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返回 人行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19
人行道 
圣严法师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何谓菩萨行?
  
  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国王、王子、居士乃至鹿、牛、象、鹅等动物,都被称为成佛的因行,也就是修行菩萨道的阶段;观世音菩萨与地藏王菩萨等诸大菩萨也是如此,他们以种种身分和形相,在世间救苦救难,当众生需要什么样的菩萨,他们就以那种形相,出现在他们四周和中间。
  
  因此,菩萨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常以凡夫的形相,在世间随缘化众的修行者。所以,「菩萨」主要是发了菩提心的众生,而不拘于特定的形相,凡能已发「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者,便会誓愿学习慈悲与智慧的菩萨行。以此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现在的菩萨、未来的佛。
  
  把「止恶、修善、度众生」的菩萨行,具体落实在生活里,就是一套与他人、与自己相处的方法。也就是说,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常起尊重、感恩、赞叹、奉献的慈悲心;与自己相处时,则常生起惭愧、忏悔的精进心和清净心,你就是修学菩萨行的初发心菩萨。
  
  特别要强调的是,惭愧不等于自卑,忏悔不等于后悔。我们在检视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时,如果对当做而没有做的事感到惭愧,就会激励出下次努力去做的决心;对于不当犯而犯、甚至一犯再犯的错误,若能心生忏悔,一方面可以悬崖勒马,及时改过,一方面也可以勇于承担后果,不会狡辩诿过、推卸责任。因此,惭愧的心、忏悔的心,是积极的自勉自省的行为,跟自惭形秽、自以为处处不如人,或是不断犯错又不断后悔,是绝对不相同的。
  
  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我们这些发了菩萨愿的凡夫,是初发心的「婴儿菩萨」。婴儿,本来就是要在跌跌撞撞,倒了再起,起了再倒之间,慢慢学习、渐渐成长。所以,不要怕犯错,更不要怕能力不够;只要方向确立,心意已定,一日比一日更进步,就一定有成就圆满的一天。要知道,初发心难,维系住不变不退的长远心更难,一曝十寒的人太多太多了,能够持之以恒,才能实践菩萨精神。

{返回 人行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下一篇: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守戒律与不执着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宗教界也有金光党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修行?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佛菩萨做担保人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谢谢癌菩萨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烦恼是助道的因缘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未来的世界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得失心与平常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喇嘛经[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九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和隔壁邻居合不来,如何化解?[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第十三章 静观(Mindfulness)的阐释[栏目:佛教禅修直解]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保定孟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下)[栏目:净空法师]
 大悲咒句偈 26.摩醯摩醯唎驮孕 MWO SYI MWO SYI LI TWO YUN[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坛经》主要禅法思想[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一零七、逢凶化吉[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九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