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5

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人间,都不会离群孤立,每人都有他的亲戚眷属。有些人当然很重视家庭里面的眷属,但有的时候,也因眷属而发生一些不满的怨言。俗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就是家里的夫妻、父子、母女那么亲的眷属,有时候,也说他是冤家,把他看做是修学佛法的障道因缘,因此,有些在家居士,为了要想学佛,也像出家人一样,把亲戚朋友一个个的疏远,然后才算是皈依学佛。
  其实,学佛并不需要离开亲戚朋友,而应该是越多越好,我们生活在人间,亲戚眷属之间,要紧的是大家如何彼此互相尊敬,和平相处,使我们的眷属成为法侣道友,感情融洽,和谐愉快。

  (一)眷属因缘好,相处在和敬

  眷属相处,不能相亲相爱,反而成为仇敌,视为冤家对头,这个原因何在?
  人和人相处,难免有一点利害关系,彼此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如果大家太计较,就不能和敬相处了,甚至老是喜欢算旧帐,常常记着仇恨,好的事情不记得,坏的又记一大堆,彼此之间怎么能和敬呢?
  我国圣贤有一句话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又说:「家和万事兴。」因为眷属因缘好,要大家彼此和谐,彼此尊敬,不算旧帐,不要计较,不要比较,这是眷属和敬相处的必备条件。

  (二)自由应尊重,利害要看轻

  法国罗兰夫人说:「不自由,毋宁死。」历史上的暴政,使多少百姓不惜自身性命,此起彼落的反抗,为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争取生存的自由。公元一九六四,越南教难,多少高僧大德,有的以火自焚,为教殉道;有的自残身体,为教牺牲,这是为了什么?为的是争取信仰的自由。
  无论在哪里一个地区,哪里一个行业,哪里一个团体,哪里一个家庭,甚至哪里一个人,都是需要自由的;而每一个人,思想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需要也都不一样,这许多人相处在一起,即使是家庭中的眷属,也没有办法使大家的思想习惯相同。思想不同,最好的办法是彼此要互相尊敬,互相包容,这才能彼此互相存在。
  唯有尊重他人的自由,彼此相处才能和谐;有的父母,他只有一个儿子,对儿子的婚事管得太过分,儿子有对象了,他就偏偏不允许儿子讨那个媳妇,禁止儿子与女方来往;或者只有一个女儿,就偏偏不给女儿嫁给她心目中的对象。像这样的父母,太过分管制儿女的婚姻,往往会产生反效果。
  有时候,做父母的人,看到年轻儿女们,不能与自己一样,信仰佛教,反而去信基督教,很不高兴,就想尽种种办法要把女儿的信仰转过去。当然,运用一种方便,使家庭能有相同的信仰固然好。但是,如果没有方便,徒使家庭里的份子,因为信仰而感情破裂,这也是划不来的。一个家庭里面的眷属,年龄有差距,思想有不同,习惯也不一样,这不要紧,主要的是彼此要相互尊敬,要和谐相处,不可以太自我,大家能把握这个原则,自然能有好的效果。

  (三)若要人赞美,多付苦与辛

  一个人要博得别人的赞美,就要自己多付出一点辛苦与牺牲。没有流汗,就不会有成果;没有成果,又怎能博得别人真正的赞美呢?我国有一句成语说「实至名归」,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付出辛苦代价而有的赞美,叫做谄媚阿谀,并不是真正的赞美。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建设佛国净土的人间佛教
下一篇:追寻人间佛教思潮之源——从两岸佛教与社会看吴越文化(邓子美)
 千山竞秀、万壑争幽——人间佛教的菩萨身手(释昭慧)
 同体大悲及其在人间佛教中的意义(方用)
 打造人间佛教的文教空间(释传道)
 《贤愚经》与人间佛教的精神(耿铭)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宏印法师)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高振农)
 略论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贝叶堂)
 人间佛教中净土思想的实质及其现代价值(刘成有)
 人间佛教与普世伦理(蒲长春)
 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侧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一种幸福观的教育[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菁华语录[栏目:星云日记]
 三棵树苗[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一心不乱往生乎?信愿持名往生乎?[栏目:张秉全居士]
 34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心然法师编述)[栏目:04 本迹灵感]
 开发心田 1996.8.1~1996.8.15[栏目:星云日记]
 试论佛学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影响(张学强)[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平凡的一生[栏目:印顺法师]
 大悲咒[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