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格之养成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8

僧格之养成

太 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东亚佛教大会演讲大纲

  一 僧与俗之分类

 

               ┌─出家五众──僧
      ┌─人─┬─佛弟子┤
    有情┤   │    └─在家二众─┬俗
      └非人 │           │
          └非佛弟子───────┘
      ┌─僧──佛弟子──出家在家之七众
    人─┤
      └非僧──非佛弟子──异道之出家在家徒众及无宗教者

  二 僧之六和义


      ┌身和同住┐
      │口和同说│
      │意和同志│
    事─┤见和同解├理和同证
      │戒和同遵│
      └利和同均┘

  三 僧与俗区别之要点
  一、律仪之区别。二、部类之区别。三、职业之区别。四、人格之区别。

  四 僧之必备条件
  一、离俗之必要。二、志职业之一致。三、护世讥嫌。四、严守仪制。


    修证
    信解      无漏……僧之所志
    艺术
    游戏      有漏……僧不宜志
    俗染

  五 佛教须有僧之故
  一、专职以保持教法。二、专修以提高教格。三、身教以率化信徒。

  六 僧格之养成
  一、未出家前,先具中学毕业以上之程度,及大体了解佛教,由三皈、五戒具足
  正信而发心出家。
  二、出家后,于律宗中受持沙弥律仪一年,及受持苾刍律仪一年,令尽离俗染乃
  给予受戒证书。
  三、入佛教中一宗之专门大学修学五年,及于各国各宗游学五年。
  四、入山结茅或闭关三年至十年,戒定加行以期亲证。
  五、行解相应,己有内心证验;乃入世为人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以尽菩萨
  僧职。(满智记)(见海刊第六卷第十二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制今论
下一篇:志行自述
 骨佛塔记
 记阅书遣闲
 复李虎居士书
 佛之修学法
 中国人口头上 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整理僧伽制度论跋
 建设现代中国和中国佛教的途径
 现代青年与佛教之关系
 潮音草舍诗存遗
 墨子学辨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族天葬起源窥探(尕藏加、德吉卓玛)[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好自端严[栏目:妙境法师]
 《华严经》中“不可说”[栏目:明一法师]
 愿力可以超越业力[栏目:达真堪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八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禅宗公案:优波毱多尊者的灰色幽默[栏目:道坚法师]
 Sensation, The Key to Satipatthāna[栏目:S.N. Goenka]
 文殊菩萨的考验[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我也要跟妳一样[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契佛知见真实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