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5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9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课堂笔记之五
(2月3日  上)
【思惟闻法胜利】
1、听法所希求的是什么?
(1)我们听法要为我们来生作准备,即使得到了好的来生,只要还在三界轮回之中,迟早还是会堕落,所以我们要希求解脱生死轮回。
(2)只是自己解脱是自私的,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也和我们一样要快乐,我们怎么忍心不管他们呢?所以我们要象诸佛菩萨一样,救拔一切如母有情。
(3)让我们一起祈求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希求后世、救拔一切众生的心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坚定。  
2、检查当下听法心态。
(1)我们来听法欢喜吗?我们要检查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有的人很欢喜,有的人麻木,有的人可能不相应,有的人看见大家都来了,不好意思不来,这都有可能的。
(2)我们听法之前应具备什么样的心情呢?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二种殊胜”是指人殊胜和法殊胜。就是造论的人功德圆满,和佛无二无别,所造的论非常圆满,你照着去行持,最后就和佛一样。学广论首先安立了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人和佛一样、法这么圆满,人和法都有了,我们怎样得到呢?就要靠如理讲说和如理听闻。这样才能把人殊胜法殊胜纳入自己的心续中,变成自己的功德。 
3、引导怎样如理思惟。
(1)大家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大家心续的状态,有没有专心、有没有希求心,是很明显可以感觉得到的。高量的善知识讲法时对下面的人的状况一清二楚,过一会他说某人不要打瞌睡、某人不要开小差,在这样的善知识面前听法是很紧张的。我没有这样的功德,但大家的心情还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大家有没有思惟胜利呢?
(2)大家还是有思惟胜利的。
    比如你会想,上堂课讲得还不错,或者听到别人说这个法师讲得还不错,所以也来听听,或者听了后感到欢喜受用所以还愿意听。那这些是不是如理思惟呢?还不是,这种思惟也是需要的,但是还不够,我们要按经论中所讲的来如理思惟,才会得到更大的利益。
(3)怎样如理思惟呢?
①本生论亦云:若由闻法发信意,成妙欢喜获坚住”我们由听闻佛法启发了对三宝的信心,内心就充满欢喜,这种欢喜是很稳定的,不会波动的,你会笃定。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是启发了我们的信心。这种欢喜和以前是不一样的,是很坚固的,不会今天欢喜、明天就掉下去了,波动不会那么大。
②“启发智慧无愚痴,用自肉买亦应理”,由听法启发了思惟,明白了自己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内心的判断力是用钱买不来的,你现在就算给我一亿,我也不会舍弃佛法。
③这里面讲的胜利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暂时体会不到的靠信心,等你体会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会更加有信心,对其他的话也能体会到,经论上的话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去看明白,如果你一点都没契入的话,就都只是文字相。
(4)听法要结合自己的内心。
 “复次于法若讲若听,将自相续若置余处,另说余法,是则任其讲何法事,不关至要,故须正为,决择自身,而听闻之。”
    如果我们听法不看自己的内心,讲的是道理或是别人,这种讲和听都没有意义和用处,应该把所听到的来反省自己检查自己,非常重要。我们听了有没有得妙欢喜获坚住?就用这个来反省自己的内心,如果拿佛法去看别人就自害害人了。
 
【师父开示】 “人活在世间,不可能不会遇到困难,也不可能不会遇到问题,也不可能不会遇到挫折,甚至遇到失败,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常常有,常常会发生。俗话说,人生不满意的事情常八九。我们不可能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满自己的意愿,但是不能满自己的意愿又怎么样子呢?我们就要来看:我们所作所为,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我们所作的事情,能不能符合佛法的标准?能不能符合佛菩萨的心愿?能不能符合祖师大德们的意愿?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意愿,符合自己的心愿。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说,我们所作所为是符合佛菩萨、祖师大德们的心愿和意愿的时候,就不会错。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引导我们出离生死、走菩提道、究竟离苦得乐。我们的意愿、我们的心愿,仅仅是为了要解决眼前的小恩小惠、眼前的小问题,所以常常是不对的,常常是不正确的。那么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子一些问题的点上,不只会让自己,感受到佛法是有灵验还是没有灵验的地方。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受有问题,我们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联系在一起,仅仅是当下的一种,苦乐情绪上面的感受。以自己情绪上面的感受,舒服不舒服、痛苦快乐,来判断自己学佛法是否有进步,或者说退步的一个标准。再进一步,以此来检验佛法的作用和利益,自然而然我们离佛法也就会越来越远。刚才我讲的这些,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明白,佛法是要让我们从追逐欲乐,转化到追求法乐,要培养我们的善法欲,而要约束、克制、对治自己对五欲追求、贪婪、执著,这样子内心的状态和问题。贪欲,三毒之一、三毒之首,第一个就是贪欲,它的表现就是财、色、名、食、睡。”
【法师引导】 
1、同学复述主要内容和谈感受。 
2、怎样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1)人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在世间、在寺院,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我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人很敏感,因为自己刚刚爬出来。每个人都会有低谷的时候,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就要想我有一天也会有那样的情况。
(2)怎样对待处在困境中的人?
    我们常常觉得别人的痛苦和自己没关系,冷漠、远离。有的义工很可怜,他的身体不好、心力也很低,很痛苦,结果周围的人还呵斥他,说你怎么这么懒,不随众?而他此时需要的是鼓励安慰。看到这种情况是令人心寒的,我们在别人跌入低谷的时候这样对别人,将来自己在低谷时也会被别人这样对待。
(3)同行善友的互相帮助非常重要。
①同行善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很重要,你现在帮别人一把,将来别人就会帮你一把。
②举例:今年上半年我智慧未开、身心逼恼,对学习又很执着,但是还要管居士,是贤甲法师帮了我一把。我做事总是花很长时间,别人做半天的我要做一天,又很想多利用时间来学习,但又要我管居士,自己是看到居士就很痛苦,于是找贤甲法师帮忙、顶替,以至于到后来自己什么都不管、都由他管,他的能力也很强,我把全部的时间用来学习,相当于闭关了三个月,内心中的疑惑一直想突破,结果三个月以后真的突破了。于是跟贤甲法师说你可以不管了,我跟你交接,刚开始信心不太够,说慢慢交接,但没想到自己很快几天就顺利交接完了,就跟他说你可以不管了,我来告诉你怎么学习,现在贤甲法师就不管了,他就闭关了,他也需要学习。所以,同行之间的帮助、信任非常重要,非常感恩他。
③现在有的同学处于低谷之中,结果周围的人还打击他,我们对身边的人当成负担,对山下的人呢?所以山下的同学看山上义工是“酷”啊,“冷酷”的“酷”,他们来这里是有很多苦,是想找皈依处的,可我们给的是什么呢?
3、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
(1)靠强大的外缘。
    我们痛苦、烦恼,要靠大觉世尊告诉我们走出来。你说上课我也想相应,但就是不相应,打瞌睡;我也想不观过,但就是看不顺眼;我也想对法师恭敬,但就是恭敬不起来,身心逼恼。有的人就硬观,观到一个恶念,完了,越观越严重,止不住,身体不好的同学就更苦了。在这种业障的情况下、善业不够的情况下,你很难走出来,要靠强有力的外缘把你拉出来。
(2)缘光明面。
    对有身体障碍、心理障碍的同学,建议缘光明面,你障碍的时候是没有能力观的,佛法都不懂你观什么呢?你调烦恼用什么调呢?善业不够、境界一强,你就被击垮了,初级学人开始是要集资粮、缘光明面。善业的力量强了,后面就相对容易了。
(3)放下自己执着的概念。
①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同行善友的帮助,所以我现在很欢喜做善行,现在帮助别人,以后就会有人帮助我,我现在讲法,以后就会听到法。
②处在困境的同学要善巧面对困境,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来做,自己的想法往往弄得自己越来越苦,又放不下,要放下也很痛苦。
    举例:有一个同学去找乙净人去看病,按照自己的想法拿药,乙净人告诉他病不该吃这个药,他听不进去,还是坚持自己的,结果病弄得越来越重。这样的人按自己的想法做了很多次,你跟他讲了半个多月,光明面、集资粮这几个字他根本听不见,他还是自己那一套,观起心动念、调烦恼。所以这也说明了听闻轨理的重要、信心的重要。
③你要怎样放下自己的概念?你就要相信佛法、三宝比自己高明,你才肯放下自己的那一套。自己以前也是那样,通过思惟,体会到佛法三宝比自己高明,就放下了自己的概念。
4、怎样让自己建立信心,相信三宝、佛法能帮助自己?
(1)你凭什么指导我?
    有的人会想你凭什么指导我,你真的比我高明吗?我是总经理、我是学中医的、我是高校的高材生、我做了多少项目产品,你不过比我多学了几年佛法,你只不过电脑比我懂一点。
我去拔钉子的地方,有的人就来说:法师,应该怎样做怎样做。
(2)一个佛法学通了的人,他就能告诉你任何事怎么做。
    举例:我在电脑方面算个小专家,师父怎样?师父敲电脑很慢的,但在我脑子里有个“视师如佛”的概念,我看师父是佛,佛肯定电脑也会懂,一定比我高明。有时候师父说电脑有问题了,你来弄一弄,我就很高兴,想师父是示现,他一定懂,假装不懂,给我一个机会亲近承事师长。后来发现师父敲得很慢,一个指头敲,而我敲得飞快,速度是一般人的一倍,别人十秒我五秒,结果我在电脑面前的形相是什么呢?敲得快就容易错,就不停地“啪”删除、“啪”删除,自己还觉得自己很快很了不起,有时急得自己满头是汗、焦躁不安,这是电脑专家吗?但师父一下一下地敲,很慢,我就想师父这是要教我什么呢?于是我也开始慢下来,享受生活,结果很受用、很快乐,所以你电脑比较高明,他就不能教你吗?我的电脑里喜欢建一大堆文件夹,放许多软件、各种各样的东西,专家嘛;师父的电脑呢?很干净,用的东西放着,不用的东西不要,用了很多年还是很干净,稍一整理速度就很快。所以名为专家反被专家所误。观察师父用电脑,敲键盘,每一下都有很明确的动机,而我呢?没有。所以我用电脑的习惯改了很多,然后就是受用、清凉,所以师父不比我会用电脑吗?有人说过,一个通达人生哲理的人对你什么专家都是可以指导的。
 
 
(3)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待得到的指导。
①我们是从世间的角度来判断谁能指导我的,我们应从是否能得到佛法快乐的角度来看能否指导我。
②你是电脑专家你就能得到快乐吗?你是中医专家你就能得到快乐吗?你是包饺子专家你就能得到快乐吗?告诉你专业技术不是法师要干的事,如果那样不是太浪费了吗?
③举例:一次去流通处,有人说,电脑有问题了,法师您来看一下,我说电脑有问题了也要问我吗?他说你不是电脑专家吗?我说你把我当电脑专家太浪费了。
④法师要给你的如果是现世一点安乐,你还不如找个保姆,至少要给你的是后世的快乐,乃至解脱的、成佛的快乐,这才叫作“法师”啊。
5、是情绪还是佛法?
(1)我们不能依着自己的意愿,要依着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意愿来行事,不能以我们的情绪来判断,要依着佛法来决择,这点很重要。每个人都要快乐,有的人很无明,按照自己的感受,觉得这个快乐,结果是离乐得苦,这里谈到的就是情绪和智慧的差别。
(2)举例:周五开始给骨干义工讲《三主要道》,马上有很多人开始打电话,说法师我也要上课,我也干了很多活,他上了我怎么没上?还有的人硬闯,这些事情发生了,我们要观照我们是依着情绪还是佛法?首先我想上课这个想法是好的,当我们听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什么心态?这才叫观自相续。一般人对这个事情的第一念反应是“怎么没有我?”感到苦、失落,关键是第二念怎么转?
    ①有人说没有就没有吧,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讲吧,以后我听师父讲,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我们还是要希求。《广论》中讲不管善知识对我们是什么态度,我们也要希求、增上希求,善知识说你滚吧,你也要象狗一样爬上去,要求法。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法师说你条件不够,你走吧,你应更希求,更希求不是硬闯,而是敬重,随逐师行。
    ②有的人开始比较、观过,说这是谁挑的名单,眼睛长错了吧?不好说法师的错就观下面人的过,直接找到底是谁安排的。这种心态对吗?你是难过,难过不是用世间法解决,要用业果来看,有的人的反应是还业果呢,言下之意都是你搞的鬼。
    ③任何一件事的发生必定是因果,你要想他们能听课是造了很好的因,我没选上是我造的因不够,就要种因,怎么种因?祈求,文殊三教授都教给大家了,你希求不希求佛菩萨都看得到,很快就会感果。但是有的人就是来不及了,太殊胜了,这堂课我听不到好象就不能活了,真的是这样吗?你听了课就很大受用吗?在听课的人就一定很大进步吗?业果是真实的,我看你的行持就知道你能不能调伏你的相续。
    ④上次师父去北大演讲,有的人就跑来说,法师,我等不及了,师父都去北大演讲了,我没有去,我安住不下来了,很多人都安住不下来了,您带我们诵经吧。这个境界你都调伏不了,我说你条件不够,你还不承认吗?你观察在听课的人真的就有那么大进步吗?他之前已经听了很多课了,还不是在我们面前,你听一堂课就能成佛了吗?那么着急干什么呢?这就是分不清情绪,分不清业果。
6、相信因果,种正因,多承担,积累福德智慧资粮。
(1)你要相信法师说的有一点道理,我条件不够,所以我集资粮,祈求回向,内心相信、笃定,对业果坚定。
(2)师父讲为什么要承担,为别人付出积累福德资粮,做事能积累智慧资粮。
    ①所以承担是主动的,你怎么会逃避呢?你帮助别人你会越来越欢喜,越来越多的人感谢你,这个只是附带的福德资粮,很多的果报还不是今生的;通过承担,很多你不会做的事你会做了,智慧资粮就增长了,这种感觉很美妙的。
    ②举例:刚开始我带几个同学,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差,以前看到你们很害怕,都不知道你们从哪里来的,一团模糊,但我要集资粮啊,把带动扩大到十几人、几十人、上百人,结果境界变了,每个人在我心里开始活灵活现起来,我能感受到每个人的苦乐,多少人都不怕了,照样观照。所以这就是智慧资粮,你会发生非常大的转变。
    我以前对人对境都很麻木,到什么程度呢?在广化寺两年,坐在我前面的人我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有一次问贤丙法师他们是谁,贤丙法师说他们是流通处的,我说是不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们,贤丙法师说不可能,恐怕是别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结果我去一问,果然是只有我不知道。现在对人敏感了,对事也敏感了,以前大寮做什么,不知道,现在寺院的事情能在心里一件件现起来。
    ③讲这个的目的是启发大家的信心,佛法的美妙快乐是无法阻挡的,我们一定要说我要成为佛菩萨。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6
下一篇: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4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6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二十六)永远的大乘行者——特..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3
 行堂——承继祖规培福净罪的修法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4
 苦乐人生 1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中篇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14
 华严札记(二十一)
 依师学法——改变内心相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堂与地狱[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