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乐集 题解
 
{返回 安乐集·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98

题解  

  《安乐集》汇集了有关往生西方安乐净土的各种经论要文。「净土」是相对于「秽土」而言。佛教认为,我们芸芸众生所居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净之物,是为「秽土」;而诸佛以其所行之功德及所立的各种誓愿力而成就的国土,则清净无垢,充满了光明和喜乐,因此称为「净土」。在诸佛净土中,尤以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更为殊胜。

  据佛经中讲,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以黄金为地、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种种宝物严饰阶道楼阁。还有以各种宝物装饰的栏楯、罗网和行树等。此国土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当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和宝罗网时,都会发出微妙的乐声,听到这些微妙的音声,众生即会自然生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生于此国的众生,都有一心向佛之不退转心,他们没有诸般苦恼,唯有种种欢乐,因此阿弥陀佛的净土被称为「极乐净土」或「安乐净土」、「安乐国土」等。

   如《无量寿经》就说阿弥陀佛国土「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本书以「安乐」为书名,明确地显示了本书的宗旨是在弘扬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教义。

作者

  《安乐集》的作者,是隋唐时大力弘扬净土教的大师道绰。据唐代著名的佛教史学家道宣律师所作的《续高僧传·道绰传》说,他俗家姓卫,并州汶水(今山西文水县)人(另据唐代僧人迦才所作的《净土论》卷下「引现得往生人相貌」中作并州晋阳人) 。道绰生於北齐武帝(高湛)河清元年(公元五六二年),卒於唐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享年八十有四。

  道绰幼年时以能恭让而知名闾里。十四岁时(北齐后主武平六年,公元五七五年)弃俗出家,开始诵习佛教经典。

  南北朝时,正是中国佛教涅槃佛性学十分流行之时,涅槃佛性学主要讲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依据、条件以及佛的果位、境界等问题。对於这些问题,南北诸家所傅不同,各有师承。宋齐时北方僧人昙准到南方,听到南方涅槃师僧宗讲《涅槃经》,方审知此学南北各有特点。

  北方的涅槃学流传可追溯到北凉的昙无谶译出大本《涅槃经》之时。北凉玄始十年(公元四二一年),昙无谶到姑臧(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应河西王沮渠蒙逊之请译出《大涅槃经》。此经宣说一切众生,包括断了善根的一阐提人,也都具有佛性。这一学说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公元四三九年,北魏太武帝平凉州,将凉州经像法事悉数迁入邺都(今山西大同),於是涅槃学开始在北地广泛流传。

  孝文帝以後,北方傅习《涅槃》者更多。如智嵩曾以新译经论在凉地传授涅槃义旨,并著《涅槃义记》。四分律大师慧光亦曾著《涅槃疏》,其门人法上为一代名师,在北齐时曾任僧统。法上的弟子净影慧远更是齐隋门一代名师,学《地论》而兼《涅槃》,亦会著《涅槃经》十卷,所作名著《大乘义章》,常归宗於《涅槃》旨义。

  受这种环境薰染的道绰法师,当然对《涅槃经》的研究也特别重视。现在我们虽然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证明他对涅槃学研究的程度,但道宣在<道绰传>中说,他自出家以後,跟著老师学习诸部经论,特别对於《大涅槃经》尤为重视,重点弘传。他曾先後亲自开讲《大涅槃经》二十四遍,可见他对涅槃学之研究是花了很大的功夫。

  除了《涅槃经》以外,他对大乘佛教的其他经论也有相当造诣。他所著的《安乐集》,为了劝引众生归向西方净土,曾广引诸部经论,以申明净土教义。据粗略统计,《安乐集》中所引的各种经律论释多达五十余部。除了专讲净土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之外,诸如《法华》、《般若》、《华严》、《涅槃》、《大集》等经,以及《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俱舍论》等论都曾加以引证,可见他佛学见识之广博。

  道绰法师后来又在太原开化寺师从慧瓒禅师,慧瓒禅师为当时北方禅学名宿,清约雅素,慧悟开天,道名远播。道绰在其座下修习空理,颇得禅味。

  道绰法师对佛教最重要的功续还是在傅播和弘扬净土往生教义。隋大业五年(公元六O九年),他来到石壁玄中寺中(在今山西省交城县境内) ,寺为北魏、北齐时昙鸾法师所立,昙鸾在当时号称「神鸾」,一生精修净业,致力於净土教学的研究,所作《净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以及《略论安乐净土义》等,专门弘扬净土法门。他常在并州、汾州一带活动,得到许多信众的奉持和归依。道绰在石壁玄中寺见到记载昙鸾法师事迹以及显示其西方往生种种瑞应的碑文,心有感触,於是开始专修净业,大力弘扬愿求往生西方的净土法门。

  在此之前,道绰法师就对净土教义及昙鸾大师的功绩给予相当的关注。他曾搜酌经论,加以融会贯通,以便甄别料简。自从在玄中寺见到记载昙鸾大师事迹的碑文後,便舍弃《涅槃》学及其他诸般讲习,一心修习净土法门,并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据《僧传》等史料记载,道绰法师后来声誉日著,远近闻名,道俗信众慕名而赴者日接不暇。

  他为众讲解《观无量寿经》先后共约二百余遍,而且词旨明畅,比事引喻,对机应化,使听者都能各有所获。因此每当讲经结束,大众个个手掐念珠,口诵佛号,一时念佛之声,响弥林谷。即使偶有不信者,一旦接触道绰的风采,听了他深入浅出地讲解净土教义之后,也都为他的滔滔雄辩和仪貌风度所折服。

  道绰劝人念佛,以口诵阿弥陀佛名号为主。他要求道俗信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蔴豆等物计数,每念一声,便下一粒,如是念念相继,诵佛不辍,累积共得数百(万)斛。他又穿木变子为数珠用以计数,并将这种自己穿制的念珠送给众人,教他们念佛。除了劝导教化道俗众生称名念佛之外,道绰自己也勤於净业,精进不断。

  相傅他自己经常面西而坐,六时笃敬,观想礼拜,从不缺绝。一有空暇,即口诵阿弥陀佛名号,据说他自己每天要念佛七万遍。由於他的身体力行及勤力教化,山西晋阳、太原一带的道俗男女,望风成习,七岁的小儿都会诵念阿弥陀佛名号。於是,净土教义在社会上很快地流传开来。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形成和发展,与道绰法师及其弟子善导的功绩有很大关系,因此道宣也在《僧传》中赞叹说,寻求西方往生的净土法门能广泛流傅,是由於道绰法师的缘故啊!

  入唐以後,道绰声誉日隆,甚至远在京师的唐朝皇帝也听了他的名声,曾亲自驱车到玄中寺访问道绰,为文德皇后之病祈愿。道绰法师晚年仍然神清气朗,容光焕发,并不断以念佛求生西方之义教化众生,孜孜不倦。唐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四月入寂玄中寺。因其常年所住的玄中寺,属西河汶水之地,故后人又称他为「西河禅师」。

  道绰直接继承了昙鸾一系的净士思想,以口称诵念阿弥陀佛名号,愿求西方往生为修行特点。受其教化者遍及并州、汾州等地。其入门弟子有道抚、僧衍、善导等人,而以善导最为杰出。後来善导在长安盛弘净土念佛法门,以称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手段,在社会上广行教化,成为中国净土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道绰自四十八岁改信净土教後,唯以弘扬净土念佛法门为己任。他一生重念佛修行,所以他的著述留下的并不多,道宣在《僧传》中说他曾著《净土论》二卷,统谈龙树、天亲,迩及僧鸾、慧远,并遵祟净土。此《净土论)即是现存藏中的《安乐集》二卷。《唐书·艺文志》记道绰的著作,有《净土论》二卷及《行图》一卷。此外,日本《东域傅灯目录》卷下记道绰另苦《观经玄义》一卷,然这些著作,除《安乐集》外,现都不傅,因此《安乐集》一书成为我们研究道绰的佛教思想,以及研究中国佛教净土宗发展史的重要资科。

版本和内容

  《安乐集》一书问世后,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唐代道宣法师评论此书是「明示昌言,文旨该要,详诸化范。」(见《续高僧传·道绰博》),因此在唐代甚为流行。宋代以后则不见著录。近代南京金陵刻经处曾有单刻本行世。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三册中也收集了这本书。唐代以后,《安乐集》传到日本,引起日本净土教徒的重视,纷纷进行研究,并有多种注疏本出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亦将本书收集於第四十七卷(NO.1958)

  《安乐集》上下两卷,共分十二大门,每一门又分若干部分加以立论辨析,称为「料简」,所以全书共有三十八番料简构成。中心思想是将佛的一代说教,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以圣道门为难行道,以净土门为易行道,劝谕众生信归弥陀,愿求往生安乐世界。全书以《观无量寿经》义旨统以贯之,著重於破除异义,弘扬净土教义。

  《安乐集》上卷共有三大门。

  第一门从所处的时代和众生的根机来说明净土法门易修易行。书中说,假如教义与时机相应,就容易修行证悟,反之则难以入门。书中认为现时众生,因离佛陀时代久远,故而正应当忏悔修福、称念佛号,才能灭罪得福,求得净土往生。

  接著书中又详细说明了阿弥陀佛及其西方净土的果位功德。道绰判定,阿弥陀佛是报身佛,他昕教化的极乐庄严西方净土,是由阿弥陀佛所行功德感应受报而成就的报土。故而西方极乐世界的果位上通诸佛、菩萨,下达世俗凡夫。智浅机劣之徒,只要信奉弥陀佛愿力,一心称念佛的名号,必能往生西力净土。

  第二大门主要告诫凡是希望将来往生西方净土的信众,必须先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指欲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大愿心。道绰认为只有先发此菩提大心,才有可能修得往生。因为菩提是无上佛道之名,因而此心广大、究竟、长远、普备。道绰在此门中还批评了大乘佛教其他一些派别对净土门的异见,最後又著重强调称名念佛的方法和效用。

  第三大门再次明确指出净土法门是时教相应的方便法门,是末法时朗的易行之道。书中以龙树《往生论》为依据,认为在末法时期若想以自力修成佛道,有如陆路行走,比较辛苦,故是难行之道。若依佛的愿力,修习各种净业,愿求净土往生,好像舟行水中,较为易行,故称易行道。他说在当今末法时期,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他还宣称,即使会经造恶之人,只要能够盘意专精,常能念佛,就会消除各种障碍,定然得到往生。这一门是全书的重点,是《安乐集》净土思想的要旨。下卷各门几乎都是围绕著这一门所说的内容进行反复论证,并加以多方发挥的。

  下卷共分九大门,主要内容是紧紧环绕第三门中提出的思想,大量引证中国佛教历代高僧的事跡以及佛教经论加以说明。

  第四大门主要叙述自北魏至北齐的六位高僧所行劝修净土法门之事。并引证《华严》、《涅槃》、《般舟》等大乘经论来说明念佛三昧为修道入圣之要门,以及修习念佛三昧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功德利益。

  第五大门反复比较难等、易行二道之优劣,强调说明秽浊之世,唯有念佛修行,求生净土,才能早证无上菩萨。

  第六大门引诸经论,说明十方世界诸佛净土以西方净土最为殊胜。因为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以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与此土众生特别有缘之故。唯释迦佛怜悯末法众生,所以特令此净土经典住世,故凡夫众生应当一心向往求生西方。

  第七、八、九诸门主要从修道功用、果报之真伪、众生的苦乐、善恶及寿命的长短等角度,将娑婆世界与安乐世界加以反复比较,以说明往生西方净土比在此土修行具有更大的功德利益。

  第十大门以十方诸佛劝归净土来说明安乐国土的不可思议。

  最后两门再次劝导一切众生应依善知识发心向西,求生安乐净土,并引《十往生经》以叙述念佛往生的种种行业。最后作偈普劝同归,共成佛道。

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价值

  在众多佛教经论中,《安乐集》一书篇幅并不大,但本书弘扬净土教义,提出了一系列关於净土信仰和往生方法的理论,并大量引证经论,不断破除不利於净土教义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使得净土法门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中,为净土宗的创立和发展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后来,道绰的弟子善导作《观经疏》(即《观经四帖疏》,也作《四帖疏》),就是以《安乐集》的净土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安乐集》一书在中国净土宗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此书的最大缺点是体系比较零乱,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唐代另一位净土教僧人迦才评论此书「虽广引众经,略申道理,其文义参杂,章品混淆,后之读者亦踌躇未决。」(见迦才《净土论》序)。尽管如此,由於本书是一部由中国僧人所著的,较早的专门弘扬净土教义的著作,因此宣扬净土思想、推广净土教义的流传和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后来此书传入日本,受到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的重视,成为一宗圣典。

 


{返回 安乐集·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乐集 1 卷上之一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六)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二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
 百喻经 15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四二)
 宗镜录 卷三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四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三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征服了什么?[栏目:李四龙教授]
 精进佛七开示(二) 四种念佛方法[栏目:学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慈悲心 菩提果[栏目:修行笔记]
 百喻经 10 三重楼喻 The Three-Storied House[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二[栏目:慧律法师]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石家庄刘东亮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讲(第7~8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一五六、解脱之路[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看清问题[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