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无量心浅谈(释法隆)
 
{返回 四无量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42

四无量心浅谈

编辑:释法隆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佛法修证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理论与修行法门,因此在诸经论中每有提到,但是其中的说法都不尽一致。本文站在大乘缘起空观的角度,主要以《阿含经》、《大毗婆沙论》、《大智度论》等经论所言四无量心的说法为依据,来澄清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如四无量的内涵、作用、功德、修法以及与慈悲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以此来探究释尊说四无量心的真正含义,同时探讨慈、悲、喜、舍在现实生活中所具备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慈悲  喜舍  无量  无缘慈  胜解作意

  作者简介:释法隆,闽南佛学院2005届本科毕业生。

  佛教以慈悲著世,佛法更以般若智慧赋予了慈悲更为广阔而深刻的内涵。探讨慈悲的根源,不能不提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因为四无量心中含有慈、悲二心,那么四无量心与慈悲心到底是何关系?有无差别?这是发起本文写作的因缘。经过进一步探查,问题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如早期佛教、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对四无量心的看法就有很大差异等等。因此,本文“本着佛学论文重在给人信心,让人明白,给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能够对义理融会了然,而达实修实证为目的,弃除谈是论非的佛教,以一乘直入的佛法契入众生根基”。 1因此,站在大乘佛教缘起空观的角度上,综合前人的成果,对四无量心进行一番探讨。分析和整理,力求对一些常识性问题达到正确的理解和吸收,若有不正之处请诸大德不吝赐教。

  一、四无量心之内涵

  (一)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即是四种无量(catvāry apramān·āni,catasso appamaāyo)之意,又名四无量心、四等心,或名四等。在《阿含经》中四无量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等心;2南传《清净道论》则名之为四梵住(catubrahmavihāra)。然而,四无量心之义为何?《大智度论》“四无量义”中云: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3

  简单说:慈(maitri)为与乐,即饶益有情;悲(karun·ā)为拔苦,即除其怖畏,苦难;喜(muditā)为庆贺,即见其得乐而庆慰欣喜;舍(upeks·ā)为等视怨亲,无所著,即舍前三心(慈、悲、喜)。4

  另有一种是从梵语原意来解释前二无量心的说法,解说虽有不同,其义却是一样。梵语“悲”(karun·ā)原意呻吟,然则由自己之病痛,而引申为对他人的病痛与苦恼有感而生怜愍不忍之情,二者都是对他人无条件的关怀与爱护。由此,大乘佛教所强调的同体慈悲应从这里得到体现。然而,何以言四心为“无量”?《中阿含经》云:

  阿难!我本为汝说四无量,比丘!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遍满一方成就游……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无量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梵行。5

  即修习慈心时,心与慈心所相应,所缘由一方众生,再逐渐扩展为二方、三方乃至十方无量众生皆得乐,无任何恚,圆满善修即是慈“无量”。悲心、喜心、舍心亦如是修持。

  (二)无量

  由上述知道,慈为与乐,悲为拔苦,喜为见其得乐而欣喜,舍为等视怨亲无所著。然而什么是“无量”?“普缘有情,对治无量戏论、烦恼,故名无量”6而《大智度论》将无量分为三个层次,一广、二大,三无量:7

  〖BHDG1*2,K10ZQ,K10ZQ,K10ZQ〗广大无量一方高远下方及九方下中上缘四方众生心缘四维众生心缘上下方众生心破嗔恨心破怨心破恼心畏罪畏堕地狱,故除心中恶法信乐福德果报故,除恶心欲得涅槃,故除恶心清净持戒禅定具足智慧成就以慈心念诸亲下贱众生及三恶道念诸天及人尊贵处念得道圣人以慈念亲人以慈念中人以慈念怨憎狭缘心小缘心有量心即所谓的无量是依所缘的众生,所断的烦恼及依心之所念而有差别。真正的“无量”是缘十方无量众生,破嗔恼心令得涅槃,心念得到圣人,并以慈报怨。然而,何以此处所言无量仍是有量心呢?《大智度论》又云无量有二:

  无量有二种:一者实无量。诸圣人所不能量。如虚空、涅槃,众生性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不能量。譬如须弥山,大海水与雨滴数多少,诸佛菩萨能知。8

  换言之,真正无量是超越一切,不可度量的。正因如此虚空、涅槃等也是不可度量的。观一切众生而不起分别,“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因此要达到真正的无量是必须与般若相应才可说是无量,也只有具般若空慧才能广缘无量众生,广度无量众生。另《杂阿含经》云:

  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心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9

  换句话说,一般所言的烦恼是有量的,真正的“无量”必须是与空慧相应。因此四无量心的修习是通向解脱道依空慧缘广大有情,断一切烦恼。然而,早期四无量心被视为世间定法,是有漏的,《杂阿含》卷云:

  我自忆宿命,长夜修福……曾于七劫中修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光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殿中作大梵王,无胜上领千世界。10

  也就是说,修慈心其果报能生梵天,功德胜过布施与持戒。而婆罗门亦是向往梵天,以梵为其最高神,四无量心亦通婆罗门之修行。同时早期释尊说四无量心是希望佛弟子能依梵住而行,故四无量心被视为世间善法。

  然而部派论师却认为四无量心只是胜解作意(adhimoks·a-manaskāra),如《大毗婆沙论》云:“无量不能断诸烦恼,但能制伏或令转运。”11因其所缘的无量众生只是假想的众生,并不能断尽所有的烦恼,并非出世间善法,必须是与共相的真实作意相应,才可断诸烦恼;同时对于四无量心真正所缘的众生,毗婆沙师认为只缘欲界众生。

  针对上述问题,《阿含经》中云:“慈、悲、喜、舍四定若能与七觉支俱时而修,是可通向无漏解脱道。”12所以,慈、悲、喜、舍四心是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大智度论》也云:

  佛知未来世诸弟子钝根故,分别者诸法,错说四无量相,是四无量心众生缘故,但是有漏;但缘欲界故,无色界中无。何以故?无色界不缘欲界故。为断如是人妄见故。说四无量心无色界中,佛以四无量心普缘十方众生故,亦应缘无色界中。13

  总结其意,认为慈、悲、喜、舍四心是世间定法或是胜解作意,皆是钝根之故。真正“无量”是普缘三界一切有情的,是超越一切的,此四心虽缘众生相,但若能与般若空慧相应,不取众生相,而契入诸法实相,这才是佛陀之用意所在,也是大乘佛教慈悲的真实内涵。

  二、四无量心与慈悲心的关系

  由上可知,四无量心所显示的思想即是大乘慈悲心的内容,但无量心与慈悲心二者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大智度论》云:“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和悲无量。”《阿毗达摩俱舍论》云:

  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此何缘故唯有四种?对治四种多行障故。何谓四障?谓诸害、不欣、慰欲、贪嗔,治此如次建立慈等。……此四无量,行相别者:云何当令诸有情类得如是乐?如是思维,入慈等至。云何当令诸有情类离如是苦?如是思维,入悲等至。诸有情类得乐离苦,岂不快哉!如是思维,入喜等至。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如是思维,入舍等至。14

  换句话说,佛教作为慈悲的宗教,其具体的实践即是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论述。四无量心不只是修行者的修习证悟,同时是一切有情本具的清净佛性。

  《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15又云:“慈以功德难有故,悲以能成大业故。”16卷二七也云:“四无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17同时卷二七曾论及诸佛菩萨不舍世间众生的慈悲心之所以为“大”时这样说:

  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所苦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癨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18

  由此知,大乘经论虽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经常只简称慈悲或大慈大悲,如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即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代表,以救度一切众生之苦难为己任。也正因此而有了地藏王菩萨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

  因此,大乘菩萨以慈悲心故不舍一切众生,而诸大乘经论更以慈、悲、喜、舍作为菩萨度化众生之无量心行的代表。故太虚大师在说明四无量心与慈悲心关系时这样说:“以广显略,以略摄广,见慈为根本自心,能明慈即明于悲、喜、舍矣”。19印顺法师也说:“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心。”20这也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最好总结。

  三、四无量心的作用与功德

  从上所述了知四无量心与慈悲心关系后,现在阐明四无量之功用与功德。

  (一)四无量心的作用

  四无量心可缘无量众生,又可对治无量戏论、烦恼,那么究竟四无量心是怎样对治戏论与烦恼呢?《增一阿含经》云:

  罗云:当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嗔恚皆当除尽……当修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当修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妒皆当除尽……当修行舍心;已行舍心,所有骄慢悉当除尽。21

  而《大智度论》云:“修慈心为除众生中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22由此知,修慈心可息嗔恚;修悲心可除恼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舍心可对治贪爱、骄慢。

  一般来说,修禅定可降伏烦恼。为什么在此却要强调修四无量心来对治诸烦恼呢?《大智度论》云:“若欲得大福德者,为说四无量心。”换言之,修四无量心除对治烦恼外,因缘广大有情,所以可获无量福德。但是,既然是缘无量有情,又为何要修“舍”心?《大智度论》云:“行者修慈、喜心,或时贪著心生,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贪忧除故名为舍心。”23

  即修慈心时,与乐众生,见其得乐,易生染著心;修悲心时,见众生苦,易生忧愁心。如此,贪染心、忧心生,不但障碍修行,且所获功德亦少。所以,应观修慈心、悲心、喜心所生之过患,而令生舍心,断除一切贪染爱著,修舍心,才可成就四无量心,才可成就大慈大悲。

  总之,修慈心可息嗔恚,修悲心可除恼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舍心可对治贪爱、骄慢,此为佛法修道的对治性,修四心缘十方众生可对治无量戏论、烦恼,更可带来无量福德。因此可以总结四无量心之功用为对治烦恼、诸善根本、无漏解脱及圆成菩萨道。

  (二)四无量心的功德

  既明作用,亦应明其有何具体功德,才能使众生体会现实利益积极修行。《增一阿含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柱、若身坏命终生梵天。24

  即修慈心解脱者,可获十一种功德果报,且命坏终时可生至色界凡天。而《大智度论》云:

  慈心好修,善修福极遍净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极虚空处;喜心好修,善修福极识处;舍心好修,善修福极无所有处。……如是世无量,但圣人所得非凡夫。25

  也就是说,修四心分别可获至色界、无色界的功德。修慈无量可获遍净天果报,修悲无量得虚空处,修喜无量感识无遍处,修舍无量感无所有处。但是这里所说无色界是圣人所为,非凡夫能得。对于此种说法,我们尤应注意从缘起角度、众生根基来理解。

  四、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

  如前所述,基本上对于四无量心有了大概的了解。提到四无量心之修习,在诸经论中则有不同说法。

  (一)引经论明

  1、《阿含经》

  前面说四无量心既通有漏,亦通无漏,说到修习方法,《中阿含经》云:

  多闻圣弟子,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业,修口意善业……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无量善修……若有如是,行慈爱心解脱无量善与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26

  即舍身、口、意不善业,修善业;心分别与慈心、悲心、喜心、舍心相应,无任何烦恼、嗔恚,与空相应;圆满善修,由缘一方众生,再逐渐扩展至十方无量众生……如是,行慈心解脱,修无量善,可达三果或三果以上的果位,悲、喜、舍心亦然。

  2、《大毗婆沙论》

  对于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大毗婆沙论》则将所缘对象分为亲、中、怨三种,亲与怨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中品则无分。其所缘顺次分别为慈、悲、喜无量的所缘次第为亲(上、中、下)→中(下、中、上)→怨(上、中、下),舍无量的所缘次第为中(上、中、下)→怨(下、中、上)→亲(下、中、上)。27

  也就是说,四无量心之间的修习方法是不同的,随心所的作用而改变所缘对象的次第,具体修法依上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部派论师认为四无量心为什么只是胜解作意,而不能达到真正解脱。因为他们认为胜解作意于所缘事相上只是增上作用,没有与空慧相应,不做自相、共相的正确思维,因而说明四无量只是有漏的世间法。

  3、《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提到四无量心修法时云:“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卷二十中加以详述:

  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头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弗,诸佛是诸圣人破除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为法缘。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佛以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28

  行者心虽与慈相应,遍满十方众生,不生亲怨,皆以慈心平等对待;但仍必须缘众生相,如此只可说是众生缘慈,多在凡夫或是未得漏尽的有学人。而法缘慈为漏尽圣人,即二乘、辟支佛、菩萨、佛。因为诸圣人初缘众生,后缘法缘,破无我相,观一切乃是因缘相续而生,无众生相,为慈念众生而知无我,慈念众生而随顺与乐,称为法缘慈。然而,唯有佛能如实了知诸法实相,观缘起无自性,当下显了缘起的假名众生,知毕竟空不可得,心无所著,佛慈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以种种方便令其了解诸法实相,使众生真正得度,这是智慧即慈悲、智慧与慈悲的调合,此为无缘大慈,是与般若相应的无量慈。

  慈是如此修习,悲、喜、舍心亦是如此修习。因此真正的慈悲心必缘众生相,初是执著众生有实性;次是不执实有众生,观缘起慈愍众生;唯有无缘慈,是通达我法毕竟空,而仅有如幻假名我法,才能真正与乐拔苦,怨亲平等,解脱生死,成就慈悲心。所以佛法的修行,必须与般若智慧相应,由此也明了菩萨、二乘、凡夫在修习四无量心时的差别与不同。

  (二)慈悲心之长养

  从大乘角度谈到菩萨发菩提心欲度众生,本着利他精神,这是菩萨慈悲本愿故。但是初发心菩萨烦恼没有完全根除,意志力薄弱,遇逆缘易退心,不再精进勤修大乘佛法,去利益众生。这是由于慈悲心不坚固,所以要时常勤修慈悲心,使令慈悲心增长及稳固。这里根据前人总结增长慈悲心的方法介绍如下:

  1、自他互易观:简单地说,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假如自己是对方,或是对方是自己时,那应该怎样做?凡夫众生所作所为皆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忽略别人的感受、立场和看法,无形中伤害到别人而不自知。一切世间都是因缘和合,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即依存关系。这样以自己的自爱而推至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他人看作是自己,慈悲之心自然会油然而生。

  2、怨亲平等观:除自爱外,最亲爱、最关切的没有比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亲的了。最难生起慈悲心的对象莫过于自己的怨亲及仇人,因此慈悲心的修习先从自己的亲友入手,再到不相关的人,最后到自己怨恨的人,次第而修。详细讲,首先对自己所亲爱的家人、朋友进行观察,观察他们的苦痛而想要解除他们的苦恼,见他们没有福乐而想给予他们福乐,这样修习到亲人的苦乐如自己的苦乐一样,深刻地印入自心,而时刻想使他们离苦得乐,再推广到不相关的人,仔细观察,这实在是对我有恩之人无始劫以来,谁不是我的父母、师长!对于不相关人的苦乐,关切地生起慈悲之心,乃至喜、舍之心,再修习到如对自己亲人、朋友一样,这样就能不断扩展到对怨敌。做如是想,无始劫以来皆是自己的师长、朋友,同时以缘起法指导自己的思维,坏人不是永远都是坏人,只要因缘条件成熟也会变成善人。如此这般地细心观察,就会对怨敌的愚昧、无知,生起怜悯心、宽恕心、慈悲心,这样怨亲平等成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遍满一切。

  还要说明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习次第在经论中并无一定说法。《增一阿含经》中主张其修行次第为慈、悲、喜、舍之顺序,瑜伽师亦认同,毗婆沙师则主张四无量心并无一定次第。因此站在缘起法角度讲,本文也认为四心修习之间并无一定次第,但却是相互滋益,是为佛法修道上的相须性,因此所修各依根基而有修行方法的差异。

  五、四无量心的现实意义

  (一)伦理意义

  如果前面所述完全是纯理论的话,那么现在谈些感性的话题。

  从前面所述知道,四无量心是三乘人所共有的,只是浅深、圆满与不圆满、自利或是利他问题。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所强调的四无量心,必是以一切众生皆本具清净佛性为前提。换言之,佛教的慈悲喜舍之心即是依本具的觉心而发用,方能如实照见诸法实相之理,厌生死、欣涅而依理修证。因此近代佛教的改革家太虚大师提倡把大乘佛教发展为“人间佛教”,并将大乘佛法的慈悲心所实践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解释为“爱他、悯他、赞他、助他”,一言以蔽之即为“利他”!这样,大乘佛教的慈悲心既是以自觉觉人、自利利他为特质,并由之发出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信仰与教化活动。如积极关怀现世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同心慈善会;台湾国际佛光会、慈济功德会等,这些皆是本着大乘佛教利生、济世的精神积极参与现世社会的慈善福利与教化活动,这就是以“做人之道”为伦理的共同理念与共同规范的实践,对社会伦理与教化人心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由此可以说明慈悲喜舍心不仅是一种自律的宗教修证,同时也为现世社会提供一套普遍的伦理规范。因此大乘佛教的慈、悲、喜、舍心必能使十法界众生形成一种福祸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创造新人类人我互助的社会伦理规范,这才是大乘菩萨四无量心的究极表现。

  (二)结缘之道

  应知慈、悲、喜、舍是一切有情共有的财富,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现实生活中,因为有了慈悲心,生命才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憧憬,成为生命生生不息的源泉,但是具备慈、悲、喜、舍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击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诽谤抨击之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积极的慈悲。因此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不是热闹地随众起舞,更不是私心地利益亲友。因此慈悲喜舍是最高境界的怨亲平等、无我无私。

  同时必须知道慈悲不是一个定点,而是情感的不断升华。也就是说,慈悲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可以什么也没有,但不可以没有慈悲。在基督教中认为慈悲就是爱,但爱有两种:染污的爱与清净的爱。染污的爱处理不当时就会变成痛苦的渊源、烦恼的陷井;清净的爱、升华的爱才是慈悲,是一种无私而充满智慧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集合了爱心、智慧、愿力、布施等种种功德。

  因此谈及慈悲之结缘之道,还应该明白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不一定都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不免要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同时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的具体体现是“四弘誓愿”,即以大悲心兴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广大誓愿,以拔除众生之苦恼;同时以大慈心兴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弘愿,以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其离一切苦而得究竟乐。儒家也有这样一句话:“仁者无敌”。用佛教的话来讲,慈悲是所向披靡。因此,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只有时时保持慈悲之誓愿,以四弘誓愿指导我们,以四摄六度来行慈悲,实践慈悲,运用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声,来实践四无量心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换句话说,作为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僧人,若能以慈予乐,强调平等心,以同体大悲精神,将平等施予真正的所需要者,以喜强调快乐求知的重要,以舍强调自他平等精神。这样,不仅使社会道德实现,同时也能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综上所述,通过对四无量心之内涵、作用、功德、修法、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初步分析,对佛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地缘、文化等条件随缘随分地适应众生根基进行教化,使我们明白在以后的修学过程应时刻以缘起法指导人生,以活泼而洋溢着澎湃的欢喜心来领受受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即具备慈悲喜舍人格的人,在生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自利利他,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世界,让正法法流久住世间,这也是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理解与修学实践上的最好总结。

  参考书目:

  1、《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2、《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3、《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4、《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
  5、《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6、《阿毗达摩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册。
  7、印顺导师著:《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8、印顺导师著:《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9、太虚大师著:《维摩诘经释会记闻》。
  10、赖永海著:《佛学与儒学》,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出版。
  11、苟嘉陵著:《念处今论》,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
  12、周柔含著:《四无量心初探》,印顺文教基金会1999年版。
  13、刘淑芬著:《慈悲喜舍——中古时期佛教徒的社会福利事业》,刊于台北《北县文化》1994年第40卷。
  14、杨郁文著:《阿含要略》,台北东初出版社1994年版。
  15、圣严法师著:《维摩诘经与慈悲喜舍》,刊于台北《人生》杂志1995年,第141~144期。
  16、王秀蕊著:《四梵住之探讨》,圆光佛学院1989年毕业论文集。
  17、《普门学报》2001年第2期、第5期。
  18、王惠著:《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台湾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印行
  〔1〕《普门学报》2001年第5期,第4页。
  〔2〕《中阿含》卷二十,《大正藏》第1册,第563页中。
  〔3〕《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8页下。
  〔4〕《大毗婆沙论》卷八一,《大正藏》第27册,第421页上。
  〔5〕《中阿含》卷二一,《大正藏》第1册,第563页中。
  〔6〕《大毗婆沙论》卷八一,《大正藏》第27册,第420页下。
  〔7〕《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9页上。
  〔8〕同上,第210页下。
  〔9〕《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藏》第2册,第150页上。
  〔10〕《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第2册,第67页下。
  〔11〕《大毗婆沙论》卷八一,《大正藏》第27册,第420页下。
  〔12〕《阿含经》卷二七,《大正藏》第2册,第197页下。
  〔13〕《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11页下。
  〔14〕《阿毗达摩俱舍论》卷二九,《大正藏》第29册,第150页中下。
  〔15〕《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11页中。
  〔16〕同上。
  〔17〕《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正藏》第25册,第601页上。
  〔18〕同上,第256页下。
  〔19〕太虚大师:《维摩诘经释会纪闻》,第163页。
  〔20〕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21〕《增一阿含》卷七,《大正藏》第2册,第581页下。
  〔22〕《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8页下。
  〔23〕同上,第210页上。
  〔24〕《增一阿含经》卷四七,《大正藏》第20册,第806页上。
  〔25〕《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11页下。
  〔26〕《中阿含经》卷三,《大正藏》第1册,第438页上。
  〔27〕《大毗婆沙论》卷八二,《大正藏》第27册,第421页上。
  〔28〕《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9页中下。


{返回 四无量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的慈悲主义(茗山法师)
下一篇:将慈心融入生活
 慈心的不同方面
 四无量心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四梵住的修习(向智尊者)
 活在喜悦之中
 慈悲观 四无量心
 几分钟的慈心修法
 四无量心 建立和谐家庭(方昶璀)
 修习四无量心 慈悲的培育(性空法师)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济群法师)
 我的慈悲主义(茗山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会的有关要求[栏目:仁焕法师]
 忍辱不好修,要如何融入六度修行?(明证法师)[栏目:忍辱]
 法华漫话系列:成佛快慢谈[栏目:学诚法师]
 圣者言教 第八课(二)如何运用止观交修发菩提心[栏目:圣者言教]
 经常一夜未眠,而且眼睛一睁开就看到虚空法界的东西,如何是好?[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活在当下[栏目:邹相美文]
 关于禅与生活禅[栏目:净慧法师]
 放下妄想世上人性本来清净[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兴业之路[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二十八祖 菩提达摩祖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