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保证不退人身,一直都修行?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56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保证不退人身,一直都修行?  

如果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刚才所说的十六种观智,其中如果大家完成了第二个观智.这个观智就是缘摄受智。如果一个人证得了缘摄受智,我们称为小须陀桓,也就是小初果圣者。他不是真正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禅修者在修名色辨别智的时候,他已经能够照见所谓的人、我、众生、男人、女人,其实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并没有所谓的灵魂,所谓实质的东西,它只是一堆的名色法,在那边生灭、生灭的名色法而已。由于他已经证得了名色辨别智他懂得去怎么去辨别这个是色法、那个是名法,他通过相、味、现起、足处这四种法去辨别一切名色法,这样他就证得了名色辨别智,这是第一个观智。第二观智就是在名色辨别智的基础上,他再去查名色辨别智的因。我们现在说到的这一堆五蕴、这一堆身心名色法,只是一堆果报而已,果报五蕴。之所以是果报,那必定会有因,那因是什么呢?因,就是我们前世造的业。没有业不会有果报,我们造了业,因缘成熟就会受果报。而我们去查去生造的是什么业?就可以通过因、缘起的方法,去查找我们过去造的什么业。因为大家现在都是人,能够投生为人必定属于善的果报,善的果报是由善业造成的。我们在过去生造了善业以后,在前世临终的时候善业成熟,所以我们能够投生为人。那我们再去找,我们可以破今生和过去世之间的环节,去找过去世的因。过去生我们造了什么业,过去生你是不是曾经到了寺庙里面,见了出家人很欢喜,以今生可以成为出家人;是不是你当时布施或者你出家人做了什么善业,在你临终时你忆起这些善业或者你的善业成熟,所以你今生投生为人才能出家.,这些都要靠你如实的去知见,如果你找到了过去因和今生果报的关系,然后你去分辨过去因和现在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你再去找更前世的因,第二世、第三世,有时并不一定是我们过去生造的业今生成为人,也有可能是过去很久之前造的,我们就这样追查,大概追查了几世之后,我们再继续追查后世的。总之,我们就是要连接过去世,今生和来世,这三世的因果关系,过去世你有烦恼会造业,由于烦恼的支助,这种业成熟而带来了回报。如果今生我们不如理作意的话,我们会生起烦恼,烦恼又再去造业,这种业如果在我们临终成熟,又会带来下一世的结生,然后下一世就继续这样轮回下去。当一位禅修者可以透视三世的因果关系,他就不会怀疑是不是有过去世啊?今生是不是无缘无故来的?我从哪里来?他不会怀疑。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过了度疑清净,缘摄受智就是指他已经把握三世的因缘、缘起的关系,所以这是十六观智中的第二观智。如果这两种观智都已经把握好了,已经生起了这两种观智。那么他在下一生,就不会失去人身。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一个禅修者生起了缘摄受智之后,在这个阶段由于他暂时镇伏了邪见,就是指执着于有我、有灵魂、有本体这些邪见,而且他也已经暂时的去除了对三世、对因果法则的疑,这个时候他叫做小须陀恒果。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修到什么时候可以修观?如何保证下一生可以继续修行?
下一篇:慧解脱阿拉汉还需要学习神通吗?
 请问无明不在五蕴之中,无明在哪里?
 假如一个人在北方死亡心灭去的,结生心可能南方或国外更远的地方结生,怎么..
 以第二个心念看第一个心念,觉知是否属于心念的范畴?
 怎样区别佛法究竟谛的见解与世俗谛的见解?
 在国内如果不工作就不可能生活,不知道想一心禅修求解脱的人,怎样的做法才..
 如果说今生证得阿罗汉了,那他还能不能行菩萨道?
 目前南传佛教国家的几个派别,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修四界能看到固体的四界吗?
 证入三果和四果的圣人可以入于果定,入于果定是不是相当于暂时进入涅槃界呢..
 修行佛法对修行者有什么身心方面的基本要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三节 「神」的意蕴与神不灭的论证[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数沙[栏目:达照法师随笔]
 莲师伏藏精华藏传秽迹金刚洗礼功德、传承来源[栏目:唐巧奥萨堪布]
 四十一、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Using Electrotherapy to Clean the Air[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我是一个居士,工作很忙并担任职位,免不了要吃喝,若不喝酒、不杀生(宴席),同事、领导不理解,将影响工..[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佛教中如何对治我们的烦恼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解深密经语体释 分别瑜伽品第六[栏目:演培法师]
 Protecting One’s Mind[栏目:Thrangu Rinpoche]
 唯识二题刍议(胡晓光)[栏目:唯识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