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前言 先从法执谈起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2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十一】 海云继梦 解经
 
先从法执谈起/前言
 
尚未正式解释这卷经文的法义之前,我想把「法执」的定义,以及如何产生法执的过程,重新做个陈述。
 
法执从何而起?无人知道,但是我们可先从自己周遭的生活环境中感受。譬如当你与大众相处时,是否觉得有某些人很讨你喜欢,而某些人却惹你厌?这就是法执。又譬如现在学佛了,你也会发现和某部经及某位善知识比较相应或不相应,像这些都是法执。
 
法执,来自于我们对事物的表达部分做了分别。每个人对于自己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感受度应该是最真实的。但是,由于每人对生命认知的不同,故感受度也有深浅程度的差异。也许我们透过正法行,启发对人生另一层面的认知,但是这不是真正的法菩提心,所谓菩提心是指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感受力。善根较猛利者对生命的感受度较强;然而,一些善根较弱者,无法感受到内心深处这种具体存在的东西,所以只好用一些符号和概念,加强他对这种东西的认识,那么这种符号和概念就形成了一个人的法执。也许各位对于我这样的描述,还是搞不懂法执究竟为何,我再举一些例子作说明:
一、譬如在开会的场合,有些人很想站起来发表一些言论,却迟迟不敢开口,深恐被别人看笑话。可想而知,这时他内心里一定有好多种语言符号在互相挣扎。假如这时突然有人请他上来讲话,他一定会毫无头绪地乱讲一通,因为他的思惟理路有一半早已在脑海里溜出去了。像这种行为语言本身有一种符号指挥着它,但是他自己的意识却感受不到。
 
二、譬如佛教以「莲花」表达内心清净的一种意境,像这种语言概念由来已久。以一位学佛者而言,对莲花当然不陌生,但是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花而已,根本体会不出其中的微妙处。所以法执是一种「对语言概念的执着」,而且这种执着会因各人生活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假如每人都能破除这种意识形态的执着,很快就能进入菩提道的修行!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一 干闼婆王众——反省!便长出智慧苗
下一篇: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经文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六 主药神众——心药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二集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伍 福德门圆融道的修法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三 广果天王众——照亮自己,也照..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一 修法的前行与基础仪轨
 华严禅行法之《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六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四集
 耳根圆通章 第一集
 华严禅行法之《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四集
 「海云继梦解禅」丛书 总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是天涯不是客[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人家说他爱你,不要当真[栏目:宽运法师]
 心念与命运(四)第三章 心念与义举 闻妪哀哭,归还房地[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 正编上卷 第二章 法性中有业力幻象[栏目:中阴救度密法]
 09 金刚般若论(宋元版.无著造.笈多译)[栏目:03 经论]
 世间福报要看透[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第二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七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灵鬼确实有 迷信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一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