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格之养成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6

僧格之养成

太 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东亚佛教大会演讲大纲

  一 僧与俗之分类

 

               ┌─出家五众──僧
      ┌─人─┬─佛弟子┤
    有情┤   │    └─在家二众─┬俗
      └非人 │           │
          └非佛弟子───────┘
      ┌─僧──佛弟子──出家在家之七众
    人─┤
      └非僧──非佛弟子──异道之出家在家徒众及无宗教者

  二 僧之六和义


      ┌身和同住┐
      │口和同说│
      │意和同志│
    事─┤见和同解├理和同证
      │戒和同遵│
      └利和同均┘

  三 僧与俗区别之要点
  一、律仪之区别。二、部类之区别。三、职业之区别。四、人格之区别。

  四 僧之必备条件
  一、离俗之必要。二、志职业之一致。三、护世讥嫌。四、严守仪制。


    修证
    信解      无漏……僧之所志
    艺术
    游戏      有漏……僧不宜志
    俗染

  五 佛教须有僧之故
  一、专职以保持教法。二、专修以提高教格。三、身教以率化信徒。

  六 僧格之养成
  一、未出家前,先具中学毕业以上之程度,及大体了解佛教,由三皈、五戒具足
  正信而发心出家。
  二、出家后,于律宗中受持沙弥律仪一年,及受持苾刍律仪一年,令尽离俗染乃
  给予受戒证书。
  三、入佛教中一宗之专门大学修学五年,及于各国各宗游学五年。
  四、入山结茅或闭关三年至十年,戒定加行以期亲证。
  五、行解相应,己有内心证验;乃入世为人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以尽菩萨
  僧职。(满智记)(见海刊第六卷第十二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制今论
下一篇:志行自述
 昧盦诗录跋
 对于中央民训部修订中国佛教会章程草案之商榷
 阅“相见别种辨”
 人死何往的回答
 在首都佛学会答问
 勖诸生
 因果观念与心理建设
 中国文化之佛教因素
 可尊敬的锡兰佛教
 祝南洋佛教之联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藏 人施设论 细说 二人施设[栏目:人施设论]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自在篇》[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梦中梦因果问答 107 前世父亲是来自什么境界?为什么父亲会喝酒...[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无名问无明—圣严法师与李连杰的对话 无名问无明[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相应31经 因为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极乐世界发愿文(比丘宗峰敬译)[栏目:宗喀巴大师]
 皈依三宝就是拜师父吗?[栏目:问星云大师]
 垟山禅悟录 《宝鬘集》选讲[栏目:宋智明居士]
 是心做佛[栏目:体慧法师]
 陈那量论因明学略论(张俊祥)[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