况?384页倒数第四行「以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这是说初静虑近分所摄的安止,得到第一静虑近分所摄的安止,才算是「使得堕在」列在「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才算是得到等至地的最小最小作意,「最下作意」就是最小的作意,最低的、最尾巴的作意的意思。这里经常用到作意,但是这个作意,不是我们五遍行心所里面的作意。我们这里再三谈到作意、作意,但是这个作意,不是五遍行里面的作意。这个作意就是内心作意思惟的意思,讲的是内心的情形,内心现在处在什么情况。

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首先,最初的安止就算是初静虑正行,这里谈到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初静虑是正行,正行的准备加行的部分,就称之为近分,这个就算是安止了。所以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这里谈到「或名有作意」这时候就把它取名字叫做安止,叫做作意,就是得到安止的的意思。最初得到安止是在什么时候呢?得到安止的时候,已经离开了欲界的心,欲界的心很粗糙,安止就是细分的心,离开了欲界的心,比较细分的心,就得到安止。但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又不能算是初静虑的心,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离初静虑的心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初静虑的心是属于正行,所以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程度还没有那么高级,还不到达这个程度,那要算是初静虑前面的段落,所以「近分」,近分就是靠近初静虑,还不到初静虑,但是已经靠近了,初静虑准备的部分,近分的部分。初静虑准备的部分都算是安止,所以这个安止,初静虑近分的时候,都用作意这个名词,但这个名词不是我们谈到的五遍行的作意。

初静虑的近分有七个,我们前面不是讲过了吗,有没有?初学者的作意,然后个别性相理解作意,胜解作意,大远离作意…,有没有?前面有七个作意嘛!这个都是初静虑的近分,这初静虑的近分在那个时候呢,最初得到安止是属于初静虑近分的那个时候,就是安止了,所以还不到初静虑哦,初静虑很高级了嘛,那没有那么高级,在近分的那个段落就有安止了,这个时候用作意,是指内心的一个情形,内心的什么情形呢?就是缘取这个对境之后,内心是不是处在等至的情形之下来做决定的,是,或者不是。

等至这里有翻做等引,「乃得定地最下作意」那个「定」是等引地,「得定地」就是等引地的意思。我们这里用得定地,可是前面却翻做等引地,在什么地方就翻做等引地?382页第三行「然仍说非是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因为什么什么原因不立为等引地嘛,对不对?

所以正式得到安止的时候,才要列入等引地呢!用作意,就是指内心的一个情况,什么情况呢?就是缘取对境之后,内心有没有处在等引的状态来做决定的,那这个等引地是什么意思呢?上次有解释过了,等引就是上界地所摄,就称之为等引地,上界地就是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如果是上二界地所摄的话,就是等引地。如果不是上二界地所摄的话,就不是等引地。就是在382页的地方有谈到了嘛,对不对?

另外还有,为什么称之为等引地呢?上次大家也问了这个问题,在384页最后一行,《声闻地》里面就有讨论过了,底下「言定地者,」那个定地,就是等引地,前面翻做等引地了嘛,是不是?定地、等引地的意思是「是上二界地之异名。」就是不同的名称而已,指的就是上二界地。上二界地所摄,就称之为等引地,不是上二界地所摄,就不是等引地,它就是一个不同的名词而已。

得到安止的时候,最低最低程度的安止(就是安止最初得到的时候,最低程度的安止),那就是初静虑地所摄的近分,那个时候就算是安止了,不能说不是,引用的能立因,能够成立的引文,用「声闻地云:从是已后,其初发业修瑜伽师名有作意,』前面谈到所得到安止就叫做「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就算是得到作意了。『何以故?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色界等引地)所摄少作意故,』所摄的最少、最小的作意之故,因为得到色界地所摄的最小的作意。

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新得到安止嘛,最初得到安止嘛,新的一个安止,新的安止的时候,那时候在色界跟无色界里面,这个时候心大概不能列入无色界,因为还没有那么高嘛!所以就列在色界,列在色界的话,色界里面又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又有这么多分,这么多类型,那当然也不会是很高级的,所以就是初静虑。初静虑里面又有初静虑的正行,初静虑的近分,因为还不到正行,也没有那么高级,那就比较低一点,那就近分了。所以初静虑近分得到的时候,就算是得到了安止,这个时候就算是得到了作意,所以就把它称之为有作意(「由此因缘名有作意。」)。

称之为有作意,就算是很多种作意里面,得到最低最低的,也不能说不是嘛,就算是了嘛!所以就要列在「有作意数」里面,就算是得到了作意。但是大家要了解,所谓的安止,安止很多种,不是说只有一种,好像一得到安止,就得到全部的安止。因为安止里面就有二界,就是色界跟无色界,所以不是全部都一样的。首先得到的当然不会是无色界,所以得到的是色界;色界初静虑的时候,得到初静虑的安止,也没有得到二静虑地;那得到二静虑地的安止,也没有得到三静虑地;得到三静虑地,也没有得到四静虑地。所以不一样,每一个安止,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就近分而言,每一个静虑、每一个静虑,又有它的近分,各自各自又不同。所以不是说得到一个,就全部都得到了,那就差很多了。

最初得到的时候,当然是最低程度的那个部分,所以不是无色界,是色界;色界里面四个静虑当然也是初静虑;初静虑里面又有正行跟近分,也不是正行是近分。所以近分得到的时候,这是最小的作意,「所摄少作意故」嘛!由此最初获得色界跟无色界里面的色界,色界里面的是初静虑,初静虑里面正行跟近分是近分,近分的时候,最小的作意,那个已经算是安止了。

再过来第二项「第二分二。」第二个科判就是「有作意相及断疑」,分二的话,那就「有作意相」也要讲一下,「断疑」也要讲一下,就分成两项了。「. 有作意相」这个相,是征兆,有作意的征兆是什么?有作意的时候就算是得到安止了,前面都把得到安止称为有作意嘛!拥有作意就得到安止。那得到安止有什么征兆?「具何相状」具何征兆?「能令自他了知是为已得作意?」具足这些征兆之后,自己从这个征兆可以知道,自己得到安止;别人也可以从这个征兆知道,他得到安止。那这个征兆到底是什么?这个要说明一下,「为由获得如是作意,」那这些征兆,就是得到这样子的一个作意,就表示他得到了安止。那「如是作意」是什么样子的作意?后面要讲了,「则得色地所摄少分定心,身心轻安心一境性,」色界地所摄的少分的心,还有色界地所摄的身轻安,色界地所摄的心轻安,色界地所摄的心一境性,这一共四个了。「有力能修粗静相道,或谛相道净治烦恼,」那个「净治烦恼」是第五项。

所以从什么征兆可以知道,自己也知道,别人也知道呢?那就是色界地所摄的少分的心,色界地所摄的少分的身轻安,色界地所摄的少分的心轻安,色界地所摄的少分的心一境性,这是四个了,要得到这四项。

再过来是「净治烦恼」,净治烦恼是这样子讲,我们前面有谈到初静虑是正行,前面要有七个近分,七个近分里面第一个是最初作意,第二个是个别性相理解作意,之后胜解作意,大远离作意,…这一共有七项。在得到第二个个别性相理解作意的时候,就称之为清净烦恼的近分,这里就谈到「净治烦恼」嘛!从这里开始「净治烦恼」方面就具有这个能力,所以「有力能修粗静相道」,或者说也会得到「谛相道」,具有「净治烦恼」的威力,这个是第五个征兆

这里面修粗静相道,或者是谛相道,在修粗静相道跟谛相道方面,具有能力能够净治烦恼,就是拥有能力的意思了,能够净治烦恼。在净治烦恼方面,具有能力的意思。有力,具有力量,净治烦恼方面具有力量,这个是第五个特色

这个部分要解释一下,粗静相道或者是谛相道,都是世间道。称之为世间道的情形是这个样子,把轮回的世间分成两种类型,一个是不好的,一个是好的。去观修这个不好的,我讨厌它,我要到好的那个地方去,这样子观修,所以称之为粗静相道。一边是粗糙的,是不好的;一边是寂静,是功德,是好的。因此我要往好的,寂静那个地方去;我不要到粗糙的,不好的地方去。这样子再三观修、再三观修。譬如说观修欲界地,它是不好的,是有毛病的,是讨厌的;初静虑天是好的,是寂静的,我要去追求。这样子再三观修、再三观修,这种观修的方式,就称之为「粗静相道」,这世间的道路,不能够脱离轮回的世间。因为把世间分成两种情况,那边我要丢掉,我要选择这边,那不是还在轮回里面吗?再三观修、再三观修呢,仍然还在轮回里面,所以是属于世间的道路。

那个「谛相道」也是这个意思,也是世间道的意思,所以这里用一个选择辞嘛,修粗静相道或者是修谛相道,用「或」选择辞,就是都是世间道路的意思。「谛相道」是伴随谛执,对于谛执或者是我执,不去对付它,没有去对付它,因为没有去对付谛执,所以仍然跟谛执、我执伴随的情况之下,去禅修这个道路,这样一个道路,就是「谛相道」。谛执还伴随着,那当然是世间的道路,不能离开轮回的世间,所以这是世间的道路,没有去对付谛执,没有去对付我执嘛!用「粗静相道」也好,用「谛相道」也好,来做禅修,这都是修世间道路。世间的道路里面又分很多种,因为世间的道路来讲的话,就我们刚刚谈到的,把世间的道路分成两边的类型,一边我要丢掉,一边我要选择。就算是这种方式来进行的,又分很多种,色界的时候,初静虑地有它的近分跟正行,二静虑地也有它的近分跟正行,三静虑地也有它的近分跟正行,到四静虑地又有它的近分跟正行;之后到了无色界的时候,空无边处又有近分跟正行,识无边处又有近分跟正行,无所有处又有近分跟正行,有顶天又有近分跟正行。那就高低分太多种了,所以分很多的。

但是这些实修不管怎么做,都不像我们禅修的目标,是说把我执还有烦恼的种子,连根全部都拔灭掉。这些世间道路不是这个样子,不是把烦恼连根本–种子那个部分都拔灭掉,不是这个样子,所以它是世间的道路。在世间的道路里面,要到具有能力能够净治烦恼,这里谈到净治烦恼,都是具有能力暂时把他压住,这里只有净治嘛,不是说把烦恼连种子一起拔灭掉,不是的!是说能够具有能力把这个烦恼暂时压住。那什么时候具有能力把这个烦恼暂时压住呢?当得到安止的时候,要从第二个作意开始。

净治烦恼,要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呢?第二个作意开始,才有力量去净治烦恼,这里净治烦恼都是把烦恼压住,让它不要出现,不是说连根把它拔灭掉,不是的!到了第二个作意的时候,第二个作意就是个别性相理解作意,那个时候就有能力,就能够去净治烦恼,从这个时候才开始。为什么呢?原因是这样子,因为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要净治烦恼,要开始的时候,应该是观察上面一层它是功德,它是好的,是寂静的;底下是我不要的,我讨厌的,因此往上面去追逐,这样子的话,才有办法把下分、底下底下的烦恼净治掉。可是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没有做这种区分,因为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七个近分里面第一个就算是安止,就是最初作意,那个时候就是安止了。不过得到那个安止的时候,是心专一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这个时候它还不会区分上面跟底下哪边比较好,哪边比较坏,这个时候都还没开始呢!可是它已经能够发挥威力去帮助第二个,就是个别性相理解作意。个别性相理解作意它有能力去净治烦恼,它能够去净治烦恼,净治烦恼的开始是从第二个作意开始。可是它这个能力怎么来的呢?当然要靠第一个作意给它,所以在得到第一个作意的时候,就能够帮助第二个作意,具有这个能力。

虽然第一个作意–最初作意,还没有开始去净治烦恼,还没有开始,因为它是心专一安住,还不会区分上下哪边好哪边坏,没有这样子区分,它是专一安住而已,可是它能够帮助第二个作意,能够发挥去净治烦恼的作用,所以才把它列入这个征兆,这个征兆里面就列了这个项目。

最初最初得到安止,这个时候他才能够感受得到,就是欲界的心有什么毛病,上二界的心有什么功德、什么好处,这个时候内心非常的明白清楚,能够做这么一个分析。因为得到安止的时候,这样子的内心它就有一个能力,因为得到安止了嘛!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去分析,内心很很清楚很明白,能够去分析,欲界(色界?)的心多么的好,得到欲界(色界?)的心的话,内心多么的快乐,如果得到正行的心,那多么快乐,多么的好,而且也可以感受得到,这时候才开始有这个能力。就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开始有这个能力。而且这个时候,他也能够去分析,分析出欲界有什么毛病,对这个毛病感受也很强烈;他也能够去分析,上界地有什么功德、什么好处,他也可以分析得到,而且也可以感受得到。所以得到安止之后,才有能力,才有办法去进行这些好坏的分别,能够把它区分清楚,才有这个能力。所以这里谈到,有能力能够去净治烦恼嘛!开始净治烦恼,是从第二个作意开始,但第一个作意的时候,他内心很寂静,所以他能够去分析,也具足这个能力。

内暂持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就是等持在内心的情况之下,迅速迅速就能够产生身轻安心轻安,这第六个征兆。之后「欲等五盖多不现行,」这第七个,欲等五盖大多数不会出现的。「欲等五盖」第一个欲求之心,对于贪欲的希求、追求之心,贪恋贪欲;第二个是伤害之心;第三个是沉睡跟昏暗,这算一个;第四个是掉举跟后悔,算第四个;再过来是疑虑,怀疑之心,疑虑之心,这第五个,这五个是五盖。

第一个,对于贪欲的希求追求之心;第二个,伤害之心;第三个,是睡眠跟昏暗,合在一起;第四个,是掉举跟后悔,也合在一起;第五个,是怀疑、疑虑之心。这个大部分都不会出现,「多不现行」就是大部分都不会产生,这是第七个。

再过来是第八个,「从定起时」入定了,然后出定之后,「亦有少分身心轻安随顺而转。」还伴着一些一些的身轻安跟心轻安。就算已经下座了,已经出定了,身轻安也还有一点点,心轻安也还有一点点,都还存在呢!这第八个征兆。

支持的根据,《声闻地》引用了三个经文,「声闻地云:得此作意初修业者,」这是第一个作意,初修业作意就是最初作意,第一个作意。「有是相状,」初静虑的近分里面的第一个,就叫初修业作意,就算是安止了、已经得到了安止了嘛,它虽然是第一个近分,就算是安止了。所以初修业的时候「有是相状」就有这样一个征兆了。「谓已得色界少分定心,」这是前面谈到的第一个,「已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已得少分的身轻安、心轻安,这是第二跟第三。还有「心一境性」这第四个。「有力有能善修净惑所缘加行,」在净治烦恼上面,已经具有能力了,这第五个。再过来「其心相续滋润而转,为奢摩他之所摄护。」这讲的就是后面那几个特色,不过后面那几个特色呢,更清楚的,就底下又一个经文了,这讲的是第六个。

又云:于内正住暂持其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这是第六个。再过来「不极为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不极数起诸盖现行。」「不极数起诸盖现行」就是第七个。「欲等五盖多不现行」嘛!再过来「又云:虽从定起出外经行,」的时候,仍然要伴随少分的轻安,身心轻安(「而有少分轻安」),「余势」剩余的力量还在,「随身心转。如是等类,当之是名有作意者清净相状。」这是第八个征兆,有没有?对不对?第八个「从定起时亦有少分身心轻安随顺而转」嘛!如果这些都是有作意者清净的征兆,就表示他是一个有作意者,就得到作意的人,就得到安止的人,就有这些征兆。

得到前面谈到的这些征兆,就算是已经得到正式的安止,已经得到合乎性相的安止,正式的安止之后,再透过观修,观修的情况之下,这个安止的道路,要到达最为纯净,最极纯净,那就很容易进行了。意思就是,假设没有得到这些征兆的话,那表示不是得到正式的安止。在没有得到正式的安止之下,再三观修、再三观修,不会更加进步、更加进步,只会毛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严重。毛病越来越严重,就是昏沉越来越严重,掉举越来越严重,这个安止的道路没有办法达到究竟,没有办法达到纯净嘛!原因就是因为他还没有得到这些征兆,没有得到一个纯正的安止。

得到正式的安止之后,要到达究竟、清净很容易,是因为得到安止的情况之下,安止本身对身心轻安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已经得到安止了,所以进入安止的情况之下,会让身心轻安发挥增长,不断不断的增长,只要身心轻安增长的话,身心轻安增长的力量,就会让这个安止的力量更加强大、更加强大,这二者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因为在相辅相成的的情况之下,所以如果得到正式的安止之后,要把这个安止达到彻底究竟,达到究竟,达到纯净的话,那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双方面互相帮助,相辅相成之故,所以底下就谈到这个情形,「由得具足如是相状」就是这些征兆都得到了,前面谈到几个征兆。这「作意力故,」这种作意力就是安止,靠着它的力量之故,因此「奢摩他道极易清净,」安止的道路就很容易变成最为纯净,就达到究竟的意思。底下讲它的原因,「谓由奢摩他心一境性」得到安止的时候「心一境性」心专一安住在对境上面,「住定之后,速能引起身心轻安。」身心轻安转增,轻安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当「轻安转增」的时候,「如彼轻安增长之量,便增尔许心一境性妙奢摩他(妙安止),」身心轻安的力量更加强大的话,内心的「心一境性」安止的力量就更加强大,所以「互相辗转能增长故。」彼此互相助益,互相帮助,相辅相成,这是根据《声闻地》谈到的。

声闻地》云:如如增长身心轻安,」「如如」就是有多少,身心的轻安程度到达多少,「如是如是」就如同它的程度,「于所缘境心一境性」就有力量多么强大,「转得增长。」「如如增长心一境性」「心一境性」专注的力量有多大,跟那个力量一样的,(「如是如是转复增长身心轻安。」)身心轻安就转复增长这么多。所以「心一境性及以轻安,如是二法辗转相依辗转相属。」互相依赖,辗转相依靠,互相辅助了。

那就是说,这些征兆得到的时候,是正式的安止,正式的安止产生之后,让这个安止要到究竟,要到达纯净,那就很容易了,所以「奢摩他道极易清净」有一个容易嘛!比较容易了。那没有得到这些征兆得到的话,表示不是一个正式的安止,不是正式安止的话,那就是毛病还会越来越严重。

要做一个区分,就是这里只有谈到身心轻安,没有谈到身心轻安之乐。要把身轻安,心轻安,还有身轻安之乐,心轻安之乐,这个都要分开,所以身心轻安是一个范围,然后身心轻安之乐是另外一个范围,这两个不一样,要把它区分清楚。我们这里都只有谈到身心轻安,没有谈到身心轻安之乐哦,没有谈到。「如如增长身心轻安」是讲身心轻安,「如是如是于所缘境心一境性转得增长」对不对?这讲身心轻安,没有讲身心轻安之乐。「如如增长心一境性,如是如是转复增长身心轻安」也只有讲身心轻安,没有讲身心轻安之乐,对不对?没有谈到嘛!所以「心一境性及以轻安,如是二法辗转相依辗转相属」。

身心轻安之乐的情况,我们前面有谈到过了,就是轻安之乐最初产生的时候,力量很大,这是轻安之乐。力量很大之故,它会对等持有妨碍,有伤害,之后要让这个乐的力量,快乐的、安乐的力量,慢慢的减少、减弱,减弱到最后,慢慢的跟这个等持要相随顺,这个力量要比较薄弱之后,快乐的力量要薄弱到跟等持相随顺,在这个力量比较薄弱的乐摄持之下的等持,这个把它称之为安止。所以这里谈到的,都是身心轻安要不断的增长、增长,但是不能增长身心轻安之乐。前面不是讲了吗,轻安之乐一开始产生的时候,力量很强大,对等持是一种伤害,现在如果再增加身心轻安之乐,那不是又有伤害了吗?所以没有增加身心轻安之乐,但是要增长身心轻安。

因此得到安止,是指具足前面所谈到的这些征兆,拥有那些征兆的等持,才算是正式的安止,如果已经得到的话,那再努力做观修,观修有多么勤快,那就很容易变得很纯净,这个原因已经详细的做了一个说明,后面的「总之」这里是简略的再提纲挈领,做一个简略的说明,因为前面都详细说明过了,所以后面简略说。

总之若心得堪能者,」如果禅修之后心得到堪能的时候,「风心同转,」因为心跟气都往同一个对象去,心堪能的话,心气往同一个对象去之故,当然气容易堪能「故风亦堪能,」所以气就堪能,气堪能的情况之下,(「尔时其身,便起微妙殊胜轻安。」)就会使身体得到特别的轻安,(「此若生起,心上便生胜三摩地,」)如果身体得到特别的轻安的话,就会帮助内心,使心就会产生特别的等持。「复由此故,」因为内心有特别的等持之故,那就表示说心很堪能,在这个情况之下,因为心气同转之故,所已气又更加堪能,气更加堪能,当然就使身体又产生更加特别的轻安。所以会这样子旋转、旋转的,彼此互相帮助的,所以「其风成办殊胜堪能,故能引发身心轻安,仍如前说。」「仍如前说」的意思就是「总之若心得堪能者」这个部分,是不断循环的,更加进步、更加进步的,不断的增长、增长,身心互相的影响之下,不断的往上面增长。这个段落讲解完毕。

再过来第二个段落断除疑问,这个地方的大纲,前面是「显示正义」讲完了嘛(P380),再过来第二个是「有作意相及断疑」。这个「有作意相及断疑」里面又要分两项,第一个是「有作意相」,就是有作意的征兆是什么?这第一个讲解完毕了。再过来断疑,就现在第二项,所以「第二断疑者。」是这个意思了。

第二断疑者。」讲的内容「如是前说第九心时,不须策励勤加功用,心任运转趣三摩地无诸分别,又尽灭除微细沉没,具明显力。又如前身轻安时说,由其风大堪能力故,能与(给)身心胜妙安乐。此三摩地又如前于相状时说,贪欲等盖诸随烦恼多不现行(都不会产生),虽从定起(也)不离轻安。若生具此功德之定,于五道中立为何道?」就有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就要做回答了。这个问题是,得到安止时,当然就是已得到欲界专一心的后面了,第九住心是欲界专一心嘛,在第九住心欲界专一心之后,就要得到了。在欲界专一心那个时候,在忆念跟正知上面,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不须策励勤加功用」。而且没有这个分别心「心任运转趣三摩地无诸分别」进入等持的时候没有分别心。而且在前面,当然掉举的毛病就没有了,连后面细分的沉没的毛病就也没有呢!还有具有力的明分,前面也谈过了,有力是指心放在对境上的时候,具有力量,有力道,内心识本身放在对境上面的时候,具有力量。心识本身也很清澈、很清晰,这个明晰也要存在,所以这有力的明分,这个都齐备。

得到这种等持的时候,由这个等持会引发身心轻安,这第九住心的时候得到这样一个等持嘛!由这个等持会引发身心轻安,由身心轻安又引发身心轻安之乐,这样子的身心轻安之乐的乐呢,安乐又还要力量逐渐逐渐的减少,因为力量大的话会有毛病,如果这个安乐力量很大的时候,会对于这个贪欲产生希求等等,就烦恼盖障会出现的。所以这个安乐要减少,因为安乐减少之故,使贪欲等五种随烦恼又不会产生,就得到这样的功德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五种随烦恼不产生,这个把握也得到,所以这时候身心轻安之乐力量当然逐渐减少,但不是说没有,一定要伴随身心轻安之乐,仍然是有的,只不过它力量没有这么强烈,但是有,不能说没有。这样子的身心轻安,不仅仅在入定的时候才有,就算下座了,出定之后,身心轻安之乐仍然相随顺的,还要伴随有一些些呢!不能说完全没有,下座之后还有一些存在呢!这都是前面谈到的征兆,我们前面都解释过了。

这些前面讲解过了之后,就会发生一个疑问,喔!如果这样子的话,那这个人证悟很高啰?他是一个很高手、高竿的人啰?那这样,他是五道里面是哪一道呢?就马上问了一个问题,「具此功德之定」前面谈到这些功德听起来,喔!很厉害,那他证悟很高啰?那他五道里面到底是在哪一道呢?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回答了,「答:若生如是妙三摩地,昔及现在总有多人立为入大乘道,尤由随顺生轻安风,一切身中安乐充满,依此身心起大调适。此又具足无诸分别最极明显二种殊胜,故许为无上瑜伽中备诸徳相圆满次第微妙瑜伽。」这个是对方的,就有人会这样子想,有人会这样子讲。这个会谈到,前面谈到这些征兆,听起来好像很厉害,那这个人是五道里面哪一道?所以有很多人认为,以前跟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为,谈到有这么一些功德,有这么情况的话,这个人可能是正式的圆满次第,这是很具足徳相的圆满次第,以前到现在都有很多人有这种想法。所以有很多人都有这种主张,我们可能也会这样子想,这个人是不是已经得到圆满次第了呢?所以这里才要把这个疑问断除掉,至尊仁波切在这里要做一个说明了,所以这段的科判叫做「第二断疑者」要断除这个疑问。

在前面还谈到入于大乘道,这个也是不对的,「总有多人立为入大乘道」这个是指,如果安住在前面谈到,具有这么多功德的等持里面,安住在这个等持的本质上面的时候,连列入大乘道都还不算,还不算是列入大乘道呢!所以「总有多人立为入大乘道」有没有?还不能列入入大乘道,为什么呢?因为进入大乘道路的话,要从进入大乘道路的根本–菩提心来做决定,菩提心有跟没有来做决定,不是说这种类型的等持有跟没有来做决定,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前面谈到总体方面,有多人立为进入大乘的道路,这总体上面来讲了,这个不是的。因为进入大乘的道路要靠菩提心来做决定,不是靠等持,拥有这样的一个等持来进入大乘道路,不是的!

底下「尤」是个别,个别而言,把它认为是圆满次第的证悟,这更加错误。所以拥有这种等持,总体上,把它认为他是进入大乘的道路,这个不对啦!个别而言,把它列为是圆满次第的证悟,那也不对。不对的原因,特别是底下讲了「然依」但是根据「慈尊无着等诸大教典及中观修次第等,明显开示修定次第,定量诸论而观察之(而检查分析的话),此三摩地(前面的这种等持)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况大乘。」不要说大乘,连小乘都还算不进去呢!那大乘就不用讲了。

《声闻地》有谈到,「《声闻地说,即修根本第一静虑(初静虑)观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故。」因为修世间的道路,就是由这个地方开始。那这里谈到弥勒慈尊跟无着的书,因为现在讲安止是讲广大道次第嘛!广大道次第呢,它的根本典籍当然主要就是由慈氏弥勒到无着,这讲的都是广大道次第的内容,所以主要根据,当然是根据这个书来讲。从这个书里面来做分析的话,它里面谈到等持的部分,从里面谈到这些内容来做一个检查分析的话,那前面谈到具有这些功德的这个等持,不要说列入大乘的道路,连小乘道路都还不能算呢!那这样子一个道路,只能算是修粗静相的世间道,由此定而引发。所以这个只能说修世间的道路,还是属于世间的道路,不能脱离轮回。不要说列在大乘,不能算列在大乘,连列在小乘都不能算,因为它不能脱离轮回嘛!这种道路只是世间轮回,继续轮回的一个道路。所以世间的道路,靠这个等持可以成办,就粗静相道的禅修,可以靠这个等持来做一个开始,来成办,所以还不列在小乘的道路。我们今天讲述到此。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0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0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讲话 第八 顿渐品 译文[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 第四章 四大和合,无我、无我所[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相应35经 正念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51.来自五台回长安去 Returning from Wu Tai to Chang An[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阿罗汉的智慧圆满了吗?[栏目:达真堪布]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7 不偷盗的利益之善名流布[栏目:宽见法师]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栏目:净土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