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境界】:
——让我们一个人呆在屋子里,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这样子的话,不等于说,我们内心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打得开,有时候恰恰会相反。
——因为我们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境界里头,没有具体生活当中的人跟事的境界,这仅仅是缩小我们所缘的境界而已。
——实际上还是有境界的,因为你在屋子里头,你还要喝水,你还要吃饭,你还要睡觉,你的心里依然会想问题的,还会想过去的问题,想昨天的事情,还会想明天的事情,想未来的事情。
——这些内心的想法就变成自己所缘的境界了。
——那么这些境界有没有意义呢?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你一直在重复过去的这些境界,在回忆过去的这些境界,在比较过去的这些境界。
——比较也好,回忆也好,你不能在这些境界上得到佛法,不能启发自己的智慧了。
——顶多它只是给我们理出一套世间生活、工作的经验而已,能够增长我们更多的日常生活的常识而已。
3.顺逆苦乐皆业感·转心消业出轮回
【显正去邪】: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的顺境、逆境、苦乐境界都是我们的业报,都是业感。
——这些业感我们也不需要去否定,更不需要去责怪、去责备。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自己这个暇满身来修学佛法,在这些境界上用功修行。
——不能去讨厌别人,也不能说自己觉得很不争气啊,自己觉得很差啊,自己觉得一无是处啊,慢慢下去,自己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去用功修行。
【忆佛悲愿】:
——佛的愿望,是让我们早日得度,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度生死、究竟解脱、圆成佛果;
——佛的愿望,不是让大家荣华富贵的,也不是让大家生活得越来越好,这不是主要的目的,这只是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
【修行指要】:
——所以,我们修行、用功不一定要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上一直去计较,而是在这样子的境界上去转心,去消除自己的业障、烦恼障,让自己的心不要在生死轮回的这个系统当中循环。
——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要同佛菩萨心心念念饶益有情去相应。
——佛菩萨心心念念在饶益有情、普度众生,我们的心如何去调整、去转变、去修改同佛菩萨的心去相应,就是内心的这种轨道同佛菩萨的心念的这种轨道去相应。
『附录·思考题』:
1.整部的《广论》都是围绕哪两个主线进行展开?
2.修心、修行的前提是什么?
3.无明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为什么对境会无明呢?
4.为什么说在现实世界当中,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值得挑剔的?
5.我们该以怎样的一颗心来面对所缘的境界呢?
6.为什么面对所缘境,我们内心会疲倦、会懈怠呢?
7.该怎样如法对待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遇的一切的顺境、逆境、苦乐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