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2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8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2/6)
(7月21日 上)
 
【要点导读】:
◎ 为什么对境时内心会疲倦、会懈怠?
◎ 什么样的人,佛菩萨比较不好度化?
◎ 怎样做才能不远离善知识?
 
二、破除二执趣佛境·如理作意对境修
1.自我中心佛难度·心佛相应断二执
【依教自省】:
——如果我们常常认为说,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自己所作所为是最恰当的,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的,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比较难办的,佛菩萨也比较不好度。
 
【我执过患】:
——我们一个人,如果常常觉得比人高一等,自己有很多方面比别人要优越,时间久了,就非常容易生活在一个不很现实、不很实际的世界当中。
——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快乐,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忘记了要去利益众生是我们佛弟子修心的本质,时间一长,慢慢慢慢就会自己把自己绑得很紧,自己把自己绷得很紧,甚至最后就绑死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你内心里边一直想:我要得到好处,我要得到胜利,我要远离痛苦,得到快乐,时时刻刻只想到说,我要的这些内容,我要的这些果报,忘记了这些内容、这些果报要怎么样子才能够得到。
 
【如实观心】:
——所以我们如果自己感觉到说,还有自己的东西存在,还有自己个人存在,还有自己的一些观念,还有自己生活的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个人的我执、法执的体现,
——都是自己不能融入大众,自己不能同佛菩萨相应的表现。
 
【去除我执】:
——如果我们自己真正的心已经同佛菩萨相应了,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语是受我们的心来支配的。
——这心让我们说话,我们就说话;心让我们走路,我们就走路;心让我们手上拿东西,就拿东西,做事就做事,是受心支配的。
——如果心跟佛菩萨相应,佛菩萨是同所有的众生相应的,这种境界是非常殊胜的,非常不可思议的,
——如果我们进入这样子的一种状态,这样子的一种思想境界当中去,自然而然就不会有个人的种种的观念,个人的种种的想法,不会有了,肯定不会有了。
——它有的话,自己就会主动去调整。
 
2.依正不二如理观·用法修心一切境
【依正一体】:
——比如说,我们来到寺院里边用功、修行、集资粮,要布施自己的时间,要布施自己的体力,要作种种的供养。
——所有的这一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慢慢慢慢我们就同佛菩萨造了一份相应的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时间也好、物品也好、财物也好,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依报的一部分。
——依报就是自己正报的一部分;反过来说,我们的正报离不开依报,依报跟正报是一体的,只是在我们的心里将它分开。
 
【如理认识】:
——就一个物品来讲,这个物品,也可以说是你的,也可以说是他的,也可以说是善知识的,也可以说是佛菩萨的;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内心里头的一种安立和感觉。
[喻]:比如说,我们眼前的一盆花,那这盆花可能是你出了钱,在花店里边买的,然后送到佛堂来供,虽然是你买的花,供在这里,但是大家也能够看得到的。这样一盆的鲜花,因为我能够看得到,这是我所缘的境界,从我所缘的境界这一点来讲也是我的。我们把这盆花用来供养佛菩萨,那么也就成了佛菩萨的境界。
——这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依报的一点一滴,自己内心里头怎么作意,它就会有什么感觉;怎么安立,它就会产生怎么效果。
 
【凡夫境界】:
——比如说,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一个人,觉得这个人有很多的问题,慢心很重,我要去帮助帮助他,这就是你的发心。你发心要去帮助他,你才会有信心、有兴趣,有欢喜心去劝导他、去安慰他,去开导他;
——反过来说,对方慢心那么大,你觉得他这是一种烦恼,我赶紧要远离他,躲得远一点,免得到时候,对方的慢心来侵犯自己,是不是?那你可能就不会理他。其他的烦恼也是一样的,贪嗔痴烦恼啊,怀疑烦恼啊,无明烦恼也是一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对方学修、资粮,各方面比自己好,你如果自己安立说:我应该同他多接触,在他的身上能够学到很多好的东西,能够学到佛法,能够积到资粮,能够启发自己修改很多的习气毛病。这样子的话,有这样的作意,自然而然你就会非常乐意同他去接触,因为你内心已经这样子安立了,这样思维了,这样作意了。
——换个角度来讲,对方如果比我们好,资粮比我们多,条件比我们好,福慧也比我们多,那么你如果这样子作意:对方为什么会比我好这么多呢?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呢?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呢?为什么能够修得那么好呢?你一直在这里反问自己,一直在这里起疑惑,一直在这里觉得自己不如他,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那么你自己就会自我责备、自我埋怨。然后呢,你就会对对方的长处、对方的优点进行观过。观过,怎么观过呢?你就觉得:反正你修行好是你的事情,你资粮积的多也是你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你修的跟我修的也不相干,是不是?两回事。
——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感觉了,内心的状态,内心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慢心了,这是自己的慢心;
——也就是,有时候你看到别人好,看到别人的长处,会起烦恼;看到别人的不好,看到别人的短处,也会起烦恼。
——就是顺境、逆境,对自己有利,对自己不利,都会起烦恼,这个就是凡人的境界,就是世间众生的境界。
 
【菩萨境界】:
——而佛菩萨的境界就不是如此,众生有痛苦的时候,他就要去解救,帮助他走出烦恼;
——众生有快乐的时候,佛菩萨会告诉我们,这些是行苦,是靠不住的。
——佛菩萨度众生就是自己愿力的体现,是佛陀智慧慈悲的普照,所以利益众生就是自己的清静的业在利乐众生。
 
【对境用法】:
——就是无论人家是一个什么境界:痛苦也好,快乐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需要用法修心。
——在这样的境界上,自己要用法修心,佛菩萨也是告诉我们用法修心。同样如此,我们同同行善友之间的关系,也是用法修心的时候。
——不是说,我们要把这些境界抛开、远离,内心里边自己把它拒绝在外,然后来谈修心,这是不对的,跟道次第不瓜葛了。
 
『附录·思考题』:
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什么心态?我法二执的表现是什么?
2.如何从如理作意体会依正一体?
3.当同行比我们好,资粮比我们多,福慧也比我们多时,我们该如何如理作意呢?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3
下一篇: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1
 细心体会佛法 2
 学佛——在漂流的苦海中寻找另外一条路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六讲 下篇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8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0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1
 正确辨析心相 5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上篇
 漫谈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9
 认识人生之二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每次念佛的时候心里都会酸酸的很想掉泪,请师父开示?[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人间又是梅花香[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结语 In Closing[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八)[栏目:杂阿含经]
 老狮王的胸怀[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佛教的慈悲与正义——理论与实践的接合与落差[栏目:昭慧法师]
 门槛[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八课 声闻四果[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32、上师长寿住世祈请颂[栏目: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
 不可思议的柿子树[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