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讲记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571

《金刚经讲记》

自序

绪言-介绍《金刚经》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二、《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

第一讲 《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二、《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二)发菩提心
(三)保护初发心
(四)降伏烦恼心

三、《金刚经》的心灵环保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四、从有到无的心灵环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状况-住于现在的活动
(三)解脱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第二讲 《金刚经》与自我提升

一、《金刚经》的自我观
(一)自我的层次
(二)执着的自我
(三)假名的自我

二、《金刚经》的自我升华
(一)认识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

第三讲 《金刚经》与净化社会

一、《金刚经》的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二、《金刚经》的社会建设
(一)只陀太子的事迹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三、《金刚经》以法布施的心灵环保来净化社会

第四讲 《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一、福报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
(一)福报的定义是:过去种福现在有福,现在种福未来有福
(二)智慧的定义是:当做的事要恰到好处地去做,当说的话要适如其份地说

二、《金刚经》的福慧双修
(一)修福当与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从修福中表现

三、依智慧修福德才能无碍自在
(一)戒定慧三无漏学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金刚经讲记》

自序

《金刚经》在中国受到普遍和持久的重视,不仅佛教徒喜欢读诵,一般知识分子也都喜欢阅读。文字简练优美,并且富有超越及空灵的哲理。虽然经义深奥,却又能让读者感到清新和亲切,故在许多的佛经之中,除了简短的《心经》之外,《金刚经》是最能深入中国文化环境的佛经了。

在佛经的流传史上,自从第五世纪初,鸠摩罗什将《金刚经》译成汉文以来,历代均有注释,迄于明朝即有《金刚经五十三家注》的汇集本,到《卍续藏》编成之时为止,已搜集了六十九种,比起其所搜《心经》的注解数量六十种,还多出九种。

以往凡是注解经典,或是讲解经典,都是顺着经文的次第进行,逐句解释,往往使得听众在听完一座经后,尚无法明确其主题所在。因此我于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至四日的四个晚上,假台北巿国父纪念馆大演讲厅,演讲《金刚经》时,便以每晚一个主题的方式讲述,命名为「《金刚经》生活系列讲座」。我从《金刚经》文中摘录出与主题相应相契的经句及段落,配以主题及子题的标示,做了四场专题演讲︰1.《金刚经》与心灵环保;2.《金刚经》与自我提升;3.《金刚经》与净化社会;4.《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我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金刚经》虽是佛法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修行经验的层次厘清,也不难发现其切入现实生活的着力点了。例如,经中的「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心灵环保的指导原则;又如《金刚经》的「无相」,是以精神的「信心」及物质的六尘为基础;自我的提升,是从有相的假我来体验无相的解脱。《金刚经》所强调的布施及忍辱,便是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最佳方法。经中有六次讲到「福德」二字,并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成就为其经名,所以这是一部特别重视修福修慧的经典,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唯有全心力地福慧双修,始能速证解脱自在的无上佛果。

因为我将《金刚经》生活化实用化了,所以讲述之时,深受听众的欢迎,便委请青年女作家梁寒衣,将录音带整理成文,出版问世,我要在此一并致谢。

一九九四年元月十八日释圣严自序

绪言-介绍《金刚经》

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所生,例如,建造一栋房子,必须有许许多多的条件、因素配合,不是一根柱子或一根梁木就可以完成的。我,圣严,今天不过是被佛教界或社会所衬托出来的一个人。我就像一个箭靶或箭CB01819,许多的功德并非是我的,而是跟我有关的周遭的所有弟子、信徒和朋友们,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和相同的认识,所以成就出相同的事来,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所以对我的美言、荣誉,应该不是我的,而是属于所有大众的。

诸位已经看到这四个讲题的题目:第一天是《金刚经》与心灵环保;第二天是《金刚经》与自我提升;第三天是《金刚经》与净化社会;第四天是《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金刚经》这部经非常深奥,也非常抽象,很不容易懂,也很不容易讲。要配合着我们实际生活来讲,是非常困难的。我这次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如果尝试失败,还请诸位原谅。

首先介绍《金刚经》,这部经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当高。佛法分成好几个层次,基础的佛法称为「人天乘佛法」,即是以人为标准、以生天的道德律为标准,或者是以「生为人间」的要求,以及「生为天界」的要求为基准。

「人天乘佛法」特别强调因果,即「如是因,而如是果」,是「有漏」、「有为」的,也是有目的的,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做什么事,必定会得到它的结果」,至于不为什么目的而做了什么事,是不是会得到结果呢?一样会得到结果。很多人做好事期望有好报,做坏事希望不得坏报,没有这样的事!所以,以人、天的标准来讲,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有我的,以自我的利害为出发点,人间就是如此。

人间如此,那么天上呢?任何一个宗教都主张在人间修福报可升至天上,佛教也不例外。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出世的。很多人说佛教是「出世」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呢?出世就是逃避现实、厌离现实。我们的世间充满了烦恼、苦难和种种不合理的现象。生在人间是非常不幸的,即使最有福报的人降生人间,也并不是很舒服。所以,无论生在人间或天上都不究竟,都希望能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抵达佛家所谓的「涅槃」、「解脱」。但是光停留在这个层次,认为自己离开苦难就够了,至于其他人在苦难中怎样呢?不管他!这种「出世」,其实是「厌世」或「逃避现实」。

第三个层次是真正的入世,叫作「世出世」,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的束缚困扰。虽然也生活在我们的人间,也接受这世间的一切环境,但是心中没有烦恼、没有厌憎,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也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大乘佛教就是要我们学习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即是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烦恼困扰,在世间没有自我的执着和自我的烦恼,就像《心经》中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即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来勘破、透视我们所处的「五蕴」世界,五蕴世界即是我们身、心所处的环境。从般若智慧的立场来看,五蕴世界是由因缘聚合而成的,只是暂时、临时、不断变化的,因缘聚则聚,因缘散则散。所以,不必把五蕴的身心或环境当作牢不可破、永恒不变的存在。遇到好的,不会兴奋过度,遇到坏的,也不必太难过;花开,自有花谢,冬尽,自有春来。环境、现象皆是无常的,好好坏坏皆不必太认真,这就叫看破、看透、看穿。能够这样,就是有智慧的人。《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是以智慧来帮助我们看清这世界是空的,既然一切是空的,我们还要执着些什么呢?

但是要知道,观念上可以「空」,可是事实上我们还在生活。而且,只有一部分的人有这样的观念,许多的人还没有这样的观念。即使有「空」的观念的人,说得到也不一定做得到,想得到也不一定能够实践。所以,如实修行是不容易的事。

众生不论听到佛法或没有听到佛法,都还在烦恼苦难之中,因此我们要在苦难中帮助所有苦难的人,使人人皆能得自在、得解脱。当到达那样的程度时,就是净土的显现、佛国的出现,这就是菩萨心、菩萨行,也就是《金刚经》的要旨。所以《金刚经》是诸佛经中最好、最高的经典。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凡是「有我」,一定不离烦恼。假如不把「我」考虑进去,烦恼就会离你而去,即得解脱。「我」是什么?很多人弄不清楚,以为有个真正存在的「我」,认为所谓的「我」,大概就是指我们的身体。事实上,我们仔细分析、考察一下,除了身体之外,还有心理层面的我、精神层面的我,那是非常抽象的,简单地说,就是「心理及超心理的活动」。

心理活动是什么?我们的身体从出生开始,就渐渐地在增加心理活动的频率。刚开始心里一无所有,懵懂、无知,然后自浑蒙中慢慢开始有学问、知识,有种种自己的、他人的,我们的、他们的,个人的、大家的,对的、不对的,有利的、无利的……等的想法、观念,这些都属于心理的活动。由于心理活动的表现,进一步就出现了超心理的精神层面。

精神的层面是什么呢?是从我们身心的行为而产生的影响力。说得更抽象一点,离开我们的身体以外,我们还有精神的生活,例如,此刻诸位在这里听讲便是一种精神生活。

很多人认为精神生活就是娱乐、艺术或思想,其实,这些都不出乎我们的心理活动。精神层面应该是更高于心理层面,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是非语言、文字、思想所能表达的,它只能意会,不能言宣。凡是能够以想象抵达的状态,还只是心理的层面,不是精神的层面。

所谓意会,也就是体会,只能发出:「啊,我感觉好美!感觉好伟大!」究竟伟大到什么程度?美到什么程度?无法说出,也无法形容,只知道感受如此,这就是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的我、心理层面的我,以及身体、肉体生活层面的我,都叫作「有我」。活在这个层次的我,可以说是通常的、世俗的,是高等动物的本能。

最近,我有一个徒弟离开了我,而且有他自己的发展。

好多信徒对我讲:「你的徒弟离开你,还把你另外的几个弟子也带走了。」

我说:「正常的。」

为什么?

母鸡生蛋,蛋孵成小鸡。小鸡找东西吃是母鸡教它的,吃完后,小鸡是否需要再生一个蛋给母鸡呢?不需要;小鸡需不需要告诉母鸡,这里有东西吃或那里有东西吃呢?不需要。现实的世界中「物性」就是这样子的,也就是说,物质的层面是这样子的。

小鸟孵化后,母鸟需要抓小虫喂它。喂饱,羽毛丰满,翅膀硬了,小鸟飞走,会不会找虫来喂老鸟?多半是不会的。听说有「乌鸦反哺」这样的事,我没见到过,只是有人这么说。

我们大部分的人只活在物质的层面上,还不到心理的层面,在心理的层面即有知识、学问、道德、伦理等观念出现,可以透过教育而完成;不过,透过教育而完成的伦理道德,在能做与不能做、应做或不应做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在印度的佛陀时代不许做的,到了中国、到了我们这个社会,非要你做不可,还是得做;古代的中国人不准许的,现代的中国人可能就没有禁忌了,也就是说,时代不同了。物质的环境、物性的层次,大家普遍都是共通的,但是心理的层次,却没有一定的公是、公非,没有绝对的对和错。这是由于文化背景、风俗地域的不同,伦理、道德的标准也就不一样。

从一个学佛人的立场来看,这一切的现象我都能接受。我看到人们在物质层面的活动,觉得是正常的;看到他们在心理层面的活动,也觉得是正常的。人家说这个人不道德,没有伦理观念,我都觉得是正常的,也都能接受。也可以说,对一个佛教徒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不能接受的。

即使到了精神层面,也没有一定的公是、公非,因为其实这都是「我」的问题。哲学家讲理性、理念,以及最高的原则,但是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琳琅满目,不同的思潮和派别分庭抗礼,各自拥有不同的大师。每一个宗教都宣称自己的神是唯一、最高、最究竟、最好、最伟大、最根本的「神」。所以有一次,一位西方人问我:「师父,今天世界的宗教发生这么多的问题,如何能够解决?」

曾经,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发生战争。一直到现在,在中东,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发生战争;甚至两个伊斯兰教国家,伊拉克和伊朗,也争战不休。更奇怪的是,原本是一个国家,后来一分为二,成为伊拉克和科威特两个国家,也打个不停,都纷纷宣称「神--阿拉站在自己这一边」,对方那边是「假的阿拉」。

所以,从宗教的层面、精神的层面讲「我」,也都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凡是「有我」就有烦恼,不管是最低的物质层面、心理层面,乃至于精神层面。只要有我,就有烦恼,只有「无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金刚经》中的「无我」就是《心经》中的「五蕴皆空」,就是不把个人的存在当作永恒不变、最重要、最可贵;同时,也不要把环境中你、我、他的存在当成永恒不变的。如果能有这种认识,对自己的问题就不会放在心上,对于他人带给你的烦恼,也就不会看得太严重。

没有一件事是实在不变的,一切的事皆如同花开、花谢。花尚未开的时候,是不是一定开得出花来?不一定。许多花尚未开放就已雕谢,许多的果实尚未成熟便已坏去。任何一件事皆是因缘所生,也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是真的、是我的,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皆然。

但是大多数人都以为精神层面是最高的,所以许多哲学家为了他的思想、观念拚命与人争,认为「人可以死,但是思想一定得坚持到底」,这就是「有我」,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站在佛法的立场来看,今天的思想很好,可以给人用;到了明天,当自己有更好的思想观念出现,就用来取代昨天的;如果别人的思想观念更好,那就用来取代我的。如果能有这样的想法,才是「无我」。但是,许多哲学家为了争论思想上的「真」,至死方休,甚至延至徒子徒孙仍争个不休,所争的无非我所「见」,这都是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问题。争,即有烦恼,如果懂得《金刚经》,就能无争,也就能解脱。但是无争,是不是就是一个失败主义者呢?不是!而是不坚持己见,不认为自己一定是最好,最高明的。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现实的生命虽然是假的,但仍是非常可贵的。因为,若没有假的现实,我们不可能知道真的究竟。真的究竟是什么?真的究竟就是「空」。「空」是什么?空是绝对的存在。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会被破坏,只有一样东西不会被破坏,那就是「空」。

空的意思有二:一是空间,一是什么也没有,即「空无」。佛法里所讲的空,不是「空无」的空,而是「空间」的空。

「空间」存在于什么地方?存在于「我」与「我」之间-你我之间有空间,细胞与细胞之间有空间,原子与质子,乃至最小的物质与物质之间都有空间。空间本身能形成「有」的存在。如果没有空间的活动余地,世间的现象就会变成一片死寂、暮气沉沉,因为有空间,所以有回旋的余地。

因此,佛法讲的「空」,不是空无的空,而是空间的空,也才是《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色的意思就是「物质」,物质现象的存在皆在空间之中,世间的现象就是幻起幻灭,从现实的生命,从你、我、他的活动,我们可以认知到究竟的存在是什么。

究竟的存在,就是无我的解脱。解脱以后的无我,必须给它一个假的名字,还是叫「我」,那是一个没有执着的我,但其功德、智慧、悲愿仍是存在的。存在于哪里呢?哪个地方有佛法的功能,就是佛的慈悲、佛的法身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环绕我们环境的社会现象。什么叫作「社会」?凡是人和人的关系、组织,以及彼此的互通有无,就叫「社会」。

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加上环绕周遭的社会现象,就形成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寿者相是什么?并不是胡子很长、头发很白就称为「寿者相」。寿者相是「时间相」的意思,是生命在时间过程中所做的活动。而生命的活动是在社会之中进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是你、我,以及由许多的你与许多的我,加起来形成的众生。《金刚经》提及的「众生」,主要是指人,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就叫作众生的环境。

然而这些有你、有我、有环境的存在,都是「虚妄相」,因为这些都是经常在变异更动的。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意思,是暂时的、临时的,跟演戏一样,演什么戏就扮什么角色,这角色不是永恒不变的。

我现在请问诸位,今天我是主讲人,诸位是听众,然而,刚刚主持人在台上讲时,我却只是台下听众的一员,我现在在台上,等一下我下台,换另一位上台,譬如司仪,那么我就变成听众,他是主角;所以是互为宾主的,没有一定的立场,主角与配角经常在互动、在替换。又譬如,一对夫妻,两人在家中究竟谁是主人?不一定,有的时候太太是主人,有的时候先生是主人。如果总是太太或先生当主人,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有问题。必须互为宾主,也就是为什么夫妻相处必须相敬如宾-即是「你将我当贵宾,我也将你当贵宾」,如此,才能相处得好。如果老是认为自己是贵宾,自己是主人,一定有问题。

凡是有我,便烦恼无比,付出多少,就想回收多少,甚至想连本带利的回收。付出一块钱,则期待下个月回收一块一毛,拥有一毛的利息。付出一块,如果下个月仍回收一块,心里便想:「啊,倒楣透了!投资错了。」如果投资一块钱,回收两毛钱,便觉得蚀本了,很烦恼。

又譬如,我收徒弟,栽培了几年,最后还是离开了。养一条狗,狗走时还会摇摇尾巴,收了一个徒弟,走时却可能倒打一钉耙,如果我因此烦恼不已,从此再也不收徒弟了,这是有我呢?还是无我?

这是有我。

所以,我经常这么想,人家对我如何,我是不管的。我应该对别人怎样,却很重要,我必须先尽到自己的责任。我常常反省,我究竟像不像一个师父?像不像一个法师?是不是对得起我的徒弟?对得起我的信众?至于,我的徒弟对我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事,我已尽了我的心,如果徒弟、信众对我不好,我还是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无德无能,无法教育、感化他?是不是自己尽的心力不够,所以无能教好他?这是我自己的责任,不能怪他们。如果有人批评他们,我会说:「你不要批评他们,这是我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我并没有得解脱,所以还是「有我」,当有人批评我的时候,我心里还是会动一下,像是「指南针」一样。指南针静止时原是不动的,但是,稍微将它晃动,指针就会动一下,然后再恢复为原来的状况。所以,在动一下之后,我会马上调整自己,对自己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动什么啊?」

对世间要永远付出慈悲心、关怀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对任何人失望,这才能功德无量。否则,做了一点点功德没得好报,便不做好事了,这还有功德吗?如果好心不得好报,这也是正常事,不必太过在意。

二、《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行布施。拿什么来做布施呢?

有钱可以布施,没钱也可以布施,有学问可以布施,没学问也可以布施,甚至是一名乞丐也有东西可以布施。

有钱可以用钱布施,有物可以用物布施,有知识、技术,则可以用知识技术布施。如果什么都没有,也可以用欢喜心来布施,或说一句赞叹的话,用言语来布施。譬如,人家做了一桩坏事,你原本可以骂他,但你不骂他,只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但愿他以后不要再做坏事,用心的力量、口的力量,多多少少也可以影响这个人。心有诚,物有感,顽石也能点头,何况是人?因此,只要诚心祈求、祈祷,希望他不再做坏事,或用柔软语来劝导、感化他,那也很好,也是布施。

如果人家做了好事,我们就应该赞叹他,虽然只是一点点好事,但是,也应该加以赞叹。人都是希望受到鼓励、赞叹的,而不希望被指责、谩骂。所以,不论是财布施或言语布施,布施如果得当,我们的社会就会非常和谐,非常祥和、幸福。人人布施自己而成就他人,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不理想、不满意的事呢?

但重要的是,要不住于相,住于相就麻烦了。住于相的意思就是说,布施时一定要布施给某一个人,布施给某一个特定的对象,并要求获得一定的回应。

譬如,过年时在农禅寺,好多人来向我拜年。我算是什么人物,值得人家这样拜?他们拜的时候,我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他们拜的是阿弥陀佛,不是我。而拜年的人呢?有的是来看看「圣严法师」是什么样子,有的是以恭敬心来送红包给我,来赞扬我,这两种都有。

但是,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师父,你看,那些人来了,又不送红包,只会眼睁睁地瞪着你看,这些人真是罪过!」

我说:「阿弥陀佛!不可以这么说。他们来见我,我都以平等心祝福他们早日成佛,早日得解脱。我平等地祝福他们,他们红包里有多少钱,我根本不管,也不管他们究竟有没有送红包。他们能来,便是不容易!他们没有去看电影,而来看我这和尚,就算是抱着好奇的心情,也是好的。」这就是一种「无相」的态度,就是不要以差别心、差别态度来看待众生,而以一律平等、无差别的态度来接待他们、祝福他们。

但是我们都还在凡夫的阶段,怎么可能完全「无相」呢?至少我知道什么人给了钱,什么人没给钱。但是,我会时时警惕自己,要「无相」,要平等的给予祝福。而且既然听了《金刚经》,念了《金刚经》,何况我还在讲《金刚经》,当然更要练习着具备这样的态度。

布施无相,我们受布施,也要「无相受」,心里才不会觉得有愧于他们。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是对「住相」而言。前面已经讲过「无住」,很多人误解佛教是消极、逃避现实的,一讲到「无我」,好像这个人已无可救药,不为今生,也不为未来。一讲到「无相」,更觉得这个人大概没希望了,因为他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管了。

究竟「无住」的「住」是什么意思?用现代的名词翻译,就是「在乎」。我不「在乎」、我「在乎」,就是「住」的意思。凡夫的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在乎」--我很「在乎」他讲我,我很「在乎」股市今天跌了,因为数字下跌与我的财产息息相关,这便叫作「住」,心「住」于股票,「住」于某一桩事、某一个人。

人常常喜欢在人前表现,人后表功。有没有这种人?有!多多少少,每个人都有这种毛病。如果不求表功,似乎即无表现,想要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是十分正常的。表现给谁看?表现给别人看,职员表现给老板看,民意代表表现给人民看,政府官员表现给长官看,这都是正常的,但这都是「在乎」。但是,真正懂了佛法以后,会在心里清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则做,不该做就不要做,不在乎利害得失,不在乎自己好不好,这就叫作「无住而生心」,但这个心已不是烦恼的心了。有住而生心,生的是有我的心,是烦恼心;无住而生心,生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表现。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

智慧就是离开主观的自己,也离开客观的对象。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也不考虑主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一些人或许能做到不考虑主观的自己,但是却没有办法做到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一个慈母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利害,但是,她一定会考虑到自己的儿女。

我曾经见到一位小儿科医师,他的儿子害了重病,结果他把儿子送到另一位小儿科医生那里医治。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医治?

他说:「这是我的儿子。药下重了,我怕他受不了;药下轻了,又怕医不好。所以,只好硬起心肠来将他送去外面医治,不管如何,由别的医生来负责,我信任那医生就好。」

所以,父母可以放下主观的自己,却放不下客观的儿女。这算不算「智慧」呢?不算!真正的智慧,必须放下两边-主观的自己和客观的对象,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看「事」的本身,而不考虑「个人」的因素。

常常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慈悲的法师,似乎什么人都能帮忙到底。今年春天,就有人找我要钱,我不给,他便说:「你是法师,为什么不给我钱?」

我问他:「你为什么找我要钱?」

他说:「因为我没有钱,而你是法师,所以向你要钱。」

我说:「我没有钱,有钱,也不应该给你。」

他说:「哪有这么不慈悲的和尚?」

给钱必须有智慧,我并不随便给钱。这个人身体满好,年龄也不大,明明可以工作,为什么跟我要钱?我的钱,是人家做工赚来的,是人家省下买菜、家用的钱来捐给我们的,我怎么可以给他拿去喝酒、抽烟、看电影或做其它更坏的事?所以,这钱我绝对不给。

于是,那人就对我讲:「师父不慈悲啊!我这样的人跟你要钱,你竟然不给。」

我说:「我不能滥慈悲,请你原谅了。」

有智慧,才能真正行慈悲。智慧就是没有个人,也没有对象,只有「事」-这件事应该处理、应该做、必须做、值得做,就去做,没有特别一定为谁而做。

内在以智慧为基础,外表以慈悲来表现,慈悲的意思,就是救苦、济贫、救难、救急,这些也需要有智慧。贫,可以救,但不能只是去救贫,要更进一步帮助他,教他如何变得「不贫」,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救「苦」-病苦、老苦、种种的苦,我们要用物质的、观念的、关怀的、安慰的方法,帮助他「离苦」。救「难」,是他人有了灾难,我们要立即伸出援手;救「急」,当对方处在危急之中,我们要立刻帮助。

「慈悲」是帮助所有的人。我们法鼓山有一句共勉语:「慈悲没有敌人」-心中没有仇恨的人。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虽然他是我的敌人,现在他陷入困境要死了,我要不要救他?救起来之后,他可能仍是我的敌人,那么,到底还要不要救?站在佛法的立场,救的并非敌人,而是一个有危难的人。我们救难、救急,并不做敌人想,所以,一定要将他救起,这是第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慈悲心的话,敌人也会变成你的朋友,变成你的道侣、你的善知识。我们不要对任何一个众生失望,以慈悲心待他,必定能感化对方。

至于以什么方法来感化他们?一是教育,二是关怀,两者都必须仰赖智慧。我们常常听说「金刚怒目,菩萨低眉」。菩萨低眉,是慈悲;金刚怒目,也是慈悲。所以在寺院之中,常见四大天王站在山门,英姿威武,喝阻妖魔鬼怪接近。三门正中,又见弥勒菩萨笑脸迎人,欢迎大家光临,二者都是慈悲。因此有时候,师父也会骂人,仁王也会用兵。

「福慧圆满,同成佛道」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唯有慈悲与智慧的圆满,始能成佛。也就是希望一切众生皆能有智慧,也皆能有慈悲,以智慧行慈悲,继续不断地直到成佛为止,这就是从「菩萨道」进入「佛道」的修行。

第一讲 《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包括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物质资源的保存。所谓生态保护,包括对于所有野生动物以及植物的保护。

要将所有动、植物生存的环境,都看作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动、植物,人类也无法单独生存。这些共同生活的生物环境,相互之间都有它自动、自然的调整作用,如果人为加以破坏,使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也会为人类带来灾难。例如,扑杀麻雀,结果蝗虫一来,即酿成虫灾。麻雀固然吃米榖,但也吃虫,也帮人类避去了虫害。麻雀吃了农夫辛勤耕种的谷物,把麻雀扑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对的,但却因此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会为人类的生存带来灾难。又例如砍伐森林,目的在于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民生产,不过一旦森林砍伐殆尽,一片童山濯濯,成为光秃秃的不毛之地,势必引起旱灾,亦引来水患。

台湾是个弹丸之地,如果任意破坏自然生态,我们很快便会受到报应。许多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在国内讲环保,却到印尼、南美洲去砍伐原始森林,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已经是「地球村」,彼此息息相关,声气相通,树木在本国和自己有关系,在南美洲、印尼,又何尝没有关系?

除了生态资源的保护,物质资源的保存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对物质资源的浪费,很快就会带来灾难;譬如,对石油及水资源的浪费,石油及水,有如人体的血液,如果将油料烧尽,地下水抽光,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情况?后果或许会可怕的不堪想象!

目前,我们虽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物质环境中,但是人类的健康状况却愈来愈坏,科学文明愈昌盛,人类的苦难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们的快乐和幸福未必超越五千年前的老祖宗。

以佛教来说,佛教主张要爱护一切众生。因为爱护所有动物,所以不杀生;因为爱护所有物质,所以要惜福。对所有一切物质,都应该好好爱惜、好好运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为止,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环境保护好。

佛法说,我们的身体是「正报」,生存的环境是「依报」,因为我们必须依靠环境而生存,所以叫作「依报」。如果我们继续不知节制地破坏、浪费而不加以爱惜,不仅我们的子孙无法享有这样的福报,我们自己的来生,也因此而无法往生净土了。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保护社会环境包括对家族伦理、社会伦理,乃至于对职业及政治伦理的保障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伦理。伦理的意思,就是尊卑、高下、长幼和先后有一定的次第。例如,我们今天听讲的座位,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位置,进入会场的时候,一定井然有序,不会你争我抢;如果会场的座位安排没有对号,一旦很多人同时进来,就可能产生你占我夺、争先恐后的状况。所以,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伦理的规范;如果不遵守伦理,或许一时间仿佛自己占了上风,他人遭殃,事实上,自己就在其中,根本难以豁免,到头来还是反受其害。

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恶媳妇虐待她的婆婆,每天用同一只破碗盛饭给婆婆吃,吃完了也不洗,第二餐再用同样的碗盛饭给婆婆吃。终于有一天,这个恶媳妇自己也娶了媳妇,但是她对婆婆依然故我,仍是老样子。一次,这位恶媳妇拿了这只破碗随手一扣几乎打碎,她的媳妇马上把这只破碗抢过去说:「婆婆,不能打破啊!」

这位恶媳妇问:「打破有什么关系?」

她的媳妇答:「不行啊,我还准备将来留给你用哩!」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是值得警惕的,一代看一代,你如何对待上一代,你的下一代也会如何对待你;就算你的下一代不如此待你,以佛法的眼光来看,你仍然得承担起因果。所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有不报,时辰未到」,这一生不报,来生也会报。佛法中有「花报」与「果报」,「现生报」也叫「现世报」,现世报仅像是开花一般,并不是全部,来世的报才是更厉害的结果。

此外,既得遵守家族的伦理,也须遵守社会的伦理。社会的伦理是什么?每一个社团都有它的伦理关系,譬如,组织法中规定负责人和成员,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运作方式,否则,这个团体就变成一群乌合之众。而宗教更是重视伦理,师徒关系、信徒与出家人的关系,都是伦理;有职务的伦理、职位的伦理,甚至还讲戒腊的伦理,谁先受戒,便应受到尊敬。

「伦理」如果用佛教的语言来讲,称之为「法住法位」,也就是说,每一个现象,都有它一定的位置。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中,都有他不同的位置;每一桩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都有不同的立场和位置,我们要加以尊重,这就是伦理。

例如,有时候我是老师,有时候我做学生。做老师的时候就要像老师,做学生的时候就要像学生。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各有其轨迹、地位;违者相互冲突,顺者彼此辅助。

虽然说要随顺因缘,但佛法也鼓励人要积极促成因缘。因缘没有成熟,要促成它。如果怎么样也做不出来,那就暂时搁下。譬如说,我计画到国父纪念馆演讲,但是场地怎么也租不到,那到底还要不要讲呢?如果怎么也租不到,便放弃演讲计画。因为我知道「诸法因缘生」,别人也需要用场地,并不是只有我才能用,所以不需强求,只要等待以后有因缘就好了。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自我的内在环境,包括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佛教指出,心有「染」和「净」,「真」和「妄」之分。「染」是烦恼,「净」是智慧;受幻境的迷乱,就是「妄」,证得诸法的实相无相,就是「真」。

一般人的心理活动,无非是虚妄的烦恼相,无我、无相的精神活动才是解脱自在的智慧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大致解释过有我、执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思,那便是染的、妄的、烦恼的;相对地,无我的、无住的、不以自我为中心,便是净的、真的、智慧的。

二、《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共有四个层次: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

所谓「心灵环保」,是一个现代的名词。其实,佛教很早就主张,要把我们的心清净,必须将烦恼心净化,成为智慧心,这就是心灵的环保。

心灵的世界包括心理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如果我们的心理环境或精神环境常常困扰我们,心灵就不健康了。为了保护我们的心灵环境,变得有智慧、清净、自在,就必须从人心的净化做起。

(二)发菩提心

人心的净化,必须放下自私自利,确信利人便是利己,故当如《金刚经》所鼓励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这是《金刚经》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要发成佛的无上菩提心。

要发成佛的心,必须先学菩萨的精神,菩萨的精神就是「以利他为利己」,菩萨发愿并不是急着想要自己先成佛,而是希望先度众生。诸位一定听过地藏菩萨发的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就是菩萨精神,是以利益众生来利益自己,也就是不为自私自利,只为利他。这种观念正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以及永远的人间社会所需要的。如果人人都能不为私利,而致力于利他,这世界当然就不会有什么纷争了。

利他行,并不等于做滥好人。必须智慧与慈悲兼顾,方能使我们的世界真正的净化。

(三)保护初发心

发了无上菩提心,应当知道如何时时保护此一「初发心」,是故《金刚经》说:「云何应住?」

这个「住」和前面的「住」不同。前面提过的「住」是「在乎」,这里的「住」是不要离开、不要退心、不要忘掉。要住于无上菩提心,不要忘记自己最初所发成佛的愿心。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忘记自己是一个发愿成佛的人,如果能够这样,便能时时以利他为利己。

(四)降伏烦恼心

住于无上菩提心者,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心猿意马的虚妄烦恼心。《金刚经》说:「云何降伏其心」,如何使我们心猿意马的烦恼心、妄想心、自我执着心平伏下来、化解开来呢?这就是《金刚经》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主旨。

三、《金刚经》的心灵环保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无私无我的智慧,处理一切事物。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当我们行布施、做好事、发起慈悲心的时候,不要有一定的对象。「色」就是一定的对象,红的、绿的、方的、圆的、长的、短的、亲的、疏的……等一定的对象;「声」就是各种声音;「香」就是诸般气味;「味」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触」是感触、身体官能的接触;「法」是自己心里的想法或观念,一切属于心理或精神部分的,宗教或哲学上的最高原则或「神」。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合称为六尘,都应该全部摆脱,这样心灵才能得到清净,这样行布施才不会生烦恼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意思是说,如果心仍然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就是「非住」,就是「不住于菩提心」。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应该以「无住心」布施,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四、从有到无的心灵环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一般人总是常常想着过去、想着未来,能够想到「现在」的已经不错了。我们通常会记挂着过去的对错毁誉,以及幻想着未来的期许:下一次的好运,是不是轮得到我?如果只想到过去、未来,「现在」又如何做得好呢?

成功的人不能沉醉在过去,也不可幻想着未来,唯有努力于现在,才是最可靠的。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状况-住于现在的活动

学佛修行的人不要老是担心「我如果犯了戒,就要下地狱了!」也不要老是渴望:「阿弥陀佛!你什么时候拿金台、银台来接引我?什么时候才会来呢?我死的时候你来不来?」这样空想是没有用的,现在赶快精进念佛才是最要紧的。

这就好像有人看到一颗苹果快要熟了,他便站在树下想:「这颗苹果是我的。」于是,就站在树下张着嘴巴等,他老是在等,而不去摘苹果,结果苹果尚未掉下来之前,可能就来了几只鸟把苹果吃掉了。这就像是只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却不把握现在及时动作,这是没有用的。

我们常常就像是那位在树下等苹果吃的人,以为等着、等着一定能等到。等待是不会有结果的,只有努力才会有成果,有时候可能努力了都不一定能够得到,但是,还是一定要努力,才会有机会;如果努力过后仍得不到,也可以问心无愧了。以摘苹果的例子来说,也许当你还没爬上树去,它就被鸟吃了,或掉下来跌坏在地上了。但是,在爬树的时候不能担心:「反正苹果一定会被鸟吃去,算了!我不爬树了。」而是要重视现在的努力,大修行的人、成功的人都是这样,不会老是怨天尤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得意失败,而在一旁空欢喜、徒悲哀。

(三)解脱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解脱者已经心无所住,不住于现在,也不住于过去、未来的一切相,这叫作「无相」、「无我」,也叫作「解脱」,就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了。

我们大家都还是凡夫,虽然还做不到,但知道有这么一个境界,希望有一天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所以要修行。至少要能做到「住于现在的活动」,不要停留在第一种「住于过去和未来」的状况。

第二讲 《金刚经》与自我提升

在未进入正题前,要先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真正的佛法是无法可说的,也没有一定要说什么法,因此「法无定法」,跟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代、针对不同的环境需要,就说不同的法。只要对当时的人、当时的社会有用、有利益,就是佛法。

以《金刚经》来说,经中所提出的主要观念,即是「空」,「空」就是无所执着,没有一定要说什么、要告诉人家什么。所以,佛法并不一定非讲什么不可。

如果一定要讲什么,就不是佛法。就好像说,有人喜欢吃辣的,有人喜欢吃臭的,有人喜欢吃大蒜,有人喜欢酸的。如果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把自己喜欢吃的给别人吃,那么,这时候必定会有争执。

每个人性格不同,年龄层次、生活环境不同,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就佛法来说,尊重所有人的需求,尊重一切众生的需要,只要对对方有益,就是佛法。

一、《金刚经》的自我观

(一)自我的层次

自我的层次有三种:自私的自我、博爱的自我、实相的自我。

1.自私的自我-小我

自私的自我,一般人称为「小我」。因此,为自我、个人的利益而追求、努力,就是「小我」。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人不自私,天诛地灭。」这是正常的,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的福利努力,他还有生存的余地、生活的可能吗?所以「小我」非常重要。自私的我并非坏事,中国有一位哲学家叫作「杨朱」,主张「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听起来十分小气,可是如果人人都能为自利而奋斗、努力,我们这个社会不是都能自给自足,不是都能非常富裕了吗?所以,小我不能没有。

小我有它不同的范围,首先是个人的小我,其次是夫妇两人的小我,然后是家族的、团体的、宗族的、民族的、国家的、人类的我,这些都是小我的层层扩大,不是大我。例如,人看到毒蛇猛兽,觉得是可怕、可恨的,应该被消灭,这是站在人类的立场而说的,因为人类的自私,而没有想到我们有权利生存,毒蛇猛兽为什么没有权利生存?它们在世上和我们一样都在求生存,为什么它们不对,而我们是对的呢?

2.博爱的自我-大我

博爱就是对一切人施以平等的待遇、平等的关怀。所谓「牺牲个人的小我,完成全体的大我」。许多革命家、宗教家、哲学家们都有这种胸怀,不为一己之私,不为个人家庭,而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人类、为整个世界和平,将自己奉献出来。如将士的殉国、宗教徒的殉教、哲学家的殉道,这种为大我而牺牲的爱,称之为「博爱」。

但是对于所有一切众生的平等待遇,除了佛法之外,其他的哲学、宗教很少把低等乃至高等的一切众生,都平等看待。中国的儒家虽也有「民胞物与」的主张,但仍然不脱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尊。

很多人认为大我就是无我,但是大我还是有一个我,还是有一个主体。佛教认为不但一切人是平等的,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并且进一步指出所有众生所以为的「我」,都是不存在,都是空的,既然都是空的,当然也就是平等的了。所以,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其实是从「无我」产生的。

3.实相的自我-以无我为自我

前面已经解释过《金刚经》的「空」指的是时间、空间的空;所有时间上的变动及空间上的移动,一切现象都在变动之中而存在。佛法讲「无常」、「无我」,是因为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之中,没有绝对的、永恒不变的自己或「我」。一般人所以为的我,乃是假相的我,不是永恒的存在;而哲学家和宗教家所认为最后的、最高的「神我」,其实是一种观念和信仰的存在,并非真实不变的本体。

佛法认为,实相即空相,空相即无相。以「空」为自我,即是放弃自私的、自利的、以自我为中心或以功利主义为出发点的种种观念执着,这才是实相,才是无相,才是解脱。

「解脱」一共有三个名字:「空」、「无相」、「无愿」,合起来称为「三解脱门」。如果我们希望从烦恼、痛苦、业障的束缚中得到解脱,就必须亲证「空」、「无相」、「无愿」。

空就是无相,从字面上,就很容易懂,但是无相为什么就是「无愿」?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

「愿」的意思是志向的原动力。从佛法的立场说,凡夫众生之所以浮沉生死大海、流转生死,都是由于造了善业和恶业的缘故。造善业,即生人间、天上,造恶业,便为他类众生。造的善业不够多、不够好,生在人间就会受比较多的苦难。

已经解脱的菩萨、圣人,他们也在我们的人间广度众生,也以父母所生的肉身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陪着我们受苦受难,可是他们心中已得到解脱,所以苦难并不会为他们带来烦恼。

凡夫众生在生与死中浮沉,是由于业力,菩萨们于生死中往来是「倒驾慈航」,是由于愿力。这个愿力便是来自最初所发的「成佛的心」、「无上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的心」,依此愿力,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及至解脱之后,仍留在人间广度众生,但这时候不是以业力,也不以愿力,而是以「无愿」。

「有愿」并未真正解脱,还算是凡夫的菩萨。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立个志愿,准备做什么,希望做什么,计画做什么。到了「无愿」的程度-解脱的菩萨和佛,便不需计画、不需再立愿、发心,因为他们本身已在「愿」上了,正如车子在下坡时,只要一启动,自然就会往下滑,不需再加油,这就是「无愿」的意思。

如果还有愿,就仍是凡夫,到了「无愿」,才是大解脱的菩萨和佛,故称为「三解脱门」。「三解脱门」即是《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虽无相而仍在人间广度无量众生。

法鼓山不仅仅是位在台北县金山乡的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之具体实践。我们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法鼓山理念的信奉者和实行者,这是不是心太大了?不大!菩萨不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吗?我这一生度不了几个人,连我本身是不是已经得度都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理念和使用的佛法却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以时间、空间作为我们的范围,唯有如此,才能称为「实相」、「无相」。

二十几年前,我在美国时,有一个美国人跟我一起修行禅法、打禅七。当时我介绍「无我」的观念,说:「开悟之后,就会将自我中心融化,没有小我,亦没有所谓的大我。」到了第三天,他打坐坐得很好,几乎连自己都快要没有了,没有手、没有身体、没有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

他很恐惧,于是来找我,说:「师父,我想回家了。」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坐得非常好。」

我问:「你打坐坐得很好,为什么要回家?」

他回答:「我还有女朋友,如果变成了『无我』,我是不是还要结婚呢?我可以不结婚,但是我的女朋友她可不能不结婚。所以,我不能再坐下去,再坐下去就要变成『无我』,变成和师父您一样了。因此,我不坐了!」

后来,我把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的照片给他看,问他:「他们有没有头发?像在家人还是出家人?」

他说:「有头发,像在家人。」

我就说:「做为在家人,也可以是大菩萨。」

他说:「真的?那是不是可以结婚呢?」

我说:「你准备要几个太太?」

他说:「只要一个就够了。」

我说:「没有问题,你打坐,开了悟,如果还会想结婚,还是可以结婚的。」

他将「无我」、「无相」误解了。所谓「无我」、「无相」是指心中不要执着。前面讲到「无住」,是不要在乎的意思,有太太,却不在乎太太爱不爱我、骂不骂我,而只是把太太当成太太,扮好先生的角色,这就好了。因此,如果真正能做到「实相的自我」,那就是大解脱了。得大解脱时,不在乎、不计较是在家或是出家,但这是菩萨的层次,一般凡夫是做不到的。

(二)执着的自我

1.四大五蕴的我

「四大」不是一般人所谓的酒、色、财、气,佛法所说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等构成物质的主要元素。主要出自于人的身体的结构分析,自然界的物质世界,也可以依此类推。印度哲学中除了佛教,其他几派的哲学也谈到物质的世界分为四大类。

在人的种种执着中,以对身体的执着为最重,因此,佛法指出最难放下、最难破除的就是「身见」。「身」是我们的命,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命不能不要,一切都可以放下,但命不能放下。

虽然,也有人爱财而不要命,但是到了真正要他命的时候,还是会把财放下,因为命最要紧。人没有了身体,就无法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所以,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身体是由四大组合而成,所谓的「四大」是什么?血液、鼻涕是「水」;骨胳、经络、皮肤是「地」;体温是「火」;体内的许多空隙和呼吸是「风」。

但如果将四大分开来看,我们的身体就不存在,而且四大本身也不断在变化。喝水、尿液,是「水大」的变化;吃饭、排便、洗澡、漱口、刷牙、剃头、剪指甲,是「地大」的变化;呼吸、换气,是「风大」的变化;吃东西产生热能,热能化为力量、能源散发掉,是「火大」的变化。四大常常变换,所以,身体是暂时的,非永恒的。

「五蕴」是什么?「五蕴」-色、受、想、行、识,同时包括了精神和物质、心理和生理这两部分。

「色蕴」的「色」翻成英文,是「Form」,不是「Color」,它或是指有形状的东西,可以看得到、摸得到、接触得到,或是可以用耳朵听到的,甚至无法以感官接触到的微细物质,都称为「色」。

其他四蕴:「受」是接受、感受的意思,感受是心理的作用;感受以后便「想」,想自己刚刚接收到的是什么、是怎么一回事;「行」是产生反应,该怎么办?

譬如,有人骂我:「师父,你胡说!」

我一听到有人骂我胡说:首先,「听到」就是「受」;其次,知道有人骂我就是「想」;接下来,我怎么办?我该怎么反应?该答辩呢?或一笑置之?这种心理准备要反应的活动或心态便叫作「行」。

受、想、行加起来就是「识」,识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认识的「识」,是了解、分别、认知作用;另一种是指更深一层的精神作用。我们所有身心的种种反应,会变成一种「能」或一种「力」,储藏在我们的「识」中,然后形成「因」;经过一段历程后,在「缘」的促发下,就变成受「报」的结果出现。所以,这一生做了坏事到下一生还有果报,就是由于「识」是一种精神作用。

我们这一生的认知,到另一生已经不存在,只有一种「能」、一种「力」的作用存在着,这就叫「识」。所以,「五蕴」不但包括生命的肉体部分、心理部分、精神部分,也包括从此生到彼生的连结过程中的生命体的存在。

「我」,这一生的我、现在的我、这一念的我、下一念的我、一直到来生的我,都是由四大五蕴完成的。以四大为我、五蕴为我,都是有执着的我。因此,《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般若慧观照五蕴皆空以后,才能得解脱、得自在。

2.功过果报的我

在世间,大多数人都希望人家赞叹、希望人家鼓励;做好事希望留名,希望留芳百世、名垂千古、名扬四海。

目前,我出版了不少书,中文、日文、英文的都有。如果我希望写更多更多的书,而能被翻译成各国的文字,让世界所有国家的人都认识我,认识「圣严」这个人,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书,我就是为了「我」,而不是为了众生。

不过一般人存有这种心,也是正常的。鼓励一个人使他做好事,表扬他使他做更多的善事,让更多人见贤思齐也能受到表扬,也是很好的。所以任何一个团体或政府,对于优秀、成绩好、贡献多的人士要加以嘉奖。但是,如果受表扬的人只是为了受表扬而努力,那就有问题了。

又譬如,一九九一年我曾经接受好人好事的表扬。其实,对我来讲,我并不是那个「好人」,「好事」也不是由我去做的,我只是认识了很多想做好事的好人,因缘俱足之下,帮忙他们做了好事,成就了这些好人。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能成就的就很有限了,一切的事,都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只要这么一想,自我就会淡化、减小。

争功的人必定诿过,很多人为了争功,喜欢把别人的功劳抢来据为己有,一旦有过失则把责任推给别人,上推、下诿,不是说上面交代得不妥当,就是下面的人做得不对,只有自己是无辜的。我们不要做争功的人,应该把功劳给人。至于「过」是不是我的?如果没有人承担,是我的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承担,我也不需要硬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和尚傻乎乎的。一个少女未婚怀了孕,在情人的唆使下,跑到庙里对和尚说:「和尚啊,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

和尚说:「噢,是真的吗?」

少女说:「你忘了吗?当然是你的!」

和尚说:「噢,好,好,那就是我的吧!」

后来,孩子出生了,少女就把孩子送去说:「这孩子是你的,你应该养他。」

和尚说:「好,好,那就给我吧。」

四周的人纷纷骂这和尚六根不净。本来还有信徒供养他,如今没有人愿意再供养他,和尚变成了乞丐,却仍抱着孩子四处要饭吃。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和尚便准备把他留下来当小和尚。

结果那位少女在和情人结婚后,夫妻两人跑来找和尚说:「和尚,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的吗?」

和尚说:「你们不是说是我的吗?」

「不,这个孩子是我们的。」

「是你们的?那就带回去吧!」

就这样,孩子被抱回去了。大家都骂这个和尚:「你怎么这么傻呢?」

和尚说:「我是个和尚,没有人要的小孩,当然是给我啰!既然有人要,那就抱回去啰!」

大多数人都只希望得好的果报,不希望得坏的果报。例如,很多人害了病就怨天尤人,说:「我这一生没有做坏事,为什么偏偏要我害病?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他们不害这种病,而叫我来害这种病?」好像是老天不公平。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一切的果报必定有原因,受报之时不必再问:「为什么我得到这样的果报?」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现在已经得到的果报。

已经得到的果报,应该无怨无尤的承担,同时想办法扭转、改善既有的命运、环境。经由我们的努力改变既有的事实环境,这便是改变果报-从不好变成好,希望自己能够更好;不过,这仍是有我的,是有我的执着。

很多人讲:「你不要执着,你不要那么自私啦!」不需要用这句话骂人,自私是正常的,自私而害人才是不正常。自私而不害人,自私而能使他人因他的自私而得福,不是很好吗?

(三)假名的自我

1.闻法者的假名我

《金刚经》的第一句即云:「如是我闻。」很多人问,佛法讲「无我」,为什么经典里开头第一句就是讲「我」,是不是佛教也讲「我」?「如是我闻」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是当下听法、闻法的人。阿难尊者听到佛陀说法之后,回想、覆诵给以后的人听,说:「当时,是我亲自听到释迦牟尼佛这样讲的。」

用以表示有证人证明这是事实,因为「当时我在那儿」,以「我」取信于后来的听法者,因为「我是亲自听到的,请你相信我,我是这样听到的……。」

这个「我」是假名的我,代表听法者。

2.说法者的假名我

《金刚经》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金刚经》中很有名的经句,它重复讲着:「不要住于色声香味触法、不要住于色声香味触法……。」

有一些人认为佛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三十二种大人相即属于「色」,是形状、颜色的表现。《金刚经》讲到,如果以三十二相来见如来,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见到了如来?不一定。佛虽然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但是,除了佛以外,还有一种人也有三十二种大人相,那就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转轮圣王」。传说有一种统一天下而不用武力,虽有武力却可以不用武力的理想社会,即为转轮圣王的境界。

佛虽以声音说法,但是如果用佛的形象或佛的语言,希望能见到佛的话,这个人是见不到如来的,这个人行的是邪道。这段经文中用的两个「我」,都是假名我。佛陀在经典中常常自称「我」,这个「我」不是凡夫执着的我,而是假名。因为,他如果不说我,对于说法的人来说,就没有办法呈现,没有办法表达了。凡是需要表达,尤其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时候,一定是有对象,有对象,即有你、我,所以会出现「我」字。但是,这个我,是假名我,并非真实我。也可以说,是色相的我,不是真实的我,是如来的「无我」之我,而不是我们的小我或大我的我。

《金刚经》又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这也是说法者的假名我。经文的意思是:假如有人说,如来来了,如来去了,如来现在坐着,如来现在卧着,如果这样讲,那么,一定不是真的见到如来,只是看到如来的色身、如来的肉身、如来的假相,而不是看到真实的、实相的如来。实相其实就是无相,实相无相,无相而无不相。虽然讲「无相」,可是如来的法身、如来的身体遍于一切,处处皆在。

而现在,我圣严在这里说法,是不是代表着如来在这里说法?我不是如来,可是说的法、念的经是如来的法,那么,如来究竟在哪里?

既然如来的法是从我口里说出来,如来的法的力量是从我的身上发出来的,那么,有佛法之处就是如来所在之处;这并不是说,我的身体就是如来,不是的,而是我代表着如来在这里说法。

诸位正在听如来的法,跟如来究竟是相应还是不相应呢?假若你们认为:「我才不相信!」那么,你们跟如来的法还不相应,如果能句句深入内心,那就是相应。现在听法觉得不相应,并不表示你跟如来不相应,如来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只是你此时并不承认自己和如来在一起。禅宗有一句话:「夜夜抱佛眠,天天共佛起。」很多人认为如来是供在庙里的,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来在西天,错了!如来并没有离开我们一寸一分。

我现在在讲《金刚经》,我当然相信我跟如来是一样的,你们也该相信自己跟如来无二无别。这就好像说,每一个人的如来都是在冬眠状态,当春雷一响,许多冬眠中的众生都将自浑沌中苏醒。所以,说法称为「振法雷,击法鼓」,就是要让冬眠中的佛全都醒觉过来。所以,每个人本来都是如来,只是诸位不知道自己原来就是如来。

二、《金刚经》的自我升华

(一)认识自我

1.不见五蕴空,即生一切苦。

《心经》观五蕴皆空,是故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是说把身心、精神组合成的自我,看成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现象,例如这几年来,我的白眉毛从两根变成四根,白头发愈来愈多……既然在变、会变,那么,这身体就不是真的,所以不必那样地执着,也就不会把自己看得那样认真,不会得到的舍不得丢,没有得到的拚命追求。

既然我们的身、心都是一种临时的结合,是因为时间、空间的存在而变化,一切都只是时间、空间不同而产生的变动。体认到这点,对自我就不会看得那么重要了。

有人问我:「师父,既然我们的身体是空的,早一点死又有什么关系?」这就错了,空是不要执着它,但是还要用它。用它来做什么?用它来受报、学佛,来行菩萨道。

2.若住六尘,即不得灭度。

《金刚经》观六尘皆空,是故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六尘是什么?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对的环境,六根对六尘而产生心理作用就叫作「六识」;如果只有六根,而没有六尘,就不会有六识的现象发生。六识的活动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的环境一动,我们的心也跟着动。环境的好坏与否,都是由于六根接触外界以后,经由自我判断而产生的认识。因此,造业、作恶都跟六尘有关,行善、祈福、修福报还是需要六尘,譬如,诸位听见、看到的人和事,我们需要改善它或帮助它,或希望从它那儿学习到什么,或得到一些成果,在在都需要六尘。

《金刚经》告诉我们,面对环境,处理环境中的一切事,但是,不要把六尘当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要执着六尘。譬如,你做了一件好事、行了一样善,心中不要再想:「我做了好事,行了善。」做了好事而心中老是牵挂着,就不是真正的好事,而是「有漏」的福报、「有漏」的善意。

做了好事而心中总是牵挂着,就会产生两种可能:第一,经常记挂着想回收,若不能回收,即产生怨恨、愤怒。第二,这一生不能回收,便想「就结个来生缘吧」;那么,这一生不回收,来生也会回收,既然已回收了,「福」就没有了,这种福是有限的。

因此,「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是对我们的环境不要在乎,但是需要努力改善,此处所生的「心」,便是智慧心、慈悲心。以智慧心、慈悲心处理一切的事,帮助一切的人,便是「无住而生心」。「住而不住」是《金刚经》中非常重要的观念。

3.《金刚经》以「信心」为我

还未解脱的初发心菩萨们应该以「信」为基础。如果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建立,很可能今天努力,明天就不努力了;今天朝这个方向,明天改变另一个方向。因此,信心非常重要。

「有持戒修福者,于此(《金刚经》)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又云:「乃至一念,生净信者。」相信有持戒、有福德、有善根,但这些都还是我的异名。举例来说,信心成就,还是属于贤位的菩萨,不是得解脱的大菩萨。可是,贤位菩萨学佛,也必定是对《金刚经》所讲的道理有信心。什么人会对《金刚经》有信心呢?是持戒修福的人。

持戒有两层意思:消极的持戒-害人的事、害众生的事,不去做;积极的持戒-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犯戒;能做而不去做,也是犯戒;可以学习去做,却不肯学着去做,也算是犯戒。这就是菩萨道的观念: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菩萨道是积极的。很多学佛的人,不做坏事,但也只是做个持戒的好人,天天念经念佛,却没有积极的行善,请问,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好事?也许,他们会说:「我念佛把功德回向给大家,使大家得到福报。」但这未免太消极了,只管自己好好修行,不关心他人,不帮助社会,这种持戒,虽然也是持戒,却只是消极的持戒,真正菩萨道的持戒应该是积极的。

很多人怕犯戒,所以不敢受戒。譬如,学佛的人应该持五戒,很多人却因为害怕而不敢持五戒,怕一受戒又破了戒,就得下地狱;认为只要不受戒,便无戒可犯,大概可以不必下地狱。没有这回事!「持戒、修福」是连在一起的。因此,经典中说五戒,又称为五种大布施。持戒的本身,即是修行、学佛的行为。唯有持戒修福的人,也就是说,已经信仰佛法、修持菩萨道的人,对于《金刚经》才能够信受奉行。

一尊佛出世,需要相当长久的时间。自从释迦牟尼佛出世后,到现在还没有另一尊佛出世,我们迄今还在等待之中。能够听到《金刚经》,而且相信《金刚经》中所说的,必定已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尊佛、四尊佛、五尊佛处听说过佛法,种下善根……也必定已经是个修行很久的人。

因此诸位若相信《金刚经》是真的,那么诸位也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的人了。相信后,则必须持戒、修福。

4.《金刚经》的自我提升

从有信心的自我,提升至实相无相的自我,是故经云:「(须菩提言)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又云:「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自我提升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我的,是以信心为我。相信《金刚经》的人,修持佛法、持戒念佛,都是有我的,以「我」来修持佛法,以「我」来信《金刚经》为真,进而提升到《金刚经》所说的:「相信它、理解它、接受它,而且照着去做。」

又说:「有人听到这部经之后,就能生起实相。」前面已经说过,实相就是无相,实相就是无一相不是佛。了解、相信实相的人,即成就了世间第一难得的功德,为什么?因为实相即非实相。

「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是《金刚经》中的一段辩证法。实相是什么?很难懂,但是,也很容易。

举例来说,当你们看到我的手在动时,我的手是在「空」之间动,因为「空」的关系才看得到我的手在动。如果没有空间,便看不到我的手在动了。实相就是空相,所有能动的一切相都在空中,而空是动的还是不动的呢?空是不动的。只有不动的、不变的,才能称为实相,凡是能动的,都叫作「幻相」,也就是暂时的一种现象。

我们「执意为我」的这个「我」,是在时间与空间之中成长、活动、变幻的我,所以是「幻相」,是假我,不是真的我。

又例如,你们现在看到我脖子上是一条围巾,我现在把它打一个结,围巾变成一个结了,这个结是真的?还是假的?你们看到的是真的,但是,它不是一个结,它只是我玩的一个花样而已,如果我把结打开,还有结吗?

再举例说,一个家庭的组成皆有夫妇两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的。夫妇两人是真的,可是结婚以前有没有夫妇呢?没有。台湾现在的离婚率很高,离婚率逐渐上升,亦表示婚姻的如幻如化,变化莫测。

夫妇要白首偕老,愈老愈好,但是,从小夫妇变成老夫妇,究竟小夫妇是真的?还是老夫妇是真的?都是真的。都是一段一段时间的真,分段的真。段段都是真,但是没有一段能够保留不变,所以,任何一个段落都是一个临时的变化现象,都非真。因此,实相是无相的。

「实相即是非相」,实相就是空相。空是不动的,但是,你说它不动,如果我的手在空中挥动,空的本身会因我的手动而受到影响,空本身没有变,但是,空中可以有变化、有异动,因此,不要以为「实相」就是真正有一个不变的东西。

《金刚经》在这里反复说明。因为很多人认为实相是最高的,因此希望赶快成佛,赶快证涅槃。以为一旦成了佛,证了涅槃以后,就可以永远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永远受人膜拜、烧香、顶礼。不要这样想!成佛以后是没有定相的。成佛以后是究竟圆满的,可以分身无量百千亿,处处皆在,处处皆现,现种种相、种种身。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据说能现三十二种身,实际上是现无量身。释迦牟尼佛据说有千百亿化身,并不是这千百亿化身全部是佛的样子,而是现种种样、种种身、种种身分、种种形象……只要他对你产生用处,就是佛在你面前出现了。所以,不要认为实相就是什么都没有。

(二)化解自我

1.众生的自我相,是由妄心,透过肉体的六根,执取外境的六尘而生,是故《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众生的自我相,首先是从身体,之后是从身体相关的环境,产生心理的反应,把身体以及和身体相关有利害得失的六尘都当作是「我」。

譬如,太太对先生来说,是「我的太太」;你们诸位对我而言,是「我的听众」。本来我只是小小的一个人,在国父纪念馆演讲时,你们诸位是「我的」听众,「我」就一下子变成三千多人,这三千多人,都是「我」;我在台北巿演讲,台北巿所有的人都受到我的影响,也都变成我了。如果我这么想,就是把环境的六尘变成我的执着,而成为「我」。

因此,《金刚经》教我们化解自我,不要把环境当成你自己,不要在乎环境是你所倚靠的,或你所付出的,所以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也就是《金刚经》反复陈述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面对所有人、所有情况、所有事,处理一切你能处理的,处理之后,不必再说:「这是我做的,他们因为我而得福,而得利了。」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能够忘掉是最好的,人我都没有负担;如果不忘掉,就是没有智慧心,把包袱背在自己身上,老是想着「这是我的成就、这是我的功劳、这是我的功德」,最后变成了自己的负担。如果能将做过的事马上放下,就是一身轻,时时保持自由之身,就是最有智慧的人。

2.众生的自我相,是从主观的身心与客观的身心相对立而产生,是故《金刚经》一再提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云:「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金刚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这里的「我」,前面已经大略讲过,四个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就是「我」,包括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个人的我以及跟我相关的我。「我相」是单独的个人,有个人的我、家庭中的我、社会中的我;「人相」是和我相对的另一个人;「众生相」是许多和我相对的其他人;「寿者相」是所有的众生在时间过程中的活动现象,今天的你、我,明天的你、我,加起来就是「寿者」。具有这四种相,其实都是「我相」,如同前面说过的,小我、大我都叫作「我相」。

乐小法者,就是「小乘」的人,他们认为世间太混乱、太痛苦、太麻烦,而想离开世间;《金刚经》是大乘的菩萨法,称为「大法」。乐小乘的人,心中仍有「众生」存在,害怕所谓的「众生」来麻烦他,以为世间最可怕的是「众生」,众生中最可怕的是「人」,人之中最可怕的是「自己」-因为自己有个身体,有身体则需要东西,需要的对象则来自于自己的亲人,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父母亲眷亦难免痛苦争执。小乘人执着于我相、人相,所以逃避世间,因此,不能听闻《金刚经》而为别人覆诵、解释,也不愿意读诵、相信《金刚经》。

或许有人会认为做凡夫很简单,只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小责任;成了佛,则要有千百亿化身,本来只需管一个人、一件事,现在,则要管一切的人事,要「度尽一切众生」,多么辛苦。所以许多人一听到要「度尽一切众生」就不想学佛了。但是诸位不要以为自己没事就可以了,事实上我们大家同在一条船上,彼此声气相通,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不但自己学佛,离苦得乐,也要发愿度众生。众生的世界太苦了,所以,很多人不为自己而为社会,不为个人而为大众,这就是菩萨心。

(三)提升自我

1.提升烦恼的自我为智慧的功能。

烦恼从哪里来呢?来自于「自我」。很多人以为烦恼是别人给的,说社会不好、政府的制度不好、他人的问题太多,所以困扰我、打击我,使我很苦恼。其实,天下本无事,烦恼是自己找的,如果能把自我中心放下,烦恼马上就会不见了。

姑且不说能不能把自我中心放下,能放下小我,而担起大我的时候,烦恼就会减少很多,个人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如果天天为社会问题、国家大事、世界问题而操劳奔走,个人身体上的一点点小病痛,也就无暇理会,不成问题了。

其实,我天天在害病。演讲的时候头不痛,一下台,却浑身都是病。为什么?因为讲经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的问题,只想到要把经讲好,让人家听懂。不担心自己的时候,身体差一点根本不是问题。因此,我有一句共勉语:「勤劳健康最好。」并不需要健康得像一头牛一样,而是说,如果能够勤劳的话,身心就会是健康的。纵然你可能仍在害病,但是对其他人来讲,你的身心是健康的,不是病人。

总而言之,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有烦恼的时候,不要把它当成困扰,就是没有烦恼。

2.转变自私的自我为慈悲的作用。

自私是为自己、为个人、为小团体、小环境。慈悲是不为自己。「慈悲没有敌人」,慈悲的人看不到敌人,只看到众生需要帮助。对方有问题,但不是我的敌人,而是需要帮助的人,这就叫「慈悲」。而且慈悲是平等的,慈悲是没有选择的,不为自己的团体,不为自己的家人,当然,更不为自己个人,而是为整体、为全部。

有选择的慈悲算不算慈悲?自己的儿子,给他两块糖,别人的儿子,只给他一块,还认为「我能给他一块,已经算是不错了!」这算不算慈悲?这不是平等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平等的,因为无我、无一定的对象。

3.既是无我无相,故已不受世间现象的困扰,也就不必逃避世间现象的困扰。是故《金刚经》云:「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无法相」,就是说对世间的一切现象不放在心上、不在乎它。「亦无非法相」,就是说世间所有的问题、所有的事、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我都得去做,这就是「非法相」。一切法还是在的,虽然它是假的、暂时的,但是要改善、要帮助的,还是要做,这就叫作「亦无非法相」。

我们对任何人做了好事,不要挂在心上,过去了,就已经过去了,这才是做好事。如果做完了,还在想「我已经做了好事,帮了谁的忙」,这就叫后患无穷。谁的后患呢?自己的后患。对方不回馈你,自己心中增加一重烦恼;回馈了你,可能会带来另一种麻烦。

你帮了众生的忙,不要想到你帮了众生的忙。但是,众生是有的,还要继续帮助下去,并且更加积极的度众生。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其实,佛教是最积极的,是积极中最积极的一种实相。

这是《金刚经》的观点。所以又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里讲的,仍是从有相到无相、从实相到不执着实相。所有一切众生,我们都要用佛法来帮助他们,使他们都能得到解脱,都能够成佛。但是,对我来讲,没有一个众生是因为我而使他们成佛的,这就是没有「我相」的意思,也就是「无相」;是「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也就是「实相无相」的意思。

第三讲 《金刚经》与净化社会

任何一个时代所处的社会都不会是最好的社会,都不会是最好的时代。但是,人通常认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觉得现代的人、现代的社会是最坏的,古代的人、古代的社会是最好的。或者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最坏的,我们环境之外的其他地方、其他国家会比我们更好,实际上这是个错觉。以我个人来说,从小到现在,还没有看过我们的社会是完好无缺的,但是,我却充满了希望。

我在中国大陆出生,然后到了台湾,又去了日本,现在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美国、欧洲等地弘法,世界上最有名的都巿我几乎都去过。说台北巿很坏,但是我却最喜欢台北巿;说上海巿很糟糕,但是我很怀念上海,因为我在上海读过书;有人说东京不好,但是我也非常喜欢它;有人说纽约是世界上最乱的城巿,但是我在纽约却觉得很平安。其实,我们身外的环境是没有完好的,但如果我们的心、我们的观念对它有不同的想法,这社会自然就可爱了。

古代人是不是比现代人更好?古代社会是不是比现代社会更好、更安宁?我们看到书中的记载,很多只是一种理想,或经过美化的,但现实之中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应该是类似的。因为,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的问题,人愈多问题就愈复杂,也就是说,社会的关系愈错综复杂,问题也就愈层出不穷。

所以,我们谈《金刚经》的社会环境以及《金刚经》与净化社会,目的是希望推展《金刚经》的理念。

一、《金刚经》的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印度分为北印度、中印度、南印度,其中文明最高的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中印度的舍卫国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弘法的两大都巿之一,实际上舍卫国是个城邦。除了舍卫国之外,另外一个叫王舍城,这两个城巿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首要弘法、说法之处。舍卫城外有个非常有名的精舍叫「只树给孤独园」,王舍城外有个精舍叫「竹林精舍」,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两大寺院。

只树给孤独园是由给孤独长者以金砖铺地向只陀太子购买而得的名园,园中树木则为只陀太子所捐献。面积八十顷,距离巿区不近不远,地面平正,树木茂盛,植有许多繁花,宛如一座公园。左右各有莲池清流,而且是一个个的池,清流可以回流其间,蜿蜒流于经行处、讲堂、温室、食堂、厨房、卫浴、储仓、水井、医疗室等之间,这是水资源的应用和水资源的享受。最高的殿堂高达七层,远近诸国的人民都非常喜欢到这里来,供养以及悬挂各种庄严物饰,有幡、盖,同时散香烧香,燃灯长明,日日不绝。

在当时的印度,有这样的设施是很不容易的,也可以说,佛教的道场,非常讲究自然环境的陪衬以及自然环境的建设,不能缺少树木、花卉和水资源的应用,以及各项生活所需的设施。

这是《金刚经》中所说的道场环境,因此佛教到了中国以后,中国所有的道场、寺院多半座落在山林里。就算是在巿区,道场本身也经常是清净、整齐的,拥有很多花草树木。如果寺院没有这些东西,就会显得非常枯燥,生活在其中也会感到非常厌烦。生活在寺院里面,就好像生活在大自然中一样,自己就好像是自然里面的景物,是其中的天然景观之一,所以历代中国画家的画作,常出现出家人的形象以及寺院的图像,这表示寺院的环境非常令人赏心悦目。

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寺院不管在巿区或在山林中,应该都是卫生第一,是最整齐、清净的环境。如果寺院在卫生检查的时候不及格,这对佛教来说,是很丢脸的一件事。

中国苏州有一个很有名的庭园叫留园,杭州有个西湖,里面都不能缺少寺院的点缀,有了寺院点缀,就感觉这个地方飘飘欲仙,具有出尘、离世、超尘、脱俗的气氛,这就是佛教对自然环境所具备的功能。也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才会非常强调、非常努力地提倡环保的重要性和环保的工作。这是法鼓山正在努力的方向,我们配合现代人的需要,不只是都会地区,而是整个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地区的人类,希望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地方当做一个道场来看。

做为一个佛教徒,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道场,就是修行环境,所以应该要爱护你的自然环境,培育你的自然环境。如果环境既脏又乱,心还能保持安宁清净,这恐怕是不容易办到的。如果我们的心是宁静清净的,一定也能够影响到环境,使它整齐清净。

我不知道你们在家中吃过饭后,是不是碗筷都堆到洗碗槽中,等到第二餐要吃饭、煮菜前才洗?很多人现在都是这个样子。有垃圾的时候,想赶快把它扔出去,例如,很多人开车的时候,吃了水果,果皮往外丢,擦了鼻涕的卫生纸,也赶快往车外丢。在新加坡,凡是丢垃圾,一律重罚;但在台湾,很奇怪的,虽然也不准丢垃圾,不准丢果皮、纸屑,但是,我在路上行走,经常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或是随手丢果皮、纸屑、垃圾,后面的人一踩,车子一挤,垃圾就粘附在地上了,可是却没有人管。

为什么新加坡能做到,我们台湾却做不到?农禅寺做得到,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做不到?

有些人很奇怪,他们在参加「禅七」修行活动的时候,都能依照寺院的生活方式,随时保持清净、整洁。但当我去访问他们的家庭时,却到处乱七八糟。于是我问他们:「你不是打过禅七吗?怎么是这个样子呢?」

他们就说:「师父啊,我现在又不是在禅七之中。」

禅七期间辛苦的训练大家,要生活得非常整齐清净。结果一个星期以后,大家以为这样就修完了,所以在平常生活上没有养成习惯。对这种状况,我感到非常痛心,觉得我是白费气力训练了一个星期。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1.给孤独长者赠地,只陀太子献树。

所谓「社会」就是人和人的接触、人和人的交往、人和人的聚集、人和人的共同社会。如果只有一个人,不能称之为社会,如果只是和大家生活在一起,却不配合整体的生活步调,不遵守大众的生活规律,这个人是反社会的,不算是社会里的一份子。

例如,生活在寺院中的人,必须遵照寺院的清规-即清净的规律,一个社团一定有它组织的章程,有它运作的规律、规则,学生有学生守则,教师有教师守则,公务人员也有必须遵守的公务人员规则。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没有规矩,就会变成一批乌合之众,乌合之众会造成很多问题,几乎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大的、小的,困扰个人、困扰团体、危害大众的行为,都可能发生。

所以,社会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说几个人生活在一起,而应该是,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就一定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律,否则,你就是出轨的人。

任何一个社会、社团组织,一定有主有从,有主有宾,有上有下;可能互为宾主,互为上下,或许今天你是主、我是从,明天可能位置又互换了,但是无论怎么变,一定有它的秩序、规律可循,这才是「社会」。

《金刚经》的社会是怎样的呢?有一位名为给孤独的长者,据说是当时舍卫国的一位宰相、大臣。他的身分即表明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亦即表示他在社会中所应尽、应遵守的义务和规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地位,也代表了他相对的责任和规律。另外一位叫作只陀太子,他是波斯匿王的长子,也就是当时舍卫国国王的长子,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便对佛陀非常尊敬信仰。后来由于弟弟篡位,只陀太子因为学了佛,于是就让位给弟弟,并没有当上国王。

给孤独长者当时看中了只陀太子私人的一座花园,认为这座花园供给佛陀以及弟子们修行、弘法是最好的,于是,找只陀太子商量。

只陀太子说:「这座园子我不卖,它是属于我自己的花园。」

给孤独长者说:「你要怎样才肯卖呢?」

太子说:「除非你用金砖将花园的地面全部铺满,我才将地卖给你。」

没想到给孤独长者果然用金砖铺满地面,买下园地送给佛陀。

太子非常感动,便说:「这样子吧!地你已经买下,林木就由我来奉献吧。」

因此,这座精舍就叫「只树给孤独园」,这里面有两层社会关系,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宰相。

2.如来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为善男子善女人说发无上菩提心法。

《金刚经》里也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一种是出家的社会,包括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叫作「比丘」,比丘就是完成出家身分的人。佛陀的弟子有出家人和在家人,出家的弟子又分为五类,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以及式叉摩尼;也就是说,出家人的僧团分为五个层次,有男、有女,男的已经成年的,称为比丘;女的已经成年的,称为比丘尼;未成年、刚刚出家的,男的称为沙弥,女的称为沙弥尼;另外还有一类是结了婚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怀孕,所以出家以后并不马上为她剃度,而给予一年的观察时间,称之为式叉摩尼。

出家团体中,每一类都有他们应该遵守的规则,称为「戒律」,比丘有比丘戒,比丘尼有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也各有不同的戒,式叉摩尼也有他们的戒。「戒」的意思听起来很冷酷、很呆板,但实际上那只是一种规则、一种轨范,你是什么身分就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轨范、规律,照着去做,是你的义务,也是你的责任,这就是社会运作的方式。

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经学了佛、信了佛的在家弟子,许多已经皈依三宝,但是没有出家的人,那就是在家佛教徒。事实上,佛教徒中在家居士占绝大部分,出家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最主要的成员应该是在家人而不是出家人。很多人误以为皈依佛门就是出家,常常有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将「某某明星皈依佛门了」,写成「某某明星出家了」,这是错的,出家和皈依是两回事。皈依的意思就是回到三宝,依靠三宝的指导、帮助来修行菩萨道。譬如,诸位来听《金刚经》,你们听了《金刚经》以后,不管已经皈依或尚未皈依,假若认为《金刚经》里有一、两句话,或我所说的话中有一、两句很有用,而接受了它,这算不算皈依?算,虽然没有举行仪式,但是你接受它,就算是了。你依靠它、接受它、认同它,叫作「皈」;认同、接受后,照着去做,就叫「依」,即依着这个方针去做。认同,且照着做,就是「皈依」。

许多人以为一做佛教徒,就必须出家,一出家仿佛就离开我们的世间,就好像本来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生产,信了佛以后,世间、社会等于多了一项损失,这是绝对的错误。以我为例,我圣严出了家并没有造成社会的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我也不会有机会来这里演讲,也不会让我来「引诱」大家离开这个社会,使我们的社会受到「损失」了。在家人学了佛以后,不是消极,而是更积极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

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也就是已经发了菩萨心的人。菩萨心即是舍己而为他,把自己放下,把大众的利益担起来,亦即「一肩挑起如来家业」,要度尽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提得起,放得下」-先放下自我、自私的利益,担负起为众生谋福利的责任和义务,这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千万不要误会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信了佛以后逃到山里去,每天在那里诵经、念佛。一些章回小说形容出家人「青磬红鱼了此残生」,木鱼是红的,磬是青的,以为出家人就是一天到晚在敲木鱼、敲磬,就这样浪费了一生;「残生」,就是剩下来的一点点生命就这样虚耗了,为什么这样说?

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我们佛教徒的确有很多人是这样子的,很多人一信佛就变成这个样子。我现在还常常遇到一些人,我问他:「信不信佛?」

他说:「还早,我还有家庭、事业,等我退休之后,家里的责任了了,社会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再来好好的学佛。」

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我们要赶快学习佛法,用佛法的精神来贡献自己、利益社会,这都唯恐不及了,怎么还要等,难道要等到快进棺材了才来学佛?

因为这种误解,所以才让一般人以为所有信佛的人都是一味逃避现实。有这种误解,是因为佛教缺乏人弘扬,教理缺乏人来阐明。

在佛陀的时代并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善男子、善女人都是发菩萨心、发菩提心的人。诸位听了《金刚经》的人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以后是不是还要逃到深山里去「青磬红鱼了此残生」?请各位千万不要这样。

第二种原因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道家的思想的确有隐遁的观念存在,因此把佛家和道家混在一起以后,很可能学了佛以后就真的「学道」去了,这种状况直到现在都还是一样。

我有个美国朋友,五年前到中国大陆访问,调查大陆是不是还有一些在山里用功的修行人,他访问了许多名山,有的是道教名山,有的是佛教名山。他离开大陆以后的第一站先到了台湾,告诉我:「看起来,佛教还是比较落实,比较喜欢和人接触,道家的人比较不容易。」因为他在大陆深山中遇到一些硕果仅存的道士,每当他要去访问的时候,那些道士都跑得更远、更深。明明已经看到那些道士就在眼前,可是当他一跑过去,却已经不见人影,为什么?因为这些道士已经不接近人间,而且早已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到了道士所住的深山,他只能饿肚子,因为没有东西吃。但是到了和尚住的山里,那些和尚虽然都已经很老了,但是都非常亲切、非常欢迎他,把平常吃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他吃,而且很愿意主动地接触、亲近这位美国人。

从这一点来看,道家比较隐世、遁世,以隐遁为清高,但佛教并非如此。在佛教,入山只是一个过程,像我个人曾在山里孤独住了六年,一边修行,一边还写了几本书,文章仍在许多地方发表,就是怀着「不得已」的心,觉得佛教、佛法这么好,怎么知道的人那么少,得赶快告诉人家!能够讲佛法而让人听得懂的人不多,许多人讲的时候自己并不懂,只是念经给别人听,结果对方也没听懂,只觉得:「喔,了不起!喔,好高喔!喔,好深喔!喔,真妙喔!喔,真玄喔!」讲得这么高深,好像代表他的学问好。但是我尽量让自己变成没有学问的人,说普通人听得懂的话,最好连中学生也能听懂。

实际上佛经并不难懂,只是因为语言的隔阂、名词的隔阂,所以不容易懂。但是这些语言、名词在当时的印度其实是非常通行的,是一种通俗文学,不是古典文学。

3.有乐小法者,初、二、三、四果的圣者说大乘菩萨法。

小法,就是小乘的佛法,也就是自了汉,自私自利,具有隐遁、逃避现实思想的人。为什么称它为「小乘」?小乘就好像是脚踏车,只能单枪匹马,只容许单独一个人骑着一辆车子到某个地方去。大乘则好比是火车、飞机或大轮船,能够乘载很多人,共同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所以称为「大乘」。因此,小乘自利的成份多,自利的人也算不错,至少不再害人,只可惜不能发长远心帮助其他的人。

乐小法的人,一共有四个层次,也都是圣人,为初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在《金刚经》的法会上,释迦牟尼佛把这些修小乘法的圣者通通请来,为他们说菩萨法,要他们发菩萨心,发成佛的心。

可见得《金刚经》的社会中,有凡夫、圣人,凡夫中有出家人和在家人。圣人中包括四种小乘的圣人,这四种小乘的圣人,亦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初、二、三果可能是在家人,也可能是出家人;到了第四果,则一定是出家人。《金刚经》的听众就包括那么多不同层次的份子。

4.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菩萨是谁?就是已经发愿成佛的人。在这些发愿成佛的人之中,有「信位」的菩萨,有「无住位」的菩萨,亦即有凡夫位和圣位两种等级的菩萨。

前面已经说了,有凡夫位的比丘、比丘尼和在家居士;也有小乘的在家众和出家众;此处所说的诸菩萨是指「圣位的菩萨」,是已经实证无住、无相、无我的菩萨。

由此可以看出,《金刚经》中的社会群众层次非常完整,社群份子也非常整齐,都是学佛人。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听众,也有很多的大菩萨在这里。但是圣位的菩萨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是圣者,因为如果展现圣人的身分,凡夫通常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盲目崇拜,一种是畏惧,不敢接近、不敢接触,这样一来便无法广度众生了。真正圣位的菩萨,绝对不会表现自己是圣人,如此才能够跟所有的人接触。

我叫「圣严」,这个名字不是因为我是圣人,而是到了我这一代,凡是我师父的徒弟,法号上全部都有个「圣」字,目的是鼓励我们要往圣人的方向努力。

这点我要再说明强调,因为一个普通的人,才能够深入基层,到任何地方,人家都不会介意,也不会顾虑,因此很容易与人接触。所以,圣位菩萨在娑婆世界一定都现凡夫相。例如,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都有无数化身,这些化身都不是圣人相,而是凡夫相。他们以凡夫相与凡夫生活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圣」。所以,佛教非常民主,它的法师、老师虽然在伦理上有层次,但是在生活、观念以及权利、义务上却是平等的,不但没有特权,反而要求的标准更高。

曾经,明代禅宗的紫柏大师,在担任潭柘寺方丈的时候,因为肚子饿了,一时忘了寺院中的规矩,人家拿一碗饭给他吃,他就吃了。吃了以后,他想:「不对呀,我怎么先吃了?」

等到大家吃饭的时间,他还是到了。但是到了以后,他叫侍者拿了根扁担来,说:「今天有人破戒需要处罚,要打三十扁担。」

很多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今天谁要挨扁担了。结果,紫柏大师自己跑出去跟侍者说:「要重重的打,你打轻了,你自己就得挨三十扁担。」又说:「我今天糊涂,偷吃了大家的饭,犯戒了,所以要挨三十扁担。」

从这一点可知,佛教是非常民主,非常平等,而且非常平凡的。修证愈高的人就愈能放低身段。这点我还在学习,有时候我还会觉得自己是个师父,这很惭愧,应该想到佛菩萨才是大家的师父,我不是,我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我不是圣人,只是个凡夫。

5.菩萨道要从恶劣的环境中成就。

是故《金刚经》云:「如我(释迦因地)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的过去世,叫作「因地」。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菩萨,应该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只要对众生有益,自己受多少苦难,都不会抗拒,也不会介意。

这个故事发生在无量劫以前,当时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而是一位修道人。有一次,歌利王带着一群宫女出巡,当歌利王在山里打猎之时,宫女们便四处冶游。她们见到一位修道人在那里,有些的宫女就围着这个修道人,请问他种种修行的方法、道理。等到歌利王狩猎回来,发现宫女不见了,便四处寻找。当这位暴虐非凡的国王看见宫女正围着修道人谈话的时候,非常愤怒,说:「你这和尚,怎么诱拐我的宫女!」

愧,应该想到佛菩萨才是大家的师父,我不是,我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我不是圣人,只是个凡夫。

5.菩萨道要从恶劣的环境中成就。

是故《金刚经》云:「如我(释迦因地)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的过去世,叫作「因地」。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菩萨,应该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只要对众生有益,自己受多少苦难,都不会抗拒,也不会介意。

这个故事发生在无量劫以前,当时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而是一位修道人。有一次,歌利王带着一群宫女出巡,当歌利王在山里打猎之时,宫女们便四处冶游。她们见到一位修道人在那里,有些的宫女就围着这个修道人,请问他种种修行的方法、道理。等到歌利王狩猎回来,发现宫女不见了,便四处寻找。当这位暴虐非凡的国王看见宫女正围着修道人谈话的时候,非常愤怒,说:「你这和尚,怎么诱拐我的宫女!」

修道人说:「我是持戒的人,不会诱拐她们,她们是来向我请法的。」

宫女们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也不敢替修道人辩驳。

暴怒的国王说:「我听人家说,修道的人不怕死。你是不是真正修道的人,我倒要试一试。如果你是真正的修道人,我就饶了我的宫女,如果不是,你就得死,宫女们也都得死。」

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当时的这位修行者,为了要救宫女,便说:「大王您要怎样都可以。」

大王说:「我要将你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看看你能不能忍受。如果能忍受,就证明你是一个修道人,否则,你就不是。」

就这样,他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被割下,手、脚一只一只被割下,器官一样样地割开。当他被节节肢解时,不仅能够忍受,更没有一点瞋恨心,而以纯粹的慈悲心作观、看待歌利王,觉得歌利王很可怜,这些宫女们也很可怜。结果,证明了他确实是修道的人,宫女们也因此而获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则寓言,说明了修行菩萨道的人,为了他人、为了众生的利益,可以接受一切苦难的磨炼,而不生瞋恨心。

修行的过程有顺、有逆。顺的时候,有人供给饮食、提供环境,成就你修行。譬如,这次我要讲经,就有很多人来帮助我,这就是顺。

逆,就是要做任何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碰到有人扯后腿,遇到很多打击。那么,好事还要不要做呢?要做,不能灰心、不能退心,虽然受种种折磨、种种打击,但信心不要改变,方针不要改变,就算是现在无法弘扬佛法,还是要暗暗地用种种方式,将佛法传递给别人。

过去,在国外不容易弘扬佛法,但是却很流行气功,许多气功师都拿《金刚经》、《六祖坛经》来讲,说:「《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气功的最高原则。」他们讲的是「气功」,不是在传教,但是好多人就是因为学了气功,而懂得佛法。

我在美国,遇到好多外国人,我纳闷地说:「你们是怎么学佛的?」

他们告诉我:「学气功。」因为学气功,气功老师将佛法间接传授给他们。

逆境之中也有很多人在努力于他们的理念、理想,从菩萨的立场来讲,对好的环境应该非常感谢,对坏的环境一样也很感谢。所以,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我是充满希望的,而且永不失望。环境好,我觉得:「太好了!太好了!」环境不好,我觉得:「正是时候!我们要努力。」这就是佛法的精神,就是《金刚经》的精神。

二、《金刚经》的社会建设

(一)只陀太子的事迹

只陀太子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王子,舍卫城也就是憍萨罗国的首都。除了《金刚经》中提到只陀太子,在其他经典中也记载有他的事迹。

1.《增一阿含经》卷三云其「供奉圣众,意恒平等」,意思是说,只陀太子供养许多圣人,但心中很平等。这里的「平等」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求法的平等,一种是布施的平等。求法平等是把任何人都当成圣人看,虽然有些人学问不是非常好,行为也不一定符合标准,但是只要他们还有几样值得我们学习,说出来的话还有几句值得让我们去做、去发扬光大,都是值得恭敬的人,这就是以平等心求道。

也不会因为对方是个小沙弥,或是个老和尚就差别对待,认为老和尚一定能说非常好的法,小沙弥刚出家懂什么。其实,这很可能是错的,有一些老人家等到头发、胡子都白了才来出家,一出家,就是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一定德高望重吗?而小沙弥,说不定很小就出家了,虽然还没满二十岁,却已出家十来年,对佛法懂得非常多,难道能因为年纪小就看不起他了吗?沙弥之中也有证得阿罗汉果的,因此,不能看不起年轻人。

一个人如果以外在论断他人,看不起衣服破旧的人、看不起没有钱的人、看不起地位低的人,以势利眼看人,这很糟糕,经常会上当、看错人。

早年,我在台湾出家后不久,在善导寺讲经,经常看到一个老人家来听我讲经,穿得破破烂烂、长得干干瘪瘪。我觉得他满可怜的,因为我曾经在街头看到他就像个乞丐的模样。但是我当时并不轻视他,讲完经后还特地去和他寒暄一下。

后来,我去日本留学,当我出国的时候,草木皆兵,台湾所有的出家人、在家人没有一个人赞成我出国留学,连我师父都反对,因为他们怕我出国留学后会还俗。那时我三十九岁,已经不小了,他们还是怕我还俗。

我不怪他们,只怪自己:「大概长得一副风流样吧!否则,为什么怀疑我到了日本就会还俗?该检讨的是我自己。」我就告诉自己:「好,我就不还俗给你们看。」我非常感谢他们,这是帮助我的逆增上缘,是成就我的逆境。

再回头说一说那位老人家。由于没有人支持我去日本留学,所以我非常穷,经济上很拮据,但是当我一到日本,就有人转了一笔钱给我,于是我打听这个钱是谁给的。

人家说:「是某某居士的,是你的忠实护法,是你的听众。」

我想不起这个人到底是谁,便请他寄张照片给我看一看。

后来,他没有寄照片给我。回台湾后,有人告诉我:「圣严法师,你知道某某居士经常支援你吗?」

我说:「知道啊!」

他说:「你知道是谁吗?」

我说:「某某居士啊!」

他说:「你看过没有?」

我说:「没有。」

他说:「他今天就在这里,就在门口。你看,就是他啊!」

他一讲,那个人就跪下来向我礼拜,原来在支援我、供养我的,就是那位穿得破破烂烂、长得干干瘪瘪的老人家。

因此,我们对人要平等。只陀太子以平等心对上,也以平等心对下。对人布施的时候,不管是亲、疏、厚、薄,只要是需要帮助,一旦他知道了,便以他的能力恰如其份的给予帮助。不管对象是谁,一律给予帮助,这就是平等。

这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习!当时还好我学习了一点平等,如果没有平等心,或许连这点供养也没有了。为什么?如果我看不起他,没有和他打招呼,或许连这个居士也不会供养我了。

2.《贤愚经》:「乞诸佛及诸弟子众教化」,意思是指只陀太子求一切佛以及一切佛的弟子来教化众生,也就是代众生求法、为众生向诸佛求法、为众生向诸佛的弟子求法。

譬如说,没有人请我讲经,我大概不会去。请我讲经的人,不一定是他一个人听,而是很多人一起听,这就是「请佛的弟子求教化」,只陀太子就是如此。

3.《增一阿含经》卷二六:「不堪任杀害众生之命」,指只陀太子是个非常慈悲的人。

一般我们都知道,好人不应该杀,一般无辜、无罪的人,不应该杀。但是对做奸犯科,常常杀人、抢劫、危害社会的人,该怎么办?我们现在有死刑,站在佛法的立场该怎么看待?我主张,当我们社会的教育功能发挥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便应该废除死刑。

死刑是不慈悲的。可是,如果现在立刻废止死刑,那也不切实际,因为时机没有成熟。根据统计,现在的美国,一个犯人一年平均要用掉纳税人的五万美金,相当于一般中等阶层的年收入,这很惊人,所以有人觉得关在牢里要花那么多钱,干脆把他们处死不是很简单吗?可是,罪不该死就处死,是不仁慈的。

所以,希望宗教徒们,大家能共同努力,致力于我们的社会教育、社会感化。政府也应该加强道德的教育、人格的教育。透过政府与民间共同努力,一起来改善我们的社会,给予更多的教化。

一九九二年十月,我访问一个刚刚脱离共产政权的东欧国家-捷克,听说当地已经废止了死刑,我就问:「犯罪问题会不会很严重?」

他们说:「不会。」因为捷克的宗教信仰和道德教化根深柢固,虽然经过三、四十年唯物论政府的统治,但是一般人民对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心仍然很强;还有,他们的文化水准相当高,教育也相当普及完整,所以犯罪率很低,晚上没有锁门,也不会有人来给你大搬家。

在台湾,如果我们下一番工夫加以努力,也可以做到像只陀太子那样,就可以不必执行死刑了。不过,我并不是主张马上废止死刑,但是我们要努力,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给孤独长者本名须达多,意思为「善施」、「善与」、「善给」,是印度舍卫城的长者,波斯匿王的大臣。长者,并不一定指年纪大,而是因为很有道德、人品高尚,关怀社会、关怀大众而受人尊敬。须达多长者性情非常仁慈,常常布施鳏寡孤独之人,给与这些没有依靠、没有生活能力的人饮食、衣服,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Ana-thaPin.d.ada,意译为「给孤独食」,就是「给孤独的人食物吃」。给孤独长者皈依释迦牟尼佛后,便受了三皈五戒,成为清净的信士,后来证得三果阿那含果。

实际上他是一位标准的大乘菩萨。以自己的财富来利益社会,以自己的技能来利益社会,这才是真正的长者。社会上许多人都在沽名钓誉,在地方上不是成为长者,而是成为土霸、土豪、劣绅;但是他们的形象却是个长者,要人家奉承他、恭敬他,自己却鱼肉乡民,并未真正造福乡里,这是土霸,不是长者。

长者与土霸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念之间而已,土霸只要念头一转,即变成长者。土霸如果变成长者,会发挥很大的力量,因为他说一句话,许多人都会听他的。他讲一句有益地方社会的话,大家照着去做,则造福社会人群。有时候只是一句话而已,根本不需要自己拿出钱财,一念之间,便产生「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力量。如果哪个地方有土霸的话,请你赶快帮助他,使他也变成长者。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坏人受到感化也会变成一个大好人。

站在佛法的立场,我们对任何人都不失望,虽然他今天做了那么大的坏事,但是,我们还是相信只要他心念一转,就会变成做好事的大好人。或许有人觉得这些理念陈义太高,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理念太高就放弃它,还是要一点一点地朝着这个理念的方向走。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建立于「施者」及「受者」的交替,净化社会必须从这两个方向成我利他。

1.常人的施舍是有我的、有为的。

「有为的」意思就是说是有目的的,施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某种心愿,是为了「我」而如此。譬如,有人做了好事,目的是希望得一张大奖状,这是有我的、有为的,但是,这样做好事也值得鼓励,至少是在做好事,没有做坏事。

可是,我们学了佛、听了《金刚经》的人,一定要做好事,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但是,却不一定希望得到任何表扬或奖状。如果没有表扬就不做好事,那就不是佛教徒;如果表扬了他而没有表扬你,你就不做了,那也不是佛教徒。佛教徒在任何一个环境、社会之中,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让别人表扬、让别人歌颂赞叹才行善做好事,而是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别人赞叹、表扬或歌颂,那是别人的事,我们自己不是为了祈求这些东西。

2.菩萨的布施是三轮体空的无施者、无受施者、无被施物。

布施不一定是用钱财、财产来布施。布施有很多种,有财布施、法布施;也可以说有物质的财、智慧的财,知识、技能都是财,举手之劳也是一种布施,甚至说一句好话勉励人、赞叹人,都是一种布施。所以,布施不一定要有很多的财产,但是,有财产的人应该要以财布施。

「三轮体空」就是说,做了布施的事以后,不要想到自己是布施的人,谁受了我的布施,而我又布施了什么东西,做过的好事要马上放下。忘掉的意思,就是「不在乎」,不要老是念念不忘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好事。

3.常人的受恩是顺意的、正面的。

也就是说,一般人感受到的布施,是人家给予正面的帮助,才觉得是「我受到谁的恩」。但是,菩萨的受恩是顺、逆两种,尤其是逆境的磨炼,更需要感恩。

4.菩萨的受恩是逆境的、忍辱的。

什么是逆境的磨炼?就是我们想做的事别人不让我们做。像我前面提到的,我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实在悲哀,而我自己也真觉得惭愧。可是,一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他们,尤其那时破坏我最大的人,我最感谢他。这是因为我读了《金刚经》的关系,不是我自己有了不起的修行。因此,当诸位听了《金刚经》以后也要学习这一点,不要有一点不如意,马上就发牢骚;有一点点被人批评,马上就反目相向,以口还口、以牙还牙,这不是佛教徒,更不是菩萨。

5.《金刚经》特别强调布施行及忍辱行。

不只是受布施的人要忍辱,布施的人也要忍辱。有时候你布施给人,行好事不受好报,这个时候该不该做?做了很多好事,没有人赞叹你,反而受到批评,这个时候你还要不要再做好事?要!这表示你做得还不够,应该继续多做一点。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1.不住相布施

不住相布施,也就是前面提过的「三轮体空」。《金刚经》云:「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又云:「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这才是最积极而无条件地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不要以为你布施了;可是也不要以为你布施了以后等于没有布施,所以就不布施了。需要布施的时候,对需要布施的人,你还是应该布施,这叫作「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布施之后,认为有布施,就是「取法」;认为反正没有布施,也不需要布施,那就变成「取非法」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无怨无尤、不后悔,而能不断积极无条件地致力于人间的建设,关怀我们的社会。

2.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根本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项,《金刚经》除了强调布施波罗蜜,其次仅论及持戒及忍辱波罗蜜,但如果以智慧行此三项,便代表了六度的全部,是故有云:「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又云:「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金刚经》本身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而《金刚经》特别强调持戒,也特别强调布施,因为布施、持戒、忍辱三项若能完成,就是菩萨道对人、对社会的积极关怀。

为什么不强调禅定?因为禅定是自己的工夫,跟他人并不相关。可是如果没有禅定的工夫,没有定力,会很容易因为人家的批评或赞叹而动摇。因此,禅定虽然没有特别强调,却是应该努力的。对于社会、人间而言,最重要的是布施、持戒、忍辱,并且是用智慧来指导我们如何布施、如何持戒、如何忍辱。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建设我们的人间,关怀我们的社会。

《金刚经》实际上非常慈悲,很少人发现它正是为了人间、为了社会而讲的。

虽然以行六度来利益社会,但是心里不要执着、在乎。过去释迦牟尼佛能做忍辱仙人(即被歌利王节节肢解的仙人),那时是因为没有「相」的关系,也就是没有自我中心,所以能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且,不会因此而退心。

许多人遇到顺缘的时候能够发心;遇到逆境的时候,马上退心。例如前几天有位居士到农禅寺来,一年前他为母亲的癌症发愿供养,到今天他母亲的癌症还没有好,他就跟我讲:「师父,供养农禅寺没有用,我母亲的病非但没有好,反而愈来愈重。」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你要把供养的拿回去?」

接着我告诉他:「人各有各的前因后果。你供养布施,是为母亲种福,你母亲当时已病得非常严重,现在还活着,已经不错了。如果你供养一点,就希望母亲能痊愈。那么,所有得癌症的人都到农禅寺,一供养就好,农禅寺不就变成了『治癌中心』?」

「所以,你为了母亲或为了自己,做好事不应该退心,应该继续做下去,不要因为母亲身体的好与不好而有所改变,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三、《金刚经》以法布施的心灵环保来净化社会

《金刚经》中指出,若人以像恒河沙那么多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所得的福德虽多,仍不及「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意思是说,我们用种种财物来关怀社会、帮助社会,还不如用《金刚经》的观念、思想来帮助人,这才更重要。

用财物来帮助人,用完、吃完就没有了,问题仍然存在。如果用观念来帮助人,改变他的心理情况,自然而然因为内心的转变,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也就能跟着改善,那才是比较究竟的做法。

因此,用法布施较之于用财物布施功德更大。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讲《金刚经》可以说是有功德的,但是,如果我执着有功德,那反而就是没有功德。诸位听了《金刚经》,领受了一、两句,如果拿这一、两句话的道理来告诉人、帮助人,这功德大不大?大!但愿诸位都是佛的使者、佛的弟子,把佛法传布给所有一切需要佛法的人。

第四讲 《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所谓「自在」,就是无拘无束,不受任何阻碍;自由自在是人人梦寐以求的事,可是,真要享有自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十多年前,我在山中修行。那时候我跟一位老法师说:「我现在被关起来,一点也不自在。」

老法师回我一封信说:「谁得自在了?」他说,他也是不自在的。他的意思是说,无论如何,我们的身体毕竟很小,生存的环境也非常有限,要从我们身体得自在已经不容易,要在环境里得自在,那就更不容易,但是他也回了我一句话:「心得自在,就是真自在。」

当时,我见到老法师给我的这一句勉励后,突然觉得我在山里的关房无限广大,而我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最有福报的人;因为我有「自己能处理自己」的自由,我能把自己关起来,这就是很难得的自在。想把自己关起来就能关起来,这也是我的自在。还有,我在山里能够不受世间许多麻烦事的干扰,因为我不看报纸、不听收音机,世间的很多事都跟我没关系;因为对世间的事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自己从世间得到自在。

因此我又写一封信给老法师,说我很自在,把这些想法和感受都报告老法师。

老法师就写信骂我:「你这种自在,等于是说,把自己的耳朵塞起来,不听外面的声音,就以为外面没有声音,这不是自在。真正的自在是受人家吵,被人家闹,而自己心中不受影响,这才是真自在。」

事实上,老法师讲的话,佛经里面处处都这么说,只是我没有注意到。因此我学会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自由自在,那才是真正的工夫、真正的享受。

曾经有一位禅师说过:「生死自主,来去自由。」这听起来非常诱人-生死可以自主,而来去可以自在、自由。但是许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所谓生死自主并不是说,有人要杀你的时候,你可以不被杀,遇到灾难的时候,你可以避免一切危险。而是说,你很清楚你是怎么死的,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怨恨、恐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晓得时候到了,知道我在这个社会上应该死了,所以死得非常自在,这才是自主,并不是说能够避免所有一切困难。

这位禅师曾经因为政治上受到牵连,而被关在牢里很多年,最后死在牢中,这在佛教中称为「教难」,可是他还是讲「来去自由」。如果我们想象中的来去自由是一种神通,那么,他大可以不必被关在牢里;即使被关在牢里,应该也可以随时运用神通离开牢房,就是我们所称的「飞行自在」,有人以为这才是「来去自由」。其实不是,禅师的意思是说,来,是我要来,不是被动的;去,是我要去,不是被动的。业力要我来,我就来了,这不是我自己要来的吗?业力和因缘要我去,我就去了,这不是自主的吗?还有,自己正在困惑之中,不以为困惑,这叫作能够安于困惑、安于困难。如果在这个情况下,心还能非常的安定,这也叫作自在,叫作自由。

所以佛法中讲的自由自在,是从内心做工夫,并不一定要求外境能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如意。可是佛经也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没有理想、安于现状、不求进步、什么事情都不必做,反正任何时候都是自在的。佛教还是重视积极努力,改善社会环境。

一、福报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

首先探讨福报和智慧的定义:

(一)福报的定义是:过去种福现在有福,现在种福未来有福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观念。事实上,种瓜未必会得瓜,种豆未必一定得豆,为什么?因为如果那颗瓜子本身都没有成熟,种下去以后,不施肥,不浇水,不给它阳光,那么这颗瓜子即使种下去,也不会得瓜。

但是,不种瓜是不是有瓜可得?当然没有!种瓜尚且不一定得瓜,不种瓜怎么可能有瓜可得?因此,我们必须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培福就如同耕种,是非常需要的,福的内涵又分成以下几种:

1.惜福、培福、种福、关怀社会、利益人群,是真有福。

很多人认为,享福的人是有福的,所以看到别人住的房子好、坐的汽车好、穿的衣服好、社会地位高,便说他有福。其实这只是在享福,未必真的有福。每一个人在过去生和这一生中,所种的福是有限的,如果把福报享尽了,就会成为一个没有福的人,所以有福的人要惜福,不要把福报享尽,而且要保存它,增长它。

今天的社会,很多人都不知道惜福,衣服并没有旧到不能穿就不穿了;饮食并不是讲求营养,而是希望吃到更贵的东西。这都是不惜福,惜福的人是不论生活在任何环境情况下,都会警惕自己,知道自己的福报有限,不要一下子享完。

我在美国刚刚开始开辟道场的时候非常穷,没有房子,租来的房子里什么也没有,真的是家徒四壁,连碗筷锅盘都没有。但是美国这个地方很可爱,很多家庭会把多余不用的东西丢掉,但这些东西多半都是完好的,只是样式旧了些,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全新的,因此,我和弟子们就在马路边捡这些东西。

我们穷得甚至连吃的东西也没有,所以,每天晚上十点以后,我们就上街到菜摊子旁、面包店里去捡当天卖不掉,准备成为垃圾的东西,我们带回来煮一煮、烤一烤,就是一顿丰盛的美食。

当时,我们吃的是「垃圾」,用的是「垃圾」,当然,我们就住在「垃圾」里面。可是我和我的弟子们都过得非常愉快,而且我们捡的时候很欢喜,带回来的时候很欢喜,吃的时候也很欢喜。

我当时对弟子们讲了两句话:「冬天冻不死就好,平常饿不死就好。」我们以这两句话做为生活的原则,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来。

曾经有一位美国人来,看到我们生活的状况,就问我:「法师,你这样苦在美国做什么?你没有地方去了吗?」

我说:「我要去的地方就是美国,而我也到了美国。」

他说:「你到美国来做什么?」

我说:「我到美国就是来过这样的生活啊!」

我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来,也因此感化了许多美国人,跟我一起生活,跟我一起学佛。我在物质上过得非常穷,但心理、精神上却非常富裕,这就是惜福。不过当时根本称不上惜福,因为根本没有福可享,而是我必须要在贫穷的情况下,也能生活得很愉快。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当时,我想我住的地方可能比颜回还好,所以也感觉到很高兴、很愉快,毕竟我的福报还比颜回大一点。

今天不论是在美国或台湾,我们道场的环境渐渐好了起来,经济条件也渐渐好转,但是我们还是不可以浪费。我常常跟农禅寺的徒众这样讲:「我们可以吃好的、用好的,但是有一个原则,一定要便宜。既便宜又能好,那才是最好的。」便宜的不见得就好,还是要讲求品质,但是绝对不能是昂贵的东西。

其次,我们要「培福」。培福就是福报不够多,所以要继续培养福报。如何培养呢?就是用「布施」来培养福报。

然后是「种福」-没有福的人要种福,福报不够的人要培福。《金刚经》中多次谈到布施的重要,包括持戒、忍辱,这都是培福、种福的条件和方法。

该如何培福呢?最重要的就是关怀社会、利益人群。至于关怀自己的儿女,关怀自己的太太、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母,算不算培福?算!因为佛教讲的「福田」-即种福、培福的田地,也包括自己的眷属、亲友在内,当然一切众生、国家社会,以及师僧三宝都包括在内。因此,支持宗教事业、护持宗教事业、推动宗教事业,是培福;孝养父母、栽培子女、关怀国家社会、尽义务、尽责任,是培福;对于一切众生给予安和乐利,也是培福。所以种福的范围包括一切人,亲疏不论、厚薄不分,只要有人需要,我们就要去做。

不过,我们都是凡夫,种福培福还是要从我们周遭的人做起。有一些人听到法师说供养三宝是最上的福田,结果把儿女的教育费、零用钱扣下来供养三宝。

请问诸位,这样做对不对?如果真的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儿女对佛教的排斥和反感,反而害了佛教,不是真的种福。

如果小孩子本来爱吃零食,叫他少吃一点零食,把买零食的钱省下,捐给需要的人,同时告诉他说,种福、供养三宝、救济贫穷,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以此培养小孩对三宝的恭敬心和对人类的同情心、爱心,这样才不会有反效果。所以,种福也需要有智慧,否则会招至对佛教的破坏和毁谤。

前面我们讲到《金刚经》里有一, 位长者叫作「给孤独」,是一位非常有钱的人,他把财产供养三宝、救济贫穷,对于鳏寡孤独、无依无靠,以及贫苦急难的人给予救济,这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把自己和自己家庭的福报和许多人共同分享,等于是把自己的福报储存在银行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储存到「无尽藏」。假如你只有一百块钱,但是你说:「我没有特定的对象,这一百块钱,谁需要它,我就给谁,帮他一点忙。」用这种心态布施的功德,就叫作「无尽的功德」,就是「无尽藏」,为什么?因为没有特定的对象,一切的人、所有的人都是他布施的对象,虽然只有一百块,也许帮助了一个人,但是功德却是无穷无尽的。像这样没有一定对象地帮助度化众生,这就是无尽的功德,也就在是度无量的众生。

2.守财、享受、弄权、挥霍无度、损人利己,乃是无福。

有钱舍不得用,也不知道怎么用,是「守财奴」。守财奴的享受就是今天看一看帐户里有多少钱,明天看一看仓库里有多少财物,只知欣赏自己的财富,甚至对自己的儿女、对家里的人都很吝啬。赚了钱却不懂得善用财富,只知道一直累积在那里,这是没有福报的人。

曾经有一位富翁告诉我一段话,很有意思,也很有哲理-

他说:「法师,你知道我们有钱的人,有的是什么?」

我说:「有的是钱啊!」

他说:「不是,我告诉你,我们有的是零。」

我说:「什么意思?」

他说:「财产增加时,表示又增加了一位数,就是多了一个圈圈,也就是一个零。财产减少时,是少了一位数,也就是少了一个零。增加时,增加一个零,减少时,减少一个零。」然后,他又说:「有钱的人,多半他自己是没有钱的,都是在公司里用钱,我身上没有钱,所以,有钱的人是没有钱的。」

我说:「那有钱有什么意思?」

他说:「可以玩零字游戏,这太有意思了。」

我说:「既然知道是零,那你就应该好好做好事。」

他说:「是,但是往往身不由己、心不由己。钱是我的,可是我要用它时,却不简单,不是我要用钱就可以用得到。所以,法师,我很羡慕你,没有钱,正好。」

可能很多有钱的人也有这种感受,有钱,要能受你支配,如果不能支配,这些钱等于不是你的。

不过,也有很多有钱人非常节省。我认识一位有钱的居士,他非常节省,有一次我看到他早上起来泡红茶加生姜片,还特别关照他太太:「泡完的生姜要用保鲜膜包起来,还可以吃。」

我问他:「你怎么连这一点点生姜也吝啬?」

他说:「法师,我不是吝啬。钱不是我的,是大家赚的,是员工以及和公司相关的所有客户共同赚的。我的钱不能随便乱用,如果随便乱用,就对不起他们。我把钱省下来,因此到现我才有能力来护持三宝、供养法师,请你来替我做我说:「那有钱有什么意思?」

他说:「可以玩零字游戏,这太有意思了。」

我说:「既然知道是零,那你就应该好好做好事。」

他说:「是,但是往往身不由己、心不由己。钱是我的,可是我要用它时,却不简单,不是我要用钱就可以用得到。所以,法师,我很羡慕你,没有钱,正好。」

可能很多有钱的人也有这种感受,有钱,要能受你支配,如果不能支配,这些钱等于不是你的。

不过,也有很多有钱人非常节省。我认识一位有钱的居士,他非常节省,有一次我看到他早上起来泡红茶加生姜片,还特别关照他太太:「泡完的生姜要用保鲜膜包起来,还可以吃。」

我问他:「你怎么连这一点点生姜也吝啬?」

他说:「法师,我不是吝啬。钱不是我的,是大家赚的,是员工以及和公司相关的所有客户共同赚的。我的钱不能随便乱用,如果随便乱用,就对不起他们。我把钱省下来,因此到现我才有能力来护持三宝、供养法师,请, 你来替我做好事。」

另外还有一个人,他不是亿万富翁,但至少是千万以上的富翁了,有一次他来寺里,我问他:「今天你怎么来的?」

他说:「坐公车来的。」

我说:「你的车子怎么了?」

他说:「今天为了到寺里来,所以我把开车的汽油钱省下来,买一篮水果来供佛。」

我就说:「那干脆把车子卖掉,从此以后天天坐公车就好了。」

他说:「法师,你错了,平常我要赶路、赶时间,今天是我的休假日,我没有事,反正是到寺里来,迟到一点、早到一点都没有关系,我不赶时间。还有,平时如果我不搭汽车去开会的话,有时候人家还不让我进门哩!」

这位居士的想法和作法,使我很感动。

和财富一样能够发挥影响他人功能的,便是权力。有权的人登高一呼就能万山相应,一个人讲一句话就能使千万人得到利益,这是种福。

俗话说「人在公门好行善」,很多清官两袖清风,没有钱,但是能够做好事,能够争取到好的方案,对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有益,即使个人两袖清风,却能积累无量的功德。

相反地,权力也可以害人,就像刀一样,刀能杀人,也能救人;医生用刀是救人,屠夫用刀是杀人、杀牲。所以,弄权是损福的事,损人利己,是最没有福的人。许多人眼前的福来自于损人而利己,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自己占了便宜,得到好处,实际上,自己的损失更大。这是从因果观念来看,从社会互通有无的观点来看。

3.福报当与品德相应。

《金刚经》中「福德」二字连用者达十六次,单用「福」字者六次。「福」一定要有「德」,有福而没有德,不是真福。德就是道德、品德的意思,福德即是功德,也就是《金刚经》中所强调的布施、忍辱、持戒三大项目。

布施之中以法布施的功德最大,持戒和忍辱也都跟布施相关,持五戒又叫作「五大施」,是五种大布施,忍辱是为了利他,是菩萨行,实际上也与布施相通。

俗话说「给他鱼吃,不如教他捕鱼」,也就是教对方学会打鱼、结网的技术。因为别人给的鱼,是会吃完的,吃完就没有了。如果教会他结网的技术、打鱼的工夫,他便永远有鱼可吃,永远可以生活下去。

法布施所指的「法」就是观念、知识或用来生活的方法,也就是修行的观念和修行的方法。所谓「修行」,大家不要把它想象得太抽象、太玄妙。修行,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改我们「身、口、意」三种行为。换句话说,身体的行为、心理的行为和语言的行为,以佛法的观念和标准做为依据来修正、修改、修理,就叫作修行。因此,我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修行,并不一定是打坐、念经、敲木鱼才算修行。

譬如说,你一不小心粗言粗语骂了人,心里马上想到:「我刚刚听了《金刚经》,我怎么骂人?」这就是修行,因为你能马上警觉到自己出言不逊,警觉自己口德不良要改过,这就是修行。所以,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修行。

(二)智慧的定义是:当做的事要恰到好处地去做,当说的话要适如其份地说

1.世俗的智慧:

世俗的智慧指世间的种种知识、学问、观念、技术、慎思明辨,以及我们突然间心灵福至的发现。

2.出世的智慧:

出世的智慧,是小乘的智慧,是自了、自解脱。洞察一切现象,无非因缘生灭、因果流转,实证一切现象无非无常、苦、空,所以厌离一切现象。

虽然说造了因一定会有果,所以有人希望透过努力得到好结果,而且得到结果以后,还更加一层努力,希望有更好的结果在后面。可是,世间种种现象生生灭灭,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所以不真实;也因为是无常,所以会带来许多苦恼、烦恼。

不但生命是无常,所有权、利、名、位、势,也都是无常的。权利名位势等虽然有用,但是难以永远保存,所以会令人产生苦恼。例如,富贵容易,贫穷难,贫穷的人一旦富贵之后,若再转为贫穷,他就受不了了,甚至要自杀了。

人间所有一切的环境,不管多么美满,都不可能永远存在-花不可能永远盛开,人不可能年年十八岁,一切事都有悲欢离合,这就是世间的无常。如果知道「空」,就能够放得下,离开世间的一切现象,进入涅槃境界,不再来这世间。但也因为小乘佛教徒是厌世的,所以佛教常常被人认为是消极、逃避现实的,指的就是小乘的思想。

3.佛菩萨的智慧:

如《维摩经?菩萨品》云:「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金刚经》中则提到「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度尽一切众生,却不觉得自己度了众生,就是「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不舍有为而起无相」-「有为」的意思是有作为、有期望、有努力,有因、有果,一切都有。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现世中对所有的现象和一般人完全一样,身为在家人也需要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为个人的功成名就、社会的富强康乐努力。但是,跟一般人不同的是,虽然做了这么多事,还能以「无相」来看待,了然一切现象都是空相,都是虚妄相。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小乘人厌离世间,唯恐世间许多问题困扰他,所以想赶快离开,名为「出离生死」。可是,菩萨和我们凡夫相同,在生死苦海之中,也有出生,也有死亡,也会生病,但是他知道虽然生命有这样的起起灭灭,不过都如水中的泡沫浮影一般,幻起幻灭,不必去执着,也不必要惊慌,只是如实的面对和接受,这就是菩萨的境界。

4.《金刚经》即是无上的智慧经。

《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思为:用金刚一样的无上智慧,断除一切世间法及一切出世间法的执着,所以能够超越凡夫的生死苦海,也超越小乘的寂灭境界。

「金刚」的意思就是「无上」,也就是没有比金刚更珍贵、更坚强有力的东西,所以称佛教的智慧为「金刚」。「般若」指的是佛菩萨的智慧,小乘的智慧不能称为「般若」,只能称为「慧」。

「超越生死苦海」有两层意思:一是小乘的超越,那是离开生死、厌离生死,而不再生、不再死,从此进入涅槃。可是,大乘所谓的超越生死是「在生死之中,不受生死的困扰所影响」,一切菩萨或诸佛,他们现种种身,和众生一起在生死苦海之中,一样有死有生;但是,众生是来受报,而菩萨是在度众生。

有人恭维我说:「法师,你是圣人再来,乘愿再来。」其实我在生死之中受了许多的苦,至少我仍感觉到有苦,所以我不是大菩萨,但是我相信自己正在学菩萨行,是以凡夫身学菩萨行,像我这样子的人都可以学,那么任何人都应该可以学。而且,虽然自己有苦难、感觉到苦难,但不妨体会那些超越生死的菩萨们,为了救度众生的苦,而不畏艰难,他们所受的苦难比我们更多,却能够不以为苦,身心自在,我们为什么不学他们?

二、《金刚经》的福慧双修

(一)修福当与修慧配合

福与慧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或鸟的一双翅膀,福慧一定要并行。如果只是种福而缺乏智慧,他所修的福很可能对社会无益,所以修福一定要有智慧来指导。修慧的人如果不修福报,就等于「锦衣夜行」-穿着一身高贵漂亮的衣服在黑夜里行走;而且如果有智慧,却不把自己的智慧拿来利益他人,便是孤芳自赏,这样的智慧等于没有智慧。所以,佛教重视的是福慧双修。

请问诸位:读诵经典究竟是修福还是修慧?是修慧。那么,听经是修福还是修慧?是福慧双修。

诸位来听经就好像是你们自己是来接收、取得的,可是换个角度想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想:「我来听经,是来成就圣严法师行菩萨道,希望他早日成佛。」或是:「国父纪念馆偌大一个地方,如果我都不去,大概没有人会去听了,圣严法师大概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诸位来听经是既修福且修慧,但看你们的观念如何想了;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成就我而来,那就太高傲、太骄慢了。至于对我个人而言,在这个地方讲经,既是在修福,也是在修慧,所以是福慧双修。

所以,做任何事都可能是福慧双修,但看心态如何、用心怎样。

1.《金刚经》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金刚经》)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持戒修福的人,一定要听《金刚经》,一定要接受《金刚经》的开示。持戒,只得人天福报;修福,也只得人天福报,这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们听过《金刚经》,而有「平等布施,不以选择来布施」的观念,就算只有一块钱,你的布施也可得无量功德。

2.《金刚经》云:「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又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菩萨于六度之中,第一应该要修布施,而且布施最容易做,有钱、无钱,有能、无能,人人都可以学布施行,人人都可以行菩萨道。但是,修了布施行之后不要住于相。这个「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色、声、香、味、触、法」相,也就是六尘相和人我相。「住」的意思,就是在乎,「不住」就是做了布施以后,不要在乎、不要放在心上。

有人说:「做了布施以后,我还记得,怎么办?」

没有关系,记得并不等于在乎。在乎的意思是,经常挂念着:「我已经做了这么多好事,我应该得到回馈。」或者:「我做了好事,没有回应,我很在乎。」有这种念头,就是「在乎」,就是「住相」。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中所说的「法」,是指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道理、修行的观念、修行的道路。「法」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一切现象,包括心理现象、生理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总而言之,一切现象都叫作「法」。这句话是再度提醒修行菩萨道的人,做布施心里应该不要在乎。

3.《金刚经》云:「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前面说过忍辱仙人的故事,忍辱仙人因为误会而触怒了歌利王,身体被一节一节地砍下来,一块一块地割下来,但他心中不起瞋恨心、怨恨心,为了要度众生,因此以慈悲心接受这样的凌虐。而且还能以慈悲心来看待那个恶王,以慈悲心来照顾那些宫女,这就是智慧,就是无相。凡事不以「我」为出发点,我个人没有关系,没有问题,只要众生得利益就好,这就是「无我相」。

4.《金刚经》云:「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离什么相呢?主要离的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个相实际上就是主观的我和客观的你、他,以及许多的人;还有你、我、他等许多人在时间过程中的活动。唯有不执着于时间相和空间相,能够从中得到解脱,才能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愿要成佛的人,必须先离一切相。

(二)修慧是从修福中表现

智慧是从修福中来表现,如果你不是修福报而表现智慧,那是卖弄才华、卖弄小聪明。不需要你讲话,你却滔滔不绝;不需要你的学问,你却卖弄学问;不需要你表现你有多高明,你却刻意表现高明,这是智慧吗?不是!是愚蠢。为什么说「大智若愚」呢?因为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轻易讲话,不需要他讲话的场合,他不会讲;非要他讲的时候,也只是三言两语讲完,不拖泥带水,不会刻意卖弄求表现。

1.《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中国禅宗有一位伟大的禅师六祖惠能,他就是听到有人诵念《金刚经》,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话时,当下便立即开悟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执着,但还是要用你的智慧去帮助别人,做你应该做的事。所以这里所说的「而生其心」,生的是慈悲和智慧两种心。

「无住」,就是不要执着、不要在乎,但是,仍然要用智慧心来表现慈悲心,这就是「修福」。所以,智慧一定要从修福报中来表现。

2.《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段话是在强调智慧的功能。心住于法,那是有执着,没有智慧,也就是没有「般若」。没有智慧而行布施,虽然做了很多好事,但因为是「有相布施」,便会在乎能否回收。譬如有一次,一位居士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然后跪下来求我说:「师父,当你生西天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他等于是拿一个红包希望买一张到极乐世界的船票,这是「金牛」的行为。

我告诉他:「我生西方的时候,你要跟我一起去吗?但是到那时,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手、没有头,什么也没有,我就这么去了,你怎么跟呢?」

他说:「那我也没有头、没有手、没有身体,也跟着去呀!」

我说:「当你也没有头、没有手、没有身体,哪个地方不是净土?哪个地方不是佛国?你还跟我去做什么?」

他这样的布施是「住相布施」,是有相、有为,希望我生西天的时候也拉他一把。有这种心还算是好的,念头还算是善的,想生西天总比要下地狱来得好。求生西方是一件好事,不过,以《金刚经》的观点来说,做任何好事,应该都是「为布施而布施」,布施后不求回馈、不为任何目的,这才是无尽的布施、无量的功德,也才是智慧的布施。

曾经有一位居士和我谈过话以后,我帮了他一点小忙,临走的时候,他翻遍全身上下每一个口袋,最后说:「师父,我今天忘了带钱。」

我说:「我又不是律师,不需要钟点费或谈话费。跟你谈几句话,是我这个和尚应该做的。你跟我谈过话以后,一定要给我钱才能走得了吗?」

他的意思好像是,跟我谈过话一定要给我一笔钱,否则便欠我一份人情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其实,任何人的债都不能欠,只有出家人的人情债可以欠,如果对方向你要债,你可以念《金刚经》给他听。

以智慧心来行菩萨道、修智慧行,等于是在光天化日下,一切东西都清清楚楚,不会迷惑,也不会迷乱。有相布施便是有所执着,有执着便有烦恼,等于是在黑暗之中;无相布施才是有智慧的,有智慧便没烦恼,等于从烦恼中得解脱。

3.《金刚经》云:「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菩萨做了福德,不应该贪着有福德、有功德。贪着于自己的福德,不是菩萨,是凡夫。

三、依智慧修福德才能无碍自在

(一)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慧为中心,若无智慧,即不知空义,虽持戒、修福、习禅成定,仍不出人天果报,有了与空相应的智慧,始成无漏解脱。

戒、定、慧又叫作「三无漏学」,无漏,就是得解脱的意思。如何持戒而得解脱?如何修定而得解脱?必须要和智慧相应。如果持戒而没有智慧,修定而没有智慧,来生还是在人间,最多生到天上,虽然生到天界,但天人有他的寿命,福德也有多寡的不同,仍有天福享尽的一天。天的层次相当多,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天是享受五欲的快乐,色界天享受禅定的快乐,无色界天则住于空定,在定中相当长的时间,不受任何烦恼困扰,没有任何心理意识的活动,但是当定力退失的时候,还是会回到生死之中,还是会受到种种苦恼的逼迫。

因此,持戒、修福、习定,一定要有智慧的指导,那才是佛法,否则还是和佛法不相应。很多人受了菩萨戒,便以为自己是菩萨了,其实受了戒而没有《金刚经》所说空的智慧,仍不能出三界,根本不算是菩萨。

诸位很有福报,不管有没有受戒,听了《金刚经》,接受它、认同它,便是有智慧的人。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行布施而不住相,即是菩萨道;离智慧而行布施,即落有为相,即成束缚行。也就是说,没有智慧而修一切布施,只能享福而已,不能得自在。有福,不一定就得自在,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有钱也不一定能够通鬼通神。所以,有福的人不一定得自在,只有智慧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自在。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

是故《金刚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甚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甚多。」

这两段是一种比较,第一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七宝来布施,第二个人则是用像恒河的沙子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福报较之于第一个人,当然更多了。可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这是进一步表示,所有布施中,法布施功德最大,也就是以开启智慧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布施给人,比用七宝,乃至于用自己的生命布施,功德更大。

这段经文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用无量无数的七宝来布施给人,功德当然很大;用无量无数的生命来布施给人,功德更大;可是如果有人听了《金刚经》以后,深信不疑,这个功德比前面的功德都要更大,更何况听了以后,还能够写经让别人观看,还能照着其中的道理去做,还能一次一次温习《金刚经》的开示,让自己与《金刚经》的经义合而为一,同时,还能够把《金刚经》解释给别人听,那功德更大!

诸位听了四个晚上的《金刚经》,你们的功德比什么都大,但如果执着有功德,便是有问题的,因为《金刚经》又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意思是说,如果真以为有福德的话,这是有限的福德,不以为有福德,才是无限的,为什么?因为如果认为有福德,你会想要回收,你会希望享受它、接受它。如果你认为没有福德,根本没有准备要回收,你的功德反而是永恒、无限的,所以是最大功德。

因此,我讲了四天的《金刚经》,对我而言,也等于没有讲。虽然等于没有讲,但不是白讲,诸位确实是听到了,听到以后,应该书写、受持、读诵,还要为人解说。

现在的印刷技术已经很进步,我们可以去印刷经典,可是如果大家看不懂,也等于浪费,很可惜。所以,经虽然要印,但是有需要才印,没有需要就不必印太多。

还有,通俗的佛教书籍,人人能够看得懂,人人能够接受它,应该多印,用来接引更多人,这也是我们要鼓励的。

《金刚经》讲座讲到这里为止。《金刚经》在佛教之中,是最高的理论,最高的哲学、哲理,它并不是讲故事那一类的经典,所以我归纳了四个主题,希望让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金刚经》。像我这样的讲法,是很大胆的尝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后祝福大家福慧自在!

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

用智慧种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CB00425。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CB00425。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

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谕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繞。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谕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谕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下一篇: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禅——自我的提升
 生与死的尊严
 欢喜看生死
 禅与悟
 圣严法师自在法语
 禅修的要领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维摩经六讲 第二讲《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净土在人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由品第一[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四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