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猎象人和比丘提婆达多 没有资格穿袈裟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1

猎象人和比丘提婆达多
没有资格穿袈裟

1-9
若人穿着袈裟
未除烦恼垢秽
缺乏诚实克己
不配穿着袈裟

1-10
若人除灭垢秽
持戒内心平静
能够诚实克己
有资格穿袈裟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比丘提婆达多。

有一天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连尊者在王舍城接受供养后,有信徒捐出一件很有价值的布料给这次供养大会的主办人,告诉他们如果缺乏经费就可以卖掉这块布料,如果不缺经费,就将它供养给最值得拥有它的比丘。由于不缺经费,所以主办单位决定把这件布料供养给比丘。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只是偶尔到王舍城,所以他们就把它供养给长住在王舍城的提婆达多尊者。

提婆达多把这块布料做成袈裟穿在身上,大家看到他穿上这块布料做成的袈裟时说:“这袈裟不适合提婆达多穿着”。有人向佛陀提及此事,佛陀说:“这不是提婆达多第一次接受不应该得到的布料,”于是佛陀说了以下的故事:

提婆达多的某一前世是猎象人,那时在某处森林住了很多大象,有一天他发觉这些大象看到辟支佛(自己证悟四圣谛并且断除所有烦恼的人,但辟支佛不教导众生,只在佛不出现世间时出现)时会下跪,于是他趁辟支佛洗澡时,偷走了袈裟,跑到大象往来必经之路坐着,以袈裟盖头,手持长矛,准备射杀大象。当这些大象出现时,误以为他就是辟支佛而向他下跪行礼,他因此轻易地猎杀了大象。

当象王发现大象失踪时,决定调查原因。它小心避过猎人的长矛,并用象鼻缠住猎人,正准备将这个猎人摔死在地时,惊觉到猎人身上穿的黄色袈裟,经过一阵犹豫,象王还是饶了他一命。

当时的猎象人就是提婆达多,而象王就是佛陀的前世。佛陀以这个故事说明提婆达多穿上不适合他的袈裟,已经不是头一次。

袈裟是僧伽的代表,是佛弟子纯洁的象征,身行不纯净穿上袈裟,是对神圣袈裟的亵渎。内心清净无染的人,不管外表如何,都是真正的出家人。内心不清净,光靠外表的象征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摩诃迦罗尊者 不退转的修行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舍利弗尊者 发展心智领悟真理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三十位比丘 智者跨越世间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阿难尊者的问题 诸佛的教诲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婆西亚达如斯亚证果 智慧的诗偈令人寂静..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造业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童真迦叶的母亲 自己拯救自己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富家子梭儒亚 正行的心造福更大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提沙尊者的真供养 独居尝法味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花匠须玛那 虔诚的心带来善报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不知足的比丘 欲望带来苦恼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王妃莎曼娣 精进修行免生死轮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善良的理由[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8)[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至诚恳切念佛定仗佛力接引生西[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1 上[栏目:梦参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一)上士道之发心[栏目:圣者言教]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十六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大乘攻略:再学 七、上师瑜伽[栏目:清净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三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你只要努力一生,就能够彻底的把无始的生死解决[栏目:净界法师]
 人生搭把手[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