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3 宋 南永安寺慧琼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64

南永安寺慧琼尼

译文
  慧琼,俗姓锺,广州(今属广东)人。她恪循佛道,志行高洁,安于贫素,不嗜鱼肉。年近八十时,更是执操严明,清苦自励;常着麻衣布服,不穿丝绵绸缎。她出任南安寺寺主,总领寺内诸事,又兼讲经说法,整日孜孜不倦。
  她本来居住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南安寺。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公元四四一年),宋江夏王世于之母王氏,施舍地给她。她便在此修建寺庙,并取名为南永安寺。到了元嘉二十二年(公元四四五年),兰陵萧承之又替她建了一座外国塔。此前元嘉十五年(公元四三八年),慧琼也兴建了一座菩提寺,寺内堂殿坊宇都庄严精美,气概非凡。寺成之后,她移居其间,于是就把南永安寺施给了僧徒慧智。
  元嘉二十四年(公元四四四年),慧琼随从孟顗前往会稽(今浙江绍兴),及至把它施给众生吃。」
  她死后,弟子不忍心这样做,便向句容(今属江苏)县府禀告。县府遂下令让人用车把慧琼的尸体载入山中,想让鸟兽去吃她的尸体。谁知经过了十多天,她的尸体仍宛然如故,其容貌也不改常态。于是县府又下令让邻近村民把米粒散落在她的尸体旁,以招徕鸟兽。但谁料鸟把远处的米粒全吃完了,而她尸体旁边的米粒竟一粒不少。
  慧琼的弟子慧朗,在京城听说以后,迅捷赶来奉迎她的遗体,就把她葬于高座寺前的山岗上,并在她的坟墓上起建了一座塔。

原典
  慧琼者,本姓锺,广州人也。履道高洁,不味鱼肉。年垂八十,志业弥勤。常衣刍麻,不服绵纩。纲纪寺舍,兼行讲说。
  本经住广陵南安寺。元嘉十八年,宋江夏王①世子母王氏,以地施琼。琼修立为寺,号曰南永安寺。至二十二年,兰陵萧承之,为起外国塔。琼以元嘉十五年,又造菩提寺,堂殿坊宇,皆悉严丽。因移住之,以南安施沙门慧智。
  琼以元嘉二十四年,随孟顗②之会稽,至破冈卒。勅弟子云:「吾死后不须埋藏,可借人剥裂身体,以食众生。」
  至于终尽,不忍屠割。乃告句容县,舆③着山中,欲使鸟兽自就噉④之。经十余日,俨然如故,颜色不异。令使村人以米散尸边,鸟食远处米尽,近尸之粒皆在。
  弟子慧朋,在都闻之,奔驰奉迎,还葬高座寺⑤前岗,坟上起塔云。

注释
  ①江夏王:刘义恭,宋武帝子。封江夏文献王,出为荆州刺史,兖州刺史等,又官司徒,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后为废帝所杀。崇佛,与佛门子弟多有来往。
  ②孟顗:刘宋居士,字彦重,安丘(今属江苏),与兄孟永并有令誉,时人称为双珠,初迁为东阳太守,后入为侍中,信仰佛教。
  ③舆:车子。
  ④噉:(ㄉㄢ,音淡)同「啖」,食也。
  ⑤高坐寺:东晋咸康年间(公元三三五——三四二年)建,本名户梨蜜寺,因尸梨蜜多罗尝在此石头岗东修头陀行,死后葬于此,后在此立寺。人称尸梨蜜多罗为「高座」,故以此名寺。又因此寺中有甘露井,故另名甘露寺。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南皮张国寺普照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吴太玄台寺玄藻尼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六)
 那先比丘经 6 弥兰王论破野惒罗
 瑜伽师地论 源流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古文原译 卷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二三)
 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八、十四无记 最后的省思(无言之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识因果 第十二章 选择念佛[栏目:清净法师]
 修行是要把自己变成黄金[栏目:传喜法师]
 念佛要兼学《弟子规》吗?[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文学有路,佛法为梯[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生气(贝弗丽)[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念佛人有何征相,证明决定往生?[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相应176经 烦恼潜在趋势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行为学与唯根论及唯身论[栏目:太虚法师]
 人怎么会得瘫痪萎症?[栏目:宣化上人]
 佛使比丘 内观捷径[栏目:佛使比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