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四节 慈愍‧法照‧少康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3
第四节 慈愍‧法照‧少康
 
在唐代,出现了好多位宣扬净土教义的高僧,比善导略早的迦才,整理道绰的《安乐集》,继续净土教义的系统,着了《净土论》。善导的弟子怀感,写了一部《释净土群疑论》,以解答当时被提示于佛教界之有关净土的诸问题。
 
慧日(西元六八○─七四八年)因遇到自印度归国的义净三藏,立志愿入竺求法,于唐武后长安二年(西元七○二年)渡南海至印度,历访诸国名僧以求佛法,在北天竺,祈请于观世音像,授之以净土法门,于唐玄宗开元七年(西元七一九年)回国。以其携自印度的佛陀真容及梵夹,进表玄宗皇帝,受赐慈愍三藏之号。入竺求法,前后达十八年,归国后撰着《往生净土集》(慈悲集),专心弘扬净土信仰。他在其中所说的教义,与道绰及善导,有着很大的距离,他对佛的言教,所有一切行仪作法,不予价值的判断,认为一切均系往生净土的行业,不必加以取舍。在当时的佛教界,净土信仰正已流布于诸宗诸派僧尼的日常生活中,慈愍三藏慧日的诸行往生之教说,既为适应当时以念佛来融合诸宗的时代风潮,同时也为这种风气,提供教学上的根据。这正是自晚唐五代而展开于宋元明世的,中国近世净土教的特色。此一源流,便是慧日的《往生净土集》。此在日本,便是所谓慈愍流的念佛法门。
 
法照(西元?─八二一年)为受南岳承远之教,入山西省的五台山,建有竹林寺。于南岳弥陀台般舟道场,着《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本》,开创其五会念佛法门。他受《无量寿经》所说:「清风发时,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的暗示,依五音之曲调,顺着缓急次第,唱念阿弥陀佛名号。第一会平声,缓唱南无阿弥陀佛;第二会平上声,亦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第四会渐急;第五会转急,唯唱阿弥陀佛四字。法照由五台山以迄太原及长安,广弘其五会念佛法,深受世人之感铭。就是日本的所谓山念佛,也是因慈觉大师圆仁,从五台山的竹林寺,传到日本比睿山而来。
 
少康(西元?─八○五年)于唐德宗贞元之初,至洛阳白马寺,见殿内的经籍放光,探之,乃得善导的〈西方化导文〉,因诣长安的善导影堂,得善导的灵告,遂成为愿生西方的热心者。分奉善导的舍利,于浙江的睦州,建立净土道场,从事于民众教化。法照与少康因其弘扬净土,和其布教的态度,颇似长安善导的化风,故被并呼为后善导。少康着有《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一卷,列叙愿生净土者的往生传记,此乃有名的近世往生传记类编集之发端。把隋唐时代,以华北为中心而流行的净土教信仰,移植到江南,五代以后的江南,成了开发净土教兴隆的基础者,不能忘了少康的事迹。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五节 律学的勃兴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三节 道绰和善导的净土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四节 吴越和南唐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六节 三阶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八节 度牒的公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五节 律学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七节 涅槃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三节 敦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三节 胡族的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五节 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