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二节 竺法护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5
第二节 竺法护
 
魏灭蜀国,魏将司马炎夺帝位,建都洛阳,国号为晋(西元二六五年),更灭吴(西元二八○年),约五十余年,统一天下,是为西晋。在此时代,作为翻译僧之代表人物者为竺法护,亦名昙摩罗剎。他是月支人的后裔,但他本人出生于敦煌,因而世称之为月支菩萨,或敦煌菩萨。旧来译经僧,多冠以出生之国名为姓氏,故又被呼为支法护,又因他有一位竺姓之师竺高座的传承,故名竺法护。他八岁出家,听说当时的西域,有很多方等经典,便进而巡历西域,得到多量的梵本,自敦煌至长安,沿路译出,自晋武帝泰始元年(西元二六五年)至晋怀帝永嘉二年(西元三○八年)以七十八岁的年龄入寂之际,约四十余年之间,悉心从事于译经,翻译《光赞般若经》(二万五千颂般若)、《正法华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等凡百五十四部三百零九卷,此给中国佛教界提供了很大的贡献。他比以前的翻译家高明一层的,乃是精通西域诸国的语文,由此闻名来集的僧徒,达数千人,特别是有聂承远及聂道真父子,参加译场,因而开出了传语、笔受和劝进等很多分工合作的译经体制。尤其是聂道真,在竺法护去世之后,仍继续于译业,以华严之分品为始,译出二十四部三十六卷。其门人活跃者,可以举出竺法乘、竺叔兰、支敏度、帛远(字法祖)等人。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三节 胡族的佛教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一节 魏‧吴的翻译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七节 金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四节 三论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二节 明帝求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二节 《大藏经》之出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一节 辽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三节 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五节 净土教与念佛结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四节 元朝对于佛教的统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庙产兴学..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十一节 全真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四二七 鹰本生谭[栏目:第九篇]
 慈悲的笑容[栏目:修行笔记]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二)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栏目:圣者言教]
 大音希声 三、附编 般若为导 总持为法 净土为归——纪念当代佛教大德徐恒志老人示寂六周年[栏目:大音希声]
 居士在家供佛的水果,应如何处理?[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Why Vedana and What is Vedana?[栏目:S.N. Goenka]
 傲慢是由什么引起的,如何对治?”[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大肠:垃圾的消除者[栏目:是肉七分毒]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