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什么是止?什么是观?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9
什么是止?什么是观?
 
  所谓「止」是使心专注一处,也称「专注力」;就是将心念专注于一个定点上,只要意志坚定,必有达成的一天。如:修四念处、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但必须注意的是,所专注的物件必须与贪瞋痴无关。譬如:你可以专心于自己渴求又得不到的东西,也可以专心地去恨一个人,但那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且专注力还有一个限制,高深的专注力(亦即禅定),必须透过特殊的情境(如:禅堂或寂静处),才有办法达成。
 
所谓「观」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可说是「观照力」。修止观,就是要培养这种观照力。观照力,它有几个特色:
 
一、像镜子反射:观照力只观察当下发生的事,而且如实的观察,不含主观的成份。
 
二、无价值判断:观照力不含任何谴责、批判、或决定的作用,只是观察而已。观照力的训练,让我们去除自傲或羞愧的感觉,让我们真实的面对自己。所以,好坏的经验,都是我们观察的物件。
 
三、中立的态度:观照力使我们能用平等心来观察所有经验、思想和情绪;并不恋栈好的心情,或逃避、压抑坏的心情。
 
四、非概念化:观照并非思考,所以不用任何概念、思想、意见、或记忆,纯粹只是注意当下所发生的事情,仿佛初次经验一般。
 
五、此时此地:观照力就是「活在当下」的意思,因为它只观照眼前所发生的事情。
 
六、摒除自我:观照时,并没有我、与「属于我的」这样的概念。
 
七、观察无常:观照力可以觉察每个现象的「生、住、异、灭」过程,不管它是生理的、思想的、或情绪的。
 
八、观照内心的世界:观照力是观察内心的种种体验、思考模式、情绪变化和认知过程。
 
九、观众兼演员:禅坐中,禅者本身同时是观众兼演员。如果你正在「观照」你的情绪或生理感觉,你同时对那种情绪或感觉「身历其境」。
 
不管任何修持,基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净化身心,去除贪、瞋、痴而自在解脱。但修持的过程,用专注力来去除杂念;以观照力来观察,日常的生活中,行住坐卧、食衣住行,或人际的往来。支持人间佛教的菩萨行持,时时有敏锐的观照力,来安住身心,应是必要的。
{2}                                                                      2004.04.05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关系与重要性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什么是小止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二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四、业报得病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一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五 其他
 天台小止观 系住一缘的守境止
 禅七探究
 天台小止观 什么是小止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
 天台小止观 善根发相之验证 一、辨邪伪禅发相 二、真正禅定发相..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大义章》[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第十二届夏令营 在开营式上的讲话[栏目:明海法师]
 《定解宝灯论》讲记(八)[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佛堂讲话 第一辑 二、念佛当发菩提心[栏目:道源法师]
 为天下苍生而忙[栏目:每天读点南怀瑾]
 不可忽视三个建设[栏目:惟贤法师]
 四无量心浅谈(释法隆)[栏目:四无量心]
 建楼趣谭[栏目:般若]
 提醒自己勇猛精进[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三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