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间佛教的经证 救护众生之道
 
{返回 人间佛教的经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5

救护众生之道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

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乐,方能究竟,犹如开垦荒地,必先耘除草秽,再广植嘉苗,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经云“大悲为上首”、“大悲为根本”、“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在世间上,父为资形之始,有教诫养育之功,大悲心能滋养善德,所以说“大悲心为父”。《华严经》中举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缘由,分别为:观众生之所依怙、观众生根性不调顺、观众生缺乏善根、观众生长夜惛眠、观众生行诸不善法、观众生为欲所缚、观众生沈没于生死海中、观众生长婴疾苦、观众生不欲行善法、观众生失诸佛法,值得我们深思效法。

二、菩提心为母

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念。发心行善,若为求人天福报,福尽仍会堕落,即使一时受胜妙乐,总在轮回之中;若为求自了生死,一旦结断根败,永不复利,即使听闻佛法,也无法兴发无上道意,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什么是菩提心呢?简而言之,菩提心以中道实相为体,以四弘誓愿为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用。菩提心有如母亲一般,孕育我们的慧命,所以说“菩提心为母”。

三、善法为知识

知识是朋友的异称。善法指顺理益世之法,佛法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乃世间至善之法,例如:了解四圣谛、三法印能洞彻世间实相,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勤行三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凡此像善友一样,指引我们如法修持,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所以说:“善法为知识。”

四、能救护众生

从缘起性而言,无始劫来,众生共生于世,彼此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利他等同自利;从平等性来说,一切众生法性一如,都能成佛,因此,大乘菩萨道最终的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经云:“佛法在众生中求。”我们惟有抱持无量的大悲心,发起崇高的菩提心,广行善法,才能救护众生,成就无上佛道。在世俗上,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善友助成我们的事业,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样地,在佛道上,我们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长养慧命,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以善法来增上我们的道业,善法就好比我们的菩提法侣;我们以弘法为己任,弘法是我们的家务;我们以利生为抱负,利生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学佛不须离世避俗,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佛法,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返回 人间佛教的经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间佛教的经证 精进
下一篇:人间佛教的经证 离人我是非之道
 人间佛教的经证 信心
 人间佛教的经证 端正的真义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妄语
 人间佛教的经证 孝顺之益
 人间佛教的经证 修行之道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杀得安隐
 人间佛教的经证 说话的艺术
 人间佛教的经证 救护众生之道
 人间佛教的经证 吉祥行
 人间佛教的经证 粗言与善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4.怎样判断真法?[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论佛学次第统编[栏目:太虚法师]
 孽钱食报[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三恶道与三善道众生之苦[栏目:达真堪布]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九集[栏目:圣宇法师]
 佛陀头痛的因缘[栏目:上师讲故事]
 呼吁理解佛教[栏目:楼宇烈教授]
 佛教的爱情观(宽运法师)[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如何修行[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佛法概论 第九章 我们的世间[栏目:佛法概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