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4

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附注)
太 虚

  ──试题总批示略──

   一 能诠上之同异
    甲 形式上之对辨
    乙 名次上之对辨
   二 所诠上之同异
    甲 法类上之对辨
    乙 义理上之对辨

  此题所重不在材料而在条理,遇此种繁杂之思想,必有精密之方法,乃能分析综合而组织表显之。通观诸篇,法尊于法义所得较多──密锼近之,而犹有相混。满智能分为名目及义理二纲,是其胜处,惜内容错误尚多!会觉──能学、翠华、性林近之,按同及异等四纲以数列举,颇有长处。若善朴之只在门名之次第上逐条言同,致皆成为同而异者,殊为不善用思。其余或得题不全,或未能做到题上,故为此篇以示

  方略;各人将自作一篇对观之,可知得失之何在矣!
  一 能诠上之同异
  甲 形式上之对辨
  1.同者二:一、末那颂与赖耶颂各分十门。二、末那释与赖耶释各分八段。
  2.异者二:一、末那有三颂,而赖耶二颂半。二、末那分三位为总束,而赖耶分二位。
  3.同而异者一:末那释与赖耶释虽同八段,然末那以四段合解四、五、二门,五段合解六、七、二门,其八段只解十门。而赖耶以一段合解一、二、三、三门,二段合解四、五、二门,正解十门只七段。其第六段系别解触等故。
  4.异而同者一:虽末那分三位,赖耶分二位,而皆同总束前之十门八段故。

  乙 名次上之对辨1.同者三:一、末那第五门与赖耶第五门同辨行相故。二、末那第八门与赖耶第八门同辨三性故。三、末那第十门与赖耶第十门同辨伏断故。
  2.异者十一:谓末那有出名、所依、自性、染俱、界系之五门,而赖耶无之;赖耶有自相、因相、果相、受俱、法喻之五门,而末那无之。对辨之成十异,而三位与二位名次全异,总为一异,故成十一异。
  3.同而异者二:谓末那与赖耶同列所缘门,而一居第三,而一居第四。又、末那与赖耶同列相应门,而一居第七,一居第六,名同次不同故。
  4.异而同者七:十门中除第五、第八、第十、三门,余末那与赖耶七门相对,皆名异而次同故。

  二 所诠上之同异
  甲 法类上之对辨
  1.同者四:一、末那“缘彼”,与赖耶“不可知执受处”,同是辨所缘故。二、、末那“思量为相”,与赖耶“不可知了”,同是辨行相故。三、末那“有覆无记摄”,与赖耶“是无覆无记”,同是辨三性故。四、末那“出世道、灭定、阿罗汉无有”,与赖耶“阿罗汉位舍”,同是辨伏断故。
  2.异者二:谓“末那”辨所依而赖耶无之,赖耶辨受俱而“末那”无之,对之成二异故。
  3.同而异者二:一、末那“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与“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虽同是出名,然末那只约性相出一名,而赖耶约自相、果相、因相出三名者,有异。二、末那“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与赖耶“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虽同是辨相应心所,然末那约染俱、余俱、分为二门,而与赖耶但一门异。
  4.异而同者三:一、末那“思量为性”,与赖耶不出自性虽异,而赖耶“不可知了”,与亦出自性同,二、末那“随所生所系”,与赖耶明果相虽异,而赖耶“异熟”,亦与明界系同。三、末那三位与赖耶二位虽名数有异,而同是总明生佛圣凡之识有染净差别。

  乙 义理上之对辨
  1.同者一:谓同舍受。
  2.异者五:一、赖耶之异熟果相义,末那无。二、赖耶之一切种因相义,末那无。三、赖耶之恒转如瀑流义,末那无。四、末那之染俱义,赖耶无。五、末那之界系义,赖耶无。
  3.同而异者五:一、所缘义虽同,而末那以八见为所缘,赖耶以执受、处、为所缘,则异。二、行相义虽同,而末那以思量,赖耶以不可知了,则异。三、心所相应义虽同,而末那有十八心所,赖耶惟五遍行,则异。四、三性中无记义虽同,而末那有覆,赖耶无覆,则异。五、伏断中阿罗汉位虽同,而出世道、灭定舍与无有,则异。
  4.异而同者一:末那与阿赖耶之名义虽异,而依自相义以立名,则同。
  5.异而同同而异者三──此单在义,本唯是同而异,须兼类言乃明,故成此式:一、赖耶虽不明所依,而寄明亦有所依义,故异而同。虽同明所依,而一以自种自前灭及赖耶现为依,一以自种自前灭末那现为依,又同而异。二、赖耶虽不明自性,而亦曾带明自性义,故异而同。虽同明自性,而末那自性是思量,赖耶自性是不可知了,又同而异。三、末那三位,赖耶二位虽异,而皆是明识之通于因果染净义者,故异而同。虽同明识通因果染净义,而末那净义通大小乘因果位,谓唯法执相应位,有小乘学无学净位,佛前平等性智现前位为菩萨净位,赖耶净义则惟佛果,又同而异。此条可如法尊所表。(见海刊五卷四期)

  (附注)海刊原题为‘对于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一题各试卷之总批’,法相唯识学中改作‘对于唯识试题之总批’,今改此题。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陀那识论
下一篇: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
 复香港女众书(二通)
 法华经讲演录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
 六离合辞例释义
 在留沪日侨欢送会答词
 欲求人类之真幸福须“止恶修善”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唯识二十颂讲要
 书魂游记
 结婚证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拿掉「钱牢笼」[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难产显圣[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我想修禅,怎么入定啊?[栏目:梦参法师]
 佛教的环保思想(济群法师)[栏目:佛教与环保]
 第一篇 理论 1.3.1 四念处[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虚怀若谷 1992.2.16~1992.2.29[栏目:星云日记]
 第五篇 慢 -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栏目:放下的幸福]
 Was the Buddha a god?[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法苑谈丛 第一章 寺院殿堂佛像释名(九)诸菩萨像[栏目:法苑谈丛]
 魂受牛苦,悔过消业[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