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1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

太虚

  ─十四年春初在武昌佛学院讲─

  佛法广博幽深、无乎不备,无乎不精;经论组织亦尽善美,无待后人弄斧。但应时世要求,以科学之方法为分类之研究,亦吾人之责!心理学者,为近世科学之要部,以后进之故,未至大成。佛法虽广,要归一心,故于心理阐之特详。以此特详补彼未成,佛教徒之义务有在,今略研究以立斯学张本。

  世俗心理学,就生物及常人心理作用观察,但为叙列述明之记录而已。过此以往,则为溢出常人经验范围,非本科所应有事。佛教心理学不然,集类推论而外,又必决择善恶,指示修证,而后此学有所应用,不至空谈学理。兹分三类研究:一、情的心理学  随生系爱之为情,谓随所生异熟报之生命,系缚爱著,以末那我痴、我执、我慢、我爱四惑为中心。楞严以想轻情重分众生之升沉,故鬼、畜、人、天、一分菩萨皆未离情,但有多少分别而已。瑜伽四真实中此为世间真实,即是世俗常识。此类心理,既须究明末那四惑,同时必显末那内执之赖耶,与外依之六识,由之以及相应心所、相分色法、分位假法等;彻底究竟,即此已非世俗心理学家所能望其项背,况后二类心理学耶。

  二、想的心理学  慕胜求真之为想,或不满意于现前之生活而别慕高远,或不信任于幻众之境界而推求真实,如希生天,愿生净土,及修世出世之定慧等。此种心理以第六识之作用为最强,人天菩萨皆有而优降不同。四真实中为道理真实,由观行起,专为研求真理之哲学、科学亦属之,乃情的转为智的之枢纽也。

  三、智的心理学  如实现知之为智,谓现证诸法实相之无分别智,即净分之八识与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为体。菩萨、如来同具而惟佛为证极,四真实中为净智真实,由智证得。

  如是三类心理,亦可合为二类:情的心理与想一分,为凡庸心理学,四惑所染杂故。智的心理与想一分,为增上心理学,四智所清净故。如是三类二类,皆前染后净,如欲修证,当舍前趋后。其方法如经论明,兹不详述。综上所说,结成左表,作嗢柁南。


         世间真实─常识
    鬼畜┐
      ├ 情的心理学............随生系爱曰情┐
      │                  │
    人天┤  道理真实─观行         ├凡庸心理学─四惑所杂染心
      ├ 想的心理学............慕胜求真曰想┤
      │            增上心理学 │
    菩萨┤  净智真实─智证         ├增上心理学─四智所清净心
      ├ 智的心理学............如实现知曰智┘
    如来┘

                      (显教记) (见海刊六卷三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欲之分析与治理
下一篇:行为学与心理学
 在波尔薄约国大研究院院长克什梯摩罕沈教授作宗教哲学讨论
 《佛说善生经》讲录
 复戴季陶院长书
 化声序
 中佛会实有健全组织之必要
 庆祝胜利年的新的庆祝意义
 “佛教性质之确定”征文
 主席雪窦寺法语
 阿育王纪念会献词
 答朱芾煌问(七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六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做一个喜悦的人(苟嘉陵)[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法为什么不灵[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真正的勇敢[栏目:日常的佛心]
 戒能生定 定能发慧[栏目:净慧禅语]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十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上师[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唐 石钟发光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俱舍论》史略及其价值(振宇)[栏目:俱舍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