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五节 俱舍宗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5
第五节 俱舍宗
 
玄奘门下的教学,主要可分作法相及俱舍两流。普光、法宝、神泰,为奘师译出的《俱舍论》加以注释,敷衍其精义,成立了俱舍宗。俱舍宗,在此之先,虽已有真谛的译本,但未盛行,及奘师的新译《俱舍论》一出来,即有普光为着《俱舍论记》,法宝及神泰各撰《俱舍论疏》,广为弘扬之后,俱舍宗的研究风气,便因之大开。同时,亦因此而将古来小乘的毗昙教学,也被含摄于俱舍宗内。至于俱舍的教学,即是传承小乘二十部中的说一切有部之教学的《俱舍论》学说。俱舍,是「对法藏」的意思,对法,即是对于佛在诸经中所开示的法,加以考察的意思;即是由各种角度,对佛陀的教法,采讨究的态度。《俱舍论》是包含了采用这种态度的诸多论书思想的一部论书,所以称为对法藏。佛陀的教法虽有很多,主要在使众生转迷成悟;为此,就不得不使之发起无漏的正智,以去除烦恼的覆藏。要发起无漏的正智,便不得不观想佛陀的根本教说之四圣谛,以期迎向涅槃的境地。像这样的立场,似乎《俱舍论》是着眼于佛教哲学的考察者,事实上,却是彻底的宗教性格的坚持者;不脱离现实,而使众生转烦恼成菩提。因而,要详细说明迷悟的因果。从迷境至悟境,以「破我」为根本的教说。故以〈破我品〉来统括全论。
 
俱舍宗伴随着法相宗,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传到了东瀛,但其教义,在法相宗以外的各宗,也和唯识学同被视为佛教学的基础。故至今日,不问是那一宗派的学者,均可能研究《俱舍论》。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六节 密教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四节 法相宗的教义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三节 道绰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六..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七节 金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六节 密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三节 天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七节 唐代密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宽运法师)[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栏目:性广法师]
 模块二:布施,用生命来影响生命(3)[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四部分:佛法中的六度空间]
 诸佛心子师心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阎浮车尊者 苦行非正行[栏目:法句经要义]
 慧灯之光九 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生命轮回,六道轮回不止,(男、女、畜生)不同形貌,(此身无常)我到底是谁?[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保持心的平和与冷静[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不共内加行 金刚萨垛篇[栏目:加行参考资料]
 奴守门[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