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吃酒肉的危害是不是不可穷尽?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25
  问:吃酒肉的危害是不是不可穷尽?
  师父:刚才跟大家说了,因为我们发心学佛,皈依三宝,佛是我们的学处、皈命依靠处,是我们的师范表率。我们是向十方三世诸佛学,不是向哪个人学,不管哪个大德、法师、居士,都是凡夫,都是在修因地,都是在修证过程中,没有彻底地断除生死惑业。所以我们说法,不是在佛说法之外另有说法。佛在《楞严经》里有明文教诫,四种清净明诲。如果我们修诸禅定,不能断食众生肉,纵得心开意解,禅定智慧现前,将来必定落入魔道。上者魔王,中者魔民,下者魔女,魔的果报完结之后,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贪食众生肉的人,因为口业不清净,天魔外道来亲近他,招诸魔障,发昏发欲,障碍禅定,另外念经念咒没有感应,最后命终堕入魔道。这是佛亲自教诫的。
  另外佛在《楞严经》里说:汝婆罗门地,汝婆罗门住的地方,天气又热,多有沙石,草菜不生,我以神力化作五净肉,令你们饮食,好修学佛法。不是说让我们去杀害众生,贪食众生的血肉。另外佛在梵网经菩萨戒里说:不得食众生肉,食众生肉断大慈悲种性,三世诸佛所不欲见。另外佛在《楞严经》里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如是多劫,无有了期,互相杀啖。互相杀互相吃。昨天我给大家说了,佛在经里说,杀生者命短,啖肉者多病。吃众生肉的人多长恶病,一个是贪吃众生肉的心,是恶性发心、危害发心、黑暗发心,所以这是发病的根本,这就是罪业。另外,吃进体内的肉,都是菌组成的,所以多长恶病,长不治之症,长瘤,得高血压病之类的。佛在经里一再明文论述,不得食众生肉,因为我们发心学佛了,佛以慈悲为体,我们也要普及于一切。因为众生肉都是从宰杀而得,流血牺牲,使众生受极大苦,满足我们的贪欲。我们佛门弟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长斋素食,这是我们的基本修持,基本标志。如果我们这个还做不到,还去杀生吃肉,反而使人感觉可怕,还不如世俗人了。那么我们就没有佛法气氛,我们怎么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佛门弟子呢?
  另外,大葱、大蒜、蒜苔、蒜苗、小根蒜、韭菜、洋葱等,佛在经里也说了,这些饮食气味浊恶,吃了以后口业不清净,招诸魔障,障碍禅定,念经、念咒没有感应,所以对于鸡、鱼、肉、蛋、葱、韭、蒜、烟、酒等,我们应当把它断除。我们既然想修行了,就不能夹杂恶的气氛。
  造诸恶业,将来要循业受报的。佛在经里说,杀有杀的罪,吃有吃的罪,吃了畜生的肉,穿了畜生的皮,和畜生结下因缘,超越不了畜生的限制,将来也得作畜生,被别人杀,被别人吃,都是循业发现,循因结果。
  不能食众生肉,这是佛的教诫。我们依经不依人,我们是佛门弟子,到任何时间、地点,也不能说吃众生肉是正确的,应该吃,或者开许。如果说可以吃众生肉,那么反过来问,我们的血肉让别人吃,让畜生吃,可不可以呀?我们肯定是不同意的。所以不要危害,要真实不虚。佛为了救度众生,无始劫来舍生受生,佛为了救度众生,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托生鹿王,去救度那些被杀害的群鹿。所以不能食众生肉。因为心里要想,口里要说,身体要造,吃就得宰杀,就得煎、炒、烹、炸,举体都是罪业,有业就得循业受报,怎么能说可以吃肉呢?但是我们说法都是按照本师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佛没说的,我们不能主观臆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样就有罪了,自误误人,以迷导迷。立杆就有影,吃了就有罪。猪、马、牛、鸡、鸭、鹅、狗、鱼、鳖、虾、蟹之类,就是因为它们过去贪食众生的肉,最后循因结果,循业受报,所以它们也脱生畜牲被人杀,被人吃,这不是因果不昧嘛!所以我们应当随顺佛法,要长斋素食,延年益寿。因为我们心地慈悲,能断除恶的气氛。作为一个三皈五戒的佛门弟子,还贪食众生肉,用佛法来说,就是一种反常现象,使人感到可怕,还不像世间人贪著酒肉,因为他们在迷,不是佛门弟子。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听净空法师讲法,说净土宗一心持名,不夹杂,不间断,这是怎么个意思?
下一篇: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
 (不信仙、外道、鬼神)那(仙)不找你麻烦吗?
 有的人给人治病,焚化纸钱...如法吗?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
 诸行无常,诸受是苦,当体放下,这是不是涅槃的境界了?
 您说佛不在外求,我们自心是佛,那么崇拜佛像,这个佛像就是佛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Buddha is dead so how can he help us?[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佛法与情绪管理[栏目:郑振煌居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论天台判教的三条标准[栏目:沈海燕教授]
 难行莫胜忍[栏目:上师讲故事]
 弥勒大乘庄严经论开示(堪千阿贝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中国佛教的特色——禅与禅宗(圣严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宋代第三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栏目:禅诗三百首]
 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资粮方向在哪里?[栏目:净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