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菁华语录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5

星云日记
菁华语录 
 

  梦中说梦
  作梦是一种独头意识的现象,

  人生已如梦,

  何必再梦中找梦?

  有梦也许有一点预兆,

  无梦也不一定要再求梦中了解。

  精华语录

  尽管思想不尽相契,但在圆满的大前题下,仍能互尊互重,实是“融和”的最佳典范。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本身具足丰富的学识、能力、经验和条件外,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做适当的事情,是很重要的。

  佛教非常赞美苦修,因为苦行不仅是意志力的训练,也是一种修行;而丰富的学识不但可以励己,也是度众的法门,所以在佛门非常注重“行解并重”。

  佛教的复兴不在寺院的多少,不是僧数的有无,而是在佛教教育的普及。

  智能,是人生的透视,是微妙的颖悟,是经历的结晶。

  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怀有无限希望,所以希望是生命最美好的特质。

  为人处事,只要在相处共事上能秉持着:“异中求同,同中存异”的原则,一切不为难矣!

  求同,就是彼此在观念、理想、目标、信仰、宗风上必须相同、一致。

  存异,就是彼此在做事的方法、技巧、风格、轻重、分寸上,可以因当时因缘的情况、个人专才的适用、事物特性的发挥,而容许彼此各异的存在。

  将“是说成非,非说成是”是打妄语外,而心中不诚实的意念才是妄语的根源。 

  逆增上缘

  记忆中的沙弥生活,

  不曾有人爱护、关照,

  都是在重重的逆增上缘中,

  自我成就自己的佛道,

  因“信仰”的价值

  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耐力、忍力、愿力有多少,

  学佛道上就有多宽广。

  精华语录 

  “优秀”并不是用口说的,是要有条件的。如何才能“优秀”?内在要有智能、理念,外在要有风度、威仪。

  佛教对现代教育的看法:

  一、生活重于知识。

  二、道德重于功利。

  三、普济重于个己。

  四、自觉重于接受。

  “长老”的定义,是以其资格、声望、年资、超然、公正、威德等条件成就的,而非以年高为是。

  一个心中没有大众的人不能引导大众,身为领导者要懂得爱护属下,将欢喜、轻松、幽默散布给属下,在人情事理上,彼此互尊互重,在协调包容中共事,才不会彼此削减力量。

  职务愈高的人,愈需要有直言不讳的属下。

  奉献是福分,不是负担。

  成见愈少,生命愈宽广。

  一般人以为皈依就是受戒,有很多戒条要守,所以不敢皈依;其实皈依只是表示自己信仰佛教。

  一般人认为皈依就要吃素,其实对皈依者而言,吃什么并没有限制。

  人如果都能往好的、善的、美的方面去想,这世间就可爱多了。

  横的协调,竖的联系,是最周到的做事方法。 

  把心找回来

  一个家没有主人不成家,

  一个人若没有心则不成人,

  故,任凭一生事业、财富、

  名利有多么辉煌,

  最重要的仍是要将自己的心找回来。

  精华语录

  深感时代的变迁,宗教在化导社会上必须走出寺庙,积极加入民间社团活动、环保、人权……本着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沟男睦垂匦纳缁幔攀亲诮掏接〉脑鹑巍?/span>

  人不要做行尸走肉,要内外一如,人非只有一世,人死后,心识是要“搬家”的,故心要好好经营。

  人心随着五欲六尘在飘荡,吃、喝、玩、乐、好名、好利,任其放纵,致使人心不安,失落了自己,故要在换心、改性、回头的当下,将迷失的心找回来。

  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凡事没有绝对的。

  修行要保有平常心,不忘初心(保护当下一念),不失正念(不轻易随外境转),最为重要。

  生命不可有丝毫的浪费,每一天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人生旅程的一段。当生命之轮不停向前转动时,我们又怎能放慢脚步?

  “成年”的定义,并不是年龄的累积,而是能负责、肯担当、知奉献、除恶习、去放逸,并有喜悦的人生观,随时懂得将欢喜散布给人。

  对别人的示范力量,就是自我成熟。

  生命是累积的过程,珍惜它便是钟爱自己。

  知识是学来的,智能是悟得的。

  要化导一个人,慈悲的言行、关爱的心怀,比任何方法都受用。

  “无常”很好,让我们有机会改善现实,应好好珍惜。

  广结善缘

  人的福报如银行存款,

  “生来之福有限,积来之福无穷”,

  故要广结善缘。

  精华语录

  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歉处常存好心。

  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动人善愿其量无涯。

  一个人的功业非靠年岁成就的,有志不在年高;在世间上的寿命多久并不重要,重要在于精神上的寿命。

  工作与休息要互相调理,在工作中,不感觉到辛苦;在休息时,培养随时都可以再工作的活力,就能做到人忙心不忙的安然态度。

  污泥可以长出莲花,寒门可以出现孝子,烦恼可以转为菩提,甘甜是从苦涩中转来。故一个人除用心于工作外,还要珍惜从工作中所得到的功德、慈悲、修身、惜福……等利益。

  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才能为实现积极生活的目标铺路。

  不凡的生活,是来自每一分钟的深刻体认与实践生命的意义。

  在人生的舞台上,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应以主角的心情上台尽力演出。

  “自我学习才是进步之方。”把一切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就会很快进入状况。

  人生幸福之道:

  一、对生活乐观进取。

  二、对工作胜任愉快。

  三、对事业进取有恒。

  四、对未来充满自信。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光普照 1992.9.1~1992.9.15
下一篇:广结善缘 1992.8.16~1992.8.31
 平等的慈悲 1993.3.1~1993.3.15
 菁华语录
 欢喜与融和 1992.5.16~1992.5.31
 放眼世界 1991.2.1~1991.2.15
 有愿必成 1993.6.16~1993.6.30
 功德果报 1996.4.1~1996.4.15
 善听 1995.10.16~1995.10.31
 爱的摄受.力的折服 1994.3.16~1994.3.31
 自我教育 1995.11.1~1995.11.15
 慈悲是宝藏 1993.1.1~1993.1.1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多芒 Dhomang Monastery[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陈光标儿子的一封信:父亲的裸捐与我的未来[栏目:积德改命]
 暴风眼中有平安—SARS后的心灵对话 抗SARS心路历程分享[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小河里的流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植物没有灵魂,割、煮会不会痛苦?[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八关斋戒开示[栏目:海空法师]
 科学能替代佛法吗?(罗颢)[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国王变奴隶[栏目:佛本生故事]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现代僧伽教育的省思[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