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67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暂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把死亡看做解脱苦难的机会和进入天堂的机会而盲目乐观,或采取愚蠢的自杀行动。

  “死”是人的生命结束,离别家庭亲人,放弃一生所有东西的可怕的结果。没有一个人不怕死亡。说不怕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佛祖教导人们认识生、老、病、死、苦,立志摆脱生死轮回,积极战胜死魔。在未能摆脱生死,因业力取得人身时,要懂得得到人身不易,生命短促无常,要懂得珍惜。以人生无常为动力,积极向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损人利己的缺德事,临终时没有恶业的沉重包袱,没有内疚,轻松愉快,顺其自然地闭上眼睛,这是一般人的死法。

  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恶行善,诵经念咒,净化业障,临终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积德,修习禅定胜观,死时入定坐化,化骨出现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习梦瑜伽,死亡中阴瑜伽等,将死亡和证道相结合,生前死后,出现异乎寻常的各种奇异征兆,以示成就。

  这只是粗略的分类,细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类。

  总的来说,修行人死亡没有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和表现,可以得到善终善逝。而且,苦乐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就可以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既然佛教是“无神论”,为何还有众多神佛呢?
下一篇:佛教利乐众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种方法吗?
 禅宗的“见性成佛”就是密宗的“即身成佛”吗?
 什么叫皈依佛教?
 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只使用手摇转经轮或电动转经轮能否圆满资粮?
 决定有情转世轮回的因素是什么?
 如何理解“法尚应舍”?
 为何说修胜乐系在末法时期容易成就?
 何谓业印,何谓智印?
 有人自称是正宗密法传人,但其法脉只有两三代人的传承,此传承可信吗?..
 藏传系大多认为必须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作成佛之基石,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究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天念一百万声佛号,有部分的人达到不念自念,是否如法?[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记忆里的阵阵花香[栏目: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禅与心脑的体验[栏目:妙华法师]
 第二篇 平等的两性关系 - 经典中的两性观[栏目:觉情书]
 什么是善根、不善根?[栏目:向智尊者]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3)[栏目:惟因法师]
 真正的皈依[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七课 大天五事与上座大众两部的分裂[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栏目:星云法师]
 《正理经》简读之十六[栏目:刚晓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