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0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3

《广论奢摩他60》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2-13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是安止产生成就,如果安止成就合乎标准的话,它总是要有一些征兆,这第一个。之后还有一些疑问要把它去除掉,就有这两项。现在进行到断除疑问这个段落,这个是安止产生的话,它的征兆是什么;之后成就的话,它的征兆是什么;之后是有作意相它的征兆;再过来去除疑问。去除疑问这个部分,有什么疑问呢?去除疑问就是指前面谈到安止成功的话,有什么征兆出现,当这些征兆出现的时候,譬如说贪欲等等的五盖也不会出现了,还有许多的征兆。征兆就是功德,许多的行相、功德出现,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具足这些征兆的安止,那到底在五道里面,就是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现在是讨论到大乘嘛,在大乘的五个道路里面,那他到底是在哪一个段落呢?属于哪一个范围呢?有人就主张,这个是大乘的道路。甚至有人主张,不仅仅是大乘的道里面,而且在显密之中还属于密乘,而且是密乘圆满次第的证悟,有人有这样的主张,上次谈到这个段落,有很多说法。

关于这个部分,自宗把它破除,就谈到安止如果成功的话,是有这些征兆,欲等五盖也会去除掉,具足这些功德,那是非常稀有,非常奇特,是这样一个安止的,就说它稀有奇特,不过并不是密咒乘门圆满次第的证悟,甚至也不列在大乘的道路里面,不要说不列在大乘的道路,甚至都还不属于、还不算是小乘的道路,不列在小乘的道路里面。那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他到底是列在哪里呢?喔!那世间的道路而已嘛!这样子把对方的疑问去除掉了。

这个段落放在一起一并来讨论,是因为首先是要讲述这些征兆,当这些征兆出现的时候,面对这些征兆,了解这些征兆之后,就发生了许多的疑问,就有这个疑问了,那它到底是属于哪一个段落呢?所以把它放在同一段落里去讨论它。就是拥有这些征兆的安止,有一些人以为是在大乘的道路吧?不是的!所以提出了这么一个说法,是属于世间的道路。能立因用《声闻地》,上次我们就引用《声闻地》来做说明,386页「《声闻地》说,即修根本第一静虑观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故。」都靠着这个等持而引发的,那「粗静相」谈到的是「世间道」世间的道路。世间的道路称之为粗静相道,就是把世间的道路,世间里面某一个部分看成好,某一个部分看成坏,抛弃坏的,追求好的,所以称之为粗静相道。这里面世间就是指轮回,出世间的话,就是脱离轮回,那可见这是一个世间的道路,就是指靠着这个道路实修,仍然要在轮回里面继续流转、继续流转,只是这样的一个方法而已嘛,所以称之为世间的道路。

「粗静相道」用粗静的行相是指,粗糙的行相跟寂静的行相。譬如说观修欲界是粗糙的行相,不好的;色界第一静虑天是寂静的,是好的行相。因此对坏的部分,产生讨厌、丢掉;寂静的的部分,认为是好、功德,我要追求。以这个方式把欲界的烦恼暂时压住,之后追求能够到达上面的世界,就是初静虑天的话,这种禅修的方式,就称之为粗静相道,类似像这个样子。这虽然是禅修的方式,是一个道路,不过就上面的世界而言,仍然是属于轮回里面。追求上面的世界,那还不是在轮回里面吗?所以还是在轮回里面流转、流转,这样的一个道路呢!因此被称之为世间的道路,那可见不是出世间的道路。

如果不是出世间的道路,就不能够列入小乘的道路,因为无论如何,小乘道路,仍然是出世间的道路嘛!所以具有这些功德、征兆的安止,不要说不能列入大乘的道路,连小乘道路都不能列入呢!所以《声闻地》说:观修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这《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此三摩地(这一个等持)尚未能(列)入小乘之道,何况大乘。」不要说大乘不能列入,小乘都不能列入呢!因为他是「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世间的粗静相道,禅修的道路,也是靠这个而去成就的,所以轮回的道路,还要运用它呢!可见不能列入小乘的道路。这是就安止自己的本质来讨论的话,当然可以去运用它,出世间的道路也可以去运用它,那是没有错,不过就具足前面这些征兆的安止,自己本身的本质来讲的话,那可见不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

不过就安止的本质而言,又不能说它是世间的道路,因为靠着它,也可以观修出世间的道路;靠着它,也可以观修世间的道路。所以在《声闻地》的经文里面有谈到,「《声闻地》说,即修根本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正行的段落,就算要得到初静虑的正行,要靠粗静相道的观修。粗静相道的观修,也仍然要靠具有这种安止性质的等持,靠着它来引发而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意思就是指,就算是世间的道路,也要靠等持才能够得到成就。靠着等持来做观修,也靠着等持来得到世间道路方面的成就。世间的道路靠着它来禅修,但是不是说只有世间的道路才用它,那可见它是共通的,就是世间跟出世间的道路共通,二者都可以去运用它,两方面都可以去运用它。所以就这个安止而言,前面谈到不能够列入在小乘的道路里面,而且靠着它,又可以观修世间的道路,那就表示说世间也好,出世间也好,靠着它可以去达成,可以运用它的意思。

前面讲解完毕了,世间跟出世间靠着它可以去运用的。后面谈到「外道诸仙由世间道,」依赖世间的道路,「于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能够离开贪欲,「皆须依此而趣上地。」都必须靠着这个安止、靠着这个等持,而趣上上地。「是故此定」这个安止、这个等持,「是内外道二所共同。

首先「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这是先指出这个补特伽罗不是内道的补特伽罗,不是大乘的行者,也不是小乘的行者,他是一个外道的行者。就外道的行者而言,它观修什么呢?就这里所谈到的,首先讲行者是外道诸神仙,他靠什么道路?靠世间的道路。这样一个外道行者,他必须观修世间的道路,观修世间的道路之后,他会得到什么成效呢?他会到无所有以下诸地,都能够离开贪欲,所以这不是出世间的道路。那他是怎么观修的呢?粗静相道的观修方式,这个样子。这里有谈到「无所有以下」无所有处以下,这个是提到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跟无色界,欲界上面色界四层无色界四层,色界是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无色界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跟有顶天,「无所有」是第三个,就是这里特别谈到的「于无所有以下」。

前面谈到的是三界九地,三界九地靠着粗静相道的实修,最后会到达有顶天以下,可以到达有顶天,但是超出有顶天外面,那就是脱离三界轮回,这个做不到。就是我要超越有顶天之后,才能够得到解脱、一切智嘛!这个部分,外道没有这个道路,外道根本没有这个禅修的道路,只有佛教里面才有,就是要得到解脱跟一切智的道路,那就要超越三界轮回。那超越三界的话,要超越有顶天,但是外道的禅修,透过这里谈到的粗静相道的实修,最多只能到达有顶天,那是怎么样子到达有顶天的呢?观修下层的世界是粗糙的,是不好的,我要脱离;上面的世界是好的,是寂静的,是功德的,我要追求,按照这个方式来做禅修,这是粗静相道。

首先观修欲界是讨厌的,我不喜欢;初静虑天是寂静的,是好的,我要去追求。同样的方式,二静虑天是不好啦,三静虑天好啦,寂静啦;三静虑天是不好啦,四静虑天是寂静,是功德,产生追求。这样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慢慢生起、生起,最后会到哪里呢?最后就到这里所谈到的,要观修这个无所有,是粗糙的,是不好的,讨厌的,之后我要到达有顶天,有顶天是寂静的,是功德的,这样的禅修之后,他就到达有顶天了。所以这时候对无所有以下诸地都能离开贪欲,因为都不好嘛!到最后连无所有处也是不好,也是讨厌的,然后对它的贪欲也离开了,之后这个人是不是到达有顶天?再下来,假设他要超出三界六道轮回的话,是不是要观修有顶天是粗糙的,是讨厌的,我要离开;上面有一个世界是好的,是寂静的,我要追求,有没有呢?没有了!因为三界最高就有顶天了,那怎么还观想它的上面有更好?没有了嘛!

按照外道的道路,只能够断除对无所有以下的诸地,离开贪欲,之后要超出有顶天就没有方式了,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这个是粗静相道,按照世间的道路,以这个方式来做禅修,修、修、修,最后到达的地方,最高最高就到哪里?就到达有顶天,到达有顶天之后,对无所有处以下的贪欲,都能够完全离开,之后还要再超越的话,就要观修有顶天的上面,要观修有顶天是粗糙的,是讨厌的;上面还有更好的,有功德的,我要去追求的,应该要这种方式去观修,对不对?没有了嘛!有顶天上面就没有了,所以没有这个道路了。这是世间的道路,用这个粗静相道的方式来禅修的话,「皆须依此而趣上地」也是一样的,按照这个安止,这个禅定观修粗静相道,由下层的世间,一直往上面提升、提升,最后到达有顶天,这样的一个人,他中间的实修过程,完全都是按照粗静相道,都是按照这个安止,这个等持,来做禅修的,用下方的世界是粗糙,上方的世界是寂静,用这个等持观修、观修,一直到上面的世界,一直往面上提升、提升,到最后会到达有顶天,这是外道用的方式。外道用的时候,粗静相道也是要靠这个安止,「故此定」,这个等持是内道也要用,外道也要用,大家共通都要用的,所以是共通的道。

安止的段落,在一开始的地方,有这么一个词句,止观利益的时候有谈到,大小乘门的功德,世间出世间的功德,需知这一切全部都是止跟观的果,有没有谈到这一段?这个地方就有谈到大小乘门,想要解脱一切智,这些功德由止观产生,但是还有世间出世间道路的功德,也由这里产生。世间的功德也是止观的果,世间的功德就是这里谈到的,粗静相道的观修,这是世间的功德。由粗静相道的观修,才能产生许多的功德。就是观修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然后超越了下方的世界,到上层的世界,这样子一段一段的上去,断除对欲界的贪欲之心,可以到达初静虑天;又断除对初静虑的贪欲之心,能够到达二初静虑天;断除对二静虑的贪欲之心,能够到达三静虑天,这样子一步一步上去,这是世间道路的功德。所以这世间道路的功德,全部都是止跟观的果,在前面在一开始的地方,就有谈到了。那个词句里面谈到,世间道路的功德,是止跟观的果,就这里所讲到的,就这一段,386页最后第四行第五行这里所谈到的,这个就是世间道路的功德。

“亦须依此而趣上地”在386页倒数第五行最底下,「外道诸仙由世间道,于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皆须”那个恐怕是“亦须”也,亦须要,为什么用亦须这个字呢?「“亦须”依此而趣上地。」上层的地。“亦”的意思就是指,把大乘跟小乘也包括在里面的意思。追求解脱、追求一切智的内道佛教徒,要靠这个等持,不仅仅如此,即使是外道,想要到达粗静相道,到达有顶天的这种离欲者本身,也要靠这个道路。所以那个“亦”是要这样子来做了解的,就是追求解脱的人,走小乘的道路;追求一切智的人,走大乘的道路,都包括在里面,所以那个“亦”要这样子做解释,是不是?

“皆”也可以这样谈到,因为“皆”就是外道也要这样子做,其它的小乘、大乘道路,也要这样子做嘛,是不是?所以用这个“皆”的意思就是包括还有其它者,不是只有外道的道路,其它也要靠它呢!就是解脱跟一切智的佛果,也要靠这个道路,「皆须依此而趣上地,是故」有一个“是故”这前面整个当做能立因,后面当所成立的果,所立的果,就是结论,是故此定是内外道二者所共通之故。因为前面谈到大小乘门的道路,也要靠这个安止,靠这个等持,连外道也要靠这个安止,因为解脱、一切智、外道都要靠这个道路,因此之故,「是故此定是内外道二所共同。」所以外道也好,内道大小乘门都要靠它,这个当能立因,之后去成立出一个结论,结论就是内外道共通,它是共通的道路嘛!因为前面那个因,内道外道都需要依靠它,当然能成立出后面的结论,就是所成立部分–结论,二者大家共通的道路。

在前面的段落谈到,就安止它自己的本质来讲,也不属于小乘的道路,也不属于大乘的道路,也不属于世间的道路,那到底是什么呢?只能说它是共通的部分。既然是共通的部分,可是我现在想办法,到底怎么样子使它转变成为小乘的道路?如何使它转变成为大乘的道路?那就要靠助伴的因素,就是辅助的条件,要靠这个因素,如果它的辅助的因素–助伴是出离心,在出离心的摄持之下,那它就会转变成解脱的道路,这个还必须是追求个人得到解脱这种出离心,去加重这个条件的话,那这个安止就会变成小乘的道路;但是假设是在大乘的菩提心的摄持之下,它又变成大乘的道路。所以就安止自己的本质来讨论的话,那不属于任何一方面,但它可以变成任何一方面,怎么变成呢?那要看助伴的条件怎么去改变它,如果是追求个人得到解脱的这种出离心去摄持的话,那这个安止转变成为小乘的道路;如果是大乘的菩提心去摄持的话,它又变成大乘的道路,这就是后面的段落所要谈到的。

前面是要先说明,就安止自己本身,单独自己本质来讨论的话,那不属于任何一方面,它只是共同的。但是因为有助伴的条件加上去,它就会变成其它的道路,后面就谈到了「若无颠倒达无我见及善觉了三有过失,厌离生死希求解脱,由出离心所摄持者,是解脱道。」如果是无颠倒通达无我的见地,以及善觉了三有过失,以及厌离生死希求解脱(生死是轮回),这样子一个由出离心所摄持的安止的话,它就是解脱道。如果「若是菩提心之所摄持,(那它)亦能转成大乘之道。」所以这里谈到的,是助伴的条件。助伴者是出离心,或者助伴者是菩提心摄持,它就转变成为不同的道路。

后面用比喻来做说明,(「如与畜生一抟之食,所行布施及护一戒,若由彼二意乐摄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脱及一切智道之资粮。」)譬如说给予动物一把饭,给它吃的话,这是做布施,这是一种布施,和守护一个戒律的话,「由彼二意乐摄持」就是由出离心摄持之下来行布施、持戒,或是由大乘菩提心摄持之下来行布施、持戒,「如其次第」呢,这个布施、持戒,就会变成解脱道上面的资粮,或者是成为一切智道路上面的资粮。这样了解吗?这样子配合的,「由彼二意乐摄持」就是出离心摄持之下的布施,还有守护一个戒律,它就会变成解脱道上面的资粮;如果由大乘菩提心的意乐所摄持之下的布施跟守护戒律,这个布施跟守护戒律就会变成一切智道路上面的资粮,所以就跟这个比喻一样的,安止也是这个样子。

前面这句话里面有谈到,如何使安止本身变成解脱的道路,前面谈到安止,只有等持,不属于任何一方面,可是怎么运用它,把它转变为解脱的道路呢?书里面讲的是「无颠倒达无我见」,就是很正确的通达无我见地,就是不颠倒的去证悟无我的见地,这是第一项。还有「善觉了三有(轮回的)过失」厌离轮回而希求解脱乐,追求解脱,这是出离心,所以由出离心所摄持者是解脱道。就是要嘛由无我正见,无颠倒的通达无我的正见来摄持;要嘛由出离心来摄持,这两项,这样子的话,这个安止本身就会变成解脱道。所以安止本身成不成为解脱道,那就看有没有这两个条件去摄持。还有就是,后面又有一个「若是菩提心之所摄持,亦能转成大乘之道。」假设这三个条件都没有,就安止观修,修等持,修、修、修,可是这三个条件都没有,也没有用无我正见去摄持,也没有用出离心去摄持,也没有用菩提心去摄持的话,那这个安止的禅修会变成什么呢?轮回的原因!它只是轮回不断流转、不断流转的原因,仅仅只是这个样子。

在我们前面有一个段落,有特别谈到这三个项目,就是任何的善行,只要没有这三个条件去摄持的话,这个善行是什么呢?是轮回的原因。这个在175页第三行,也谈到这个段落,类似相同的性质,就是要由这三个来摄持,很重要的。「由是因缘,」就是前面所讨论的内容,那表示这是一个总结,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总结,由于前面的讨论之故,所以怎么样呢?「若未由多异门」如果没有由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观察修习生死(轮回)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这是出离心,对不对?「盛事」是美好快乐,对轮回的幸福美满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去对付对轮回的幸福快乐的贪爱,这个是出离心,这第一个。「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无我慧,无我的了解,无我正见,这第二个。「又离修习二菩提心。」没有两种菩提心的摄持,「余诸善行,」其它所做的任何善业,任何的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其它任何的善业,都是集谛摄所摄,「转生死轮。」转动生死的轮子,继续转动下去。所以做了很多的善业,做、做、做,但是这三个条件又欠缺,虽然很努力的做善业,不过这个善业,只是推动轮回而已,让轮回继续继续下去而已。就是出离心的摄持没有,无我正见的摄持没有,两种菩提心的摄持,那没有。如果有出离心、无我慧的摄持:解脱的道路;如果有两种菩提心摄持,那当然不会堕入轮回,它是大乘的道路嘛!所以那当然更不用讲了,现在这三者都没有的话,那变成转动生死的轮子,转动轮回的轮子,继续轮回下去。

只有一个很少数、很少数的例外,「唯除少数依福田力」之故,这个是把它排除在外,就纵然是前面三者不摄持,可是靠着很少、很少的例子,靠着福田的力量,非常强大,那也有可能脱离轮回,就这善根也有可能脱离轮回。譬如说到达殊胜的圣地,靠着圣地的加持力;拜见了重要的上师,靠着他的加持力;或者是读诵甚深的佛典,靠着佛典的加持力。这是很少数福田的威力,除此之外,所做的善行,大多数的善行,假设没有这三个条件的摄持的话,看起来好像很高兴去行善业,其实这个善业,只是推动轮回而已。

之后看课本所谈到的,386页最后一行,「然今非观察,由余道摄持趣与不趣能证解脱及一切种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观察为趣何道。」)是就此安止自己的本质、自性,观察它是趣入何种道路,这样子做解释的。前面有解释了,疑问在什么地方?疑问在安止本身,它是属于大乘的道路吗?小乘的道路吗?如果说在其它的条件,在它的陪伴者,助伴的道路摄持之下,它变成什么道路?这个部分根本没有疑问,这不用讨论了,前面已经解释说明了嘛!

我们现在这个段落是去除疑问「断疑」,那疑问在哪里?疑问是指安止自己本身的本质,它到底是属于什么道路?这个要做一个说明,所以疑问是在这里,前面谈到「由余道摄持」能不能变成解脱的道路?变成一切相智的道路?这个根本不需要有疑问,就安止而言,如果加上其它道路的帮助的话,它会变成小乘的道路,变成大乘的道路,这个根本就不必疑问的,一定是这个样子的。可是现在要讨论的,「是就此定」安止自己来讲,就安止自己本身而言,它自己的本质,到底要属于什么道路?前面的疑问,是在这个方面讨论的。安止本身有人把它当做是大乘的道路;还不止,有人把它当做它是密乘圆满次第的道路。这个疑问是就安止自己来讲,自己本身而言,所以现在这个部分要分析是在这里,就安止自己本身它是属于什么道路?这个疑问要做分析,如果说是在其它道路的帮助之下,成为解脱的道路,成为一切智的道路,那肯定是这个样子,根本就不用有疑问了。我们休息一下。

前面谈道安止的本质,从这个方面来谈的话,是属于内道跟外道共通的,共通所要观修的这么一种等持,不过就这个等持而言,我们去了解一下,它的本质是什么?观修的方式是什么?透过这样子来做观修之后,我的内心产生什么功德证悟?这个方面的理论,在内道里面,当然各个宗义不一样,然后很多不同派系的大博士也不一样,当他们去做解释的时候,解释的理论很多,可是意义上没有相违背呢!都把它认定是共通的道路。

就唯识宗的创教祖师爷来讲:圣者无着。之后瑜伽行派,就是中观自续派:莲花戒。然后祥谛巴,是中观应成。所以唯识也好,中观自续、中观应成也好,在讨论到止,不仅说止,在讨论到观的时候,也都这样讨论。就是本质方面,观修的方式,产生什么功德,这个方面而言,看法上面都没有相违背。当然观修的对境,可能大家主张不一样。或者是安止,或者是胜观,观修的对象是补特伽罗无我吗?还是要修法无我吗?宗义不同,主张是有许多不同的。不过就能观修的内心而言,在看法上面,意义都是相同,没有相违背呢!

又中观师与唯识师抉择毗钵舍那所观境时,虽有不同,」这个「又」的意思就是前面,安止是外道内道共通的道路,这已经讲完毕了,但是又进一步来讲,不要说外道内道共通,连唯识中观也共通,所以底下又讨论到,纯粹就内道里面中观师跟唯识师,在抉择胜观的时候,抉择安止的时候。首先抉择胜观的时候,所观修的对境,可能大家派系不同,主张方式是有不同,(「然总明止观及于相续生彼证徳全无不合。」)不过总体去阐明安止跟胜观,以及在内心相续上生彼证得,全部都没有互相违背,不谋而和。(「故无著菩萨,于菩萨地及摄抉择分集论声闻地中别分止观二中,」)故无著菩萨(唯识宗),在他的菩萨地、摄抉择分、集论、声闻地里面,都别分止观两方面来讨论,(「若修止者」)修止的时候,止的道路是九住心,「说由九心次第引发。

此复于声闻地摄抉最广,然不许彼定,即是修毗钵舍那法。」但是止跟观就不一样了,「故诸论中离九住心,别说修毗钵舍那法,」九住心是安止的道路,胜观的道路另外又再讨论的,「声闻地亦别说修观法故。」就是胜观的方式又另外讲了,所以止跟观分开来讲。「如是中观修次(这是莲花戒)及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祥谛巴–中观应成)等,亦以九心为奢摩他道,别说毗钵舍那道。」所以九住心是安止的观修方式,胜观的方式另外有讲,别的地方另外又讲,分开来讲,另外的讲。所以不仅仅是中观,莲花戒还有祥谛巴的说法,连唯识无着的说法也都是这个样子。

无着的说法主要是根据《弥勒五论》,所以「慈氏五论所说诸义,除无著菩萨所解之外更无所余。」跟无著菩萨所阐述的都是一样的,《弥勒五论》里面《辨中边分别论》,《经庄严论》等等的内容,就是无著菩萨所阐述的,除此之外「更无所余」,「故于此事,一切大辙」就是大乘「同一意趣。」大乘里面的唯识、中观,大乘的祖师爷,在这个部分,他们的看法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后面又有问题产生要讨论了,「若谓」就有人这么一个说法,有人这么一个主张,「若谓声闻地所说者,虽有安乐明显,然无甚深无分别相,唯是寂止。」无分别无妄念的行相,这个没有,这种情况的话,那就纯粹是安止。(「若有无分别即空三摩地。」)如果说「有无分别」有这个无分别妄念,如果存在的话,那就变成空性的等持,就有这么一种说法,这是一个接受《声闻地》主张的这么一个人,前面不是讨论《声闻地》了吗?这不是不接受《声闻地》的人啰,现在是对方提出一个疑问,那对方当然就是接受《声闻地》的人,这种人他怎么去解释《声闻地》呢?那他就这样子解释说,在修安止的时候,安乐这个条件齐备了,明晰这个条件也齐备了,不过甚深无分别妄念这个条件不齐备,如果前面两个条件齐备的话,那这个就是安止;但是假设加上甚深无分别妄念的话,那他就会变成空性的等持,就有这么一种说法了。

底下自宗就问了三个问题,「所言甚深无分别者,深义云何?」那个甚深是什么意思?这是第一个疑问,是自宗问对方。之后什么叫做无分别妄念,意思是什么呢?(「为由观慧正见决定,次于其上无分别住耶?」)为由观察慧正见彻底决断,次于其上无分别安住,是这样子吗?你所谓的无分别是这个意思吗?就是由观察抉择慧详细的做一个观察分析之后,彻底决断之下,在上面无分别安住,是这样一个情形吗?还是无分别的意思,根本就不想,什么都不想,「抑不思择无分别住耶?」都不做任何的分析,不做思惟而无分别,是这个意思吗?这就问了三个问题。

前面说是三个问题(疑问),其实归纳起来是两个问题,因为三个疑问的第二个跟第三个,其实是去解释第一个疑问,是不是这样讲?「所言甚深无分别者」,前面谈到对方的主张「甚深无分别」,那「甚深无分别,深义云何?」那你的意思到底主张是什么?这是一个疑问。那主张,自宗给就它详细的做一个说明,要嘛就是第二种,要嘛就是第三种,那你讲的倒底是那一种?是这个意思嘛!所以你的「甚深无分别」,就是由观察慧对于正见本身,做一个彻底的决断,之后安住在见地上面,无分别安住,这个称之为「甚深无分别」,是这个意思吗?或者你的主张是根本不做思惟分析,什么都不想,这个就称之为「无分别安住」,是这个意思吗?所以实际上是问这两个第二个,主要的问题都是什么叫做「甚深无分别」的意思,那要嘛是第二个,就是观察分析之后无分别;或者(第三个)不做观察不做分析,也是无分别。现在问对方,那你的主张到底是第二个问题的内容?还是第三个问题的内容?这样子去问对方的。

现在谈到「初者」就是什么叫做甚深无分别?就是由观察慧正见决定之后,次于其上无分别而安住,这个我们把它当做是「初者」,就是第一个答案,如果是这样讲的话,「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如果你的想法是这个样子的话,那我一样,我们也主张假设透过观察慧对见地正见,做了一个彻底的决断了之后,安住在上面,这个是无分别,是空性的等持,这个我们也主张,我们的看法也一样。

「初者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初者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果由观察慧把正见做一个决断之后,安住在正见上面,无分别而安住,这个是空性的等持。就算安止的话,没有这样一个空性的等持(无甚深分别相),这个我也主张,我也同意。如果谈到无分别是前面那个意思的话,那安止本身没有这个部分,这个我也主张。不过就算是这样子主张的话,「若汝许此,」甚深无分别又分成两个嘛,如果你的主张是第一个,跟我一样的话,就算主张是第一个,由观察慧对正见做一个决断之后,安住在正见上面,就算是这样一个想法的话,「则应分别有无实性见解二类,」有空性的了解,没有空性的了解这两类,「若有彼见补特伽罗,」如果一个人有空性的见地,就是空性方面有所了解的这么一个行者,这样的一个人,「次住见上修无分别,」他能够安住在空性的见地上面来做禅修,而且没有产生分别妄念,这种情况之下,(「是修甚深空三摩地。」)这个人当然他是修甚深空性的等持。

可是假设这个人没有彼见地,没有空性的见地,这样的一位补特伽罗,他也是安住在空性的等持上面来做观修,以为我是在观修空性呢!我是在观修空性的等持,其实不是嘛!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空性的见地,所以这样的一个「若无彼见补特伽罗,唯不分别而修,则非修习甚深空性。」以为自己是在观修空性,当然不是观修空性,因为他都没有了解嘛!对空性没有了解。

理应如是分别宣说,」所以要把这二者都分开来,就是对空性的见地,有,还是没有。如果有的话,然后他去观修,当然他就进入了空性的等持之中;假设没有这种见地,他去观修的话,这不能说他进入了空性的等持,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见地,「不应宣说」不应该主张这样子讲「凡无思惟一切痴修皆是无缘,」「无缘」不缘取,就是谛实不能够成立,还有「或于无相」,「或于空性」这三者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谛实不能够成立。「无缘取」也是谛实不能够成立,「无相」也是谛实不能够成立,「空性」也是谛实不能够成立。所以不应说,凡是不做任何思惟而禅修的一个人,他就是观修空性的人,就是修静虑的人(「修静虑师。」),皆是修无所缘,就是修无相,或者是修空性,修的静虑师、禅修者,不能够这样子讲了。什么都不想跟灭掉谛实成立,这完全是两回事,因为不能说,我什么都不想就把谛实成立灭掉了嘛!所以不能说什么都不想,这个人就是修无所缘,就是修无行相,或者是修空性,不能够这样子讲。一定要把这二者,有见地跟无见地的禅修,要把这二者分开来了解。

「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这是前面谈到的第三个疑问,就是第二个回答。疑问是说「所言甚深无分别者,深义云何?」这第一个疑问。之后回答就分成两个了,由观察慧对正见做抉择,安住在其上无分别,这第一个答案。根本什么都不想,也不思惟,没有妄念,这个就是无分别住,这第二个答案。前面第一个答案我们讨论完毕了,现在是第二个答案,「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现在彻底通达空性正见,或者是说没有彻底通达,这个都不讨论,现在「但若心无分别,全不思择,」内心根本就没有任何想法,完全不做思惟分析,这样子来安住的时候,「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内心无妄念,不做分析,一切的止修、思择修,全部都是空性的等持,如果你这样主张的话,(「则前所引声闻地说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亦应许为空三摩地,」)那前面《声闻地》所说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就是你虽然不愿意承认,可是前面全部都会变成空性的等持,因为《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各种的安止,都不包括无妄念这个部分。无妄念,就是不做任何思惟,这个部分没有,不包括的话,那在《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所有安止的部分,全部都会变成空性的等持,这一点是你不想要主张的,可是也会变成这个样子,不得不变成这样子一个结论。

后面讲原因,388页第二行「由彼定时除念正知势力微时,略起观察。」修那个安止的时候,除忆念跟正知的势力、力量稍微减弱的时候,这个要「略起观察」稍微要起分别来做一个观察。「余时全不略起分别,」其它的时候全部都不会产生分别的,「分别」意思就是指,哦,这个是这样子,哦,那个是那样子(「谓此是此非,」),这些全部都没有「全不略起分别」,「故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这是引经据典来做说明,说你前面所谈到的这个安止,说没有这种无分别妄念,不包括这个无分别,你所谈到的不包括无分别的,就是只有安乐跟明,没有这个无分别的话,这个是安止。那这个部分,其实在安止的那个时候,分别都没有产生呢!不是像你所谈到的不包括,没有这个条件,这个条件都齐备呢!如果你说无分别这个条件不齐备的话,那跟《解深密经》等等的主张就完全相违背。

这个部分有谈到过,在350页倒数第四行「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种所缘,谓周徧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周徧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就能缘心立二影像,」能缘心是有境,立两种影像,两种影像就是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初是毗钵舍那所缘,」有分别影像是胜观的对境。「二是奢摩他所缘。」但是第二个却是奢摩他所缘,无分别影像却是安止的所缘,是不是这样讲?安止本身它是无分别的,因此之故,它的影像,当然就是无分别影像,所以把无分别影像当做是安止的所缘对境。那安止本身是无分别的,所以这里才会谈道,388页第二行,安止本身除了忆念跟正知势力减弱的时候,才要起观察,除此之外,全部都是无分别的,所以安止本身是无分别的。

前面提到那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之后至尊仁波切又给它做了一个解释,把它归纳成三种来解释说明,在这个地方就已经有谈到说,其实安止本身是无分别的,但是你现在又说安止本身不包括这个部分,那不是跟《解深密经》等等,跟很多的佛经的说法,就相违背了。

(以下仁波切国语解说)仁波切问:清楚吗?今天不清楚?大家笑!简单的来说,现在很多禅宗,有一点宗大师讲的这些问题。比如说修空性,跟这边讲的支那堪布差不多,就是什么都不想,心里想的就档住,所有的念头就档住,那这个如果把它变成等于是修空性,这两个就等于(等同)的话,那就可以说,修奢摩他的时候,也是要有这个无分别,是不是?修奢摩他也要有无分别,那我们就请问他们,修奢摩他的时候,有没有无分别?有嘛!那这个无分别的时候,会不会变成修空性?如果是修空性的话,那修奢摩他又会变成一定要修空性,这两个有点等于(等同),那他们这里没办法说「是」,他们一定要区分,那怎么区分呢?他们说修奢摩他的时候有乐有明晰,但是没有无分别。他们就这样子讲,刚刚他宗这样子讲的,修奢摩他的时候有乐有明晰,但是没有无分别,如果无分别的话,就变成空性的三摩地,空性的等持,他们这样子想的。

所以我们现在请问他们的话,应该会这样子回答,这是宗大师这边回答的,修奢摩他的时候没有无分别,理由在这里。宗大师就慢慢的分析,请问你现在没有无分别,你说修奢摩他的时候没有无分别,那你指的无分别是什么样子?就请问,你现在讲的无分别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去除执着、去除实有,我们就达到究竟的见解,就缘在这个空性的见上?然后没有分别,心就不散乱。你讲的无分别是这样子还是另外一个?如果你讲的是这样子,那我也承认无分别就是修空性;(如果)你讲的不是这样子,就讲另外一个,那宗大师就慢慢的分析反驳。重点是这个,但是我看你们好像不清不楚的样子,糊里糊涂(大家大笑),没有关系,下一个礼拜再讲一次这个。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凯法师对“茶禅一味”的理解[栏目:禅茶文化]
 非法敛财,转眼成空[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10 五种空[栏目:元音老人]
 自身净土自心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四二)[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