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我分别生烦恼·容包万法平等心
【譬喻识心】:
——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很多的痛苦,这种的痛苦是因为烦恼引起的,贪欲引起的。
——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我们对外在的人、事、物,客观环境不能正确去认识,去认知,我们总是很容易与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对立起来。
[喻]: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好像我们在足球场上面踢一场球一样,我们不仅仅是足球场上面的运动员,同时我们也是教练员。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都希望,我们自己的这一支球队能够把球踢得好,能够取得冠军。但是,真正在进行比赛的时候,甲队也好,乙队也好,最后终归有一支是失败的。
但是,我们人的心情就会容易为自己希望成功的那支球队的成功感到高兴,会为自己希望成功却失败的球队感到沮丧。所以,在看球的时候,我们无形当中内心就不平静。总是希望,哪一支队要赢,哪一支队要输,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期待。反过来,另外一边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也希望哪一支球队要赢,哪一支队要输。
总而言之,人的内心都是不平静的。其实,如果真正从体育的角度,从踢球的角度来看,完全就是看人的技术和人的体能。输跟败都是这样一个结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知不觉,我们自己内心所注重的就是那样一些不真实的境界,就是那样一些渺小的情景,而缺乏更远大的目标和抱负,缺乏一种更加冷静、客观对事物认识的态度。所以,这些都是我们的问题。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一些问题,自然而然我们对外在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与自己有关的,无关的境界,就会引发出许许多多莫名其妙,无以言状的痛苦和纠纷。
【如理作意】:
——我们人生几十年,每天都在做事,那么做一件事情以前,就犹如自己在看一场球赛,踢一场足球一样,输和赢的时候,都要以无分别心、平等的心、清净的心去对待。
——不要让那些外在的、暂时的、不真实的输和赢,胜与败,是与非,影响自己的心态,困惑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无明,越来越黑暗。
——这样,我们看到踢球的最后结果,不管谁赢谁输,我们都会高兴,我们都会欢喜。
——高兴和欢喜是我们自己内心里面的一种感受,我们就是要以这样一种高兴的心,平常的心,欢喜的心来面对,来接受世间上面一切的一切,一切的人与事,种种的环境。
【学佛要旨】:
——所以,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这样一种对事物,对事情,能够有一个很正确认识的态度。
3、知见熏染成习惯·长养善习摒恶习
【认识自我】:
——我们一生当中都在不断追求,有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
——物质方面的追求,我们很容易开一个清单。
[喻]:比如,在家里,小朋友、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就会说自己要买什么东西,或者父母也会问小孩子,要买什么东西。这个小孩子就会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要买玩具,要买衣服,买生活上面、学习上面的用具、用品等等,他就能够开出一份的清单。
——也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我们内心当中的清单都是物质方面的,我们很清楚需要什么东西;
——而精神领域的清单,我们内心当中所需要的精神资粮,却不容易开得出来,我们很迷惑,很迷茫,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东西?不需要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到哪里去找?怎么样才能够找得到?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我们都不知道。
【认识习惯】:
——实际上,痛苦与快乐,欢喜和悲哀,都是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心情,内心当中的感受,这种内心当中的感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是非常微妙的、深奥的。
[喻]:打比讲,如果我们觉得,这个水果不干净,被打农药了,那么我们就会用水去清洗,用刀把皮削掉。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水果、食品、蔬菜很脏,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很干净的、很清净的、没有问题的,那就不会去削皮。也就是,我们要去削皮的时候,正在削皮的时候,我们已经对这个水果的不干净做了结论,认为它不干净,所以要把它去掉。
但实际上,这个水果的皮究竟是干净,还是不干净?吃下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实际上我们并不清楚。有些皮可能很脏、不干净,吃下去有害,但有些皮可能比里面的肉对人的身体更有营养,但是我们会认为,外在的皮不如里面的肉。
——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对事物的认识。按照这种方法去认识,不知不觉大家都这么认识了。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了,生活上面的一种习惯,行为上面的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就很不容易改,这样一种习惯就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
【如理认识】:
——要养成好习惯,要去掉不好的习惯。反过来说,我们只有把不好的习惯慢慢去改掉,我们好的习惯才能够一点一滴培养起来。
——这两种习惯是一体的两面。坏习惯改不掉,好习惯就不容易培养起来。
——如果我们没有好习惯,那我们的人生就不知何去何从,何作何为,就显示不出它的意义。
【学佛要旨】:
——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一种很好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心的习惯,就是要来修改学习、生活、工作、发心不好的习惯。
『附录·思考题』:
1.我们如何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和合增上团队当中的一员?
2.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事、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学习佛法应该从何处下手呢?
4.学习佛法,我们应该培养怎样一种正确认识周围人、事、物的态度?
5.我们生活中很多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学佛法要帮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