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说吉话祥 四 择邻安适处 Patirupa-desa-vaso ca
 
{返回 说吉话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6

择邻安适处 Patirupa-desa-vaso ca

佛陀在第四及第五个吉祥法里所谈到的「择邻安适处」与「昔本值福田」,即是常人所谓的安居乐业也。安居是指有个理想适当的生活环境,提供给自己安稳度日的住处。生活环境对人影响极大,一个在美好环境生活的人,肯定会助长他正确的人生观,造就他成材。相反的,生长在恶劣环境的孩子,注定他将来步向堕落的下场。「孟母三迁」就道尽了生活环境的重要。

华人的生存理念,主要的有四大点,即衣「食」「住」「行」。所谓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人人为了要拥有一栋房子,造一个理想的家,就不尽绞脑汁。拼个老命地去谋求。有钱能买到一栋华丽的房子,但不能买到安居。故我人在觅处的当儿,也必须兼顾到四周环境的条件。

与人为邻,特别家中有小孩的家庭,必需要慎重看待。由於朝暮相对,经过耳濡目染之下就很自然的有所倾向。常言道「学好三年,学坏三日」,人性往往在环境的影响下,不知不觉中著染成习惯,就定型为同一类人。与善人共相处,就成君子;和恶人为近邻,迟早会做小人。物与类聚就是这道理。所谓「良禽择木而栖」畜生亦懂得物色地方来住,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佛陀来到这世间成道,弘法度生,之前也是对环境作了一番物色审查,方才降世。据说当他仍是身为菩萨,寄居在兜率天的内院时。在降世前的那一刻,先做了一番的审查观照,其中一项审查就是出世地点,当他发觉到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是理想的出生地,才降世住胎在王后摩耶夫人的肚里,做了净饭王的儿子。未来佛尚得物色出生地,更何况凡夫俗子,亦得寻觅一个能安顿自身之处,由此可见,择邻安适处是何其重要。

至於佛教徒,对安居的环境条件要求就是能与善人共聚一处。这里的善处是指有以下三个条件:

1. 有四众佛徒之处。即有比丘、比丘尼忧婆塞及忧婆夷居住的地方。

2. 共效佛法之人。有同道中人作为邻居,就能在修学佛法上互相磋商与勉励,增益自身菩提道业。

3. 九分教 盛行之处。佛陀的教法,除了收集在「经」「律」「论」三藏里头,还有将佛经内容分为九分教法。

九 分 教:

1. 修多罗(Sutta):这是佛陀在各个场合所宣说的教法,其体裁分有短(中(长的经文。戒律也包括在内。

2. 祈 夜(Geyya):为混合了的偈颂,是短偈子,於宣说法后,更以偈颂结之重颂。

3. 记 说 (Veyyakarama):即广分别。是记声闻罗汉及未来佛的差别。

4. 伽 陀 (Gatha):为孤立,单独发起的偈颂,如法句经、长老偈及长老尼偈。

5. 自 说(Udana):是佛陀的「感兴语」,为不请自说的开示。

6. 本 事(Itivuttaka):是记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7. 本生经(Jataka):记叙佛陀过去多生中,为菩萨时的547个转世故事。

8. 未曾有(Abbhutadhamma):专门讲述三宝稀有之事,佛现神通不可思议的事。

9. 方 广(Vedalla):谓佛说方正广大的修行方法,使闻者得诸利乐与成就。

 


{返回 说吉话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说吉话祥 五 昔本植福田 Pubbe ca kata-punnata
下一篇:说吉话祥 三 恭敬应供者 Puja ca pujaniyanam
 说吉话祥 十二 善顾妻儿子 Puttadārassa saṅ..
 说吉话祥 二十六 适时闻佛法 Kalena dhamma-savana..
 说吉话祥 十七 生活无过失 Anavajjani Kammani..
 说吉话祥 八 身怀诸巧艺 Sippam
 说吉话祥 四 择邻安适处 Patirupa-desa-vaso ca..
 说吉话祥 二十八 遵从 Sovacassata
 说吉话祥 五 昔本植福田 Pubbe ca kata-punnata..
 说吉话祥 十六 常援助亲属 Natakananca-sangaho..
 说吉话祥 十四 常行於布施 Danañca
 说吉话祥 二十三 谦逊 Nivato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随,法行 Follow the Dharma to Practice Dharma[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第一一九 身行念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奇异多瑞的彦琮法师[栏目:舍利瑞应篇]
 中观破尘与唯识破尘之同异(理净)[栏目:中观宗文集]
 炎夏飘雪 序[栏目:焦谛卡禅师]
 知道生命意义的人,再多的苦也能承受[栏目:看开]
 慧灯之光四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一:布施波罗蜜多[栏目:六波罗蜜多讲记]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