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六)
 
{返回 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5

2011百日共修 皈依(六)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皈依就是下决心。皈依佛,下决心以佛为究竟的导师;皈依法,下决心以法为究竟的道路;皈依僧,下决心以僧众为究竟的道友。
   
    一、因皈依的学处
   
    我们在相续中得到了皈依的戒体以后,要学修皈依的学处,受持皈依的戒律。皈依的学处有三种所断之学处、三种所修之学处、三种同分之学处和五种共同之学处。三种所断之学处是不允许有的行为,三种所修之学处是必须有的行为。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三种同分之学处和五种共同之学处。
   
    (三)三同分之学处
   
    我们皈依上师三宝以后,要将上师的身语意和眷属视为三宝,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体。如颂云:“上师即佛亦即法,如是上师即僧众,一切能作乃上师,师为具德金刚持。”
   
    第一、皈依佛以后,应将上师善知识视为真佛,甚至连上师的身影也不能随意践踏,而要精勤承侍、供养。
   
    佛在《涅槃经》中讲:“末时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现在佛已经涅槃了,虽然我们不能亲见佛陀,但是佛会化现成具德的上师善知识来度化众生。我们要深信这个道理,视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为究竟的导师,一心一意地依止。
   
    第二、皈依法以后,应将上师善知识的教言视为真正的法宝,依教奉行,哪怕仅仅是一言一句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佛法广大奥妙,若是没有上师的窍诀,我们无法能够领悟佛法。
   
    第三、皈依僧以后,应将上师善知识的眷属,自己的同修道友们视为僧宝,紧紧跟随,毕恭毕敬,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上师的眷属,自己的同修道友里,有圣者僧众,也有凡夫僧众。不是必须要把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圣者僧众视为究竟的道友,这是分别执着,舍近求远。你身边的这些金刚道友就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在别处你根本找不到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你现在看不到别的,即使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亲自降临,你看到的还是眼前的这些。因为你心不清净,一切都不清净;你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了。实际上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就在你身边。尤其我们作为密乘弟子,一切都要观为清净圆满。这些同修道友都是僧宝,互相都要毕恭毕敬,和睦相处,这叫皈依僧宝。若是不皈依身边的僧众,舍弃了他们,相当于舍弃了一切僧众,舍弃了十方三世一切僧宝。
   
    佛就在你眼前,法就在你眼前,僧就在你眼前,上师三宝就在你的眼前,你在别处是找不到的。自己的上师善知识就是断证圆满的佛陀,你究竟的导师;上师的教言、窍诀就是正法,就是法宝,就是你解脱的道路。你要解脱,要到达彼岸,就要修持上师的教言,就要依止上师的窍诀。你身边的同修就是究竟的道友,就是僧宝。
   
    (四)五共同之学处
   
    第一、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上师三宝。你皈依上师三宝了,无论有再多的艰难困苦,有再大的违缘障碍,也不能舍弃誓言,也不能动摇决心,这就是纵遇命难也不舍弃上师三宝,也可以说不舍弃皈依上师三宝的誓言。
   
    我们已经立下誓言了,下定决心了:从现在一直到获得无上菩提果之间,只把佛作为究竟的导师,把法作为究竟的道路,把僧作为究竟的道友。上师是三宝的总体,身为佛,语为法,上师的眷属,自己的同修道友为僧宝,可以这样皈依;上师的意为佛,语为法,身为僧,总集三宝,也可以这样皈依。
   
    智者、圣者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纵使舍弃生命,也不会舍弃誓言。什么叫智者?什么叫圣者?你学佛修行,解脱成佛,就是要成为智者,成为圣者。如果你有“为了守护誓言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决心,你就成为圣者、智者了,同时你也可以脱离轮回,获得成就了。
   
    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最终的成就都要靠坚定的信念,靠不动摇的决心。愚公移山靠的是信心和决心,同理,我们见性成佛也要靠信心和决心。正如莲师所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大家一定要祛除疑惑,坚定信心。信心包括清净信心、欲乐信心和胜解信心。我们想要取得最终的成就,要靠胜解信心,它是任何时候都不动摇的。我们皈依上师三宝是为了解脱成佛,要达成所愿就要靠决心。所以纵遇命难也不舍弃上师三宝,纵遇命难也不舍弃皈依上师三宝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学佛修行应该舍弃一切,就是说任何时候都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任何事都不能影响自己的修行,不能影响自己的道业。没有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现在一些人常常为了世间的琐事动摇自己的决心,放弃学佛修行,还找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家里有事,家人起烦恼了;单位有事,领导来电话了;头疼了,腰疼了,犯心脏病了,犯血压高了……这都是自己的决心不够坚定,愿力不够大!你的愿力没有超越业力,所以就有这么多事。若是你有坚定的信心,有不动摇的决心,谁也阻碍不了你,谁也影响不了你!
   
    纵遇命难也不舍弃上师三宝,不动摇皈依上师三宝的决心,这是戒,大家要明白。人活着最重大、最严重的事情莫过于涉及到自己的生命,即使如此也不能舍弃誓言。说那么多空话没有用,就看自己能否做到。你现在是凡夫,暂时还做不到,但是你必须要有“一定要做到”的决心,这个决心是你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凡夫把钱财看得最重要,其次是生命,最后是仁义道德。守护誓言就是讲仁义道德。现在的人特别荒唐,特别愚痴颠倒,为了钱财可以舍弃生命,可以舍弃仁义道德,可以舍弃一切,包括自己的誓言与决心。若是不颠倒,应该将仁义道德、守护誓言放在第一位,生命放在第二位,钱财放在第三位。
   
    皈依是一种誓言,一种决心。你真正如理如法地皈依以后,相续中就有了戒体。大乘佛法里所讲的戒体是决心,你相续中若是没有决心就没有戒体,没有戒体就没有皈依。你立下誓言,下定决心之后,就不能再动摇。但是要做到不动摇,难啊!如何能做到不动摇?就是要有胜解信心。胜解信心首先要明理,断除疑惑。若是没有断除心里的疑惑,你能不怀疑吗?若是怀疑了,你能不动摇吗?你仔细观察一下自己,你就是这样动摇的。假若没有断除疑惑,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开始怀疑了、动摇了。
   
    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誓言!因为遇命难只是失去一次生命,只会感受短暂的痛苦,而舍弃誓言意味着我们要继续六道轮回,要无数次地失去生命,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守护誓言比爱护生命还重要,它是成就的根本,是解脱的方法。若是我们不舍弃誓言,只皈依也能解脱!若是我们有纵遇命难也不舍弃誓言的这种决心,成就就在眼前!我们解脱了之后就不用再六道轮回了,也不用再感受痛苦了,可以获得永恒的安乐了。我们今生纵然因守护誓言失去一条命,也就感受几十分钟的痛苦,也就是失掉了一条没有价值的烂命而已。这样一比较,纵遇命难也不舍弃誓言,值!
   
    第二、纵使获得大利也不能舍弃上师三宝。第一条内容主要讲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坎坷和磨难,现在讲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利益。
   
    假使今天有一个人对你说:“若是你能舍弃上师三宝,就可以当总统、当主席。”若是真能如此,你会不会动摇?也许很多人都不敢肯定,也许很多人都会动摇。为什么?因为不明理,没有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坚定的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不明理的人怎么能有坚定的信心呢?如果不明理,我们一定会选择地位等名闻利养。我们可以对皈依上师三宝所得到的功德与利益,和你要获得的总统或主席的地位作个比较。佛在经中讲,皈依三宝的功德,若是有个形状,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在这里我们不讲皈依其他的功德,只讲其中一个功德——将来能无数次地获得转轮王的果位。前者是无数次地获得这样的利益,后者仅仅是一次。前者获得的转轮王位是统治整个南瞻部洲的,后者所获得的主席或总统,和转轮王相比只是个小小的官位,是微不足道的。若是我们在这种诱惑面前动摇了,也许是因为不知道这个道理,倘若知道了以后还动摇,那就是我们没有深信佛的教言。否则,我们不可能选择那种地位,一定会选择皈依,一定不会动摇自己的决心。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天壤之别。若不是个傻子,不可能选择那种地位。若是选择了,还是信心不足,没有完全相信佛,根本谈不上是信佛的人。现在很多人信佛、学佛都在表面上,实际上根本没有信佛学佛。信佛学佛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一切恶,行一切善。如果不按佛的要求去做,怎么算是信佛学佛的人呢?
   
    我们再用钱财做比喻,假设有人给你一千万人民币,条件是你必须舍弃上师三宝,你会不会动摇?你是选择上师三宝,还是选择一千万?
   
    戒律就是标准。拿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决心,然后就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用佛法当镜子照自己,才能看清自己。在地位、金钱等世间福报的诱惑面前,你能不能把握住自己?若再大的利益,再高的地位,再多的钱财都不能动摇你的决心,那世间的一些蝇头小利,就更不能影响和动摇你了。
   
    我们绝对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不能今天说要学佛,明天又不想学了;不能今天说要出家,明天又不想出了;不能今天说要参加百日共修,没有几天就想下山了……还找好多理由。总是飘浮不定的,这种人到哪里都一样,是不会成就的。成就靠的是坚定的信念!
   
    第三、遇到危难的时候,不寻求别的依靠,只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家里有事了,身体生病了,工作不顺利了,不求别的,只求上师三宝的加持。这里说的意思是,我们不是不可以依靠外在的助缘,但是都要转为道用,都要视为佛的事业。不靠外在的助缘,不靠缘法这些外在因素,这种人就是傻子。学佛修行的人不是傻子,而是有智慧的人。不是身体生病了,不去医院治疗,只在佛像前跪着祈祷,也不是今天家里有事或生活、工作上有问题了,不靠他人的帮助,只在佛像前跪着祈祷,而是要把医疗、他人和朋友的帮助等外在的助缘,看成是佛的幻化,佛的事业。
   
    前几天我讲过四种化身佛——殊胜化身佛、投生化身佛、工巧化身佛、种种化身佛。凡是帮助我们、利益我们的一切都是种种化身佛,都是佛所幻化的,都是从我们的本性、佛性当中显现的。哪一个不是本性、法性的显现?哪一个不是佛性的显现?作为修行人,我们要处处提起正念,处处坚定信念,这就是修行。
   
    所以此处讲,任何时候我们都不靠别的,只靠上师三宝。意思是:一切境相,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佛的化现,都是上师的化现,一切都是佛度化众生的方便,一切都是上师度化众生的善巧。事实上,佛与魔都在教化众生,佛是在正面教化众生,魔是在反面教化众生。我常说:在顺境中积福,在逆境中消业;将一切转为道用,在一切境相当中,心如如不动。就是不分别、不执着,都是平等的,这就是智慧,是佛五种智慧之一的平等性智!
   
    生活、工作上有困难了,他人、朋友来帮助的时候,要想成是佛来帮助我们,是菩萨来救度我们。生病了,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要认识到这些都是药师佛的幻化和游舞,都是药师佛的事业。佛度化众生的方便、方法叫佛的事业。把医生、药物都看成是佛和佛的加持品,看成是佛度化众生的方便,这不仅是祛病还是消业。我常说:这不是着魔,而是去魔;这不是生病,而是祛病。有的人怀疑,是这样吗?是不是这样,要看你的心,若是你能转为道用就是去魔、祛病,否则就不是。
   
    什么叫转为道用?就是转念,念转业消,念不转不能成就。你若是念转不过来,即使每天都上课,都修法,还是不能成就。没有魔不成佛,烦恼本身也是菩提,也是智慧。念一转,烦恼变成了智慧;念一转,魔变成了佛。其实魔和佛只是一种概念,任何境相,无论是寂静的还是忿怒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扰乱你心的宁静,就是佛;若是扰乱了你心的宁静,影响了你心原有的状态,就是魔。
   
    第四、无论去任何地方,都要祈祷那个方向的上师三宝。无论我们去哪里都应该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哪里都有佛!大家不要总是提心吊胆、患得患失:“我今天要去某个地方,会不会有违缘障碍?能不能顺利?能不能如意?”你没有必要这样担忧。大家一定要相信,佛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其实,佛没有固定的模样,没有固定的位置。就像你想找心,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找不到。心脏不是心,大脑不是心,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心在哪儿?我们现在也认定了一个心,但这不是真正的心,而是心的作用。那什么是心?一切显现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我们自心的幻化和游舞。心的本性是佛,心性就是佛性。心性、佛性、自性都是一个意思,所以说佛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我们只要把握了心,就把握了一切,这就是佛无所不能。
   
    什么是“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是没有恐惧,不提心吊胆。但是我们没有明白,没有深信道理,所以,我们遇到对境的时候还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都是背道而驰的,结果都是大失所望。
   
    凡夫愚痴颠倒,就像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扔石头玩,把石头扔到头顶上去了,结果掉下来砸到自己的头了。这个时候才知道疼,才觉得苦。没有用,晚了!同样,我们为了幸福快乐而上班、成家、生孩子等,不但没有获得幸福快乐,反而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痛苦了。这就是扔石头砸自己的头。所以我说,你为了钱财,为了地位,为了名誉,不择手段,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大失所望。极少数人虽然得到了,但是幸福快乐离他们更远了,也是失望至极。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明白、深信这些道理,没有以正知正见来把握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平时总说“我听上师的话”,但一到关键时刻就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如果你不依教奉行,永远都会被业力牵引,永远是业力的奴才、烦恼的奴才,不会有自在的时候。因为你不勇敢,不敢面对,不敢对治,总是向业力投降,向烦恼投降,被它们百发百中。
   
    我们应该处处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处处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一切都能如愿以偿、心想事成。在世间我们不会有心想事成的时候,等到我们真正成就那天,才会心想事成。心想事成是一种出世间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喻不可言的。等你超越了、成就了那天,才会有心想事成。
   
    第五、常常忆念上师三宝及他们的功德。行住坐卧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在密宗这样高层次的境界里讲,自心是佛,自身是圆满的坛城,我们任何时候都不离自性佛,不离自身坛城。若是我们能时时提起这样的正念,保持这样的见地,才是最究竟的。若是我们没有这么高的见解,应该想到上师三宝无处不在,走路时把上师三宝观想在右肩上的虚空中,作为绕佛的对境;享用饮食时把上师三宝观想在喉间,作为供养的对境;安坐时把上师三宝观想在头顶,作为祈祷的对境;睡觉时把上师三宝观想在心间,作为梦境转为光明的要诀,在与佛、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中进入睡眠。你们现在睡觉的时候是恶念,是无记的状态,梦境都是乱七八糟的景象,睡都睡不好。
   
    若是我们能做到任何时候都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能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就能增加自己的信心。若是我们连这些都做不到,那至少也要做到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受用,先供养上师三宝,然后再自己使用。
   
    作为修行人,我们要时刻提起正知正念对治烦恼,对饮食、受用等物品不应该生起贪心。我们就要这样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供养上师三宝。你因喜欢这些饮食的美味而吃,那是贪吃,现在我们要对治的就是这种烦恼。怎样对治呢?就是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把吃、穿、用先拿来做供养,然后把这些当成加持品。这样不仅能吃饱,还能消业;不仅能保暖,还能保护我们。
   
    现在很多人都在身上戴了很多的金刚结、佛像等,其实没有必要。你所穿的衣服已经先供养给上师三宝了,都是三宝赐给我们的,里面有上师三宝的加持,这衣服就是护身符,就是金刚铠甲。
   
    我们享用饮食的时候先供养,然后当加持品吃,这些饮食就是甘露、甘露丸,没有必要再到处去求甘露、甘露丸。有的人一听说哪里有灌顶了,哪里发甘露丸了,都跑去了,人山人海的,这都是没有正见,没有智慧的表现。有正知正见的人,有智慧的人不可能往外求,不可能往外跑。现在的众生真是可怜,很多食品里有添加剂、防腐剂等,吃了心里不舒服,不吃还不行,心里总是患得患失的。一点儿不被污染的食品是找不到的,但是你把它当加持品吃,都是甘露、甘露丸,不会有事的。
   
    最好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心清净,一切清净;心圆满,一切圆满。不要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的,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一切显现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自心的幻化和游舞。心不净,不会有清净的。你无法祛除物质上的染污,那就祛除心灵上的染污。若是你心灵上没有障碍,一切都没有障碍。
   
    大家有没有时刻提起正念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若是没有提起正念,整天打坐、念佛、诵经也没有用,都不是修行。我们一定要转念,功夫要下到心地上。念佛念心,时时处处观察自己心的相续;修行修心,调整心态。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都能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是至关重要的。
   
    我讲了很多皈依的戒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并且自己也想获得这些功德,发誓发愿自己也要成为具有这些功德的人。大家都不是特别喜欢听戒律,这是不明理的表现。若是把道理讲清楚了,大家思维明白了,守戒不难,持戒不难,修行不难。越明白,修行越简单。
   
    真正明理了以后,轮回并不可怕,因果并不复杂,修行并不困难,成就就在眼前。希望大家都有智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七)
下一篇: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五)
 2011百日共修 三特加行 特加行(五)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四)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六)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金刚萨垛除障法(七)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三)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满难得(一)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金刚萨垛除障法(五)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满难得(十)
 三特加行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〇〇七年求戒影录略述(释果成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第八十一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藏传因明学 藏族学者的因明著作初探[栏目:汉土论著]
 那一方宁静的小山谷[栏目: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故道白云 22.转*轮[栏目:故道白云]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卷上[栏目:智谕法师]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三(贾曾)[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9课[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宏演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略论[栏目:杨仁山居士]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八:皆得知他心念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