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提沙尊者 怨恨报复带来伤害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5

提沙尊者        
怨恨报复带来伤害  
 
1~3
  他骂我打我
  败我掠夺我
  若人怀此意
  敌意不熄灭
 
 1~4
  他骂我打我
  败我掠夺我
  若人舍此意
  敌意自熄灭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提沙尊者。提沙是佛陀舅母之子,晚年才出家,喜欢认为自己是长老比丘,喜欢接受别人的服务礼拜,却不尊敬真正的长老比丘,不善尽自己应尽之责,常与年轻比丘争吵,一旦受人谴责就哭闹不满并向佛陀投诉。

有一次,提沙又向佛陀告状说一群僧众联合谴责他。佛陀问提沙:“在寺院大厅中,见到这些众僧到来,可有起身相迎?可曾自动伸援众僧搬运僧具?”提沙都回答说:“没有”。佛陀劝提沙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不可记恨。

佛陀也告诉众僧,提沙在前世就已经很顽固的故事:“提沙的某一前世是一位顽固的苦行僧,名叫提婆喇。有一晚,提婆喇借宿在一位陶工家,睡觉时被另一位后来的借宿僧那烂陀在半夜出房门时不小心踩到了头发和脖子。他当场诅咒那烂陀比丘的头在隔天日出时,分裂成七块。那烂陀比丘意识到咒语将应验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在禅定中阻止日出,国王阿难陀知道这件事后,出面调解此事。他在提婆喇的头上贴了粘土,第二天当阳光照射在那堆粘土时,裂成七块,提婆喇因此才躲过这场灾难。”

可见,不要把别人的过失一直放在心上,不要苛刻地批评别人,不要总是想着别人对不起自己。应当要宽恕别人的过错,内心才能不起瞋恨,得到安宁。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少年婆罗门 善念带来乐果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女妖卡里牙基尼 无瞋战胜怨恨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卑卢提卡尊者 羞耻克己弃除苦忧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三十位比丘 智者跨越世间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不同的修行 依教奉行胜于熟读经藏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使僧团分裂的提婆达多 恶行易做善事难为..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两位小偷 了解真相就是智慧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追求虚荣的比丘 愚痴者以自我为中心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貌美的比丘尼 身体是老死慢虚伪的家..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沙弥沙其卡 戒定活一日胜无戒定活百年..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弥希尊者 自律克己调心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阿它达塔尊者 利他也要利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问山问水问人间[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近代高僧常惺法师(范观澜)[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阿含经》中的“善知识”道(释普性)[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常行三昧(心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讨论俗谛的目的是为顺应世俗[栏目:陈红兵教授]
 身份以外的你[栏目:感悟人生·学诚法师]
 送别思想起——生门与死门[栏目:禅林衲子心]
 舍利是否能作为我们众生修行成为未来佛的标准?[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