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诸经释忍辱
 
{返回 煮云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0

诸经释忍辱

煮云法师   

2001年第12期《佛学文摘》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优婆塞戒经》说:“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悉能忍之。能忍(受),艰忍,难施,难作,名出世忍。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世间骂者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有何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若我嗔者,我自作恶,何以故?因嗔恚故,生三恶道,是故说言,一切善恶,能因我身。”

《大智度论》卷六说:“忍有二种:一者众生忍,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纵使彼加心。”

《唯识论》云:“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恩益经》四忍品中说:“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二得无灭法忍,一切诸法,本为无生,故今一切无灭,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三得因缘忍,一切诸法,皆依因缘之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四得无住忍,不住者于诸法谓之无位,菩萨证忍此无住之法,则能超出毁犯林示戒之罪。”

《善导观经疏》中说:“念佛也有三忍:一喜忍,念阿弥陀佛而生欢喜心者。二悟忍,念弥陀佛而悟解真理者。三信忍,念弥陀佛而信于正信者。”

《仁王经》教化品则说:“有五忍:就是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五种。”

《菩萨本业经》上说:“有六种忍,就是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

还有的经上说有十种忍,十四种忍的种种不同,总之,忍辱这个名词在佛法的果位上都有它重要名位。对于我们修行学佛的人,用功办道上,更是占着最重要的一环。

摘自《煮云法师讲演集》


{返回 煮云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山活佛
下一篇:杨志明的异闻
 病中杂记
 和尚与国家的关系
 诸经释忍辱
 菩萨应化篇
 圣像灵异篇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太虚大师与普陀山
 我国舍利塔的始末及其经过情形
 佛教报恩孝亲谈
 舍利瑞应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八五)[栏目:杂阿含经]
 即入如来家 佛子当自强[栏目:传喜法师]
 正法与非法取决于发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观音登科,势至下第辩[栏目:张秉全居士]
 修行,从心开始[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百喻经 46 偷犁牛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一年一度又逢年[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韩偓~醉着[栏目:禅诗三百首]
 63 佛像与大磬[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1、礼敬诸佛[栏目:广超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