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说吉话祥 二十五 感恩 Kataññutā
 
{返回 说吉话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5

感恩 Kataññutā

「感恩的心可以促使心灵得到安宁。」
 
吾人生存在这个世界,需要倚赖许多因缘、条件以及各方面的配搭支助才能圆成。当我们饥饿用餐时,要对农夫的辛劳耕 耘心存感谢;当我们行驶在公路上时,要对开掘道路的造路人心存感谢。在安逸舒适生活中,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的风调雨顺,使我们国泰平安。人可曾细想;今凭何 德能,有得吃住有享用,四肢健全又安康,饮水莫忘思来源,当以惭愧、珍惜、感恩心感谢周遭亲朋、社会、国家,提供一切,让吾人得以安身立命。倘有余力,能 不思回馈?
 
在这个物欲横行、现实冷酷的社会,人们很少会想到别人给予我们的恩惠,却常常记挂著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与代价。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想的话,就会感觉每个人付出的实在太少,获得甚多。
 
人与人之间,什么才是最佳维持联系的桥梁呢?回馈精神是处世待人应有之态,常言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种礼上往来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桥梁。懂得回馈者就是会得感恩之人。
 
佛陀是一位重视於感恩的圣哲,在特一生中,无论对人或对事物,都坚持以感恩心来对待一切。从特在成道安坐过的菩提树开始,到涅槃安卧的沙罗双树下,皆可以窥视其感恩的情操。一般上,佛陀所论至的感恩对象有主要的四种,即所谓的四重恩。
 
(一) 父母恩∶「做人莫忘本」,这本是指生我育我的本家。我们是由祖先父母延续而来,因此对於先人及双亲赋予我们的力量,应该感谢,除了祭拜祖先,更要对父母尽孝敬之心。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是出自爱心,也是责任。
 
(二) 国家恩∶ 国强民富,造就了一个安乐窝。国泰民安靠的是社群之团结、和谐及感恩。国民能享受到得太平生活是承受国家社会的扶助,对於祖国及社稷赋予的力量,也应该感谢。我们要回馈社会,效忠於国家。
 
(三) 众生恩∶ 人能够生存在这世界上,必须倚赖众多力量方能活下去。人首先是蒙受天地自然的恩泽,对於天地赋予我们的力量,应该感谢,要谢天谢地。其次是我人身边的无名 士、陌生人。许多与我们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人,往往却是我们不可缺乏的一股力量。工业发展、农作生计、讲的是人力资源,可见其重要。除此以外,还有周遭的生 物。动物中,家畜给予人类的贡献极多。从农耕时代的牛马畜类到科技时代的猫犬畜类,各有其长,各司其职的默默地为人类服务。
朱子家训有言∶
 
「一粥一饮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四) 三宝恩∶  为佛弟子,依佛为师,就得依教奉行,学佛做人。人生知识,无法於世间教育所能尽知,尚得依於先贤的智慧,启蒙开示,方能探个究竟。佛陀的大智为世人揭开了 人生真谛,引向智慧之境。能使众生得到诸大利乐,超越一切痛苦。靠了佛陀的启迪、圣法的引领、及僧伽的辅助,使得吾等众生能离苦得乐,实在是三宝的恩赐。 由此,佛徒就的力行保教护僧的发心,协助发扬光大佛教,尽於感谢之心,回报三宝之恩。
 
「感恩图报」 是个有良知者。
「忘恩负义」者,是小人,亦为人不齿;
「恩将仇报」者,不是人,应天诛之地灭之;
「施恩不望后报」者,是一位高尚品德、宽大胸襟的善君子。
 
人只要深入明白「自己能够生存」的道理,会使产生感谢的情愫、感恩的情怀,而一个有感谢情愫、感恩情怀的人,才会为了报答天地自然、祖先父母及国家社会的恩泽,乐於克尽自己的责任,并且乐於奉献自己,服务人群。
 
人若要求心安理德,就得学习训练心灵拥有的情操,而不是在物欲上的拥有。当精神富裕时对一切好的东西能欣赏、能奉献,而不是将好的事物占为己有。世人若能如此,则能免於物欲上的奔逐,不掉落对事物的执迷,岂不是人生海阔天空,清风飘飘,何忧之有?
 
感恩的情愫、维系了人与人、人与家庭及人与国家的关系,感恩的情怀,必须永恒存在你我心里。
 
「随意方能满意,
知足方能满足,
惜福造福始能有福!」

 


{返回 说吉话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说吉话祥 二十六 适时闻佛法 Kalena dhamma-savanam
下一篇:说吉话祥 二十四 知足 Samtutthi
 说吉话祥 二十一 发奋勤正行 Appamado ca dhammesu..
 说吉话祥 二十四 知足 Samtutthi
 说吉话祥 二十二 以礼待人 Gᾱravo
 说吉话祥 十八、十九 离恶止恶业 Arati virati papa..
 说吉话祥 十一 孝顺於父母 Mata Pitu Upatthanam..
 说吉话祥 八 身怀诸巧艺 Sippam
 说吉话祥 十七 生活无过失 Anavajjani Kammani..
 说吉话祥 七 博学与多闻 Bahussacca
 说吉话祥 九 善学於戒律 Vinayo ca Susikkhito..
 说吉话祥 十二 善顾妻儿子 Puttadārassa sa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食品安全...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佛教思想去教育人们,乃至改变政府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说消灾延寿药师灌顶章句仪[栏目:药师佛·显宗经忏仪轨]
 《佛教三字经》新注 成实宗[栏目:唐思鹏居士]
 嗔恚对我们修行障碍最大[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念佛四十八法 47) 临命终持名 Buddha recitation at the Time of ..[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五百罗汉 233、福德首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幸福就是一碗水[栏目:看开]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二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四法宝鬘论[栏目:教言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