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下士道的修学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8

下士道的修学

   下士道的重点,是发起希求后世利益之心。
   从追求现世乐转向追求后世乐,乃下士道修行应有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念死、念三恶趣苦认识现世乐的短暂无常,一方面通过皈依三宝、深信业果、止恶行善完善下士道的修行。前者是理念,后者是手段。
   念死和念三恶趣苦,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摆脱对现世的贪著。世人多以现世乐为重,甚至部分出家众也不例外。不少人初出家时的确是为了追求真理、了生脱死,但时间一长,往往耽于寺院清净、闲适的生活而忘却曾经有过的追求,忘却生死大事。
   贪著现世乐,不仅要为此奔忙,更会引发无尽烦恼,甚至造作恶业。所以,《道次第》特别强调应“舍弃今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修行者来说,“舍弃今生”可谓意义重大。一般人或许会不解:“舍弃今生”是鼓励自寻短见吗?当然不是。它所要说明的是:唯有舍弃对现世幸福的贪著,才能与修行相应,才能脱离轮回乃至成就菩提。反之,不仅成就无望,今生也未必过得自在。因为贪著是引发烦恼的根源之一,就像布满伪装的陷阱,使我们被吸引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身陷其中,蹉跎一生。
   如何才能远离贪著?必须真切地念死、念三恶趣苦。这种念,不是有口无心地说说而已,还须通过不断观修来巩固。如果我们时刻忆念死亡的步步逼近,忆念恶趣的惨烈痛苦,如何还敢贪著现世的短暂快乐?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皈依三宝、深信业果、止恶行善培养增上善心,这是成就人天果报的基础,也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学佛,无非是止恶行善。恶的心行能招感三恶趣苦,而善的心行将带来人天善果乃至无上菩提的成就。
   过去,我们总认为人天果报是有漏的,学佛者毋须追求。《道次第》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暇满人身乃成佛修行的基础,并与佛果功德不相违背,为佛果功德所摄。当然,得到暇满人身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借助这一身份修学佛法,成就解脱乃至究竟、圆满的佛果。
   对于佛法修行而言,下士道是基础。正因为是基础,所以格外重要。前些年,我讲过《十善业道经》,主要围绕因缘、业果对十善业道进行论述,也涉及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层面。因为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皆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将佛法概括为三乘或五乘,并非《道次第》所独创。但宗大师在本论建构的,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为三主要道的修行次第独具特色。其中,下士道和中士道属于出离心的范畴。以念死、念三恶道苦、人天乘苦乃至苦集(苦因)而渐次出离。无始以来,我们基于对五蕴身心世界的贪著,造作杀盗淫妄种种恶业,形成力量强大的凡夫心。倘若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只恐欲速则不达,故应一步步走向究竟出离。而这些修行又必须建立在深信业果的前提下,因为生命是缘起的,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结果。


2007年10月修订版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暇满、义大、难得
下一篇: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萨道的修行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目录
 烦恼、业、果报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暇满、义大、难得
 业的认识
 承前启后的中士道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黄莲集 教理篇 二十三 我与法[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隐士[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佛教格言集萃(慧吉)[栏目:佛教格言]
 文政~题胜业寺[栏目:禅诗三百首]
 七月增加读诵《地藏经》是否算夹杂?[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1998年 一日禅 (上)[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学艺[栏目:拈花说禅]
 念佛人应该如何修忏悔来化解冤业?一定要按照仪规来念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改命需先认命,抗命就会没命[栏目:寂静法师]
 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