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善因问(九则)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2

答善因问(九则)

  问一:五遍行心所,是否属现量所摄?
  答一:且看是何识之五遍行,若是第八识及前五识之五遍行,是属现量;若是第七相应,则属非量;若在第六,则通三量,待临时方定。

  问二:现量是否要离念?
  答二:夫经论中所谓离念者,是离三界有漏心心所之虚妄分别念,非是完全不了知如无想定等,且无想定等,亦完全无心识,不过伏灭前六识之心心所,而第七第八二识之王所全存,不得谓全然无想。不宁惟是,即无分别之根本智,此五遍行、四别境──除慧,以慧即智是主故──,十一善法及心王──因中或六或七心王,果上加第八心王──犹完全相应不减失。假使此二十一法都离,则完全消灭矣,何能谓智谓明谓菩提哉!故知经论所谓离念者,即离虚妄分别而已,非连无分别智相应心心所等亦离去也。

  问三:无分别智以何为主?
  答三:无分别智,以无漏慧心所为主,余皆属伴。

  问四:禅定与参禅两名辞,其工夫固知大别,而两个禅字,似亦不同,谓一是定而不思,一是思而不定?
  答四:两禅字不必别,以参禅虽是思惟参究,而禅定亦非全无思虑,不过但守定中之空寂静虑,不同平常粗浮乱想而已!且此空寂静虑时,其五遍行、四别境、十一善法及心王,亦皆趋于定心所,非谓定中全无一切如木石而已!

  问五:真现量不许拟议,如有问曰:吃饭否?而答者随诺,不涉拟议,斯是真现量否?
  答五:非也,以此际虽未拟议,然往昔实从拟议比较计度过来,不过日深月积,相习成性,似乎未涉拟议也。而实则非真现量,乃似现量也。或名世间现量亦可;盖真现量,惟是圣智自证境界,非言说所能形也。

  问六:世间随问随答之语,既不可为现量,然诸大善知识,在法台上或他处之随问随答其不涉拟议者,斯可算是真现量否?
  答六:亦非真现量,以彼此际虽未涉拟议,然往昔亲证现量后,亦曾用诸法比较其正误,以故一经直问,遂能正答,且问者开口至语落时,已历许多刹那,答者何能将现量境界一直道出?故曰:“第一峰头,不容话会,第二峰头,略可商量”。但此种答问,如果从真现量中来,亦可算是道理现量。

  问七:近日所谓感觉,似即五遍中之意触,是否?
  答七:感即触,觉即受。

  问八:第六定中独头意识,可算现量,然率尔意识,既未明证众境,何得亦算现量?
  答八:现量有二种:一者、观行智证现量,具遍行、别境等法,在定中独头及无漏智是。二者、世间现量,但有遍行五法或痴等,无念慧等,昧然若无所知。即率尔意识及有漏前五识与第八识是。古之开悟者,如香严等,皆因平日常修习定慧心行,同时意识一旦忽然与慧心所相应,即得一刹那之现量智。此现量智观行位上虽偶暂现,然功力未充,如闪电而已!若得初果或登初地,则成证不退也。

  问九:此二种现量,其区别何在?
  答九:世间现量无定、慧等,虽见闻如未见闻;观行现量──即定中独头──有定、慧等,所以能了了常知;若智证现量,则同明镜了然无忘矣。(见海刊六卷二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边润寰问(三则)
下一篇:答某校长问
 所希望于星洲佛教徒者
 《佛说善生经》讲录
 法华讲演录 释经文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显一乘境
 耶诞节正名
 阴符经称性直解序
 论建立国际合众国
 论佛法为救时之必要
 瑜伽真实义品讲要
 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
 深密纲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阿赖耶识之染、熏说生命现象——对中土唯识学的一点体会[栏目:严耀中教授]
 三皈依[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藏传佛教格鲁派[栏目:刘立千居士文集]
 藏传净土法 第四十五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题某师行脚图[栏目:超然法师诗偈·旧体诗小集 ]
 佛识慧集 <二>二空真如[栏目:佛识慧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