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凡夫求果不修因
 
{返回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15

凡夫求果不修因

《大成报》李建德整理

古语有句话:「觉今是而昨非。」这句话乍听之下,仿佛是说今天是对的,而昨天是错的。很多人更据此表示,过去发生过的历史现象都是错误的,而现在发生的事情才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论调无异是说我们的祖先都是坏人,而我们现在生存的人才是好人,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说法,因为它将过去完全否定,我们自己也准备着被后代子孙否定。

其实「今是而昨非」是正确的。不过,它是针对个人来说的,是对个人的一种反省、忏悔心的表示,也就是以忏悔的心来审视自己的过去,并在反省检讨过去之后,改正其过去的缺失,方能促进自己更进步。如果我们过去没有做错事,没有需要忏悔的事,那么我们就应该没有烦恼苦难的果报,但我们真的没有任何烦恼苦难的事情吗?如果我们现在有种种的苦难、种种的烦恼果报,则表示我们过去做错事了。因此,我们便要从自己内心深处起忏悔的心,而不是尽量指出别人的错误,挑剔别人的过失。

事实上,今天和昨天都只是时间过程中的一个点而已,并不是最后的目标。

对每一个人而言,最后的目标应是能度一切众生的大成就者。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目标,却没有真正一步一步的走向目标,那就太不切实际了。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成佛是件简单的事,开悟也不困难。甚至有人说:「只要跟我修学,即能使你马上开悟。」这种说法,等于是说不需要过程,就能到达目标,但是有这可能吗?

佛法是非常讲究因果关系的,因果所讲的三世,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古书上说:「凡夫求善果而不修善因,畏恶果而不畏恶因。」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凡夫喜欢求福果、圣果,或是开悟、成佛的果报,但是他们不喜欢修行,因为他们认为修行是非常麻烦,甚至苦闷的事,他们希望最好不需要修行,便能到达立即成佛的目的。

当然,他们是害怕果报的,尤其是苦难的果报,但是,他们却不怕造恶业的因,对于自己所种下的恶因一点也不在乎,这便是凡夫的通病。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大成报》「佛眼看世间」专栏刊出)


{返回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鸭游出大路,小鸭游出小路
下一篇:忍则多福
 附录二 我看圣严法师
 离婚是不得已的选择
 走应走的路,做应做的事
 找回人间净土,首重净化人心
 忍则多福
 不气不气不能气
 勿将心待悟
 让残障者生活得更好
 求开悟,求入定
 凡夫求果不修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念佛才能自在往生(一)[栏目:法宣法师]
 在禅堂就是持戒 Being in the Chan Hall Is Upholding the Pr..[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36 金刚正眼(明.千松)[栏目:04 经注]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三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色法[栏目:黄忏华居士]
 盂兰盆的意义[栏目:衍慈法师]
 04-005《大方等大集经》之出家利益[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印《无量寿经》加补阙真言等是否夹杂?[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佛经概说 九、佛说鬼子母经[栏目:佛经概说·白话文]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六九)[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