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1)
净慧法师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1

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1)
(2005年12月10日)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这次新加坡双林禅寺举行禅七,邀请本人前来主七,自己感到非常的惭愧,也非常惶恐,所谓惭愧,就是自己出家几十年,由于种种的原因,种种的经历,并没有真正的去好好的修持,感到惶恐是自己无修无证。在禅七当中说要我讲句话,万一讲错了,引导错了,对各位在修行上造成障碍,那就是罪过,所以感到非常的惶恐。不过既然应邀前来,也就不免在各位面前抛砖引玉,聊做引导而已。像新加坡是佛法非常兴盛的地方,来此讲经弘法的法师很多,各位对于修行对于佛法都是很有基础的,本人所讲的也都是古代祖师大德的陈言剩语,我只不过拿来重新加以诠释而已。

谈到禅宗这一法,可以说是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产生的一个崭新的,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它从根本上把握了佛陀的本怀,直接让我们众生能够找到我们的根本是什么,让学佛的人一超直入不要走弯路,所以禅宗一法叫做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四句话就是禅宗的宗旨、就是禅宗的精神,就是禅宗的特色。它与其他的宗派完全不相同,它不是在文字上去追求、不是在分别上用功夫,而是直指人心。人心者佛心也,直指人心,每个人都具足佛性,每个人都能够当下见性成佛。由此看来,禅宗一法的确是顿教法门。

这个顿教法门,同我们南方的人特有因缘,因为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在岭南弘传顿教法门。我们新加坡自古以来和岭南有莫大的因缘,新加坡的佛教和岭南的佛教也有莫大的因缘,所以说在新加坡这块土地上,来弘扬禅宗的顿教法门,我想在当今来说是最契时机。

佛教有许多的法门,总结起来有南传、北传、藏传,有显有密。禅宗作为教外别传,它在哪一传呢?它就是教外别传。所以说,我们如果真正能够在此地把禅宗的顿教法门,好好的加以提倡,一定是别开生面,会使佛法的弘传这样一个局面焕然一新。我们大家坐在这里,打禅七、用功夫,古人关于如何进入禅宗这一法,有许多的开示,有许多的教诫,在不立文字的当中,又网开一面,也指出一些方法,指出一些途径,使我们能够乘使途径而进入禅门。在清朝福建鼓山,有一位永觉圆贤禅师。他说修道有三要:“第一要信得及,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守得住”。他说这三条这三要,是我们开始用功,建立起对顿教法门的信心的一个要求。

所谓信得及,信什么呢?就是要信根本,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念,具足与佛无二无别的光明智慧、自在和功德。一定要信此一点,不信此一点那就无法进入禅门。在古代,在现代有许多的禅门大德,就是由于信得及,所以他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彻悟心源。我们当下这颗心,当下这一念,具足恒沙功德。清清净净,不生不灭,如果我们静静的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当下这颗心,就与佛祖无二无别。六祖在唐朝的时候,他是一位砍柴的人,是一位广东人。广东在唐朝的时候,算是一个不开化的地方,六祖闻到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了义的佛语。当下就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是一句了不起的话,他一定要找到弘扬这个经典的地方,一定要找到弘扬这部经典的人。于是,他得知弘扬这部经典的地方,在湖北的黄梅,距离岭南遥遥数千里,于是他就徒步前往,到达那里之后,经过几个月的苦行,最后在五祖的开导下,终于明心见性。当他明心见性之后,说了什么话呢?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六祖他明白了这个道理,明见了佛性,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说出了这五个何期自性。这五点或者说更多的语言,都是在描述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六祖有这颗心,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有这颗心,都是跟六祖的这颗心无二无别,如果我们信得及,当下就与六祖同一鼻孔出气。在六祖的再传弟子中,有一位马祖道一禅师。马祖道一门下出了八十一员大善知识,其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弟子,叫做大珠慧海禅师。一天,大珠慧海来参拜马祖,马祖就问他:“你从那里来啊!”大珠说:“我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即问他:“你来此拟需何物呢?”也就是说你来我这里想求什么呢?大珠说:“我唯求做佛。”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啊!还有什么佛法呢!你自己宝藏不顾,却要抛家丧祖做什么啊!”大珠说:“哪一个是我自家的宝藏呢?也就是说什么东西是我自己的宝藏啊!”马祖说:“就是你现在知道问我的,那就是你自己的宝藏。”大珠慧海当下心开意解,大彻大悟,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所以古人,他对此事信得及,信得及就悟得快,信不及就难以开悟。所谓信得及是什么呢?就是要敢于承当,敢于承当自己与佛无二无别。

信得及还要放得下,放不下也难以契入顿教法门,放下什么呢?放下那些你不肯放下的东西,满肚子的佛法要放下,满腹经纶要放下,那些是什么呢?那些都是妄想分别名言概念,与自己的本来面目毫不相干,还是要把世间的一切的贪嗔痴放下,一切的执著放下,连放下这个念头也要放下,才能够自在的进入禅门才能够自觉的来要求自己,才能够在远离一切的分别执著的前提下,进入无分别的境界。要进入无分别的境界,如果放不下,这个目标永远都达不到。赵州门下有一位严阳尊者,他来参赵州的时候,就向赵州说:“我一物不将来时,怎么办呢?”赵州说:“放下着。”严阳说:“我既然是一物不将来,还放下个什么呢?”赵州说:“放不下,担起去。”严阳尊者就在赵州这一句话下当下就开悟,不过严阳尊者当时的功夫是什么呢?已经到了一物不将来的时候,可以说他用功用到了炉火纯青,用到了一念不生的那种境界,到了一念不生的那种境界还要放下,放下什么呢?连你那个一念不生的境界也要放下,因为如果你不放下,就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当中,那还是一种执著,那依然不能前进,所以说放得下非常的重要,放得下尽管有次第,开始用功的时候要放下,功夫纯熟的时候要放下,什么有了受用后要放下,放下什么?要层层深入不能够有放不下,放不下就有障碍,有障碍就有局限,有局限就无法进步。

还要守得住,前面说要放不下,现在又说要守得住,不是前后矛盾吗?守什么呢,就是守你信得及,放得下的那些东西。如果你守不住你就会失去觉照,你就会在用功的途中不能精进,不能够勇往直前。所以一定要守得住,守住了我们用工夫就能成片,守住了就能够一番一番的好境界层出不穷。所谓守得住,不是一个固定的功夫,他是在每一步都要守的住,每一步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糊里糊涂。这种守得住是活法,不是死法。佛不以死法与人,祖师更不以死与人。所以在我们在用功开始进入禅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点要求:“要信得及、要放得下、要守得住”。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2)
下一篇:阅《觉悟与救恩》一文的启示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六讲 正确地面对死亡
 第十届夏令营 净慧大和尚传灯法会结缘归依开示
 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第三届禅七开示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第十届生活禅夏令营传灯法会结缘皈依开示
 第三届禅七开示 静中开示
 遵规守戒,把修行落实在具体生活中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五讲 牧心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三章 有无中道[栏目:恒强法师]
 艺术的人生[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如果我们发心发愿将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供养众生,但是很多时候肯定做不到,这样会不会有过失?[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何谓母爱 心向蓝毗尼[栏目:情:日本妙语和尚佛理随想集·高田好胤]
 十一、痊愈的力量 在神庙治病[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如果想解脱的话《显密前行与正行修行心要》颂词要解 珍宝人身[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栏目:入行论释·善说海]
 一八 下婢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二 兹他拉他园品]
 注意力集中在风门上,观想呼吸由此进出...[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定慧之路 第四讲[栏目:广超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