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二节 清朝的民众教化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7
第二节 清朝的民众教化
 
满清朝廷,在统治着具有高度文化汉民族的过程中,在作为维持其政权的重要政策之内,堪加注意者,乃为对于从来不加拘束的庶民阶级,作了教化的工作。由来中国的为政者们所担心的,是为表现对于政治的不满,而发生于庶民社会的宗教叛乱;清朝为了缓和民众对于政治的不满,并且根绝宗教的叛乱起见,便以实施民众教化,直接号召下层社会,普及封建的儒教道德,以达成其政治权威感渗透的目的。此一具体的政策,即如清圣祖康熙九年(西元一六七○年),颁布了「圣谕」十六条,清世宗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将之敷衍而成为「圣谕广训」,颁布全国。从此直到清德宗光绪末年(西元一九○八年),每月的朔望,在各地方各开两次例行的圣谕广训讲读会,竟然成了一种民间的风尚。它的第七条,名为「黜异端以崇正学」的项下,对于佛教的抨击如次:「如吐妄说而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说地狱、轮回、报应等之虚谈以惑人;设龙华会、盂兰盆会、救孤会,男女混淆,不分昼夜,讲经说法以计利;甚而至于立党结盟,逆于大义名分,惑世诬民。」
 
尽管雍正帝及满洲人是信奉喇嘛教的,对于汉民族的宗教政策却不同。异民族的为政者,藉儒教的权威,正社会的风教,以教化庶民。阻止了僧尼等的社会教化活动,将寺院僧侣与社会隔离,接着又以法令,禁止妇人女子参拜寺庙,若犯者,寺庙以迄常住僧受罚。
 
与此风潮俱来的是什么呢?唐末以后,在中国的民间所形成的儒佛道三教混融的民间信仰,乃系以正常的教义,将佛教及道教改变后而作的普遍化。在明朝,被称为所谓善书的刊行物,到清朝,因为故意将宗教与民间隔离后,却有更多的所谓宝卷(艺人的说唱),为民间所爱读。这大概是由见于敦煌文书等的「变文」转化而来。汉民族对于异族政权,发生反抗意识的重要原因,是罗教(无为教),其他的,则以清仁宗嘉庆初年(西元一七九六年)白莲教匪刘之助及太平天国长毛贼之乱为中心的宗教性秘密结社,这些民俗宗教,尽管有政府的禁令,依然在各地起事。这是对于既成的正统宗教,采取了隔离政策的清朝政府,引起了反抗的作用,以致产生这样的秘密结社。
 
政府故意轻视汉人的佛教,且如上述那样的施政方策,促成轻视佛教的风气,再由于僧尼自身的素质低下,所以消失了社会对于佛教的尊敬。在当时的谚语中,诸如「无法子做和尚」(没有谋生之能,便做和尚);「和尚见钱经也卖」(和尚也为了钱而卖经);「十个姑子九个娼,余下一个是疯狂」(在十个女尼之中,连一个清净的也没有);「地狱门前僧道多」(在地狱门前多的是僧道)。相信这些,未必是事实的写照,但考虑到当时之所以产生这种俚谚的社会背景中,来看清代的佛教。此时,像以前那样,沙门被视作方外之民的情形,已不复见,僧尼已被一律置于世俗法的支配之下了。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三节 教团的实况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一节 清朝对于佛教的统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八节 度牒的公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八节 密教的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一节 三教融合与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六节 经典的成立..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六节 三阶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二节 佛教史的地域区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六节 元朝的佛教各宗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七节 杨仁山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三节 印经院的事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融合的佛教 主要参考资料[栏目:董群教授]
 八大人觉经 结劝流通[栏目:惟觉法师]
 怕财富贬值被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生死的幻觉 第17章 清净的明月[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中观正见[栏目:丹增嘉措仁波切]
 第十一章 莫因西亚多 内观训练[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如何发菩提心(仁慈)[栏目:六度万行]
 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牛头智岩[栏目:禅门骊珠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七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