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华东基督教教育代表团问(五则)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0

答华东基督教教育代表团问(五则)

  问一:中国佛教的趋势如何?
  答一:佛教徒众可分二项来说:一、居家佛教徒,即在家信仰佛教的男人女人是。二、出家佛教徒,即男人女人出家的,所谓和尚、尼姑是。在家佛徒,近来也有团体的组织,如上海及各地的佛教居士林、净业社、正信会、佛学社等等团体,这是一种新兴的趋势。出家佛徒之寺院庵堂的僧尼,泥困旧式陋习,不合现时趋势,致益堕落的固不少,也有许多能适合现时环境而兴起的,例如全国各地寺院之附设佛学院、僧学林、研究社等僧教育;或设办各项国民小学,及慈善事业之孤儿院、医院、施诊所、赈灾会等等。由以前各个寺院及出家在家佛徒都是散漫的,近来则无论在家出家的佛教团体,渐由一地方乃至全国,都有了系统组织的趋势。在这新旧过渡的变化中,息息与全国民族相关系,将来的结果,要看中国整个民族的趋势如何?

  问二:中国佛教教育有何新计划?
  答二:佛教教育分二项来说:一、由佛教团体来办的国民教育,概遵照国民政府所规定的学校办法,设办各项小学校及民众学校等,如雪窦寺今亦设有农读学校二所。二、招集有中学程度的僧徒所办的僧徒教育,此即上述各寺院设办之佛学院等,不但使之有学识,而且要符佛教的道德修养以住持现代的佛教。余个人主张,以后应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才能允许出家,出家后还要受十二年的僧教育,方能完成宣扬佛教的力量。

  问三:中日佛教的关系如何?
  答三:日本的佛教在隋唐时由中国传入,到了宋元时代,日本为适应自己国家的环境,产生了日莲宗、净土真宗。真宗的寺僧,同人民一样的有妻子儿女,因此其佛教普遍了全国人民;比如路德改新教后娶妻育子的牧师,就不同天主旧教的神甫和修道女的情形了。其国六千余万民众,除原有的神道教徒占一半,和少数基督教徒外,其余信仰佛教的总在三千万人以上。日本近时佛学研究很发达,于国家社会建设事业,都有长足的进展。但严格以论其佛教的精神、修养,比之我国,学有所长,行有所短也。民十三年,余在庐山召开世界佛教联合会,日本佛教徒曾来出席,日人回国后,发起东亚佛教大会,次年我国亦派代表赴日。在互相间观察的结果,信仰修行以中国为优;然日本之研究佛学,能适合现今的科学方法,故有互相学习的需要。

  问四:佛教对基督教应有如何关系?
  答四:余对于基督教向无研究,所以讲不到什么。但我想从商界、工界、农界之同一界的关系来说,今基督教和佛教同为宗教界,当然可以有同是宗教的关系。凡宗教对于宇宙万有,都有最高的信仰,为一切思想行为的根本和归宿,使人能悔改抑止罪恶的行为,越加增长其善德而向上进步,并能使有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毅力。佛、耶两教在此点,应有相同关系。但佛是佛教,耶稣是耶稣,其教义当然各别。

  然亦有相互资助的地方,佛教大乘菩萨以利他之精神,来救济觉悟众生,是都为群众幸福而牺牲自身利益;此于耶稣舍身救世的精神,颇堪借镜;而近时有许多高明的基督教徒,往往看阅佛经,以体会中国人民一般的心理,以作贯通的学理研究。

  问五:中国佛教对于世界之贡献如何?
  答五:佛教起于印度释迦牟尼,印度乃婆罗门教国家,阶级制度很严,释尊创平等教义以反抗婆罗门教,似基督反对犹太教的情形。经千余年后,佛教衰颓,婆罗门教复兴,印度即无佛教。而印度千余年的佛教,远播各地,即分三期:初期、小乘佛教,流在锡兰、缅甸、暹罗;二期大乘佛教,传入中国而流及日本、朝鲜;三期密宗佛教,流在中国的藏、蒙等地。由此、现今世界流传的佛教,要算中国来得最完备。所以中国佛教对于世界的贡献,就是佛教对于世界的贡献。于此当略说佛教的特质:世上科学、哲学、宗教等各种学问的讲明,都离不了因果律,不单大的事物必有其因,就是微小的事物亦何尝非果。部别研究让之科学,哲学、宗教专从宇宙万有的原因是什么?将来的变化又如何去追讨。例如基督教以所谓神的上帝为最前的因和最后的原因。但而佛教的因果论是特殊的,佛说一切法皆是因缘所成,就是大而山川日月人兽,小而草木尘沙虫蚁,这些都是仗因托缘而成。譬如稻梁的收获,要有种子的因,经过水土人工肥料和相当时间等缘,方能结实。如此看来,推之无边的世界,近之吾人的身躯,皆由因缘所成。人由业识的因,揽父母之缘而成;大地山河以众生的同业为缘,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的共相种为因而生起。各因互缘展转而为因缘,没有单独的一物可生其他万物,亦没有特定的一非因果之物可主宰一切,尤没有任何一物不假因缘而能成,是为澈底的因果论。科学分析到最后的元子、电子,便没有了因;其余的宗教、哲学亦然。于是皆不免把因果律推翻破坏,陷于不通。惟佛教的因果论,最讲得通,亦最能餍足人类智识上的信仰。佛教能够贡献于世界的,亦就在此。(性定记)(见正信六卷三四期合刊)注一 原题“太虚老法师对于五个问题之略解”,今改题。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熊道琨张世俊问
下一篇:答尚法圆问(三则)
 阿陀那识论
 新的唯识论
 答李守中问(二则)
 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
 法华讲演录 明纲宗
 和合粉与蔬食
 评胡适的戴震哲学
 学佛之简明标准
 唐代禅宗与现代思潮
 根本的止息战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