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4

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

太虚

  民国十五年夏历六月十九日,北京佛学界同人,公请太虚法师讲四十二章经于中央公园社稷坛,听众签名者二千余人,其未签名者倍之,不可谓非盛会也!是会之缘起有三义焉:欧战以后,西方之学术不足以应觉悟者之要求,佛典翻译,盛于欧美,吾国学子研究者益众。顾佛籍之多,远过他学,汗牛充栋,望者叹焉!此经文字无多而义摄三藏,诵读一过,足知佛学之大概,此其一。佛法者,心法也;众生皆有心,故皆可以作佛。然以不觉故,舍大海而认一沤,其心之用愈小,故视佛之法愈大;其心之趋愈下,故视佛之法愈高,此经平易浅显,尽人能明,诵读一过,足知成佛为本分事,此其二。人心愈坏则福报愈薄,非勤动无以得衣食,无暇之难已将遍于寰中;以故大部佛典人难竟读,或读之而不得其要。此经各章独立,诵读一过,足获多少之益,此其三。

  顾学者曾有以考据而目此经为伪者矣!不知佛经之真伪,当以法印为衡,此佛所自定也。若不问经之义理如何,而但以文字断之,其不足据,无俟深辩!窃以考据之学,不适用于佛典,非一端也。人类为众生之一,众生与佛本来同体,故欲言人之现象,则不能不联及于众生;欲言人之本体,则不能不联及于佛;此我佛说法,所以必遍举十法界也。又以听法者之圣凡不同,故说法时之身土亦异;或以法身说,或以报身说,或以应身说;或于净土说,或于秽土说;此法界之事实,并非故示人以神秘。今考据家专依此土,专依人类,专依劣应身以为标准;其不合者,则目为神话,或判为伪经,何如其得当也!在西人以掘地得佛迹,始信有释迦其人,故不得不经考据之过程;若吾国人固已涵濡于佛法者二千年,尤而效之,毋乃下乔木而入幽谷!自障菩提,并障他人之菩提,是亦不可以己乎?

  讲录初版千部,顷刻而尽,仁华居士募赀谋再版。既属罗君膺中为文字之修改,复亲任校讎。将成,以余为发起是会之一人,属序之,因略识缘起,并述其所见,以质世之治佛学者。至虚师之讲此经,珠联绳贯,源契佛心,读者当能自会之,故不赘言。民国十六年佛诞日,胡瑞霖序于北京。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善生经讲录序
下一篇:观弥勒上生经讲要序
 第九年海潮音继续出版之希望
 从锡兰佛教的和合说到中国佛教会的整理
 胜利归来话佛教
 阴蕴之研究
 唯识讲要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
 再论心理学与行为学
 大乘起信论略释缘起
 佛法与救国
 三明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您会不会担心,弟子修行后,会逃避社会?[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28 快乐之源[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九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为什么说法和僧是暂时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宝总集、独一无二的佛宝。[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摩诃止观卷第三下[栏目:智者大师]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H 728经略述七觉支,729经述若修习七觉支[栏目:界定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25[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与心对话 第七章 心会生病 3 惜福是防止贪念的良药[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13)观六种品[栏目:中观根本慧论讲记·达真堪布]
 无死的金刚心 第16章 终极意义[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