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到世间来干什么的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0

人到世间来干什么的

我们看佛陀一生的行谊,初发心是在做太子的时候,看到世间众生的痛苦,经典里面所记载的,说他出去郊外去参观考察,看到生老病死,他体会就很深,那个时候他才十几岁。十九岁离开家庭,舍弃了王位,舍弃了富贵的生活,这是给我们示现的,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世间荣华富贵不是真的,不能长久,凡是不能长久的一定要舍弃。学什么?去找真常,真正能长久、永恒不变的,我们要求这些。虽然初发心的时候没说出来,可是这里头的意思统统具足,圆满的表现出来。首先告诉我们,人生在世间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生之苦不谈,生的苦我们早忘掉了,可是佛在经典里面讲生苦讲得很详细。可是要不是菩萨、不是阿罗汉,就很不容易体会到佛说的生苦。佛讲一个人投胎,在母亲胞胎里面七天七天的变化,你说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也没有X光,佛怎么知道的?讲得比现在科学家所观察到的还要详细。用现在的科学,只能够观察到他在胎胞里面的变化,是肉身的变化,而佛能够说他的情绪、感受的变化,这是我们现在科学技术还达不到的。所以佛经里头确实有高等科学,我们读了之后感到非常的惊讶,佛没有一样不知道。

所以,对於人到这个世间来为什么?他在经上一句话道破,人到世间来干什么的?人生酬业,酬是酬偿,业是业报。你来干什么的?过去生中修的善,你来享福的,过去生中造的罪业,你来受罪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讲一般关系,六道众生迷惑颠倒,迷失自性之后,这个关系是什么?关系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关系,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遇到。关系到最重的时候,最严重的时候就变成一家人,疏一点就变成亲戚朋友,没有关系的人,你这一生见面招呼都不会打,陌生人,不相识。我们走在路上,素不相识,见面他对我笑笑、点点头,那都是过去善缘,我们见面可能一生就这么一次。也有遇到的,也是个陌生人,见面他就讨厌你,瞪著眼睛,好像很不高兴,那也是业报。这是最轻的,一生当中就碰到这么一次,那就报了。你从这些微细地方去观察,佛说的业因果报丝毫不爽。

这里面含的很深的意思,就是教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真正明白的人、觉悟的人,他要做的是什么?他要做的第一个是消自己的业障,第二个要化解怨结,不但不跟人结怨,过去今生所结的怨,那是不知道,迷惑了,结的怨,现在要把它化解。这两桩事情做到之后,才谈得上精进不退。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疏忽了人伦
下一篇:真诚心、爱心才能化解仇恨
 轮回之心
 再痛苦都不能自杀
 疏忽了人伦
 念佛拜佛为什么会昏沉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积财哪有散财好
 老实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欲望一起,要马上想到后果
 念圣贤书
 佛菩萨不会这样小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寒山心性诗的法脉渊源[栏目:荆三隆教授]
 关于内修与外弘关系的一点思考(法源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佛说净土法门之原因[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坚固完美持守菩提心[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1997年 禅修营第四天[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五 第四十章 过好三关 灭除颠倒乱想[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四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密教首重师承论(孙景风)[栏目:择师知见]
 黄花与翠竹[栏目:心美·一切皆美]
 出三藏记集 31 比丘大戒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