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李直问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6

答李直问

  问:依起信论众生在生灭之中,虽依真如自体相熏习,亦能发心修行,但以有无量无边无明,起一切烦恼种种差别,若不遇诸佛菩萨以为之缘,而能证入涅槃,则无是处。读此窃有疑义:即诸佛亲证真如,从断无明而证乎?抑本未尝起于无明乎?依后义,则佛本与众生绝对不同,三阿僧祇劫之修行于佛为多事。依前义,则佛与众生绝对无异,不遇诸佛不能证入,于第一佛作何说?况经亦云众生即佛,无明即真如,一切经论但对世间人见思执著而为言说,若分别不有,即经论亦舍。金刚经谓之如筏喻者,如是亦可谓筏依渡而有。经依分别而说,真如依无明而立,佛依众生而证,得毋使人疑佛,亦从人心识中出,不过一种对病下药之法门,亦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乎?法华诸佛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心经度一切苦厄,以无所得故。佛之大用如是,即以度苦厄、入佛之知见而止,恐不对世间相本无出世间体也!

  答:一、诸佛亲证真如,即非诸佛亲证真如;以亲证真如即佛,佛即亲证真如,于中无能证所证相故。二、亲证真如,则无明即断;亦以无明断故,名亲证真如。然无明虽有断,而无明无始起之期也。故一切染法起于无明,而无明无起。三、依俗事言,十法界因差果别,佛与众生未尝不异也;不异则何须修佛行乃成佛果乎?依真而言,一法界大总相体,佛与众生未尝不同也;不同则众生虽修行亦何能成佛乎?四、真如无明无始故,佛界众生界亦无始,无第一佛者,亦无不第一佛者。无师智、自然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无不第一佛者。而展转无不从佛闻法发心修行者,故无第一佛者。第一不第一,但依妄情立,佛身超数量,绝戏论分别。五、众生即佛,众生与佛同以真如为体故;无明即真如,以无明乃无体之虚病,其实体即真如故。六、言诠但彰假智所缘之假相,而不证诸法之实相,分别心空,则亲证诸法实相,无明断而真如显,众生情尽而佛陀智圆,亦即谓之入佛知见,亦即谓之度一切苦厄究竟涅槃,亦即谓之得无上正等正觉。阁下似但认名言义相为真如、为佛,而不知超绝名相之实证智境之正为佛、正为真如也。若但念名相,以为真如及佛,则不过对治众生妄想分别之一种言说,即如阁下之所言者,亦无不当!(见海刊二卷十二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石扶持问
下一篇:答朱芾煌问(七则)
 法华经讲演录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节录)
 中兴佛教寄禅安和尚传
 一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
 略述西藏之佛教序
 中国人口头上 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人生佛教开题
 判摄一切佛法
 读梁漱溟君唯识学与佛学
 法华讲演录 释经文 甲二 正宗分 乙二 明一乘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二二、责任随缘与快乐[栏目:慈航法师]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八章 文殊问疾品[栏目:妙华法师]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辩破六家七宗,确立中国禅法[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三十偈集[栏目:长老尼偈]
 子夜歌声[栏目:达照法师诗文]
 再探华严禅法三关[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人有没有命运?如果有的话,怎么突破?[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大悲咒句偈 28.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DU LU DU LU FA SHE YE DI[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311.问曰:佛无量阿僧祇劫来,习微妙法,所谓十八不共法,乃至无碍解脱,诸甚深业,何以但说苦、集、灭..[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净宗问辨(弘一大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