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九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5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十九卷)
 
   请掀开经本,我们三十八面倒数第二行看起:
 
  「复有无量鸠盘茶王。所谓增长鸠盘茶王、龙主鸠盘茶王、善庄严幢鸠盘茶王、普饶益行鸠盘茶王、甚可怖畏鸠盘茶王」,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今天接着我们看第六尊:
 
  【美目端严鸠盘茶王。】
 
  这一段是代表第七回向,第七回向是「等随顺一切众生」。等是平等,都是菩萨为我们做出示范,为我们做出榜样,如何对社会大众来服务。前面两大段十住、十行偏重在自利,自利有成就就要贡献社会、服务众生,所以十回向这一段教给我们服务大众的心态。佛也说了十条,这一条是平等随顺一切众生。鸠盘茶王这是鬼王,属于南方天王所统辖,也有十位上首名号当中来表法,教我们怎样做平等随顺。第六尊『美目端严鸠盘茶王』,美目,目是看,并不是说这位鸠盘茶王法相非常庄严,也可以这么说法,但是他是表法,正如同布袋和尚表法的意义相仿佛。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所示现的形象是一团欢喜,换句话说,就是教给我们对人对物对事要常生欢喜心。这个教学的义趣非常重要,非常深广,所以在佛门都把他放在天王殿的正当中,让大家一进门就看到他。美目端严也表这个意思,我们从名号上能够领会到,菩萨是教我们看一切众生美好这一面。
 
  不但佛菩萨这样教我们,世间善人也是这样教导我们,教我们要隐恶扬善。看到人家不好的那一面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口上,心里面不去想,口里也不可以说。看到人家好的地方,我们要记在心上,要常常宣扬,对自己有好处,什么好处?断恶修善。断恶修善要从这里做起?你不从这个地方做起,你的恶断不掉,天天想着别人的恶,天天看到别人的恶,你的恶怎么能断得掉?这是断恶修善最好的方法。你再能够宣扬别人的好处,劝导社会大众都向他学习,以他做榜样,这叫扬善。我们诚心诚意这样去做,就是积功累德,积累你的善心。一个人心地纯善无恶,自然就端严,为什么?善心变现出来的容貌一定是善美,这是一定的道理。人人都存这个心,人人都如是修行,社会也就善美端严,你说这个功德多大。我们要想净化人心,要想造福社会,多看别人的好处,多看别人的善处,一切众生都有他善的一面,也都有恶的一面。六道众生总是善恶混杂,找一个纯善无恶找不到,找一个纯恶无善也找不到。只不过是善多或是恶多,恶多的人也必定有他善的一面,我们只要记取善的一面,学习善的一面,实在讲恶的一面,我们见到了自己警惕反省,看到别人的恶,想想看自己有没有?如果有,赶紧要改过;如果没有,要勉励自己不可以犯这个过错,这样一来一切众生善恶两面,对我们修学都有真实的利益,这才叫美目。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知道学习。再看下面第七尊:
 
  【高峰慧鸠盘茶王。】
 
  德号里面表法的意思非常显明。『高峰』是比喻,峰是山峰,最高的处所,表智慧,我们今天讲高度的智慧。确实,没有高度的智慧,不能帮助众生,不能帮助社会。佛教是教育、是教学,对象是九法界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如果要从今天社会上种种行业来观察,他是属于哪一行?我想诸位都很清楚,我们称佛为本师,称他为老师,老师是哪一行?当然是教学,他是属于教学这个行业,我们要搞清楚。教学行业,现在分科分得很细,是属于哪个科目的教学?佛法是属于义务的社会教学,因为它没有固定学校的形式,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他特别注重机会教育,所以对于一切众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如果你要问,佛教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内容是智慧,帮助人开智慧。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智慧的教学,这个教学不拘形式。而且佛教教育不求报酬,它是义务的,诸佛菩萨,我们用今天社会来给他定位,他是义务社会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做佛的学生,我们在社会上也是这个位子,也是如此定位。你在社会上干什么?义务教学。我们做这个工作,然后才晓得这不是搞迷信,不是消极,不是落伍,是非常积极在做社教的工作。这个工作的宗旨、工作的重点,是破除迷信,开启智慧,而且是高度的智慧。
 
  《无量寿经》上一开端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第一个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开就是开示、开导,诸佛菩萨讲经说法这叫开;示是指示,更深入一层,证示,也包括示现,示现是做出样子来给你看,不仅是给你说,做出样子来给你看,内容是什么?真实之际。什么叫真实之际?换句话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话说起来还是不太容易体会到,我们再把这个圈子缩小,讲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讲到究竟圆满。如果把范围缩小,生活的真相,这大家好懂。菩萨过的生活,生活的真相,真实!我们每天工作,工作的真实,处事待人接物有处事待人接物的真实相,推展出去尽虚空遍法界一一相都是真实相,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没有一样不真实。这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之后,他见到了,见到什么?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两句话说得很好,但是我们听了也不能完全懂得里面的意思。我给你讲生活的真相、工作的真相,我们应酬的真相,一切事事物物的真相,诸位就好懂,这就叫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是高度智慧的生活,高度智慧的落实。
 
  所以佛又跟我们讲「住真实慧」,他的身心、生活安住在真实智慧之中,这就是此地讲的「高峰慧」。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才是人生真实的享受,这是自利。自己获得,自己得到之后,也要把这个利益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众生。实在说,这桩事情一切众生各个本具,哪里是佛给我们的?我们每个人统统具足,非常可惜我们迷了,迷了这才生烦恼。自生烦恼,才过这种痛苦的日子,一旦觉悟就跟佛菩萨没有两样。鸠盘茶是鬼王,我们中国人叫冬瓜鬼,他身体形状像个冬瓜一样,不怎么好看;冬瓜鬼要是觉悟,他也是佛菩萨。佛在经上以这种方式表法,就我们现前的形状、现前的身分,悟了之后众生就作佛。所以说生佛不二,迷了的时候是众生、是凡夫;悟了的时候众生就作佛,凡夫就成圣;就在这一念觉迷之间,这一点我们应当要清楚、要明白。
 
  我们如何帮助别人?经上讲「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是帮助他觉悟,他真正觉悟,那种殊胜微妙的享受,他就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家本具。智慧开了之后,跟我们以前在迷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在迷的时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没有一法不迷,法法皆迷,这是指我们六道众生。悟了之后恰恰相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有一法不觉,朗然大觉,高峰慧!迷的时候一切皆是烦恼,生活在烦恼之中,悟了的时候,烦恼变成智慧,生活在圆满智慧之中,这就不一样。怎样开智慧?怎样觉悟?这是我们现前最重要的课题。佛教导我们,总纲领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是什么?戒是佛的教诫,佛的教诲。我们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教诲归纳起来,找到它的总纲领,就是一个布施。布施是什么意思?放下。布施是舍。舍什么?舍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叫持戒。我们不必斤斤在戒条上,一条条去分别执着,太麻烦了。学禅的人说那叫寻枝摘叶,太琐碎、太麻烦,聪明人不干这事情。聪明人修行抓总纲领,一把抓,这是聪明。总纲领就是三学,能够遵守佛这个教诲,教我们放下,放下之后你的心自然就定。
 
  我们今天心不定,不定是你放不下,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这些牵肠挂肚的事情没有一桩是真的,全是假的,你仔细冷静去想想,你每天所牵挂、所忧虑、所担心,你仔细去想想,哪一样是真的?真的,永恒的存在、永恒的不变,那是真的。以这个标准来观察,没有一样是真的,不但世间一切法不是真的,佛所说一切法也不是真的,佛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他讲佛法也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嘱咐我们,佛法也不能执着,暂时可以用它,不能够执着它,执着就叫法执,错了。佛是叫我们破执着,不是叫我们换执着的对象,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把世间法放弃不执着,执着佛法错了;佛法也不能执着,你的心定了。定了之后就开智慧,诸位要晓得,定心就是真心,为什么?定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妄念,这个心是真心;妄心就是指念头、指妄念。愈是高的智慧,愈是深的禅定;愈是深的禅定,愈是深的放下,深广的放下,你不放下怎么行?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也知道佛在一切经教里面天天劝我们放下,我们还是放不下,这是什么原因?没有看破,所以放不下,就是事实真相没有看破。我们天天在研究经教,目的何在?帮助大家了解事实真相,明了事实真相就是看破,真相明白了,自然就放下。
 
  我们用现代人的话,很浅显的说法,佛法修学的总纲领四个字:看破、放下,这好懂。看破、放下,那里面自然就具足戒定慧三学。说戒定慧三学,大家不好懂,听到很玄很妙,莫测高深,给你讲看破放下,比较好懂多了。其实看破放下四个字你还是不懂,这是真的。我当年学佛,可以说是刚刚接触佛法,我接触佛法是看经,不是听经,是看经,借经书回来看。大概在一个月的样子,我认识章嘉大师,我第一次跟他见面向他请教,问他,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入佛法的境界?他老人家给我说,有!就是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实际上就是看破、放下四个字。我是第一天接触佛法,接触法师,法师给我的开示:看得破、放得下,给我讲六个字。而且嘱咐我,要我一定去做六年,这就是持戒,六年当中努力把这六个字落实,我从这个地方下手。怎么做?布施,舍,放下就是舍。那个时候不懂什么叫妄想分别执着,章嘉大师没告诉我,只教我要布施。我就学布施,难舍能舍,咬紧牙根也要舍,为什么?老师教我舍,不舍怎么行?舍了以后确实心会清净,心清净之后,平常跟人谈话,看人处事接物,好象比从前进步一点、聪明一点,这就看到效果。
 
  高度智慧生活怎么样修学?看破、放下。看破,诸位要记住,看破就是对于事实真相真正的明白了解,这叫看破。放下,不会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心永远清净,这样才能够生起高度的智慧。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障碍智慧的东西除掉,看破是除所知障,放下是除烦恼障,佛常讲我们两种障碍,障住自性,自性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这两种障碍去掉,智慧就现前。这是高峰慧德号里面给我们的启示。第八尊:
 
  【勇健臂鸠盘茶王。】
 
  『勇健臂』前面也曾经看过,意思相同。前面「美目端严」是你见到,「勇健臂」,见到之后,手也要到,这是比喻热心服务。服务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双手,双手万能,眼到手到,见到众生有困难立刻要伸出援手。「勇健」里面还含着快速,不是缓慢,很快就去帮助他。我们看到这个名号,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身体勇健?勇健两个字,用现代话讲,健康强壮,谁不希望?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从哪里来?我们学佛的人知道,它有因缘,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感得的果报。假如我们过去生中没有修无畏布施,怎么办?现在身体不健康,多病、多烦恼。我们有没有办法把我们这些病痛、把我们的虚弱舍弃掉,也能得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行不行?如果说不行,那我们赞叹佛的万德万能,这个意思就不相符,佛法也有做不到的,佛怎么可以称万德万能?答案是肯定的,决定可以做得到。再跟诸位说,死人都可以叫他活,你害点病算什么?问题在哪里?你信不信?关键在信愿。
 
  如果你对于佛法不相信,还去相信那些医生,相信那些医药,那就没法子。你要想把你身体转变过来,给诸位说,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如果是医生、医药能把你的虚弱变成刚强,岂不是把因果都破掉?哪有这种道理?佛都不能破坏因果,你怎么能把因果破坏?理上讲不通。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大夫、医药可以治我们的病,绝不会叫我们健康强壮,不可能。这话你信不信?我刚才说过,连死都可以叫他再活过来,我这里有证明。李木源居士是个证明,我也是个证明,我过去多少算命看相告诉我,活不了四十五岁,四十五岁要死,我没死,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记得好象我五十岁那一年,馆长跟她几个朋友在台湾找到一个,在关西算命很灵的一个人,馆长把我的八字给他算。听说她回来告诉我,那个算命先生算了我的八字之后很茫然,问她们:这人还在吗?照他的八字,这个人应该不在了。她说:还在。奇怪!怎么没死?馆长告诉他,他出家了。出家另当别论。真的死人都可以叫他再生,病人能恢复健康岂不是小事一桩吗?
 
  所以你要想转变你的业力,有转变业力的道理跟方法才行。你要知道身体虚弱不健康是业报,求医生天天吃补药没用处,愈补愈虚,怎么可能恢复健康?如何恢复健康?要从因上下功夫,要把因转变过来。首先要转变是心理,不要天天念身体弱、念病,天天念医生、念药,你说糟糕不糟糕?你每天念这些东西,这才是你真正的致命伤。本来没有修无畏布施,现在天天念医生、念医药、念虚弱,那是什么?缘。因跟缘都不好,你哪里来的好果报?首先我们要把这个缘断掉,不要念这些,念什么?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念三宝,先把念头转过来。这就是把你身体虚弱之缘断掉,你要找一个最健康的。然后修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很快身体就转过来。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没法子!首先你要真正相信,你才能帮助自己。你不相信这个道理,不相信这个方法,你永远转不过来。即使修很大的福报,你还是不能摆脱病魔,什么原因?因为你天天在念病,在念这些药物,这很糟糕!你恶缘没有断掉。佛法跟我们说的句句都是真实话,决定没有妄语,能信的人有福;不信的人福薄,没福。所以我们希望得到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一个虔诚的佛弟子对他来说不是难处。请看第九尊:
 
  【无边净华眼鸠盘茶王。】
 
  这尊鬼王德号当中也有『眼』,眼跟目表法相同,这名号比前面第六尊「美目端严」意思更深更广。『无边』是尽虚空遍法界,这就教给我们,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去看虚空法界森罗万象,这里面包括一切人事物,用什么眼睛去看,用『净华眼』。「净」是清净,「华」正是本经里面所说,经题当中所讲的「杂华严饰」,比喻法界森罗万象。你仔细观察,无有一法不清净,不但佛国土清净,众生国土也清净,四圣法界清净,六凡又何尝不清净?佛为什么讲,我们阎浮提现前状况叫五浊恶世?五浊恶世是不清净到极处。没错,这个话是佛说的。佛讲五浊恶世是我们众生的感受,众生眼里面所看到的浊恶至极。佛菩萨,《华严经》上这些人,身分最低的也是圆教初住菩萨,法身大士,各个都是破无明、证法身的人,他们这些人看阿鼻地狱都是清净、都是不染。这个说法,我们愈说愈迷惑、愈说愈不懂,这到底怎么回事情?凡夫这个眼不是净华眼,是邪恶眼,心里邪知邪见,念念当中杀盗淫妄十恶业,所以看这个世间浊恶至极。
 
  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这个话说得非常好。境是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没有善恶、没有染净、没有好坏。染净、善恶、好坏从哪里来?从人心来的。心善,外面境界就善,心恶,外面境界也恶;心清净,境界就清净,心不清净,境界就不清净,这才是事实真相。这些我们就是以最低的水平来看,法身大士,他们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们见虚空法界都是清净的,所以他们住叫一真法界,极乐净土,他们住的是净土,心净则佛土净。凡夫之人心不清净,所以看到这个世间就不清净,这正是佛在经上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心,环境是依报,确确实实随我们的心在转。刚才我说,我们身体容貌都是随心转,所以心理健康,我们生理决定健康,生理是随着心理转。心不健康,你要讲身体健康,没有这个道理。佛法确实是心法,心现万法,心造万法,这是菩萨教我们回向法门当中,回向是要教化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这个道理、这个事实非常重要,要多多为人开导,帮助一切众生,一念回头他就恢复正常。
 
  「无边」,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一落在分别执着里面就有边界、就有界限。所以从名号里面「无边」两个字,说明这是一真法界的菩萨,不是十法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自己现前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我们也就入一真法界,十法界的边界没有了。有分别、有执着就有界限,离分别、离执着界限就没有,十法界的界限就没有了。我们现前住的就是诸佛如来所住,住佛所住,行佛所行,就是一真法界。名号里面的含义无限的深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最后一尊:
 
  【广大天面阿修罗眼鸠盘茶王。】
 
  表法,就是从形式上来看,这些菩萨所示现的鬼王身,鸠盘茶这一类鬼也不是善的,常常作弄人,常常欺负别人,是属于恶鬼一类,菩萨示现为鬼王,教导这些恶鬼断恶修善,回头是岸,所以佛菩萨示现为鬼王。示现为鬼王,当然他教导的是以这些鬼众为主,华严会上用他们来表法意思很深。末后这一尊德号是『广大天面阿修罗眼』,这名号里面显示,「天」表天然,「广大天面」意思就是天然自在的意思,没有一丝毫人为的造作就是自然。这是诸佛菩萨度化众生常常提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就自然。自自然然当中去教导他、去诱导他,让他不知不觉他就回头,这是教学手段里头最高明的。佛教化众生,即使当年佛陀在世,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佛对他的弟子,对他出家弟子,对他在家弟子,你看他的教学,随顺学生的程度,随顺学生的烦恼,随顺学生的习气。佛只要看到有缘,能听佛的话,愿意亲近世尊,世尊对他们不着急,慢慢来,一个一个自自然然都证阿罗汉果,这是教学的巧妙处。每个人修学都修学得很自在,都修学得很快乐,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学得很轻松,所以乐意追随老师。在那个时代,老师到处游化,常随弟子跟着老师,老师到哪里我们就跟他到哪里,显示佛摄受的巧妙,这是「广大天面」里面含的意思。
 
  「阿修罗眼」,阿修罗在我们此地表法,是表十回向里面第一回向,第一回向的法门是「救护众生离众生相」,阿修罗在我们这里表法表这个意思,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因为阿修罗很会变化,他能够变现大身,这是佛在经上说,他变一个很大的身相站在大海里,脚踩在海底,上半身露在海面,诸位想想看,他这身多大?海多深,踩到海底,身还露一半在外面。佛就取这个比喻,救护众生你要到六道、要到三途,像地藏菩萨要度地狱众生一定要到地狱去。到地狱去就好比脚扎在海底,虽然在地狱,并没有被地狱所淹盖,虽在三途,没有被三途污染,他上半身还在海水的上面,这就是比喻救护众生,自己又能够不为一切所污染,取这个意思,这个地方就用「阿修罗眼鸠盘茶王」。这是以大慈大悲,见到众生有苦难,就如同观世音菩萨一样,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菩萨代表耳根最利,哪个地方有痛苦的音声他都听到,他就来帮助,这个地方天王是他眼根很利,十方世界众生有苦难地方,他见到一定来帮忙。都是大菩萨,不是普通人。以「广大天面阿修罗眼鸠盘茶王」来做总结,意思很圆满。请看下面经文: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这句是总结,意思很明显。末后一句叹德:
 
  【皆勤修学无碍法门。放大光明。】
 
  这里头也有表法的义趣。鸠盘茶鬼他们很愚痴,业障很重,才沦落在这一道里。我们知道鬼里面的类别很复杂,佛在经里面给我们略分三十六类,这一类是业障很重、很愚痴。所以在叹德里面特别提出,『皆勤修学无碍法门』。菩萨做鬼王教导他们,针对他们毛病而对治,显示得多么的明显,随类化身,随机说法。这也说明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这是诸位要记住,没有一定的身相。我们今天认定这种相貌就是自己,所以很糟糕,不能变化。佛菩萨为什么能够现无量无边身?因为他不执着自己的身相,这执着破掉了,他才有能力随类现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我们今天没这能力,错在妄想分别执着,没有能力把烦恼拔除,所以自己智慧德能不能现前;随类化身是德能,随机说法是智慧。这一类的鬼众业障很重,所以就教他修无碍法门,破他的业障。业障破了之后,转鬼身成菩萨身,这是佛菩萨教导成绩出现,所以『放大光明』。「放大光明」,是说他们业障消除,智慧开了,不但自己得利益,也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当然利益一切众生,还是以他本道为主,正如同我们今天在人道,在人道里面觉悟,在人道里面修行证果,一定是先度人道,先帮忙这一道。这个原因是缘如是,因缘如是,也丝毫没有勉强。然后再从这一道里面扩张,扩张到九法界;扩张它有一个中心点,点就是他自己的本道,放大光明利益众生。这一段就讲到此地。请看下面第八,干闼婆王:
 
  【复有无量干闼婆王。所谓持国干闼婆王。树光干闼婆王。净目干闼婆王。华冠干闼婆王。普音干闼婆王。乐摇动妙目干闼婆王。妙音师子幢干闼婆王。普放宝光明干闼婆王。金刚树华幢干闼婆王。乐普现庄严干闼婆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于大法深生信解。欢喜爱重。勤修不倦。】
 
  『干闼婆』,跟前面我们念过的紧那罗,这两类都是特别喜欢歌舞,都是帝释天王的乐神。就像现在仪仗队队长一样,指挥乐队。帝释天王他需要召唤乐队来演奏的时候,他就燃香。干闼婆王是梵语,它的意思是寻香,香是他的信号,燃香他闻到香他就来了。帝释天燃香就是召集他们来表演,来演奏音乐,他们是帝释天的乐队。前面讲的紧那罗他们是善歌善舞,都是帝释天乐神。『复有无量干闼婆王』,这地方着重就是王,干闼婆王这一类也是鬼神,诸佛菩萨示现做他们的领导人。清凉大师在注解里有提到,古时候印度对这些唱歌跳舞表演这一类的人,以这个为生活的,我们今天讲演艺人员,古代演艺人员印度人都称他作干闼婆。这地方讲的是天上的干闼婆,这是忉利天演艺人员。下面十尊上首,我们也看他表法的义趣。
 
  【所谓持国干闼婆王。】
 
  这就是东方天王,我们四大天王里头东方天王。东方天王手上拿着琵琶,这是乐具、乐器,干闼婆喜欢演奏,所以他手上拿的是乐器。代表东方天王所管辖八部鬼神里面的两类,另外有一类叫「毗舍阇」,翻作啖精气鬼,这两类也是鬼神。持国天王手上拿着道具,代表他统领这一类的鬼神,有这个意思。更深的表法,是表持国的意思,因为天王的德号叫持国;持是保持,国是国家。意思很广,对一个人来讲,如何持身,你这一生当中怎样能保持你的身,立于不败之地?儒家讲「三十而立」,人到三十岁的时候,立身的根本就建立;「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智慧开了,不再迷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儒家讲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知天命是什么?看破了。对自己来讲,立身之道你能保持。再扩大,你如何能保持你的家道兴旺而不衰退,你能保持你一家。现在跟古时候家庭结构不一样,古时候是大家庭结构,是家族的结构,现在也有大家庭,但是不是家族。像现在有很多企业家,他的公司、他的事业,实在讲那是个大家庭,但是这里面的成员不一定是他的家族,许许多多的外人都来参加,组成这个公司,从事某一个生产事业。这个事业要做得大就是跨国的公司,在世界上各国有他的分公司、有他的分店,很像过去中国大家庭的组织。你如何维系你这个公司、你这个行业,立于不衰不败之地,这都是持国教导我们。再扩大一个国家,国家如何能够维持他的政权恒久而不衰,使全国的人民都能够得到幸福安乐,持国天王教导我们。
 
  他乐器表法意思就深。琵琶弦乐器,他为什么不用其他的乐器,要用弦乐器?弦乐器才能显示这个道理。弦松了就不响,就弹不响;紧了就断,弦一定要调得很适中。这就是儒家讲中庸之道,小而持身,大到持国,都要懂得中庸之道。佛法里面讲中道第一义,儒讲中,佛法也讲中。中的定义是适中,不能不及,也不能超过。不及就好象弦松了,弹的时候没有声音;超过,弦就断了,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这叫中道。中道完全是讲应用,佛法中道落实就是慈悲、方便,慈悲、方便与中道相应,那就是真善美慧,真的是尽善尽美。如果与中道不相应,那会出麻烦。佛法里面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什么原因?慈悲、方便与中道相应就对,如果与中道不相应,慈悲里面就有祸害,方便就下流。可见得中道的道理、中道的精神、中道的原则,太重要了,处事待人接物不能不及,也不能过分,这样就对了。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博爱,博爱两个字出在《无量寿经》,诸位念过。换句话说,慈悲就是爱与中道相应,与中道相应的爱就叫做慈悲,那是决定没有问题的。与中道不相应,譬如你爱一个人、爱一桩事情,爱得过分,麻烦大了,就会出麻烦;如果你爱不及,不及他心里也不高兴,也觉得你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轻视他,都有麻烦。怎么样要调到刚刚好,这不容易,这是学问。尤其家里面人多,父母儿女多的话,你要如何对你的子女平等的爱,那就是中道;对这个多一点,对那个儿女少一点,麻烦就大了。不但儿女要找你的麻烦,兄弟当中也有麻烦,也不能和睦相处,你就晓得。你明白这个道理,公司行号也一样,治理一个国家更是一样。对于一切人面面都能够照顾到,平等的照顾到,清净的照顾到,这就是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里面所含的意思。你说这意思多深多广!
 
  真正明了之后,整个佛法融合在大爱之中,这个慈悲心尽虚空遍法界,爱心遍满法界,平等的遍满,无差别的遍满,这是真正的爱心。可是诸佛菩萨的大爱、慈悲,我们众生感受不相同,那不是他不平等,是我们自己愿不愿意接受?你愿意接受,你有感到佛菩萨的慈悲,佛菩萨对你爱护、关怀、照顾,你能感受得到。如果你信得真,你就有多一分的感受;如果你不相信,根本不予理会,你就没有办法感受到。所以诸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没有偏心,决定是平等,可是我们每个人感受上好象是不平等,那是你接受的不一样。用什么样的心接受?也要用慈悲心接受;换句话说,还是用爱心接受。佛菩萨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我们学佛菩萨,我们也关怀一切众生,也爱护一切众生,你对于佛菩萨对你的慈悲感受就特别明显,感受的就特别多,感应道交。
 
  尤其是古德告诉我们,「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第一次听这话是章嘉大师告诉我,他说真的有求必应,那就是佛菩萨的慈悲,佛菩萨的关怀照顾。他说如果你求,求的时候不应,不应这当中有障碍,什么障碍?你的心跟佛菩萨的心不一样,就没有感应。佛菩萨是平等爱护众生,平等帮助众生,你能有这个心,跟佛菩萨的心一样,就起感应道交,那个时候就有求必应。如果我们自己是私心,求佛菩萨特别要爱护我、保佑我,不要保佑他们,这就不能相应,你怎么求也求不到,就没有感应,里面都有个道理在。所以说诸佛菩萨没有妄心、没有妄念,决定没有私心,我们能把私心拔除就相应。这里面有大道理、大学问,我们必须认真细心去求、去学习,这样子才能持国。持国天王,简单的说,中道持国,儒家讲中庸。庸是很平常,一点希奇都没有,很平常,中道也是极其平庸。这就是与自然法则相应,顺其自然,这就是平常。这是持国天王表法的略说,希望我们细心去体会。第二尊:
 
  【树光干闼婆王。】
 
  『树』是建树,就是树立。我们在这世间随着自己环境、随着自己的兴趣,都是讲条件、缘分,缘分具足为社会、为众生建立事业,为什么?你没有建树事业,你就没有方法服务大众。所以菩萨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行业就是建树,都是为社会、为众生服务。他后面有个『光』,光是智慧,有智慧就不是为自己。没有智慧,你做的种种事业是为自己;你有智慧,无论做什么事业,都是为社会、为人民、为众生,而不是为自己。佛门弟子在家、出家同心协力建这个道场,这是建树。居士林道场建立很久,六十多年,前人辛辛苦苦建立一个道场,今天开花结果,发扬光大;对社会展示佛陀的教育,推展佛的教学,让社会大众都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个利益就是破迷开悟。觉悟之后,你就摇身一变,从凡夫就变成菩萨,你造的事业,凡夫的事业是轮回业,现在你变成菩萨,你的事业就变成菩萨事业;菩萨是利益众生,菩萨是造福众生。道场的建立,道场是学校,学习的场所。学了之后你可以用在你家庭里面,你是菩萨家庭;用在你事业里面,你是菩萨事业;无论用在什么地方觉而不迷,利益社会而不是利益自己,这叫树光。第三位:
 
  【净目干闼婆王。】
 
  『净』是讲心地清净,以清净心观察世间,成就自己的定慧。如果我们心不清净,无论修学得怎么好,还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你持戒持得很严,佛在戒经讲这些戒条,你条条都做到,非常稀有,持戒精严,心不清净,什么不清净?看到别人不持戒,心里就不高兴,看到别人破戒,心里起烦恼,总觉得我比他高,他不如我,心不清净。心不清净,戒律持得那么好,得什么样的果报?得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你修的是福,有漏福,与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你没有智慧,你生烦恼,所以你那个戒不能得定,原因在此地。持戒是手段,目的是得定,得定还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开智慧,明心见性,那才是目的。有一类修定的人也很糟糕,心不清净,修定还怎么不清净?他在入定的时候心清净,出定心就不清净,也贡高我慢,也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自尊自大。没有一点定功还好,见了人还很客气,有那么一点小小定功,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他那个定不开慧。他那个定里所生的是什么?邪慧,不是正慧。这都在心地清不清净,所以心地清净是我们修行根本的根本,没有清净心怎么行?
 
  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净眼观察世间,这就对了。这也正是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所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的心多清净。见世间过,我们的心就被污染;不见世间过,永远保持着清净心,保持着平等心。世间过,世间人做种种邪恶之事是过,世间人做种种善事是不是过?你看到生欢喜心、赞叹心,如果你心里面真的有欢喜也是过,为什么?心还是不清净,被污染。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里头喜怒哀乐爱恶欲,这就七情,七情是染污;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七情里面包括五欲。清净,不见世间过,统统都不见,那才叫真的不见世间过。不是说看到别人做坏事那叫过失,不是的,你那个只不过是世间法,隐恶扬善而已,出不了六道轮回,充其量你是修三善道,你的功夫只如此而已,哪里能出得了三界?这个是讲善恶二边都不住,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利害、没有邪正、没有真妄,那才叫真的清净,所有一切相对的概念统统都舍掉,你的心才真清净。这样清净心入世,世间人有善有恶,你还分不分别?分别,还是有分别,永嘉大师讲「分别亦非意」。亦非意是绝对不是自己的意思,为什么分别?随顺众生分别而分别,随顺众生执着而执着,这就叫恒顺众生。在恒顺众生里面修随喜功德,外面跟大家一样分别执着,里面一丝毫分别执着都没有,那是功德。不像凡夫那个分别心从内到外,真的有分别。菩萨看到人做好事也有欢喜,也笑也欢喜,欢喜是什么?像唱戏,剧本上写的,这个地方要笑一次,赶紧笑一下,不是自己意思;遇到那个情节要哭一哭,赶紧要哭一下,都不是自己意思。这就叫分别亦非意,这就叫随喜功德。菩萨在世间表演,哪里是真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全是表演的。所以净字意思很深。今天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十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十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一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题[栏目:大寂尼师]
 厌世[栏目:明法尊者]
 人生格言系列1:心灵从沉睡中苏醒(索达吉堪布)[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出租车司机论和尚现代化[栏目:明海法师]
 51 请培育纯真的感恩[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僧尼应参加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栏目:太虚法师]
 五百罗汉 035、毒龙皈依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杂宝藏经白话 贫女以氎施须达生天缘第五十[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菩萨法施的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