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返回 吴言生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0

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吴言生教授

(2001年7月25日)
 
这几天和各位法师、各位营员在柏林寺一起度过,我很有些感慨。首先是老法师以身作则,整个柏林寺法师们一个个如律如仪,僧宝庄严,使我们感受到了禅的真味。其次,我看到同学们经过这几天生活禅夏令营的锤炼,已与刚来的时候大不一样。很多人都差不多快脱胎换骨了,同学们很早就上殿,参加礼佛、读经、抄经、佛学讲座等活动,心灵、境界上均有所提高。再就是前来和同学们交流的法师与老师们,非常恪守职责,个个都是口吐莲花,大家听他们的讲课都会得到很大的受用。

老师们已经把我要讲的题目都讲完了,我坐在这儿感到很茫然,该讲些什么成了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野狐禅的故事,如果讲错了一句话就要五百世变成野狐身。我今天在这里肯定会有些不成熟甚至是荒谬的话,我担心我讲完后也变成野狐。但转念一想,哪怕是肤浅的东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是好的。

我们这次很难得聚在一起,来参加夏令营,来吃赵州茶,来体验禅茶一味。我想,大家自从来到赵州、跨入柏林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吃赵州茶了。今天我把对禅宗、对赵州禅初步的看法贡献给大家,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想佛法是对那些最渴求、最需要的人讲的,而同学们已经是很解脱、很自在了,可能我在这里是画蛇添足或者是吃力不讨好。说得不好,我是用一种名相束缚了大家,大家记住一大堆名相,回去把自己束缚住了;说得好,就更麻烦了,又是用一种更高级的名相束缚了大家。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学、营员,下课后大家首先要做的是,把我今天所讲的统统忘掉!

我讲的题目是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我简单地以本心、迷失、开悟、境界八个字来进行论述。

本心论

禅宗的思想或佛教的千经万论,都是在说明我们原本具有善良、纯洁的心,禅宗的本心论就是解释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与超越的内涵。在大乘佛教经典里,对本心的阐述有《楞伽经》、《大乘起信论》、《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华严经》、《圆觉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直接影响了禅宗的思想,禅宗思想的核心就是从佛教经典里来的。在《楞伽经》、《大乘起信论》中,有关本心的基本观点是如来藏思想。所谓“藏”,是指我们修行路途中的佛性、佛性种子,她深深埋在生命的基因里面,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世上,我们就具有了佛性。《起信论》把心分成一心二门,从本体上看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圆觉经》强调的是恢复每个人原本的圆满觉悟之心,即人人本有的清净本性。

《法华经》里有一则衣藏宝珠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到他富有的亲戚家作客,亲戚请他吃饭,吃到一半,衙门来人叫亲戚去值班,这时穷人已喝醉了,亲戚临走前把一颗很珍贵的宝珠缝在他的衣服里。但他本人根本不知道,仍然像过去那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和那个富有的亲戚碰面了,亲戚对他说,我在你衣服里缝的那颗宝珠你怎么还不拿出来用,还像过去那样贫困潦倒?于是穷人才知道有这么回事,打开衣服一看,果然有一颗无价的珍宝。《法华经》的这个故事,是用穷人来比喻我们凡夫,而富有的亲戚则是大智大觉的佛陀世尊,宝珠就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来藏,都有澄明的自性,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所以依旧在外面流浪,捧着金碗讨饭吃。
《涅槃经》里用毗尼宝藏和力士额珠作比喻。毗尼宝藏大家比较熟悉,力士额珠讲的是,大力士眉间镶嵌了一颗宝珠,有一次与人相扑时,两个人的头互相抵触,把宝珠顶进了皮肤里,力士的额头上就长了个脓疮,疼痛难忍,便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宝珠还在额头上的皮肤里,只不过是由于嗔恨心把宝珠顶进去了,实际上宝珠还没有丢失。这个比喻说明每个人在自性上都是非常干净、珍贵的,但由于我们的贪、嗔、痴三毒使我们原本纯净的佛性隐没,不能够显现出来。

禅宗对佛教的精华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汲取,并且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像大家熟悉的参话头等。在《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对惠明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也就是如来藏,也就是真如佛性,也就是干净的、没有被物欲障蔽的本心。关于“本来面目”,禅宗祖师们有很多类似的描述,比如说参禅要照顾“本地风光”、“本分田地”。“本分田地”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祖辈传下来的那块田地,儿孙不争气卖了出去,参禅悟道就是要把这块田地再赎回来,使它重新回到自己的心中,重新展现纯真的自性。对如来藏思想的描述方法有很多,如临济禅师经常说的“无位真人”。无位真人即是真如佛性。禅宗祖师在开示学人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父母未生时,你能给我说一句话吗?”这与如来藏思想更接近些。还有“混沌未分时”,指宇宙是茫茫一团之时,那时相对的意识还没有生起;“黑豆没有生芽的时候”,黑豆指语言文字,没有生芽是指分别意识还没有生起的时候;“洪钟未击时”,古老的钟声还没有敲响之时,人类的精神小舟静静停泊在港湾,没有飘泊、没有流浪,此时的心就是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禅宗祖师们经常用灵动的机锋,来说明本来面目的超越性、澄明性、圆满性与觉悟性。有一个“寸丝不挂”的公案说,玄机尼师自以为道行很高,就去雪峰禅师那里斗法。雪峰禅师问她从哪里来,她回答说从大日山来,意思是大日山的太阳要把雪峰山上的雪给化掉。雪峰禅师又问她叫什么,她回答叫玄机,意指玄妙的机锋。雪峰禅师再问她说,既然叫玄机,那么你一天能织多少匹布?她回答说寸丝不挂,意思是自己虽然是玄妙的织布机,但一丝一寸的布头都不会挂上,表示自己的境界很洒脱、很觉悟,对世间的一切已经没有挂碍了。雪峰禅师笑了笑,尼师于是很得意地转身就走,自以为占了上风。这时只听背后的雪峰禅师喊了句:“你的袈裟拖地,沾上泥了!”玄机急忙回头一看,雪峰禅师哈哈一笑,说了句:“好一个一丝不挂!”所以,真正圆满觉悟的本性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述的,只要一说出“寸丝不挂”,就给“寸丝不挂”的观念挂住了。

赵州禅师在这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很著名的禅话。当时有位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参禅时两手空空怎么办?”赵州禅师说,既然你两手空空,就把它放下。严阳尊者很纳闷:自己两手空空,没挑什么东西,还怎么去放下?他不知道,祖师叫他放下,是指把两手空空的意识也放下。“放下着”,古时写为“放下著”。在日本,有一则很有禅机的公案。有位尼师在参“一丝不挂”公案时,真的是赤条条一丝不挂来到师父面前,师父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您老不是教导我要“放——下著”吗?她把“放下著”故意破开,读为“放、下著”,“下著”即是指衣服,“放下著”就是把衣服给脱了。师父便指了指她,说:“你还有这个在!”这些公案都说明,澄明的本心确实是一丝不挂的,超越而脱落了超越的念头。禅宗祖师对一些自以为悟的小把戏当时就能给予粉碎。

这些是大乘佛典及禅宗祖师对本心的开示。关于本心的表述,在佛教经典和禅宗语录里还有很多,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菩提、如来、法界、涅槃、如如、法身、真如、佛性等等,都是对本心的表述,本心在禅宗那里还有无底钵、无弦琴等等表述。

迷失论

禅宗体系第二个层面是迷失。禅宗迷失论是指本心扰动、不觉、缺撼、执著的状况,是和本心论相对的。佛教经典和禅宗语录,对本心的迷失有很多细密、复杂的论述,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东西。

《红楼梦》里有两句诗叫:“失去幽灵真境界,换来新就臭皮囊。”这两句诗非常深刻地解释了人生执著的原因,也可以看作是文字般若,不要认为仅仅是文学词汇,写得很华美精彩,就把它摒出佛法之大门,它谈得确实很到位。我们可以想一想,既然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佛菩萨圆满、觉悟、清净的本心,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执著、迷惘与焦虑?这就是由于我们起了分别心,由于我们有无明存在。《楞伽经》上讲,如来藏本来是很干净的,但受到境风的吹动,顿时掀起了波涛,有时甚至成为万丈波澜。对于执著,《楞伽经》里用春蚕作茧来比喻,我们每个人像蚕一样不停地吐出丝来,丝就是我们的欲望、幻想,这茧丝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结果我们像春蚕一样被自己的欲望所围困,牢牢地被束缚在其中,永远不得出来,所以,人生确实是非常的可怜。

《法华经》有一个穷子舍父逃走的故事。有一户人家,儿子外出走失了,父母特别思念儿子,一边寻找一边把家迁居到另一个地方。后来父母经商有道,家里变得非常富有,而穷子仍然靠讨饭为生。有一天,穷子讨饭来到了父母家门口,父母认出了自己的儿子,请儿子进去,儿子不敢相信自己家里有那么多的财富,就不敢进门,而是急忙逃走了。在这个比喻中,富有的父母就是佛,佛法有无穷无尽的宝藏,而穷子就是指我们不敢承当本有佛性而在外四处流浪的每个人。

《圆觉经》里讲,虚空本来无花,但由于眼睛有病,得了白内障或饿得发昏,就见到了虚空中有很多花朵,也就是眼冒金星。金星是虚幻的,但有的人偏偏执著那是真的。还有我们晚上看月亮,我们感觉不到是云彩在飘动,反而觉得是月亮在移动;在船上不是感觉船在飞速行驶,而是觉得两边的河岸在不停往后退。这就是说由于我们受到种种物理的、内心的局限,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产生一种幻觉、一种错误,由此生起了无明,生起了困惑。禅宗常说,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之门,所得到的印象是很不准确的。在佛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对同样一条河,菩萨看到的是琉璃玛瑙,凡夫看到的是一条河,恶鬼看到的是一滩脓血,而鱼虾的眼里又是宫殿一类的东西。所以说,我们所见的一切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只有参禅悟道开了慧眼时,所见到的才是宇宙人生原本的真实。

我们每个人都有无价的珍宝,但却到处寻求,希望我们困惑的生命得到安宁。所以大珠慧海禅师告诉前来求法的人说:我这里什么都没有,你们来干吗?都给我回去,你们每个人本身就具有珍贵的宝物。在禅门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笑贫儿。”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迷失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开悟论

既然是迷失了,我们每个人就要求取解脱,解脱就是开悟,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使我们沉迷的生命得到觉醒,使我们飘泊的心灵得到安宁。

关于开悟,在禅宗那里也历来有两种方法,一是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为宗旨的渐修法门。关于这类开悟的法门,在禅宗语录和大乘经典里,经常用磨镜作比喻,也用调狂象作比喻。人心就像一头狂野不驯的大象,通过禅定、止观、禅修等等手法,就会把这头狂象给驯服了。佛教还常用心猿意马来作比喻,是说人心就像猿猴一样,尤其喜欢爬树,看到什么东西都会贪恋,而有贪恋就有执著。关于禅宗调养心性的过程,大家更为熟悉的是用牧牛作比喻。牛的习性是很难驯服的,有时还要偷吃庄稼,你要紧紧地抓住牛绳才能制约它,当你把它调养到一定的时候,你就是用鞭子赶它去吃庄稼,它都不会去吃,这时的牛就成为一头露地白牛。

“牛”就是我们执著的、分别的、狂野的、不净的心。开始时,我们的心都是很干净的,后来认同了外境,生起种种分别、产生种种迷茫,修行悟道就是要把丢失的心再找回来。这个工作开始是非常艰难的。有则寓言说,一只猫变成了公主,当她看见老鼠从面前经过,公主立即变回了猫,要去捉老鼠吃。这说明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无明、妄想确实很难粉碎。但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与锻炼,最后还是能够调柔心性,使你的心成为一颗慈悲的、柔软的、法喜的、安祥的心,就像露地白牛一样。这是渐修,讲的是对心性的艰苦锻炼与调顺。

二是顿悟禅,它是禅宗的主流。赵州禅师叫我们“吃茶去”,那是何等的痛快和直截。顿悟禅的基础是要证得诸法空性,就是人空法空。人空指组成我们人身的四大五蕴,达到《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就会觉得自身不过是一具臭皮囊、一堆碳水化合物,这正是佛教的智慧。《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也是我们证得顿悟的基础。顿悟禅另外一个重要基础是中观思想,即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在《维摩经》里讲得最多,它是中道哲学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一个产物。不二法门非常干脆利落,不是慢慢地磨镜,干什么事都是一刀两断,运用的手法是“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在般若利剑下,一切善恶、是非、美丑、大小、得失,统统被粉碎无疑,没有任何相对意识存在的余地。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不二法门里的几个具体内容。一是彼此不二。缘起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是其他宗教、哲学所不具备的智慧。缘起就是各种因缘、各种条件的组合。现代物理学已经揭示了缘起之真谛,过去把物质分到原子、中子,现在已分得越来越小,到了夸克甚至比夸克小多少倍的东西,到最后观察的仪器与观察的对象之间,已经有不能隔断的联系,也就是被观察的夸克、中子、原子等,总是受着观察仪器的影响。科学为佛法的缘起论提供了非常好的佐证,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色和空是不能分开的,主体和客体也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彼此不二。

二是垢净不二。禅宗里常有“什么是佛?干屎厥!”“什么是佛?麻三斤!”这样的对话,把很清净、神圣的佛与很脏、很乱的东西捏在一块,就是要截断人的思维之流,打破人们执著的思维,就是要通过剧烈陡峭的机锋来粉碎疑情,使人桶底脱落,明心见性。有句禅语说“八风吹不动天边月”,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确实是很能扰动人的心性,但它再强劲也吹动不了天上的明月。明月指我们干净、明亮的佛性,污垢与干净只不过是我们人为的分别而已。

三是烦恼与菩提不二。六祖开示说,无常者即佛性也。佛性也存在于人生的痛苦与欲望之间,能够体证到痛苦与欲望的空性,烦恼当体就可以转化为佛性。禅宗里有首诗说:“三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参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所谓“心头”就是相对认识的“两头”,即冷热、苦乐、黑白、高低、美丑等等。把“心头”灭掉,把相对的认识给粉碎了,即使在熊熊烈火当中也能得到大自在。这首诗只有真参实修的人才写得出来,而不是文字禅、口头禅。洞山祖师在开示学人时也有很精彩的回答。学人问祖师:“天气这么热,如何去躲避?”祖师回答说:“热就好好热死,到火炉里去躲着;冷就好好冷死,到冰窟里去躲着吧。”这样的开示实在是非常的慈悲。因为我们的“心头”有分别、执著,就有了痛苦,而一味的逃避痛苦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痛苦,体证到痛苦的空性,才能在痛苦之中证得觉悟,获得生命的圆满与安祥。就像我们夏天拿着扇子拚命地扇还是觉得热,而在太阳底下打球的人,尽管汗流浃背,却感觉不到热,并不以热为苦;冬天我们刚握住一把雪时,会感到冰凉剌骨,而过了一会,把雪扔掉后,手心会有热乎乎的感觉。同样的道理,逃避烦恼是没有用的,必须直面它,否则,就不叫生活禅。

四是色空不二。《心经》里最精彩的话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经、禅语都开示我们色空不二,只有色空不二,我们的生命才能自在、安祥。如果我们偏于色,偏于物质的东西,我们就容易沦为物质的奴隶,陷入拜金主义的狂潮,一个人一辈子为物质而活那是很可怜的;但如果我们偏于虚、偏于空,什么东西都空,好就是了,了就是好,那么我们的生命就没有追求、没有动力,没有向上的力量,这样的生命也是一种迷失。所以,并不是某人说“我看破了红尘、我放下了”,就是觉悟,这样的人也是迷,是更大的痴迷。所以,佛法是双刃剑,放下的时候应挑得起,挑起来的时候又能放得下,这样就能得大自在、得大受用。

人生是很短暂的,一眨眼就过去了。宇宙在科学家眼里是一百亿年,我们每个人能活几十年或一百来年,这在整个宇宙生命里连个呼吸都不够;太阳系在宇宙间有几千亿个,地球在宇宙的大海里就像一滴水,一个人在宇宙里更是连一滴水都不如,我们的人生是多么短暂、渺小。所以,我们要分外珍惜做人的缘份。人身难得今已得,我们没有权力去浪费生命,消磨时光。如果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还要偏偏去追求污垢的东西,实在是太可惜了。

《五灯会元》第五卷有一个故事讲,一位老婆婆供养一位出家人修行二十多年。老婆婆经常让一个女孩子给出家人送饭。为了看看那位出家人的道行到底怎样,有一天她就让送饭的女孩子在送饭时把出家人抱住,问问他感觉如何。女孩子就照着办了,出家人回答说,此时他的心就像枯死的木头倚靠地冰冷的岩石上一样,一点感觉没有。老婆婆一听,就把茅屋给烧了,把那位出家人给赶走了,说没想到我二十年供养的竟然是一个俗汉!这说明这位出家人的道心还不够,他仅仅体证到空的一面,还没有体会到真空里的妙有。有一则日本禅宗的公案可以与这则公案互补。一位小沙弥和他的师父坦山禅师外出行脚,走到一条河边,见一位姑娘过不了河,师父就把那姑娘抱到对岸,放下之后,两人继续赶路。一路上小沙弥噘着个嘴,很不高兴,也不和师父说话,晚上睡觉时翻来复去睡不着,他认为师父的作法是犯戒了,爬起来问师父为什么白天要抱那姑娘过河,师父回答说:我早已把她给放下了,而你现在还抱着啊!所以说修行不仅仅去体证空,还要在空中感觉到妙有。

境界论

开悟是明心见性的方法,境界就是当你把生命的迷失、执著破除了以后的精神体验、感受。在我看来,禅悟的境界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触目菩提的现量境。我们见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真如佛性,一旦开悟之后,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苏轼的一首诗这样写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雪堂行和尚看到这首诗偈时,说“便是”、“岂非”、“夜来”、“他日”八字多余,最好删掉。白隐和尚的老师正受老人说:“广长舌、清净身也不要,只要溪声、山色就可以了”。不顾庵禾山和尚更进一步的说:“溪声、山色也都不要,若是老僧我的话,只要嗯哼的一声就可以了。”与苏轼齐名的一位大诗人黄庭坚跟晦堂禅师参禅,但晦堂禅师什么也不和他说。有一天,他和禅师一块散步,一阵木樨花香飘来,晦堂禅师慈祥地问他闻到花香了吗?他回答说闻到了。于是禅师便讲:“你不是经常向我讨教什么是佛法吗?我对你一点都没有隐瞒,因为它本来就很简单,只是你不肯留意罢了。”黄庭坚当时一听,便泪流满面,跪地而拜。禅师笑着说:“我只不过是让你到家罢了,恭喜居士终于到家了!”这就是佛法禅宗所体证的触目菩提的现量境界,是容不得比量,容不得分别的,就像看山一样,受到小我蒙蔽时所看到的山,已不是原本的山水,只有当我们以一颗澄明无染的心走到山里去,人到山里去,山到人里来,才是见山只是山。当你听到荷叶上的雨滴声,仅仅感觉到那是雨在不停的滴落,感觉到不知是雨滴落下来,还是你自己滴落下来,而不要去感觉雨是从何处、又是如何的滴落下来,那才是你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境界。

第二,水月相忘的直觉境。古代剑客练剑可以达到超越剑术的层面,通过练剑到达见道,那就是物我为一、人剑合一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剑客,碰到一位习性还没有净化的对手时,他可以将对手的每一个念头,一招一式,包括剑会从哪个地方刺来,会在什么时间刺来,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美国、日本、古代中国的那些剑仙练剑,练到没有长进的时候,就会去学禅,禅能使人彻底放松自己,发挥生命的潜能。西方有位学者去日本学习箭术,后来写了本书叫《箭艺中的禅》,书中写到最后射箭时,不是我在射,而是箭自己在射出去,人与箭的融合达到了相当深的境界,就像果子成熟了从枝头掉下来那样,非常自然,毫不勉强造作。这就是一种直觉的境界。要做好一名剑客,先要苦练剑术,要把一招一式记得很熟,但是练完之后就必须忘掉,如果忘不掉,一旦到了竞技场上,肯定会吃大亏。忘掉它,就是把分别意识、把剑与我相分别的意识也给忘掉,这样才能洒脱、自如。还有当禅僧行脚时,不但要把行囊放下,还要把脚放下,那是才是真正的行脚。《金刚经》对这种境界表述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把修道悟禅的心比喻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水无照月之心,月无映水之意,水月两忘,方可称断”。水月相忘,就是修行到了高深的境界时,就像水和月亮互相映照,互相反映对方,同时,又很洒脱,很自在,毫不粘著。

第三,珠光交映的圆融境。《华严经》里有“因陀罗网”的比喻,《维摩经》里说,“芥子纳须弥”。一座那么大的喜玛拉雅山,一个小小的芥子就把它装下了。“芥子纳须弥”这样的体验佛经里比比皆是。如“毛端容国土”,是说一根毛的顶尖上有无数佛菩萨的国土。苏轼也有两句诗说:“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这样的表述就是大小圆融。还有时空圆融,《华严经》讲“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现代相对论认为时空是不能绝对分开的,单纯的春夏秋冬是毫无意义的,百花齐放就是春天,万木凋零就是秋天。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相对论?爱因斯坦回答:“你抱着一个火炉,五分钟感觉好像是一个小时;你和一位你喜欢的姑娘在火炉边呆上一个小时,一小时感觉只有五分钟。”这说明时间、空间是相对的,没有一种绝对的标准。梁朝的傅大士有首偈子:“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那就是一种直觉的圆融境界,时间、空间、过去、未来、动、静统统圆融了。

第四,饥餐困眠的日用境。大珠慧海禅师开示学人讲:“同样是吃饭,你们没有禅,而我则有禅;因为我吃饭时就只是吃饭,你们吃饭时却想这想那。”禅就是饥来即餐困来眠。马祖大师讲“平常心是道”,其精髓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庞蕴居士讲“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这是真正了悟的神通妙用,而不是在讲法时离地三尺,悬在虚空,或探囊取物之类才是神通。因为这种神通用正眼看来都是不如法的,真正的修行与受用就是运水搬柴。赵州禅师对来求法的人讲:“吃饭了没有?吃过了就洗钵去。”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悟境。还有一个公案说,一位徒弟对师父说,自己来庙里已经三年了,怎么没见师父告诉他半句佛法,为此感到很痛苦。师父便对他说:“你端饭来时,我吃了;你端茶来时,我接了;你行礼时,我点头了。这还不是在指示心要吗?”这里面的禅机是非常高深的。我们来到赵州禅院,更熟悉的是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来过的、没来过的都吃茶去,在吃茶之中,万别千差,全都消融。只有用一颗平常心才能吃茶,这就是饥餐困眠的日用境。

禅宗的修行是非常讲究“一期一会”的。每次大家相互见面或见到师父都是各不相同的,是一生中唯一的、仅有的一次,大家用心体会,就可以感受得到。禅宗讲“一期一会”是把生命的庄严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茶道的精神。柏林寺有很多师父对茶道有非常精湛的研究,这次来参加夏令营的营员和老师们中也有人对茶道有很高的造诣,我在这里就算班门弄斧也讲几句。

赵州茶、平常心。如果咕咚、咕咚地把茶喝下去,就不叫禅,可能连喝茶也称不上,只能叫“牛饮”。茶与禅的意韵是非常美的。在日本的禅院里,有客人要来,师父会叫徒弟把庭院好好打扫一下,徒弟会把庭院打扫得连片树叶都没有,师父检查时还要摇一摇树看会不会再有树叶掉下来。对此,我们不能从自然与不自然的角度看,只能从茶道对客人的恭敬角度来理解。日本平常的茶房比一般居室的造价要高出多少倍,是非常有品味的人才享用得得起的,茶房庭院的建筑也跟禅的意境一样,空灵清寂,曲径通幽。茶室里放两排凳子,没有尊卑长幼,一律平等。不论吃茶的是国王宰相,还是贫民小贩,大家坐在里面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区别。煮茶的铁壶底下放个铁片,水一煮开,铁片咣噹、咣噹跟茶水声一起响,大家一起细细品茶,其感觉就好像在悬崖飞瀑边上品茶,意境是非常美妙的。

茶道的精神,按日本茶道的解释是和、敬、清、寂。“和”就是平常不讲话、不来往、有矛盾的人,一到茶室听空声飞瀑、品袅袅茶香,人际关系就会有一种亲近感,彼此的心会靠得很近。“敬”就是恭敬,洗茶、沏茶、上茶、敬茶等每一个动作都对他人恭恭敬敬,尊敬他人也是尊敬自己,大家互相尊敬,那是一种非常美好崇高的情感。“清”,茶室里是红尘不落之处,远隔红尘的万丈喧嚣,大家可以感受清净的境界。“寂”是寂静,不是寂寞,寂静是涅槃的感受,熄灭了心头诸般欲火之后,心情就会变得非常的平静,有着柔软与慈爱的那种感受。这是日本同道总结出来的茶道精髓。

我相信,大家这次参加夏令营回去后,也会深知赵州茶味。我在开营式上讲:“赵州茶香千余栽,劳劳浮生谁知味?”我们都太劳累了,太忙碌了,尽管有这么好的赵州茶,但我们没有心情、时间与境界去品味它,这是很可惜的。大家能来到这里经过这么一段时间修习,对赵州茶的味道大家一定品尝到了。

在这里我顺便向大家介绍一个好去处,就是长安终南山上的净业寺。净业寺是律宗祖师道宣律师的道场,有一个石台是依山而做的一把椅子,这个石台的位置很高,又叫天人感应台。传说当年道宣祖师坐在这里,双腿一盘,底下是万丈悬崖,头上是湛碧的蓝天,仿佛与天相通。佛菩萨给了他很多启示,像道宣法师的《高僧传》等很多在佛教史上永垂不朽的著作都是在这里写出来的。那个地方确实非常清净,现在的住持也是很解赵州茶味的。他在山的孤峰上建了个茶亭,在寺院中凿了个天池,池子里的水靠的是天水。每年长安第一场冬雪的时候,我就和一些朋友去那里品茶。用初雪融化的水泡出的茶,真是妙味无穷。更妙的还是孤峰,很小的一块地方,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我们在那里和心性清净的法师一起喝茶,有时谈到兴高采烈处,一眨眼对面的和尚不见了,原来是被白云遮住了,也就一个方桌那么远的距离,那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所以大家吃完赵州茶,再去吃净业茶,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受。

大家刚来柏林寺时,我问大家吃了赵州茶没有,大家都说没有。我想,现在通过这段时间的修行与体验,加上我上面的一大段葛藤,大家可能多多少少感受到了赵州茶的深意,所以我希望大家回到你们的本位,要时时品味赵州茶。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总结起来不外本心、迷失、开悟、境界这八个字。最后有一点就是请大家注意,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走出这个门时就要把我所说的赶快忘掉,要把它化为实实在在的禅悟感受。
 


{返回 吴言生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的修行与受用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六、以艳情寓禅的诗歌
 吴言生论“禅宗哲学象征”
 经典颂古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四、批评机锋迟钝
 经典禅诗 第十章 名僧禅诗欣赏 二、寒山子禅诗
 经典禅诗 第十章 名僧禅诗欣赏 五、修雅《闻诵法华经歌》
 经典颂古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三、圆融互摄
 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四、消解自他
 黄龙宗禅诗研究
 经典颂古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三、激赏大机大用
 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七、黄龙宗禅诗与古典诗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新译佛国记 导读:法显大师与《佛国记》[栏目:新译佛国记]
 能海大师传 序 感言 目录[栏目:能海大师传]
 窥基大师的判教思想(廖明活)[栏目:唯识学研究]
 转凡心修佛行 五、太空喻心人成佛[栏目:妙莲法师]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四讲[栏目:慧祥法师]
 禅宗哲学象征 第九章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4-1[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酒肉和尚现象试释[栏目:严耀中教授]
 菩提道次第科颂 思考题解答[栏目:智敏上师]
 入出息念 第三节、去除五盖[栏目:玛欣德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