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理论常识
 
{返回 夏坝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0

◆居士问:闻、思、修的含义是什么?

◇仁波切:学习世间的文化,有些部分可能只要多闻就行,然而佛法的修学是要用佛经的理论去改变自己。读经是闻,听法、灌顶都是闻。严格而言,还要避免听法当中违缘的过患。听闻之后,我们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听闻越广,供我们思维的东西越多。佛教的理论和我们个人的思想存在着许多不同,有很多我们不理解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我们反复地思考,在思考中才会感到佛陀教法的正确、深邃和伟大。从而将我们内心的贪欲、嗔恨、傲慢、自私、狂妄、妒忌、固执去除,使我们逐渐变得仁慈、大度、谦和、宽厚、贤德、有智慧,克服自己的情感、缺点、漏洞等消极的一面。

记得一次,我和一个朋友一同吃饭,他的太太对佛教一点了解都没有,她请我用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说说佛教是什么样的。我告诉她:你们女人不是很喜欢美容吗?但你们做的美容是表面上的美容,佛教做的是心里的美容,是从本质上做美容。你做面貌上的美容做得再标致也就是看一、二次,以后再进一步接触的时候,看的是你的心里。当人发现你的外表容貌虽然美丽,但你的心里自私、邪恶、不讲道理,内在的丑陋现象一旦表露出来的时候,人们就不敢接触你了;但当别人看到你是慈悲、热情、宽容、智慧、有德能的,对方感受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完美的人,因而大家都愿意接触你。佛教就是让你做这样的人,也就是教人作心灵的美容。

 在整个修持过程中,我们要把自己看作一个染上毒瘾的病人。从理论上认识到吸毒的危害,会停止下来,但一旦毒瘾发作,便会继续吸毒,需要反反复复地强迫自己戒毒和根治毒瘾,一直到彻底戒掉为止。人从无始以来所形成的习气,就象毒瘾一样,要靠反复思考、斗争和治疗,这就是思和修的过程。尤其是遇到麻烦的时候,遇到关键问题的时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贪、嗔、痴的毛病。每次犯病都要通过思考来对治,让温度慢慢降下来。人是很自私的、很傲慢的、很自以为是的,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没有次第的修行,往往在没有完全想清楚道理之前,就让他发菩提心,抛弃自己的生命,解救天下之苍生,他能干吗?就象现在用飞机把你带到珠穆朗玛峰山顶,一走出飞机,你就会死掉,适应不了一样。人对海拔的高度要有个适应过程,发菩提心也一样,对慈悲心,一下子也是理解不了的,修心也要有个过程。所以大成就者把修行过程分成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三个阶段。


◆居士问:请上师解释,“意识”的识、“无明、行、识”的识和“阿赖耶识”的识之间的不同?

◇仁波切:通常说的“意识”是整个识体,而不是佛教中六识和八识之一的那个意识。识体包括六识,有眼、耳、鼻、舌、身、意识;其他五根与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有为法”,是客观存在的,变化无常的,是无数个小群体组成的。不断更换变化叫生灭,不是彻底没有,前段演变成现在,今天的意识是从昨天的意识演变过来的,现在的意识是前一分钟演变来的。一秒钟的时间至少经过65个刹那。生起快乐的心,不快乐的心就灭了;生起不快乐的心,快乐的心就灭了;生起快乐和不快乐之心,无记之心就灭了。

 “无明、行、识”三者的关系:佛陀把“识”比喻为田,“行”比喻为种子,“无明”就是农夫。看出什么问题了吗?“识”是无数的善、恶、无记组成的群体。如何区别好坏呢?看邪念多,还是善的习性成分多。“识”如果是永恒不变的,那么就不会由于善行的变多而使恶习消除,因为它是永恒的话就变不了。(恒常:认识停止不变,老停留在一种变化上。)正因为它无数次不断变换、是无常的,才会改变、(无常——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刻不停的发展中和变化中)。人死了以后,不叫神灵,不叫灵魂,准确地说叫“识”。如果不想让田里长出任何苗子,就要杀掉农夫“无明”,没有农夫就没人播种。怎样杀呢?用智慧宝剑杀,这才能从根本上断掉十二因缘,习气本身就是业力。

 唯识法相宗认为:习气这个东西没地方放,便找了“阿赖耶识”这个库,它受第七识——“末那识”支配。第七识属于未证圣道之前,仍由烦恼所覆盖的以无记为主要之心的意识范围。而“阿赖耶识”为人体第八识,别名亦称“种子识”、“藏识”。它将心识缘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善与恶业均储藏于一处。这个储藏无量善和无量恶的识之处,即称为“阿赖耶识”。其特点有四:1、无业障覆盖,且以无记为主要之心;2、一切业的储藏处;3、一切爆发善、恶、无记异熟果报的种子所在处;4、能了解自己的所缘的本质(所缘自体),不会了解所缘的表象。

无数的善恶习气形成一个联盟,这样就不需要找一个究竟的东西,“识”也是虚的,找不到个体的、单列的心。人即非五大,找不到一个单一、独立的“我”,善恶无记的心加起来叫了“我”。佛教不承认坚固自在、恒常不变、独立的“我”,只承认一个不断变化的“我的相续”。事物的变化不是总重复一种状态,正确的认识也应该是不重复的、崭新的。

业力入库随你走的“阿赖耶识”的说法,中观派是不承认的。中观派认为:“识”的组成本身就是善习、恶习、无记之习等等各种识体所组合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叫“识”。因此不需要格外的善、恶业力之库房。所以也不承认“阿赖耶识”。无论怎样善恶变化,相续是不断的,如孩子虽不是母亲,但和母亲的血统一样。

 

◆居士问:今天灌顶时我们受了菩萨戒,我们需要守哪些戒条?

◇仁波切:今天受的是属于方便随喜型的一种菩萨戒。因为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守菩萨戒是有困难的,所以每次授菩萨戒时我会把它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正式授菩萨戒,一个是随喜菩萨戒。后一种不存在犯戒的问题,但可以由于随喜而增长一些功德。倘若因缘具足,能正式受菩萨戒的人,从此以后就要严守菩萨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六学处,还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学处等一切学处,此为正受菩萨戒,其功德无量无边。如《入菩萨行论·第一品》所说。若是后者,就不用太担心。因为来参加灌顶的很多人未必能真正地受菩萨戒和得到灌顶,只是让他方便随喜地受菩萨戒和灌顶罢了。也就是让他结下这种好的善缘而已,哪怕是听到菩萨两个字都是功德无量。

如果能听懂法师所讲内容,也知道一些佛教常识,但如果不能如是念想者,不可能真正的得到菩萨戒和灌顶。若连菩萨戒和灌顶都没受到,守戒也就无从说起。

 


◆居士问:请问上师,修到什么情况下才能不退转?

◇仁波切:不退转,也称“有学不还”,是指已有表相显现,决定不再堕入世间轮回和小乘寂灭涅槃二种怖畏处。只有修到忍加行位以上,包括忍加行位、胜法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才能达到“有学不还”之不退转境界。

退转之表相,主要有远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菩萨乘的五道有:资粮道(初、中、大)、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见道、修道、无修道。

 

◆居士问:“暖位”是怎么回事?

◇仁波切:“暖位”是指依内证智观修四圣谛(苦集灭道)之境,以止观相应之明得定,而证得除内心所持意言外,无有外境自性。如钻木取火时,先得暖相。此为即将生起如火一般的见道慧之前兆。也就是说,此时所证与见道时所现证的性空正见是相似的,故得名为暖。如果你想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佛陀果位,暖位非修不可。因为“暖位”是加行道当中的第一个,没有进入暖位,就不会得到顶位,没有得到顶位,就不会得到忍位,没有得到忍位,就不会得到胜法(世第一法)位,没有得到胜法位,就不会达到见道位,所以说必修不可。不过在这之前,要发菩提心,要修资粮三道,即初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


◆居士问:心眼见到的佛和顶门开之后见到的本来面目是否是一个?

  ◇仁波切:看起来这有很浓重的气功味!(众笑),我什么时候跟你们说过顶门开了?!哎呀,他还没说天目开了呢!

   首先,“心眼见到的佛”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很少人用心眼之类的说法,正确的提法应该是根识、意识所见。现见佛菩萨有两种,一种是根识所见,一种是意识所见。

其次,“顶门开之后见到的本来面目”这样说也是不准确的,认识到本来面目是不需要顶门开的。心眼看到的佛,那是内心中所看到的佛;本来面目那是佛的自性性空,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俗谛见,一个是真谛见。

 再者,你见到的到底是佛菩萨还是世间的鬼神,若非真正的大德,难以鉴定。神鬼装佛,所见多矣!此等不可为据。


◆居士问:禅宗讲“明心见性”,那么什么是“本性”?

◇仁波切:佛性、本性、自性虽然是一个字的差别,但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容。比如禅宗六祖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的版本里不是说“本来”无一物,而是说“佛性”无一物,这有什么区别呢?是否可以说这三个概念之间是没有区别的?说到底是真面目而已。

这个问题唯识法相宗和涅槃宗以及中观宗有三种不同的解释。按照涅槃宗的说法:佛性是一种不变的、坚固的、与我们生生世世相伴的、我们智慧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来藏,这有点类似于梵天教所说的“神我”的概念;唯识法相宗则认为不是这个样子,他们认为一切万法从心所生,他们所承认的本性是阿赖耶识;而中观宗的理解又不一样,能通达万法自性皆空的智慧,也就是可以证得佛陀果位的智慧,称它为本性。

所以用中观的思想回答,所谓的本性,就是人将来可以证得无上佛陀果位的种子,或者这种潜在的能力,或者说是前提条件,称之为本性。

 

◆居士问:“自心是佛,自性是佛”中的“自性”是什么意思?是“佛性”、是“第八识”、还是“如来藏”?

◇仁波切:你让我来说,我一定说是“自性”性空,为什么呢?因为我学的是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的大乘中观应成派,自然会说是自性性空。如果你问玄奘法师的话,他会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果你要问一个学《涅槃经》的人的话,他有可能会说是如来藏,各说不一,有不同的说法,这就要看你问谁了。

 

◆居士问:《金刚经》中说“无有众生可度”,那么为什么菩萨要住世度众生?度众生是了众生缘么?

   ◇仁波切:《金刚经》里所说:“无有众生可度”,说的是无有众生之相,无有度之相,无有度者之相,是说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是虚、是假、是空。空,并不是根本没有,是有,但是性空妙有,是假有、虚有的。佛教里讲的“无”,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空无一物的“无”,两者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这里的“无”是指无有众生相、度者相、度相三轮体空之意。菩萨当然要住世度众生,为什么呢?菩萨最初发愿是为了普渡众生,而寻求佛果,既然发了坚固不变的利益众生之心,不可能置轮回苦海中之众生于不顾。众生当以何种因缘身相得度,佛菩萨即化作何种因缘身相来度,是如梦幻一样的菩萨,以梦幻一样的方式,度梦幻一样的众生。

既然无有众生可度,那必然无有可了之缘,怎能说“有缘可了”而又说“无有众生可度”呢?有,万法皆由缘起所聚,假名安立之俗谛。无,万法皆无自性、自由自在之相。所以,大菩萨轮回住世度众生,是依愿力受生,菩萨是以大慈大悲之心,令一切众生具足解脱之因缘。

  佛教中说“结缘”和“了业”,是说“结善缘、了恶业”。“了缘”并不是标准的佛教概念,可能是因果观念受民间信仰的影响而产生的误解。以为宿世二个人之间曾经有这样那样的缘分,那么今生当如此如此了尽这段缘分。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对一众生而言,无量有情无始以来皆曾做过自己无数次父母、妻子、儿女,如果说“了众生缘”即是度一切父母众生出离轮回苦海,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可以肯定的是“了众生缘”绝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一般“还债”之意。

 

◆居士问:师父,请问证得空性就可以不受因果业报了吗?那怎么解释释迦牟尼佛吃三个月的马麦?

◇仁波切:佛陀绝不会有任何身受报,你这种说法按小乘佛教上座部观点来说,还是说得通的,可是在大乘佛法里,这样是讲不通的。

如《大宝积经》中所说,佛陀示现食三个月马麦,是为度化五百菩萨,“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萨堕马中者,欲令得脱离于畜生,是故如来知故受请。善男子,是时五百马,减所食麦,半持施僧……过三月已,其后不久,是五百马,命终生于兜率天上。”另外,佛虽示现食马麦,但其味胜过天馔妙食,“善男子,如来大人,得味中上味相,若如来以最粗食,着口中已,其所得味,胜天妙食。”经中又说“善男子,为调伏五百比丘,度五百菩萨故,如来以方便力,受三月食马麦,非是业报,是名如来方便。”

        ——《大宝积经》108卷《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三》。

大乘佛教认为包括佛陀降生、成家、出家、苦行等等这些都是佛显现给众生看的,包括最后的涅槃都只不过是一种示现,而不是真正的受报。佛陀的十二行也是为利众生所示现的善巧方便,因为佛陀在没有降生到瞻部州之前,在兜率天的时候已经证得了菩提果位,所以不需要为解脱轮回苦而出家寻师、苦行六年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显现给众生看的。


◆居士问:我认为极微是真实存在的,并不像中观所说的都是空的。

◇仁波切:这样的观点,在佛教内部小乘佛教当中早就存在。但作为大乘,如果你承认“极微”的真实存在,就必须承认“人”或“我”的真实存在,因为任何“人”、“我”等大的物体都是“极微”的各类物体聚集的。

再说,“极微”物体并非有独立自性,因为“极微”物也是由更细小的众多物体聚合而成的一种群体。如果与组成它的细微物体相比较的话,“极微”物体也是很大的物体了。(居士插话:我说的是最终极的极微。)没有最终极的极微。如果承认了最终极的极微,就必须承认无方分的物体,因为有了方分就不是终极的,因为他是可分的。因为所谓的最终极就意味着无方分。然是物体者不可能无方分。只要可分方位,就可分,可分就不是最终极的。

再说,硬要承认无方分的最极微的物体的话,那就违背了事物的因果规律,承认了无依无靠、独立、自在的一种物体,这仅仅是个人的猜测所至,并无任何证据说明此类物体的存在。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既然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就是可分的,所以最终极微是没有的。华严经中说:

“一佛剎有无量剎,一切佛剎亦如是,

一毛端处悉容受,如虚空等无量剎。”

是说一根头发里边的空间能够容下如同虛空般的无量剎土,所描述的极微是不可想象的,你到哪里去找终极的极微呢?与三千大千世界相比,小千世界只是百万分之一,地球是十亿分之一,就像个大山和微尘的比较;那人和地球相比,人只不过是一个更小的微尘;而人和人身上的细胞相比,细胞是更小的物体,因为人是由无数细胞组合的生命体。《大宝积经》中说:

“胃脾肾肝胆,及肠肺粪秽,

并髓脑脓血,八万户诸虫。”

万物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极,龙树在《中论》中说: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这个世界也同样没有大和小的边际。在《华严经》中说:

“佛子,众生无边,世界无边,法界无边,三世无边。”

(居士说:我所说的极微不是因缘和合而成,不会因为因缘散尽而终。)

持这样的观点,你就是属于外道数论派的门徒。因为数论派就是这么认为的,我们佛教不承认这个。佛教与外道数论派最大的差别,就是佛教根本就不承认有任何一个不是因缘和合的物体,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以因缘而生、住、坏、灭交替而延续的无常。

 

◆居士问: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各有多少个宗派呢?

◇仁波切: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依地域划分大致上分三种:一是南传佛教;二是汉传佛教;三是藏传佛教。

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在印度分为四大部派及十八小部。四大部派为:一切有部、经部、唯识法相宗、中观宗。

汉传佛教细分有十几种,但现在公认的有八大宗派:1、律宗(南山宗):此宗以修戒学为主,创始人为唐朝初期终南山道宣律师,祖庭是陕西长安县净业寺;2、三论宗:此宗以印度的中观学派龙树所著《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为所依经典故而得名,祖庭是陕西户县草堂寺;3、华严宗(贤首宗):此宗为唐朝初期杜顺所创立,主要研究《华严经》,祖庭是陕西长安县的华严寺;4、天台宗:此宗为陈隋时代智顗所创立,祖庭是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5、唯识宗(慈恩宗):为唐代玄奘法师根据《成唯识论》所创立,此宗依《解深密经》说明诸法事相,又名法相宗,祖庭是陕西西安大雁塔的大慈恩寺;6、禅宗:五世纪菩提达摩为禅宗初祖,祖庭是河南登封少林寺;7、净土宗:创始人为慧远法师,此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祖庭是江西九江东林寺;8、密宗(真言宗):此宗以身口意三密相应为宗要,始于唐玄宗开元时代,由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等在长安建立,但五代以后衰败。现西藏所行密宗和唐代所传的部系不同,又称藏密,传入时间较汉地晚六百多年。

 藏传佛教有六大宗派: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格鲁派,还有一些小的宗派。

宁玛派(俗称红教):公元八世纪中期吐蕃王赤松德赞时,先由印度传入藏地,经白玛穹乃(即莲花生大师)加以弘扬,以九乘次第闻名。前弘期主要有莲花生、无垢友、遍照护等传授密法。此派所着袈裟僧帽为红色,故称之为红教。

噶当派(后演变为格鲁派):“噶当”意为一切佛语皆为修行过程的指导。该派由阿底峡尊者发其宗绪,仲敦巴开其派规,博多瓦、谨哦瓦、普穹瓦三昆季弘其流传,朗日汤巴、夏惹瓦二师及甲、域二师等使其繁衍,其流派中又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派。该派主张一切经论都是成佛的方便和修行依据的思想,并以三士道次第见行双运为主旨,其教法传播甚广,其他教派均深受影响,至今历史有900多年。

噶举派(俗称白教):“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由十一世纪时玛尔巴所创立,此派主要学说是月称的中观见,不重文字,重在以实证通达大印智慧,以苦修为特色。主要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其教徒在西藏分两大系:由琼波克珠传出的为香巴噶举派;由玛尔巴译师传出的为塔波噶举派。塔波噶举派后又发展出噶玛噶举、蔡巴噶举、跋绒噶举、帕竹噶举四大派系,其中帕竹一系又分出八个小系,至今历史也有900多年。

萨迦派(俗称花教):是十一世纪中,款·衮却杰波首建萨迦寺,创立以道果为法要的一个派系,后经萨钦等五代祖师弘扬,兼有僧俗两系传承至今历史有900多年。

觉囊派:觉囊是地名,是十一世纪中,伏摩弥觉多吉创建“他空见”。其后土杰尊珠建觉囊寺,由堆波瓦·喜绕坚赞及多罗那他等相继流传,明朝末年,弘“他空见”,法门盛极一时,后该派多数寺院改宗为格鲁寺院。

  格鲁派(黄教):是宗喀巴洛桑扎巴师徒所创,把前面各大宗派从印度传入藏地的一切八万四千法门,显密教典进行组合,从学习上变为显宗五部大论和密宗四续部,主张显乘密乘讲修结合,依显宗道次第和密宗道次第进行实修;从戒律上以外行别解脱的清静行,内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密修金刚二次第,成为一切藏地显密经典大圆融的宗派,为藏传佛教最圆满的组合和最殊胜的修法,至今历史600余年。

   藏传佛教并非全都是密宗,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显宗,显宗主要是从理论上理解佛教,需学习18年的显宗,再学5年的密宗,正统的学习都要这样。

 

◆居士问:佛教有许多派别,学佛必须归宗于哪一门哪一派吗?如果全部都学习也不是办法呀?

◇仁波切:在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因缘,形成了许多宗派,但无论是什么宗派,都是佛教,天下佛子都是一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佛祖,那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都有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弘扬如来正法,普渡一切有情;都有着共同的修行,那就是戒、定、慧三学的精进修行;都有着共同的事业,那就是培养四众学修弟子,敬护诸山弘法大德,学习显密一切经教,继承完整的如来正法,承担弘扬如来家业,发大愿,行大利,顾大局,务大业,修大善;断除对显密一切法门执持优劣取舍的偏执邪见,建立如来一切圣教相互无违的坚定信心!正如佛在《四十二章经》中告诫我们的:

“学佛道者,佛所言说,

皆应信悦,比如食蜜,

 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学佛不应当从宗派的角度区分,而是从受用的角度区分。无论哪一宗派,其内容无非是经律论三藏,无论修什么,无非是戒定慧三学。学佛最好不要执着于这一派或那一派。宗喀巴大师为什么继承了完整的经律论三藏的佛陀教法呢?因为第一,是为了不丢失佛所说的每一部经论、不丢失佛所说的每一句教授,能够完整的继承下来,让世世代代的众生受用完整的佛法。第二从修法角度来说,必须适合人心变化的规律,即便学的法再殊胜,如果违背人心变化规律,就达不到佛经中所说的预期效果。并且,教派观点强烈的话,容易产生贪嗔痴,相互之间排挤、排斥,世俗中的贪嗔痴发展到教派中的贪嗔痴。我们要的不是继承哪一个宗派,而是要继承完整的如来教法,否则会障碍你学更多的佛法。我们学的不是哪一宗哪一派,我们学的是佛法,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统统都需要学,没有一个可以扔掉。就像我们为了达到大学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课程都要学一样,只不过是我们在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需要学的内容,达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应该学什么,这自然是有分别的。


◆居士问:出舍利是否标志着已经“见道”?“见道者”不一定出舍利,这怎么理解?“见道”的时候有什么标准或表象?

◇仁波切:如果用你的肉眼看“见道者”,不一定能看得出来他“见道”没有,因为见道是一种内证的体验,而不是外在表象的一种变化。“见道”的标准是什么呢?现量了达万法性空的真实,这就是它的标准。在达到一地菩萨果位的同时就会“见道”。“见道”虽然不是为给别人看的,但是“见道”以后,可以同时变化出一百个化身在不同的地方利益众生。至于出舍利和“见道”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很难说。不要说见道者,即便是佛陀,也未必一定要有舍利。为了利益众生,佛陀才专门留下舍利的。


◆居士问:上师,佛是怎么求证的?是他自己说证得了就证得了吗?那岂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说了吗?如果一个人自称已经开悟成佛,是否可信呢?

◇仁波切:首先什么是佛呢?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叫“布达”,“布达”的意思是从迷茫中觉悟。藏文意译为“桑节”,此意有二:一为散开之意;二为莲花盛开之意——指一切所知障和烦恼障消散,一切福德和智慧如同莲花盛开一样。至于如何验证?从历史上讲,佛不象任命官职或考取博士生那样,需要经过某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任命、或验证来决定他作为佛的,而是通过内心修证所得来的硕果。

人们之所以拜释迦佛为佛,是因为佛断除了一切缺点和过失,具备了人们所不具备的一切功德,悟到凡夫没有悟到的真理,具有了人们所不具有的广大神通力。简言之,如龙树所说,

“众过皆永离,众德所庄严,

为众所近护,愿成一切智。”

即具备诸功德、远离诸过失,这种伟大的心念,所以称他为佛,认他为依怙主和世尊。这是合理的。比如说,你的母亲是否为慈母,这不需要哪个部门验证她是否是慈母,儿女的心中自然知道她是否为慈母一样。至于后来的诸多大德,是通过佛所讲的经律论三藏经典的内容来了知佛是具有广大智慧和慈悲的。如果你有兴趣验证释迦佛是否是佛的话,就当细细研读佛教的经典,自然会得到满意的答复。如果你没有细细研读过佛经、或者没有达到一定智慧境界的话,就好像是小学生去验证一个博士够不够博士生水平一样可笑,是不可能的。不要去验证别人成佛没有,要认认真真地验证自己。

现在有很多人,拿自己的价值观去概括佛经,用自己的伦理观去评论佛或其他的人,这种做法无疑是颠倒的行为。其实我们最好要学会用正确的佛经理论,破除我们颠倒的世俗观点,而不应断章取义的将经论中某一段话作为论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以佛经的理论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学佛与学书法有所不同,学书法先模仿后创造,充分体现自己的风格;学佛法是用佛法正确的思想来消除自己心中的一切恶行、颠倒梦想,修改自己价值观中一切恶习、颠倒观念。把自己的身口意转成与佛的身口意无二无别的慈悲、智慧、德能的时候,就是达到了这个目的。

 

◆居士问:遇到各种人和事物,“心无挂碍,”能不能说悟道了?

◇仁波切:不!那离得太远了,有一万公里(众笑)。首先你说的心无挂碍与《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我看有所区别,因为你指的“心无挂碍”是我们世俗间所谓的不太在乎得失之意吧?但《心经》中所说的心无挂碍指的是,通过“止观双运”的修行破除“我”及“我所”的一切相故,断除一切贪嗔等挂碍之意。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远离轮回的一切恐怖和轮回之因的烦恼、业力等颠倒梦想与习气。当你彻底了达了《金刚经》或者《心经》的内容,才算是真的悟道。但了达的前提,是你必须从依止善知识到暇满人身大义难得、到下士道、到中士道、到上士道一步一步的修,达到六波罗蜜中的智慧波罗蜜之后,才会有“心无挂碍”的觉受,在这之前是不可能生起的。寂天菩萨说

“如是一切诸支分,能仁悉为般若说,

欲求寂灭诸苦者,是故应令般若生。”

意思是前面五波罗蜜等等的一切修行,是为了生起智慧波罗蜜,如果想彻底地断除轮回的一切痛苦,应该生起通达自性皆空的智慧。通达自性皆空的智慧,前提就是通达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

 


{返回 夏坝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夏坝仁波切问答录--净土常识
下一篇:夏坝仁波切问答录--实修指导
 亲友书讲记 第四讲
 修心日光论
 夏坝仁波切关于“闻思修”菩提道次第的开示
 有关《成就盛宴》的开示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入门常识传法开示
 金刚萨埵忏悔修法
 三主要道(夏坝仁波切 教授)
 阿弥陀佛破瓦法导论
 亲友书讲记 第七讲
 基位三身安立明炬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生与佛有缘[栏目:入佛因缘]
 加拿大落矶山脉群──人生真谛的写照[栏目:哼哈一如说]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0 佛法是一种体验[栏目:铃木俊隆]
 佛识慧集 <三七>见性成佛[栏目:佛识慧集]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栏目: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七)[栏目:杂阿含经]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二)[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讲)[栏目:因果原理]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一节 修行与婚姻责任[栏目:佛法与婚姻]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2 培养慈悲心[栏目:宽见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