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念佛
1 禅定,是自己有主宰、有主见,不为外境所动。
2 禅的意思是静虑,也叫止观。
3 “止”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观”是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4 佛法不管是哪一宗,显教密宗,各宗各派,都重视禅定。
5 无量法门都是修禅定,离开禅定就没有佛法了,可见得禅定非常重要。
6 佛法的修学着重禅定,不着重研究。
7 经典越研究是越糟糕,越差错;你心定,你心清净,你就全都明了了。
8 所谓觉心不动,你只要心定下来,就与你的觉性相应了。
9 佛法不是知识,它是智慧。
10 知识是从分别心里面显现出来的,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显现出来的,它不一样。
11 念佛人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禅定。
12 佛法法门虽然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是说明方法门径很多,修什么?统统修定。
13 定是佛门修行的关键,也就是说,我们要恢复本性、恢复真心,用什么方法?用定。
14 教下讲“止观”,“止观”就是禅定。
15 念佛人讲“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那就是禅定。
16 净土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禅定。
17 没有一个法门不是修定的,你认为只有禅宗才修定,那你就搞错了!
18 禅定不是心里什么都没有,不是的,禅定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动。
19 禅定不是闭着眼睛参,是睁着眼睛参的,六根见外面六尘境界清清楚楚。
20 要不要打坐,跟“禅定”没什么大关系。
21 真正高明的“定”没有迹相,行住坐卧都是“禅定”,嬉笑怒骂也是“禅定”。
22 《坛经》里面说: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
23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不着相,就叫做“禅”。
24 心里不起贪嗔痴慢,心里清净不起烦恼,就叫做“定”。
25 《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
26 佛的心是“定”的,凡夫的心是“动”的。
27 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变成智慧、变成禅定。
28 凡夫可怜,凡夫一接触外面境界,它就变成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我们必须要警觉的。
29 修学的功夫,初步就是伏烦恼。烦恼伏住,在念佛法门就是功夫成片;如果烦恼伏不住,功夫没成就。
30 修行人要喜欢寂寞,心常住定中,才能成就。
31 有道行的人,言语必少,因为他的心是定的。
32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练习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动。
33 “如如不动”就是内心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
34 六根接触六尘,不被外相所迷,什么境界现前都不动。
35 你把“能见所见”舍掉,心清净了,很容易得定,定境会现前。
36 世出世间,没有一件事可以打动我们的心,即入了一真法界。
37 无愿无求,这就是空,就是“三昧”。
38 “三昧”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
39 正受就是禅定,禅定才是真的正常享受,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
40 “念佛三昧”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处事待人中,才是真正的禅定。
41 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方法、手段那么多,都是修定,换句话说,都是修清净心。
42 念佛法门是八万四千种方法之一,我们用这个方法修清净心。
43 《阿弥陀经》里面最重要的两句话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八个字是全经的主体、中心。
44 用什么方法修?就是用一句佛号,直截了当修一心不乱、修心不颠倒。
45 一心不乱是最高的禅定,性定,称性的大定;心不颠倒是最高的智慧,所以念佛声声都是福慧双修。
46 念佛功夫有三个等级:初步的功夫就是功夫成片,这个没有得禅定,是相似的定;念到事一心不乱,那就是禅定,所谓念佛三昧;念到理一心不乱,那就是上上禅定。
47 修行有没有真功夫,就是最后那一招,看你怎么走法。
48 真正有功夫的人预知时至,没有病苦,如入禅定,这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