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若希望经》一
 
{返回 玛欣德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4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
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
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
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三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若希望经》一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禅修营的大德们:

晚上好!

  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部经典,这部经叫做(âkaïkheyyasuttaü)《若希望经》。这部经是收录于经藏的《中部》里面。《中部》一共有152经,《若希望经》是其中的第6经。从经文的阅读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部经要告诉我们什么内容。这部经是讲:“如果你有愿望的话、你有希望的话,那你要怎么做才能实现你的愿望”。所以《若希望经》的“若”字,巴利语叫做eyya,它的意思就表示一种假设的、一种条件的,是条件句;âkaïkh是愿望、期待、希望的意思。

  在这部经典中佛陀讲到:假如一位比库,他想要实现从世间一直到出世间的十七个愿望,那么他应当完全地持守戒律,修习戒、定、慧三学。通过持戒,特别是持戒,然后再进一步地修习戒、定、慧三学,他就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愿望,这种愿望从世间到出世间,从下等的一直到高等的,从比较低劣的一直到殊胜的,可以分为十七种。

  经文一开始是这样说的: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给孤独园。

  于其处,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Sampannasãlà, bhikkhave, viharatha sampannapàñimokkhà, pàñimokkhasaüvarasaüvutà viharatha, àcàragocarasampannà, aõumattesu vajjesu bhayadassàvã, samàdàya sikkhati sikkhàpadesu. ’

  佛陀当时就这样说了,意思是: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这句话”是《若希望经》的精要。经文开始,佛陀就开门见山地说到了要持戒,到经文结束,佛陀仍然是引用“这句话”。佛陀所说的这句关于持戒的话,在三藏阅读时,不知道被发现了多少次,这几乎是成了佛陀讲戒律的“定型句”。

  佛陀在讲到戒、定、慧的时候,其中凡是讲“戒”,佛陀就会用到上面讲的“这句话”;凡是讲“定”,佛陀会讲四种禅那;凡是讲“慧”,佛陀会提到如实知见四种圣谛。在经典里面凡讲到戒、定、慧,佛陀几乎都会这么说的。

这里讲到的具足戒,在《义注》里面有讲解。戒的具足有三种具足:第一种是圆满的具足;第二种是具备的具足;第三种是蜜味或美味的具足。如果一个人圆满地持了戒,这个被称为圆满地具足;如果一个人拥有戒,他致力于具备、完全具备,到达、完全到达此巴帝摩卡律仪,因具备而具足就被称为具备的具足;而美味的具足,其中的“美味”在这里是一个比喻,“蜜味”的由来是怎样的呢?在《律藏》的“巴拉基嘎”中提到:当时佛陀及僧团在Kosalà毗兰若 Verañjā居住,正在那里渡过三个月的雨安居,因为那边闹了饥荒,在这雨安居期间只能吃马麦,目键连尊者就想利用神通把大地给翻过来,当时目键连尊者就说到:“尊者,此大地最下层有平地,有犹如小蜂蜜那么清净的味道。”目键连尊者想利用神通来供养佛陀跟其他比库食物,然而佛陀阻止了他。这就是“蜜味”的由来,如果一个人的戒律能够做到这样就称为美味具足。

所以上面讲到“这句话”里的具足戒应该指的是圆满具足跟具备具足的意思,应当以透过圆满的戒以及具备了戒而成为具足戒的意思。具足戒是这样的意思。

是什么意思呢?戒是以戒行、善行的意思称为戒。为什么称为戒呢?戒有两种意思:一种是称为(samadala)正持,或者说很好地去保持它,是指身、语、意三业的好习惯,而且没有杂乱性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具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品行而为戒的意思。第二种称为确持(Upakaraṇa),也就是伫立于善法的持续性。第一个是指它的质量、纯净性,第二个是它持续的让自身伫立于善法,以这样的意思而为戒的意思。

这两种意思实是通晓语法者所允许。但是也有一些人他用另外方式来解释‘戒’,即以头的意思(sirato),Sira,是头,或者说(Sītato), Sīta是清凉。所以我们在这里就知道戒其实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良好的习惯,而且由于这种良好的习惯没有杂乱性,以无杂乱性而称为戒。或者说让自己持续地安住在善法当中,这也称为戒。

的理解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圆满的戒;二是具足的戒。其一圆满的戒如何理解呢?我们可通过《义注》里的一个比喻来理解,在《义注》里是以 “田地”来说明的。如果一块“田地”它远离了四种田地的过失,这块“田地”就被称为田地的圆满。同样的,圆满的戒也应当通过远离戒的过失才能达到。

四种田地的过失是什么呢?它们是种子的毁坏、播种的毁坏、水的毁坏和盐质的毁坏,田地会因为具有这四种过失而使田地变得有缺陷。其中:一“种子的毁坏”是指有时种子会坏掉或者腐烂掉,如果用腐烂的种子或者坏的种子去播种,作物就不可能会生长,而使田地毁坏。二“播种毁坏”是指有些不熟悉播种的人,他在不适当的时期播下种子,这样所种的种子就不能生长,而使田地毁坏。三“水的毁坏”是指如果浇灌的水太多或不足,种子也不能够生长,而使田地毁坏。四“盐质的毁坏”是指农夫在田地里用犁头耕地,犁得次数太多,犁得太深,使得土地出现了盐质,所种下的种子也不能生长,而使田地毁坏。若是田地具有以上四种过失之一,田地就不能够收获,不能够有利益。虽然你在那边辛勤的劳作,但是你不能够得到或者你只能收获一点点,离开具有这四种过失的田地,就可称为“田地的圆满”。 “圆满的田地”就能带来好的收获、好的收成以及很多的利益。

同样道理,四种戒的过失是什么呢?它们是毁坏、破坏、斑点、污点,戒因具有这四种过失而被称为戒的不圆满,这样的戒不会有大的果报、大的功德。其中:一“毁坏”是指犯了很重的罪,犯了很重的那些戒行;二“破坏”是指持戒的时候,由于前面持的戒不好而使戒毁坏;三“斑点”是指没有完整的持好戒,因为中间有些戒持得不好;四“污点”是指戒本身不清净。离开这四种过失的戒田,就被称为圆满的戒,这样的戒有大果报、大功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持戒,他持的戒不应当具有毁坏、破坏、斑点、污点这四种过失。

其二具足的戒如何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具备了戒,来理解戒的具足。具备了戒是指通过具备这些戒的完整的状态,而称为具足而住。

在此,有两种原因可以导致而成为戒的具足,第一个,是通过见到破戒的过患;第二,可以通过见到持戒的功德。这两点能够使没有成就的戒,变成戒的成就。

第一通过见到破戒的过患可以达到圆满戒破戒的过患在《清净道论》里面有很详细地讲解。如果一个出家人,他持戒不清净,他破戒,他生活腐败,他生活很堕落,甚至非沙门说是沙门,非梵行者说是梵行者,这样的出家人,如果受到他人的礼敬,并接受他人的供养,他会有很大的过患,是很危险的。

第二通过见到持戒的功德可以达到圆满戒。在经典里面大量记载着佛陀赞叹持戒清净的话语,好像在《法句经》的第五十四到第五十七首偈颂里面佛陀这样说:

“花香不能逆风送,栴檀.答嘎拉.茉莉。

善者之香逆风送,善人之香飘诸方。

栴檀.答嘎拉,青莲.瓦西其,

如是诸香中,戒香为最上。

栴檀.答嘎拉,此等香甚微。

持戒香最上,上飘于天界。

具足诸戒行,住于不放逸,

正智解脱者,魔不知其道。”

 这里佛陀赞叹持戒清净的功德,一般的花香,无论多香,也只能够顺风飘才能够闻到,但是戒香不一样,它可以逆风飘,甚至戒香因为具有戒德,所以它能获得名闻,连诸天都会感动,都会护持他,通过清净的戒,具足的戒行,又通过不放逸的修行,这样达到解脱的人,生死的魔王都不能找到他的道路。

对于在家人来说也是,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讲到,即使他是一个在家人,如果他能够很好地持守五戒,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功德。一个持戒清净的在家人与出家人,在今生和来世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下面是拥有具足戒的持戒者能获得的五项功德:

第一、具足戒的持戒者因为不放逸而获得大财富。这个特别是对在家人说的;

第二、持戒者以具足戒而善名远扬。这是因持戒者具有好的品德,人家都称赞他,称赞他有好的品德。

第三、具足戒的持戒者无论走近哪一众中,若刹帝利众、若婆罗门众、若居士众、若沙门众中,亲近时他都有自信而不羞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了戒行,有了戒德,他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都很坦然,无论跟谁相处,他都不会感到羞愧,不会感到内心有愧。正所谓,俯仰无愧,上能够对得起三宝,下能够对得起一切人。

第四、具足戒的持戒者,临终不昏迷。如果一个犯戒的人,他经常做恶行,到临终的时候,当思维到在这一生,他做了很多恶行时,会感到后悔、会感到追悔,这样的话,他的心会不能够平静,甚至他的心会感到很害怕;而一般而言,一个经常造恶的人,一个不持戒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他会见到很多恐怖的影像,会见到平时所造的那些恶业,这是因为他今生所造的很多不善业、恶行、恶业都将会在临终的时候成熟。比如说,一个人喜欢偷盗,一个人喜欢杀生,那在他临终的时候这些以前所做过的行为都会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者说他可以听到很恐怖的声音,见到很可怕的女子,一些人或一些鬼等等,这些都会使他的心感到很恐慌;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人在临死的时候处于昏迷状态。然而,如果一个人,他持戒清净,一生乐善好施,积累了很多的功德、福德,在临终的时候,他思维这些福德,可以感到满意,可以感到高兴,可以感到问心无愧,他就会安然地离开这个世间。所以一个持戒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他不会昏迷、不会感到害怕。

第五、具足戒的持戒者身坏死后往生于善趣、天界。这是符合因果法则的。一个经常做布施的人,在他身坏命中后,因为布施的功德,他可以出生在富贵的家庭,即使由于在临终的时候,有一些不善业成熟,致使他投生到比较低等的家庭中,但是由于布施的功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仍很容易获得很多的财富。若只有布施而没有持戒呢?仍然可以获得人身。若一个只有布施、经常乐善好施,但是又为非作歹的人呢?他会投生为好像宠物狗之类的东西,现代社会可以看到有些宠物狗的生活条件比有些人的都要好。那些狗的主人给狗好的房子住,每天给它洗澡,很美味的食物给它们吃,但是狗毕竟还是属于狗。有了布施但是没有持戒的人,就是这样的果报。持戒可以得生善趣,可以得生人天。得生人天,是由于持戒而得来的。

持戒清净了之后呢?还需要继续地修定,如果只是修定而没有慧的话,这种定的功德只能够使他投生到梵天界,在梵天界当中很漫长的时间都很快乐,内心很宁静,但是仍然不能够解脱。唯有在培育定力的基础上再修慧,通过慧才能够解脱,才能够断烦恼,断烦恼既不是通过布施,也不是通过持戒,也不是通过修定,而是通过慧。但是如果要修慧,必须得培育定力,如果要培育定力必须得持戒,持戒是一切善法的基础,犹如大地能够生长万物。同样的,戒清净能够生长出很多修行的功德出来。

同时,佛陀也在《增支部》第四集里面讲到,持戒清净能够成为生天的因,佛陀说:“诸比库,圣弟子具足圣者所喜之戒,无毁、无断、无斑、无杂、自由、为智者所赞叹、无执取、导向于定。诸比库,这是第四福果、善果,能带来快乐,为生天之因,为快乐果报,有助生天,导向可爱、可乐、可意、利益和快乐。”所以我们说持戒是生人天的正因,同时也是修行的前提,修行的根本。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清净道论》里面讲到:“住立于[佛]教中的良家之子,除了戒更无其他,戒的功德,有谁能说得清楚呢?”那当我们看到了持戒的功德,以及看到了破戒、犯戒的过患,我们应当致力于持戒。

对戒的理解,无论出家者还是在家人都应是这样。对于在家人来说需要持守的戒律很简单,只有五个标准。对出家者来说,要持好戒,要持戒清净,那就要很精进。

对于持戒者来说,基本上又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就是首先受戒,其次受戒之后要学戒,只有学戒之后才能够持好戒,要不然的话由于不懂戒,致使持戒者反而会更为痛苦。

下面是按对戒的理解不同而将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不知戒也不持戒的人。这种人一般称为比较快乐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惭没有愧,他们不知善不知恶,他们不知道持戒的重要性,不知道道德的重要性,他们的乐是建立在欲乐上或者是随心所欲上的,这是不知戒也不持戒的人。

第二类是知道戒,但不想持戒,或无法持好戒的人。这一类人又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知道戒,但是没办法持戒的人或者说不想持戒的人,这种人是很辛苦的。当一个人受了戒,知道了戒之后,他不持戒会怎样?他会痛苦。第二种情况,就是很想持戒,但由于不通达戒律,而无法持好戒的人。很多的出家人在刚出家的时候,都有很强的心念想要持好戒,但是由于没有完全地通达戒律,使得有些戒没办法持好,于是产生很大的痛苦,会经常追悔,使得心没办法平静、没办法静下心来禅修,有时候会感到心里很茫然,经常思维到他自己的戒,没办法通达、没办法清净,而且甚至会生起还俗的念头。这种人知道持戒的功德,也见到了破戒、犯戒的过患,只是由于不通达戒律,所以会感到持戒很辛苦,而且也活得很痛苦。

第三类是知道戒,并通达了戒律,可以快乐持戒的人。当一个人学习了戒,通达了戒律,并持了戒,他会变得很快乐,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持戒清净上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很殊胜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懂得了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怎么样犯是重犯?怎么样犯是轻犯?同时他也知道了由于持戒所得来的功德,省思到自己的戒很清净,他能够得到快乐。

通达戒律,这点对于在家人也很重要。一个在家人,只要能将在家人的五种学处通达,就不会经常怀疑,现在这样做会不会犯了盗,而那样做会不会说了骗话。如果你通达了戒律,会觉得其实持戒是让我们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持戒是一种约束,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特别是出家戒,几乎只要你不知道戒,乃至到你做任何的事情你都有可能犯戒。你放钵不小心又犯了戒,你穿袈裟穿不好又犯了戒,你不知道踏入僧团的建筑物又犯了戒,你会觉得很苦恼,但一旦你熟悉了、通达了而且守护好戒,你会觉得,其实持戒很轻松,真的很轻松,而且你把持戒已经养成自己的习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戒是一种好的习惯。是这么样的意思。戒是要通过一段时间慢慢的熏陶的,慢慢的克服自己的习气,克服自己的烦恼,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戒其实就是佛陀给我们的一个行为的规范,当我们做熟了,熟能生巧,变成自然,这样的话,我们的性格本身就成为戒。因为戒也有包括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的意思,一种良好的素质的意思。

对在家人来说,应很好地守护好这五条学处,有条件的话守好八戒。对出家人来说,应当守好各种各样的戒律,当他能够很谨慎、很小心地守护,慢慢的戒已经成为他的行为习惯,他自然而然就不会犯到戒。如果能够做到这么样,这个称为戒的具足。

接着,佛陀又讲到了具足巴帝摩卡而住,这里的巴帝摩卡是依照巴利语的音译,巴利语就是pàtimokkha,它有上首、极殊胜,或者护解脱的意思。在北传古代依照梵语的pràtimokùa翻译成波罗提木叉。北传的佛教解释为别解脱、随顺解脱、从解脱等等的意思。

在《清净道论》里面,定义巴帝摩卡是这样讲的,它讲到: Taühi  yo  naü  pàti rakkhati, taü mokkheti,mocayati  àpàyikàdãhi dukkhehi; tasmà pàtimokkhan ti vuccati.「若他看护 (pàti)、保护此者,能使他解脱 (mokkheti)、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巴帝摩卡』。」所以就称为护解脱,这是《清净道论》的一个解释。

接着,佛陀又讲到应以护解脱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下面先讲一下正行,这里的正行,是指远离了不正行,称为正行。什么是不正行呢?就是身的违犯,语的违犯以及身、语的违犯,称为不正行。也可以说,一切的犯戒的行为都可以称为不正行。具体如下:

1.                   污家。在戒律里面的saïghàdisesa桑喀地謝沙(僧残)的第十三条就讲到,有一些出家人的行为被称为污他家行恶行,是指他们编织一些花,将一些生活用品,乃至动用僧团的物品,等等诸如此类的物品,拿去巴结权贵,或者去攀缘那些在家人,这种出家人被称为污家。

2.                   不正行。比如作为一位出家人,他经常去摸那些在家人、那些俗家小孩的头,帮在家人服务,传递信息,这些都是佛陀所谴责的不正当的行为方式,这个称为不正行。

3.                   恶行或者称为非行。如果出家人跑跑跳跳、下棋、打牌、玩游戏,乃至到跑步、打球等等,这些都是称为恶行或者称为非行。

4.                   语的不正行。如果一个出家人为了要讨好在家人而说了一些阿謏奉承的话或者豆汤语或者说一些不适合出家人说的话,这个称为语的不正行。

对于僧团来说不正行包括什么呢?

1.                        身的不正行是指一个人如果没有教养,不恭敬僧团里的上座,不恭敬那些长老。比如:走路的时候走在长老的前面,没有经过允许就坐下,坐在高处的地方,缠着头而行,在上座说法的时候用懒散的姿势,或者抱着膝盖,或者戴着帽子或者穿着鞋,这些都是属于不恭敬的不正行。

2.                        语的不正行是指一个人很没有礼貌,直接称呼长老的名字而不称尊者,或者直接称长老为比库、比丘;还有就是在一些上座的面前说一些很不适合的话,比如与长老说话时用‘你’来称呼,而不是说‘您怎么样’,对自己称‘我’,而不是称‘弟子’。这个也属于语方面不太好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远离了身体方面的不正行,语方面的不正行,以及身、语方面的不正行,这个称为正行。

接着再讲一下行处。对于行处,由于远离了非行处而称为行处,这里的行处是指一个人正当的去处。哪些是属于非行处呢?如果一个出家人走到妓女的地方或者去寡妇的地方,去那些年轻女子的地方或者说那些未婚的年轻女子的地方,去黄门的地方或者经常去结交那些当官的人,或者跟那些外道及外道的弟子做不适当的交际,或者与那些没有信仰的人,根本不会共鸣的人经常来往,这些都称为非行处。同时呢,包括那些卖酒的地方,那些歌舞厅,那些酒楼等等,这些都是出家人不应当去的地方。如果一位出家人,远离了这些不应当去的地方,那就称为具足了行处。

接着佛陀讲到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这里的微细,是指极微细的意思。在巴利语里面的aṇumattesu,matta量,aṇu很微量的、很细小的;罪过包括身的、语的、意的,也包括一切的戒行。也就是要告诉我们:对于很微细的戒,当他违犯了,他知道犯了这些戒有很大的过患,有很大的危险。例如:

在过去佛Kassapa咖沙巴( 迦叶佛)的时候,有一位出家人,一位比库,当时他刚出家不久,有一次他到恒河边玩耍时,由于一时兴起,他上了一条船并随手抓住了河边上的草,这种草叫做香谷草,他手上抓着香谷草,而船还在行使,他仍然抓住香谷草不放,结果呢,香谷草就被他拔断了。当时他就想,这些小小的戒没关系,就没有在乎,也没有去忏悔,之后他就离开了僧团。他离开僧团后,就一个人独自住在森林里面,从那时开始,他就在森林里面一直很精进地修止观禅,他持戒精严,然而,就是因为他年轻时犯了戒,而且明知犯了戒却没去忏悔。所以,这种戒的障碍,障住他一直在两万年都没办法证得任何更上的成就。因为在Kassapa咖沙巴( 迦叶佛)的时候,人寿是两万年。到他临终的这个时候,一种影像就出现在他面前,这时他才记起,哇,在我刚出家的时候,我一时兴起,我抓了而且拔了香谷草,正是因为我拔了香谷草,所以我的戒不清净。那个时候他想找身边的其他比库,想要把他的罪发露出来,但是找不到,因为那里一直没有其他人来过。于是他就在这种追悔、后悔当中死去了。当他死去的时候,由于那时他的心是追悔的,他记起他的戒不清净,这是不善业,那时他又后悔,这个也是不善业,所以他投生为一条龙。正是因为他一直都有禅修,所以能够投生为龙王,当他一出生为龙的时候,它一发现,哇!现在它的身体变得那么长,象竖桶一样,那个时候,它开始很悔恨,它想,唉,我在以前修了那么久,我现在仍然投生为吃青蛙的动物,那个时候它就变得很伤心,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它的名字就叫香谷草龙王。

后来这个龙王生了一个女儿,每到诵戒日,它就叫这个女儿化成很漂亮的女人到居民集会的地方去唱歌,跳舞,它的女儿在那里,用一些偈子编成歌曲,把她父亲的这些问题用歌曲的方式唱出来,而且她声称说:“如果谁能够回答我的问题,就嫁给谁。”这些偈子其实是问法的,因为它想要知道佛陀出世了没有。结果过了很久,都没有人能够回答她的问题。直到后来佛陀出世了,佛陀见到有个年轻人的善根即将成熟了,佛陀就在半路上告诉他,现在你如果想与这个龙女结婚,你要这么回答她。龙女得到了答案,告诉了父亲,所以那个龙王就知道佛陀出世了。但是,即使身为龙王,也不能改变龙是属于畜生界这一果报,所以龙也是不能够证得任何禅那等圣道、圣果的。所以在《义注》里面也没有讲到,到底这个龙王在我们的佛陀出世的时候有没有得到解脱。

但是正是通过这件事,使很多人知道,不持守微细戒的危险性。应当要很好地守护好戒,因为如果一个人受了戒,不持戒,是很危险的。它的危险性正如佛陀在《火堆譬喻经》里面讲到的,佛陀问:有两种情况,你说那种好?一种是一个没有戒律、一个犯戒的人接受居士们地供养好呢?还是一个人吞铁丸好呢?吞铁丸是怎样一种情景呢?好像一个人用铁撬把你的嘴巴撬开,倒进很热的、烧的火红的铁丸,这些铁丸把你的口腔,把你的喉咙,把你的胃,把你的肠全部都烧完,一直烧到你的肛门。佛陀说:既使一个人用铁丸灌你的嘴巴,把你的全部肚肠烧坏,都好过一个人犯戒而接受在家居士的供养。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如果破戒,一个人生活腐化、腐败的话,那他在死后将会有无穷无尽的痛苦等着他,吞铁丸只是受一时的苦。不持戒还可产生更多的过患,这点佛陀在《火堆譬喻经》里面有详细的广说。

那正是为什么见到很微细的罪过,也要知道它的危险性的原因。因此,一个人要具足戒,要持好戒。同时他还要受持学习种种的学处,学处就是佛陀制定的那些学处。

接下来,佛陀在讲了持戒的重要性之后,在讲了持戒的意义之后,就继续讲到如果一个人有第一种愿望的话,他应该怎么样?佛陀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 ‘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这是一位出家人、一位比库的第一种愿望。先解释一下:

1.                   同梵行者。对于出家人来说,有五种同梵行者,他们是:比库、比库尼、在学尼(sikkhamànà)、沙马内拉、沙马内莉;古代翻译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这五种出家五众称为同梵行者。

2.                   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喜欢就是不会讨厌;满意就是用慈爱的心、用友善的心去对待他;尊重就是去恭敬他,能够从身语意方面尊重他;尊敬他就是礼敬他。

3.                   完全的持戒。完全的持戒就是他完全的持守四种遍净戒:第一是巴帝摩卡律仪戒,第二是根律仪,第三是活命遍净律仪,第四是资具依止律仪。也就是说,应当通过没有缺失,完全的持守一切的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因为这部经是属于经教法的,在此所讲的“戒”是以经教法来分,所以“戒”才被分为四种遍净戒。如果以律教法来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止持,一类是作持。对于在经教法里面的戒更难持,要持的好,持的清净,要更难。

第一是巴帝摩卡律仪戒。巴帝摩卡律仪戒就是佛陀在前面讲到的这段话,“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这个就是对护解脱律仪戒的解释。

第二是根律仪。根律仪是当眼看到颜色,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这里讲到的“不取于相”就是不去看那些能使我们生起贪爱的各种各样的相,比如说男相,女相,清净的相等,只是停留在看的程度。“不取随相”就是不取能够使诸烦恼显现的细部特征的相,比如说看她的手很细滑,她的微笑很迷人,她说话的声音很甜美等等,不去注意这些细相,只是如实的看而已。如能做到就称为“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不守护眼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流入,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守护好眼晴,让眼睛随便乱看,就会导致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这里的“所流入”是个比喻,也就是说,烦恼与根门有关,是从眼、耳、鼻、舌、身漏进来的,实际上是“心”在起作用,因为那些好的、不好的碰撞到根门后,不善心生起,烦恼就产生了。比如:见到好看的东西、漂亮的东西,若只是“见到”那是善的果报。然而由于见到好的东西、见到漂亮、美丽的东西,人的内心会生起乐受,由于有了乐受,人们就会认为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可爱的、可意的、可喜的,正是因此有了喜欢,就会有黏着,就会有追求,这样的话贪爱就生起了。若只是看,看后内心生起乐的感受,这乐还是属于一般的乐,正常的反映,即使是佛陀、是没有烦恼的圣者,当见到了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也有可能会生起乐受,“乐受”本身并不是什么过失。错误在于,如果一个人有了乐受,他就想得到、想要追求、贪着、执着、贪恋,这样的话烦恼就生起了,这个称为贪,贪是由这样生起的。

如果从“缘起”方面来讲解, salayatanapaccaya phasso, phassapaccaya vedana, vedanapaccaya tanha,也就是因为有了六处,六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因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跟相对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即: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碰触的所缘及法所缘,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有了六处,它必定会跟外界发生关系,碰触这个是属于触,因为触,触必定它会生起的是受,无论是乐受、苦受或者不苦不乐受。

对于六入、触、受,这些都是所有的人生理的反应,对于凡夫来说呢,他就会继续这样下去,有了乐受之后,接着就会有贪爱。所以,佛陀说vedanapaccaya tanha,  tanhapaccaya upadanam,因为有了受,所以就会有爱,这就是“受缘爱”;因为有爱,就会有执取,想要贪着,这个称为“爱缘取”。

因为有了执着之后,会采取行动、造业,所以称为upadanapaccaya bhavo“取缘有”。“有”,是指“业有”,就是造业的意思,这是一般的规律,是凡夫内心的规律。而对于佛陀和阿罗汉圣者来说,是到“受”就停止了,就不会再流下去了。例如:见到好的东西,佛陀和阿罗汉圣者能做到看只是看,即保留到看的程度,感受也只是到感受的程度,佛陀也会有乐受,也会微笑,当吃到好吃的东西时,也有可能会生起乐受,但是佛陀不会生起贪,就是到“受”就已经断了,不会再继续下去,但是凡夫就会继续下去。对于“忧”也是,当一个人看到不好看的东西,看到丑陋的东西,或者说看到不喜欢的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旦碰触到那些不喜欢的东西,这时的“受”就是属于“忧”受,忧受泛指的是心对所缘的排斥、抗拒,概括的讲是嗔恨心。嗔恨心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愤怒、内心的那种讨厌、焦虑、烦躁等都是属于嗔恨心,或者看到一些所缘之后,心开始担心、紧张、害怕等也是属于嗔恨心,“嗔恨心”伴随的一定是忧受。但是对于佛陀和阿罗汉圣者来说,当见到不喜欢、不可喜、不可爱、不可意的所缘时,出现的感受是舍受,而不会有忧受。比如:佛陀遭到了迭瓦达答(Devadatta提婆达多)的暗算,乃至到他的脚,给大石的碎片扎出了血,那时佛陀的身体感受到很剧烈的疼痛,即使佛陀遭到了很剧烈的痛苦,内心生起的“受”仍然是属于舍受,不会生起忧受。而对一般人来讲,他会:“哇!他为什么要打我,我要打回他。”这样的话,生起的心是属于嗔恨心,这是忧受,或者说见到了别人整你,你就恨别人,这与是忧受。忧受必定是与嗔恨心一起生起的。正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地防护眼根,看到好的或不好的,就评判这个是漂亮的,这个是美丽的,这个是丑陋的,这个是难看的,他的内心就会作出分别。好的就取着,不好的就排斥,好的就贪着,不好的就抗拒。由于我们看东西,会分辨好的、不好的,这样的话,贪跟忧,贪跟嗔,种种的恶不善法就起来了。

如果说我们的烦恼,全部都是由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引起的,一点都不为过,是不是?烦恼其实就是这样流入的。

对耳根来说也是这样。佛陀说:实行此律仪,保护耳根,守护耳根律仪。要通过这样去守护,当耳听到声音的时候,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耳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耳根,持守耳根律仪。

听到赞叹的话,就飘飘然,趾高气昂,听到批评的话,就生气,恨不得马上反击,或者把他臭骂一顿,真可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正是由于听到后心开始分辨,这是不好的,这个说到了我,啊!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听到不悦耳的、不顺耳的声音,就会生起嗔恨;听到别人赞叹你或者别人说:“哎!今天晚上请你大吃一顿。”你会为此高兴一整天。这是由于听而引生的贪和忧。种种的烦恼,种种的恶不善法,就由这样生起。

对其它诸根来说,鼻嗅到香,舌尝到味道,身体触到所缘,也是这样。

当意识知法,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意根而住,则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意根,守护意根律仪。

对诸根的防护,眼耳鼻舌身相对来说是粗的,最难守护的是意根,因意根经常会生起贪、嗔、痴三毒。因此,我们若是把意根守护好,前面五根就很容易守护。当然不是说只要守护好意根,就可以随便乱看,随便乱听,也不能理解为心不执着就可以,就能够守护好。只是想强调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意念,你自然就不会去做。但不能理解为:我没有这样的意念,我去做了就没关系。

第三种是活命遍净戒。活命遍净戒是远离违犯为活命之因而制定的六种学处。是佛陀制定的六种有关于一个出家人涉及到获得必需品、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六个戒以及远离诡诈、虚谈、作暗示、做诈骗,以利求利如是等诸恶法,称为活命遍净律仪。或者说在经典里面也提到了有四种方法,就是称为上口食,下口食,方口食跟四维食。这里的食是指活命,就是取食,拿东西来吃。“上口食”就是一个出家人如果通过仰观星宿、看天文、帮人家占梦、看一些日蚀等等方法,来获得他人的供养或钱财的,这称为上口食。“下口食”是通过挖地、种一些农作物、耕田种地等方法,而获得一些生活用品的,这称为下口食。“方口食”是指通过算命、给人家看相、看风水等方法,来谋生的,这称为方口食。“四维食”是指通过攀缘居士、巴结在家人、巴结权贵、为在家人服务、做跑腿等方式,来获得供养的,这称为四维食。如果远离了这四种邪命,而通过受别人信施而食,称为活命遍净。

第四种遍净戒是资具依止戒。“资具”是指生活必需品,“依止”是我们所依赖的,出家人生活所必须要用到的。这是指作为一位出家人,应当对每天所需使用的袈裟、饮食、住所和药品作如理地省思。第一对于袈裟,我们每天都应当如此地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之衣,只是为了防御寒冷,为了防御炎热,为了防御虻、蚊、风吹、日晒、爬虫类的触恼,只是为了遮蔽羞处。这是对袈裟的省思。也就是正确的省思它的用途。第二,是如理地省思食物,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食物,不为嬉戏,不为骄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只是为了此身住立存续,为了停止伤害,为了资助梵行,如此我将消除旧受,并使新受不生,我将维持生命、无过且安住。这个是对于食物的,我们每天所受用的食物的省思。第三,如理省思所受用的坐卧处,就是住处,只是为了防御寒冷,为了防御炎热,为了防御虻、蚊、风吹、日晒、爬虫类的触恼,只是为了免除季候的危险,而好独处(禅修)之乐。这是对于住所的省思。第四是对所服用药品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只是为了防御已生起的病苦之受,为了尽量没有身苦。这是对所服用药品的省思。

当一位比库,他能够守护好护解脱律仪戒,能够守护好根律仪戒,能够守护好活命遍净戒,以及守护好资具依止戒,他能够很好地守护,这个称为完全地持戒,也就是他的戒能够持得很好。唯有这样,才是这里所讲到的,是属于戒的具足者。那好,我们今天这部经先讲到这里,现在大家一起合掌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返回 玛欣德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若希望经》二
下一篇:《盐块经》四
 入出息念 第三节、去除五盖
 《清净道论》讲要 第三讲:止业处 第一节、七清净
 佛陀教导过智慧之光吗?
 沙门果经4讲
 禅林开示 第五讲 除障与修福
 沙门果经2讲
 世尊的十种德号
 《清净道论》讲要 第三讲:止业处 第三节、四十种止业处
 《大念处经》开示(十)
 《若希望经》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关斋戒里的“过午不食”指的是几点?[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很多信众喜欢在佛菩萨诞日、吉祥日放生,这样好吗?[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常有人说,佛法不离世间法,那么世间法是否就等同于佛法?如何让佛法融入世间法,而不是蜕变为世间法?[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离苦得乐与老实修行[栏目:法忍法师]
 生死平等[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生命的意义[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善自珍重[栏目:拈花说禅]
 牵业[栏目:白云禅师]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 千里长轨人生路[栏目:铃木俊隆]
 乐善好施,乃获吉地[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