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五讲 牧心牛
净慧法师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2
第五讲  牧心牛
(2007年12月3日晚六支香)

各位大德:
古人把修行调心比喻作牧牛。在古代农耕社会,牛对于人类来说,就像现在耕田的机器一样,非常重要。耕田需要牛,有时候,作为交通工具也需要牛。在印度,牛最受到尊重,一直到现在,印度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牛。牛在大街上走,汽车要让路。牛把小商小贩卖的水果吃掉了,没有任何人阻拦、哄打。牛是非常神圣的。在中国的古代,甚至于就在几十年以前,有很多吃荤的人不吃牛肉,他觉得牛对我们恩惠太重,太大。
牛比较容易驯服,驯服了以后,它非常听话,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有很多的人,把勤勤恳恳地服务精神、奉献精神都比喻作牛,牛的精神。现代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鲁迅,他有两句诗,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爱什么,恨什么,在他的作品里表现最为明显。他愿意作人民大众的一头牛,但是他又横眉冷对那些剥削人、压迫人的所谓统治阶级。我们有时会听到说那些老人,说单位里那些肯奉献的人,就说他具有老黄牛的精神。
在修行上,在调心方面,从佛陀时代开始,就把调心比喻作牧牛。《遗教经》上讲,比丘要怎样修行,怎样制服此心呢?佛说:“譬如牧牛,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从佛陀时代开始,就把修行调心比喻作放一头牛;管理此心,比作管理一头牛。牧童在牧牛的时候,手拿棍子,眼睛盯着牛,绳子握得紧紧的,不能让牛放逸,只能吃路边的野草,不能吃田地的庄稼。吃路边的草,就叫作本分草料;吃了田地的庄稼,就叫作犯人苗稼。本分草料者,守本真心;犯人苗稼者,痴心妄想,不守本分。
到了禅宗兴起后,马祖一系的禅师,经常把调心比喻作牧牛。马祖有一位大弟子,叫石巩禅师。石巩是个地名,在江西的宜黄县。禅师成名以后,往往就不用他的本名,用地名来代替称呼。就像赵州和尚一样,赵州和尚的本名是从谂,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都只知道他是赵州和尚。石巩禅师也是这样,他在马祖会下厨房里作服务,不是作典座就是作饭头,不是烧火就是挑水。有一天,马祖就问石巩:“你在作什么呢”?石巩就回答说:“牧牛”。石巩说我没有作什么,就是在牧牛,放牧自己的这一头心牛。马祖接着问:“你是怎样牧这头牛呢”?石巩回答说:“如果牛要犯苗稼,不听话,就及时把缰绳拽一下,不要让它犯苗稼”。马祖说:“你可说是真善牧牛也”。你这样做,就是真正会牧牛,会管理此心。马祖有很多的弟子,弟子当中有许多都是大善知识。常说马祖门下有八十四位大善知识,也就是说马祖门下有八十四位大彻大悟的大善知识。其中像百丈祖师,像南泉祖师,这都是非常出名的。百丈会下,有一位懒安禅师,他是福建人。当他听说百丈的禅风鼎盛,门下多才,这位懒安禅师就不远千里投奔到百丈门下。见了百丈以后,就提问。问什么呢?懒安说:“学人欲求识得佛,如何才是呢”?百丈回答说:“大似骑牛觅牛”。你要认识佛,自心是佛。你在心外去找佛,就好象是骑着牛又去找牛,错了。经百丈这一点拨,懒安有所领悟,进一步问:“识得后如何呢”?百丈祖师回答说:“骑牛归家”。你既然认识了自心是佛这样一个大问题,就不会骑牛觅牛,就可以骑牛归家了。经百丈祖师这一点拨,懒安禅师进一步明白了,但是心里还是不宁帖,继续问:“但毕竟始终如何保任呢”?认识自心是佛,不等于就能够心心念念保任此心,荡除一切妄想。百丈祖师指示说:“如人牧牛,执杖视之,无使犯人苗稼”。怎么保任呢?就像放牛一样,拿着一条拄杖,不眨眼睛地盯着这头牛,不要让它犯人苗稼。这就是保任的功夫。所以说,识得了自心是佛,见到了这个道理,并不是万事大吉,还要作艰苦、细致、长久的保任功夫。
百丈的弟子沩山灵佑祖师,懒安禅师曾在他的会下,帮助他开发沩山道场,有三十年的时间。后来懒安禅师有了自己的道场,在上堂的时候,就说:“我在沩山三十年,吃沩山的饭,但不参沩山禅。作什么呢?就牧一头水牯牛”。这还是百丈禅师告诉他的方法,他经过三十年的时间来保任此心。这种功夫就是悟后起修,经过三十年才使这一头心牛,宁帖帖的,成了一头露地白牛。哄也哄不走,驯服得一点妄想杂念都没有。
所以说,作功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一步,要敢于直下承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嘛!自心是佛,承当了以后怎么办呢?骑牛归家。归家是否能稳坐呢?可以稳坐,但是要保任此心,使它不要再迷惑,再犯人苗稼。这是一个长期的功夫,要有耐心,要有毅力,千万不能着急。
从六祖到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沩山灵佑,这些禅师在见到了佛性之后,见到了法身之后,都有长期的保任功夫。见性可以顿见,顿见佛性;保任则是长期的功夫,甚至于是一辈子的功夫。
我们如果有机会,看看禅宗古代祖师的语录,或者就看《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这两本书都是把各位祖师在修行过程中,最关键的地方、最精辟的地方、最值得后人学习效仿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后人修行的榜样。所谓一千七百则公案,大体上都记录在《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上面。看祖师,看过来人走过的路程,对我们后生晚进有极大的启发作用,鼓舞作用。
我们在此进行禅修,也有人明白这个道理,相信这个道理,甚至于敢于承担这件事。自心是佛,承担下来。问题是只有那一闪念的时间,不能坚持下去,不能始终如一地承担下去,更没有信心作艰苦细致的保任功夫,这就是我们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此一会也有许多初入门的人,跟着行,跟着坐,跟着吃饭、喝茶,究竟为什么?不是很明白。所以一有机会,几个人见了面,就聊聊家常。在这个七天当中,是克期取证,哪里还有时间聊家常,哪里还有时间说闲话:要时时刻刻,照顾于当下一念,牧好这头心牛,不要让它犯人苗稼。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六讲 修行改变命运
下一篇: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四讲 修行要无欲无求
 戊寅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坐禅开示
 第九届夏令营 净慧大和尚在开营式上的讲话
 净慧法师禅堂开示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九讲 心空及第归
 虚云和尚行业记
 禅的理论和实践
 管理好我们的心
 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六讲 正确地面对死亡
 八关斋戒略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烦恼即菩提[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妄想、烦恼的本性也是空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3——佛陀并不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成佛,我们必须要实修[栏目:桑杰年巴仁波切]
 相应40经 随法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长大后……[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有正见才看得见[栏目:济群法师]
 我的心是怎么起作用的?[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以妄制妄参话头 Using One Idle Thought to Control Other Id..[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悲济天下 愿齐苍穹[栏目:索达吉堪布]
 在法会中学习成长[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