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三)
 
{返回 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2

2011百日共修 寿命无常(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们只有懂得无常了,尤其是懂得寿命无常了,才不会浪费人身,不会虚度光阴,不会错过学佛修行的机缘。虽然我们也想好好地珍惜人身,也想发挥它真正的价值,想利用它承办自他最究竟的利益,但是如果对无常没有甚深的体会与感受,就很难克服无始劫以来懈怠懒惰,得过且过的习气,不知不觉地就会与这样的机缘擦肩而过。
   
    我们学过了人身难得,也许很多人都对此道理有甚深的感受,真心想珍惜人身,想好好地利用它学佛修行,让自己今生解脱成佛。但是我们的烦恼习气不让我们如愿,它甚至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懈怠懒惰,得过且过。对无常没有甚深的感受与体会,没有生起真正的定解之前,我们很难真心实意地去修持正法。也许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学佛修行了,而且非常精进。但实际上都是一种表面上、形式上的学修,没有真正地修持正法,也没有真正地精进起来,这样我们离成就还是很远,要成就还是很困难。所以学修寿命无常的课程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白无常:万事万物都是缘法,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都在刹那刹那的变化当中生灭,一刹那也没有停止过。小时候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今天的我们和昨天的我们也是完全不同的。昨天的我们已经过去,今天的我们也是在刹那刹那当中变化的。
   
    外器世界相对来说是比较坚固、可靠的,但最终也要示现无常,也要毁灭、消失。与之相比,我们的人身和生命更是脆弱,更是无常,更不可靠。在这个世界上,能让它生存的助缘非常少,能让它毁灭的恶缘非常多,如圣天论师所言:“死缘极众多,生缘极稀少,彼亦成死缘。”生命就像水面上的水泡一样,随时都有破灭的可能。
   
    第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如《解忧书》中云:“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意思是说,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界,有生必然有死,生而不死的可以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连这样一个怀疑的对境都没有。
   
    六道轮回的顶层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底层是无间地狱。从顶层到底层,所有的众生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都逃脱不了死亡。尤其是南瞻部洲的众生,生命更是脆弱,寿命更是不稳定。我们现在生于末法时期,是五浊最炽盛、最浓厚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像狂风中的油灯,随时都有被风刮灭的可能。
   
    其实我们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迈向死亡,时间每过一分钟甚至一个刹那就向死亡靠近一步,每过两分钟甚至两个刹那就向死亡迈进两步。我们离死亡越来越近,这个过程一刹那也没有停止过。如龙树菩萨所说:“寿命多害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危害生命的因素特别多,处处都有,时时都有。我们稍微不小心就会有失去生命的可能。生命就像被风吹的水泡一样,随时都会破灭。
   
    我们处于沉睡中,无数次平缓地向内吸气,向外呼气,期间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气吸进来,呼不出去,就死了;气呼出去,吸不进来,也死了。我们对于在睡眠期间没有死去而能安然醒来,应当看成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然而我们根本不了解无常,根本不懂得生命有多脆弱,对生命的无常我们一点都意识不到,也没有做好准备,躺在床上就呼呼睡去,还很有把握次日早上一定能醒来,可是谁能知道睡眠期间自己会不会死呢?
   
    我们的寿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是满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还有些人只剩下一点点,但桶都是漏的,里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如果没有往桶里面加水,桶里的水即使再多,也会很快流光的。我们的寿命也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减少,不会增加。
   
    死魔随时都在你的身边寻找机会,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领你走进死亡。这时候,不管是你的领导,还是你的上师,还是你的亲戚朋友,即使把你关在坚固的铁箱里,把四周都焊上,一点缝隙都不留,然后拿着各种兵器守护着你,也无济于事。当死主阎罗王将黑索套在你的脖子上时,你只能是面色铁青、泪眼汪汪、五体僵硬地被带到死亡的大道上。此时此刻,大德不能吩咐,勇士无法救护,饮食无法引诱,你无处可逃,无处可躲,无依无靠,无计可施。即使你的势力再大,权力再大,再智勇双全,也无法能够阻挡阎罗王的脚步。
   
    在世间,对那些有权势的人,我们可以去诱惑或贿赂他,想想办法也能解决问题。但是阎罗王不受贿,请他吃饭他不吃,给他红包他不要,无论怎样都诱惑不了他。有些人生病了跑到医院,想逃脱死亡,不可能!有些人快要死了,连医院都没办法救治了,于是跑到庙里想躲避死亡,不可能!然后他们会想:“能不能找个法力强大的师父念点什么咒语,把这些病魔、恶魔驱走,让我好起来?”想驱除死亡,不可能!有些人快要死了,还想:“快把门窗都关上,别让这些鬼魔进来。”想挡住死亡,不可能!这个时候,除了自己往昔所积的善根,无人能救度你,无人能帮助你。
   
    “没事,阿弥陀佛、观音妈妈多慈悲啊,到时候阿弥陀佛能来接引我,观音妈妈能来救度我,我还有上师,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这时候,阿弥陀佛、观音妈妈或具德的上师都不可能像抛石头一样把你抛到极乐世界去。你的人缘再好,亲朋好友再多,也照样无依无靠,孤独无助,无可奈何。这个时候,到医院通过各种医疗手段治疗,法师念各种咒语等都无济于事,即使药师佛亲自降临也无法让你摆脱死亡。
   
    尽管你平时脑子很好用,很能设计,很能规划,非常善于利用时机,但是面对死亡的时候,这些一律都不管用,你想尽办法也逃脱不了死亡。若是你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修行,没有积累善根,到临终时,阿弥陀佛也无法救度你,最慈悲的观音妈妈也无法帮助你,上师也无计可施,任何尊者的大悲都不能庇护你。此时,你唯一的依怙就是自己一生中所修的善根,这个是你可以带走,可以依怙的。除了善根和恶业之外,其他任何东西你都带不走。这就是佛说“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的原因。
   
    善根和恶业都不是物质,它没有形状,而是一些习惯、习气或者是相续中的串习。善根是一种好的习惯,好的习气,好的串习;恶业是一种坏的习惯,坏的习气,坏的串习。我们的生命和相续是很多个刹那的连续,它是不间断的,但是这些连续不断的刹那是可以存留的。我们造下的恶业是可以改造的,因为断恶是在相续中,行善也是在相续中。断掉或灭除相续当中恶的习气,坏的串习叫断恶,增长并发挥我们相续当中好的习惯,好的串习叫行善。所以断恶行善是对我们生生世世都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现在虽然都投生为人,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恶习重,从小就心狠手辣、无恶不作,有一些不好的习气和习惯;有的人从小就特别善良,悲心强烈,喜欢做好事,有好的习气和习惯。人到临终的时候,只有善根可以依怙,所以我们要多积累善根,从现在开始就要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学修佛法,断恶行善。
   
    在世间我们还有很多缘没有了,很多债没有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去了缘了债,一定要赶在死亡来临之前,把该了的缘了完,该还的债还清,否则就无法了脱生死。无法了脱生死就意味着无法了脱生死之苦,无法了脱痛苦和烦恼,无法了脱轮回。那怎样才能了缘了债呢?就是无论对家亲眷属、亲戚朋友,还是对有缘众生,都要真心地对待,无私地奉献、付出,不能虚情假意。
   
    真心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妄心不死,真心不活。在座的这些人里,也许很多人都会想:我对家人是真心啊!不可能!如果你的妄念没有断除,哪来的真心啊?想了缘,就要真心地对待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能够真心地、认真地对待,那才是了缘,也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我们现在不是真心地对待,所以这个缘了不了。我们对他们再好,说得再好听,做的事情再令他们满意或高兴也不行,也感化不了,感动不了对方。你希望对方满意,希望对方高兴,希望对方理解自己,这些都是分别、执着、妄想,这里没有真心,所以感化不了人心。这样你对他再好,为他做的事情再多也没有用。这叫“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是欠债、还债的过程而已,了不了缘。
   
    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对方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对方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无私地奉献、付出,这才是了缘、还债。若是你这样做,不可能不感动对方。也许当时对方没被感动,这也是自己的因果,也是消业的机会!你要想,这可能是自己的业障还没有消,然后再发心,再付出,不断地、不变地这样奉献、付出,没有还不清的债!
   
    有时候我们也偶尔为对方做一些事情,关心关心:“今天天气不是很好,注意身体哦,别感冒了!是不是今天没有吃饭啊?要准时吃饭啊,不然身体坏了怎么办呢?”有时候也付出一些:“饭做好了,吃饭吧!”或者为了他们赚钱养家糊口。但这些都是有要求,要回报的。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得不到相应回报的时候,就没有劲头了,就开始不关心,不付出了,甚至还一肚子的委屈,满脑子的埋怨、后悔:“我对他那么好,付出那么多,他还不理解我,还这样对待我。”这说明你所做的一切不是无私地奉献、付出,否则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有没有按你的要求做,有没有回报是另外一回事,这些跟你奉献、付出没有关系。所以,要做到无私地奉献、付出,难啊!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对爱人,对儿女一点私心都没有;我对某人是真心实意的,一点私心都没有!”不可能!你没有放下自我,没有破除我执之前,不可能没有私心。这都是假的,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没有发现这种自私自利之心而已。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心才能坦荡。无论结果如何,心里都是亮堂的、高兴的、喜悦的。如果有私心杂念,最终的结果就是烦恼、痛苦;如果没有私心杂念,最终的结果不管是好还是不好,都是开心、快乐、喜悦的。
   
    我们经常讲了缘、了债、了生死。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就要断除分别、妄想和执着,就要明心见性,就要看破、放下。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才能看破、放下呢?现在我们讲的、学的、修的这些都是方法。你按这个方法如理如法地学修,一步一步来,就能明心见性,就能看破、放下,就能断除分别、执着和妄想,最后就可以破除我执,放下自我。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心地对待众生,才能做到放下,无私地付出,才能了缘、了债,才能了脱生死,才能摆脱轮回。摆脱轮回,就是永远地摆脱痛苦,再也不要感受痛苦了,同时得到永恒的安乐,无比的喜悦!
   
    寿命无常的课程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透彻理解,深刻体悟无常。你真正懂得了无常,明白了无常以后,才能看淡一切。否则,就总有这个事、那个事在困扰、障碍着我们。
   
    虽然我们现在在参加百日共修,但是很多人快要被魔摄持了。他们总是被各种世间的琐事困扰着、障碍着。“上师,我有大事,可不可以下山回家一趟啊?”这不是在共修吗?有什么大事啊?哪有比修行还大的事啊?是你把这些琐事看得太重了,就变成大事了。外面的树上有很多鸟巢,对那些鸟儿来说鸟巢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把鸟巢看得太重要了;我们没有把鸟巢看得太重,所以鸟巢对我们来说不重要。那边一群小孩子在玩耍,他们用沙子盖高楼,那些沙堆成的高楼对我们来说不重要,但是对那群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不能碰,碰坏了他们就会哭闹,他们就执着那些。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对一个渴望解脱的人来说,对一个真心实意修行的人来说,世间的琐事与外面树上的鸟巢和用沙子堆成的高楼一样,统统都不重要。世间的琐事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好也是那样,不好也是那样,都能过得去。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灾难面前人人平等。再有钱、再有权、再有名气、再有美貌都没有用。地震了,海啸了,你到灾难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美貌,看这些灾难能退回去吗?你把银行里的存款都取出来摆上,看灾难能退回去吗?在灾难面前,街上的乞丐和皇宫里的国王一样,没有丝毫的差别,所以不要把世间的琐事看得太重了。
   
    现在你为什么总有违缘障碍?就是因为愿力不够,愿力没有超越业力!可怜,真可怜!业力太重了,愿力不够强大。若是你决心大,愿力强,谁能拦得住你啊?修行是你自己的事,谁能阻挡得了你,障碍得了你啊?不要总是找借口:“女儿快要结婚了,若是那个场合没有我,多不好啊!我是不是该回去一趟啊?”有什么不好的,你一个老太婆,有没有都一样,那些年轻人根本不在乎,是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儿子快要考试了,快要毕业了,我是不是要回去一趟啊?”儿子考试了,你回去干什么啊?是不是要替他考试啊?儿子毕业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啊?其实就是因为每天都要上座坐好几个小时,自己坐不住了,就找借口。
   
    有这样一个学修、成就的机会,多难得啊!在这里,尤其是百日共修期间,你到这里就相当于到了如意宝洲,处处都是如意宝,自己应该多捡一些,多往包里装一些。等百日共修结束下山的时候,你应该是满载而归,而不是两手空空地回去。重要的是看你是否真心想解脱,是否真心想成佛。若是你真心想解脱成佛,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四)
下一篇: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二)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二)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九)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四)
 2011百日共修 三特加行 特加行(六)
 三特加行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八)
 2011百日共修 三特加行 特加行(十)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六)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二)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满难得(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超度[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纯素食健美运动员的吃素心得[栏目:素食与健康]
 「法华七喻」与七种增上慢心(一)[栏目:宽运法师]
 此刻佛陀是否存在?Does the Buddha exist at this moment or n..[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印光大师说故事 105、母女奇特 各示异迹[栏目:灵岩故事]
 发善心同念佛祈猛兽毒蛇蝗虫远离[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十愿、漏尽智通愿[栏目:信愿法师]
 相应50-54经 戒具足等经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现代社会中净土法门的弘扬与实践(潘宗光)[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