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17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9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理念课要点(十七)
(9月12日中)
 
课堂笔记之十八 
一、指出大家学修的现状问题
    1、听了大家的讨论,了解到大家的身心状况,感到学佛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让大家短时间有很大转变是不太可能的。佛世时,有一次几个比丘一起戏论玩耍,世尊以天眼通察知,看到后就去对这几个比丘讲了一个偈颂:常在烧燃中,何喜何可乐,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2、大家试着反省一下,内心状态就是:朽木不可雕也。这样的弟子相,任何善知识都亲近不到,真是非常可怜。
    一群人靠着共业的力量才能听到这样一堂课,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容易单独听到师父或法师讲法。理念课是要帮助大家调整身心,我们走的路不同于其他道场,如果大家不能在内心用功着力,净化烦恼,总有一天你会觉得不相应、会走掉,走的时候还会有很多理由。
    3、大家对常师父及师父不共殊胜的引导还是认识不到其价值,连起码的身心平稳都做不到。
    以前讲的坐好后凳子不要搬动出声音、闻磬声即停止讨论、讲柔软语赞叹语等等,佛法有没有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落实呢?
    上课大家很欢喜的讨论,下了课无一例外的就什么都没有了,上课讲的已经非常多了,理念课引导的标准也放得越来越低,但真正能把握讲法意趣的人太少了。
 
二、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师父的悲心、功德和愿力
    1、理念课上了几个月了,学了三篇文章了,实际上广论上所讲的法类都讲到了。
    现在讲课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师父的加持,因为承诺过师父要跟大家一起好好学啊,体会师父带动大家是多么不容易,需要多大的心力。 
    2、我们这一群人好吃好喝的,到底要干什么?为了什么走到了一起?共同的目标是什么?要常常反问自己。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要改掉一个毛病习气就很不容易了。
    我们的心那么浮动、所喊的口号不能真正实践,偶尔跟佛法相应一次,却又成了我们自欺欺人、烦恼的助伴。
    3、佛法所谈的核心即勤修戒定慧三学,对治贪嗔痴三毒,我们做了很多佛法的事业、精勤念咒、礼拜,观察一下自己对治烦恼的慧力增长了吗?今天大家外出参学,戒定慧的功夫增长了吗?
    我们走的是高难度的路----对境练心,如果不处处用心,处处体会,我们学的佛法就只是浮于表面,难得真正受益。 
    4、常常看到师父回到寺里放下东西就去了工地,一个宗教领袖、一个引领全国佛教的大德,一方面处理全国佛教事务、一方面要面对最普通的信众,乃至修建一座房子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去操办,一个有深广智慧的人做这样的事,做弟子的不觉得浪费吗?真的很不值得。
    一个大德的生命也只几十年,他有很多的事可以做,却为了我们把精力花费在这些小事上,他的时间完全可以做更多、更大的利生事业,但众生的福报如此浅薄。
    我们做弟子的有谁能体会师父的心?我们还在小事上分别计较、同行间还互相观过,实在不应该。古人的孝子为了父母甚至可以去乞讨,反省我们学法的根基条件真是差得太远了。
 
三、要正确修学、正确看待和至诚依止善知识
    1、佛法的学习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如果法师要求太严,大家就受不了、人就要跑掉,如果法师要求太松,大家又难得受益、生埋怨心,觉得法师不讲高深的法。实际上已经讲了很多,现在讲的也足够大家实践三、五年了。
    我们完全没有办法驾御身心、乃至把握少分,这就是资粮不够的表现,如果不能深切认识到这一点就很难脚踏实地地承担,总会好高骛远。 
    2、师父讲了那么多开示,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有谁认为师父所讲的是佛法?有谁真的在自己身心上行持呢?师父曾不无遗憾地说:我讲的这些开示,很多人甚至都不认为是佛法。
    我们与善知识真是情同陌路,内心没有真正的依止,善知识一个眼神、一句话我们都会观过、生起远离的心,我们连古人一个孝子对父母的心都做不到,缺少一颗至诚的心。
    3、上一堂课讲的来果禅师的故事,来果禅师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诚”,我们能不能体会?师父曾说对自己的师长从未生起一念见过心。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人格特质。
    4、在现在时代因缘条件下怎样宏扬佛法师父是观察抉择过的,我们的宗旨是否与善知识的宗旨一致?宗旨上的一致才是最高的依止、法上的依止,否则我们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动摇。师父心心念念想的都是佛教何去何从,只要是为了佛教好、为了众生好,什么都可以不顾,身体、健康都在其次。
    师父把未来的希望寄予到了我们身上,但我们能不能体会到如父望子般殷重的心?孝悌,就是我们的下手处。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18
下一篇: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16
 所缘境与所知障 1
 怎样发心修行 2
 《如理听闻是趣入佛法的先导》(7-9讲)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四讲 上篇
 汾阳在哪儿,小武是谁?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
 华严札记(三)
 认识人生之二 2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2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